◎關恆安
座落於中山北路的聖多福教堂(St. Christopher’s),建於1957年。原只是為服務居住在教會周圍的美軍顧問團,以英文彌撒為主。但1992年台灣開放合法引進外勞後,菲律賓外勞或華僑逐漸以聖多福教堂做為中心,開啟屬於自己的文化區域。菲律賓人稱這裡為Chungshan(中山),而每週日湧來人潮,就是「中山拜拜」。從聖多福教堂向兩旁延伸有著五花八門的菲律賓商店、銀行與餐館等鱗次櫛比、不勝枚舉。教會為當地的核心區域就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帶來日後附近的商圈與商機,更是帶給菲律賓人在台灣的歸屬感。
聖多福教堂的運作、活動
如今每到星期天,遠近馳名的聖多福教堂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徒,教友大部分來自大台北和桃園地區,但也會有遠自高雄、嘉義的菲律賓天主教徒到聖多福教堂來望彌撒。身為台北市中唯一的英語彌撒聚會,初期吸引到當地的菲律賓教徒參加。久而久之,聖多福教堂就變成以菲律賓人為主的天主教堂,日後也增加菲律賓塔加祿語(Tagalog)的彌撒聚會。舉辦活動與慶祝節慶包括著一月的聖多尼諾節與五月的聖十字架節,分別為菲律賓傳統舞蹈Ati-ati-Han的舞蹈比賽與花車遊行等。至於十月的Rosary Month,則是在10月26日有辦場演唱會,由教會中各小組負責演唱聖歌。
由於菲律賓移工的流動性大,他們不大可能在教會擔任長期的工作,在聖多福教堂服事的神職人員也不多。教會組織中包括幾名修女還有三名神父,分別為兩名菲律賓人與一名印尼人。但神父、修女最久只在台灣宣教三年,就會前往其他地方。唯有教會的秘書,Gemma P. Huang(黃姬瑪,她的先生是台灣人)是長期聘任,但目前她擔任這個工作也只有兩年的時間。絕佳的中文能力使她背負著重責大任。她獨自一人囊括處理教會事務、照顧神父與擔任翻譯、分配清潔工等雜事。平時除了望彌撒,聖多福教會擁有11個團契小組,給予菲律賓人在生活中更多機會與其他在台菲律賓人有機會接觸,不論是聚餐或是一同讀聖經皆有,並有教授英文、中文的課程,給當地菲律賓外勞學習語言的管道。
讓心靈歇息的港口 價值的重心
但來台打拚工作的菲律賓外勞,甚至是外出時間都受到雇主的限制,哪來的時間參與教會小組?Gemma解釋道:「因為有心。」離鄉背井的孤獨感,促使他們更加珍惜與同鄉交通,或甚至是來到教會的時間、機會,可見教會存在的意義還包括給予外勞心靈上的寄託與共鳴。
Gemma分享很多來到台灣後遇到的問題與不適。原居住於菲律賓宿霧的她,22年前跟隨台灣丈夫腳步來到台灣,就一直過著學習適應的生活。如今有分別就讀高三與國一的小孩,一口流利的中文卻是她辛苦自學而來。離鄉背井的Gemma,剛開始與菲律賓外勞面對到同樣的問題,語言隔閡與思念家鄉。並在先生嚴格的管理下,無法去教會聚會與交朋友更是加深她的孤單感。
這種生活持續20年,直到妹妹幫忙與教會牽線,並進入聖多福教會服事,才開啟了Gemma新的生活。事實上不論鄉愁或信仰問題皆是外勞在異鄉遇到的重要課題,從這不難發覺聖多福教會在菲律賓外勞生活中所占的意義。在菲律賓移工為了生存而跑遍世界的旅途中,成為「台灣」這一站最安穩的港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