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系 鄭秀瑕副教授 (文/蕭慧岑 林妤蓁)
在前進百大的浪潮之下,增加教師發表的論文數成為提升學校排名的一個直截了當方式。鄭老師認為,在這種完全以量取勝的思考模式之下,教師的心力被論文發表的壓力佔據;研究之餘,能夠和學生互動,提升教學內容的時間相對來說減少許多。
現在採用的以論文量取勝的評鑑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系所。鄭老師舉外文系為例:文學研究的論文生產過程相當長,背景資料往往上下千年,其性質也非助理能參與整理。目前規定申請到國科會計畫才能升等,但文學研究不似工科需依賴特殊器材方能進行;在計畫導向的制度下,限時填寫各類表格報告往往導致研究者的思考中斷。同仁甚至為了配合論文發表的篇數要求,而花費精力研究「發表策略」,例如將完整的論文拆成較短的篇幅分別刊登等。
除了對論文發表數量過於強調之外,學校要求老師加開通識課也造成不良的後果。雖然通識課程有其基本的優點,但台大目前的通識課程缺乏整體的規劃,有時邀請各系老師將專業科目開放成通識課程,除了增加教學負擔,也難免導致課程變質。
鄭老師說:「就像巴別塔之後,人們不再了解彼此的語言。」溝通的障礙,使得學校決策者對提出疑惑的教師說道:「我們現在追求前進百大,你們自然就必須多生產論文,同時要有傑出的教學成績,還要做好導師的職責,以及規劃服務課程…。」學校對於教師有諸多的要求,但過度注重評鑑成績的結果,極可能是犧牲學生基礎人文訓練和人格成長的機會。
經濟系 駱明慶教授 (文/簡惠茹)
學生在大學中是否做為主體,可以從評鑑追求的目標看出,經濟系的駱明慶教授表示,在目前整個大學的評鑑中,有許多可以追求的目標,但是其中最容易讓大學排名造成改變的是大學教授在SSCI或者SCI的論文期刊發表數目,除了論文發表數目增多可以讓大學排名往前推進之外,同時對教授的升等也有幫助,可計算的論文「量」成為最後接受評鑑的成果,但是發表在哪份期刊或者論文本身的內容都讓論文的「質」受到質疑。這樣的結構,沒有提供大學教授教學的誘因,讓研究凌駕於教學之上,學生如何成為主體?
那麼教授在教學與研究之間又該如何取捨呢?駱教授提到,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教授升等,讓教授投注較多的心血在研究上面,反觀教學成果,似乎沒有提供大於研究成果的誘因讓教學的品質有機會提升。想要讓教學品質提升,駱教授提到:「教學評鑑的結果應該公佈,例如美國的大學會將教授的評鑑結果集結成冊提供同學參考選課的方向。」公佈教學評鑑結果可以造成教授教學方面的壓力,儘管有人提出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造成教授給分過高的質疑,但是後續的處理都可以再進一步討論,一味隱匿評鑑的結果,只會造成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內容。大學生在大學主要是要學到什麼?學生要能清楚掌握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有效解決教學上的問題。
生傳系 謝雨生教授 (文/簡永達)
對於台大「進百大」的目標,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教授謝雨生不以為然地表示:「大學應透過教學投入,培養下一代專業研究人才。」他也提到,國外一流大學進入百大是很自然的,重視學生養成,進入百大只是一個附屬在背後,在正確教育、研究下,順理成章的過程。
「過於強調論文數,只強調『有』,而不強調『好』,對社會沒有貢獻!」觀察到以論文數量多寡的評鑑方式,謝雨生老師劈頭就是一陣批評。他舉例說,像「農業」的研究是需要時間的,但在強調時效情況下,好的研究沒有人做。謝老師更憂心地表示,台灣會過去香港一樣,等政府要制定有益政策才發現沒有研究支持,因為大家都挑時效性短的研究來做。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也就是俗稱的五年五百億。有了貌似客觀的評鑑方式,「分派」是自然的趨勢,看著椰林大道兩旁零星點綴的矮式紅磚瓦建築,與之對比圖書館後方一幢幢華美大樓竄起。預算,自然流向這些被認為具有競爭潛力的系所,謝老師說:「台大做為leading的大學,應為國家培養人才,若資源產生扭曲性分配,影響下一代人才培養,反而得不償失。」有了下一代優秀研究人才,才得以「長江後浪推前浪」,而後浪的動能要能持續產生,則需透過人才的培養,以達成學術的永續發展為目標。
談到理想中的大學教育,師生求知的偕行關係應為大學主體,老師做研究和學生分享,在過程中樹立典範。但是評鑑卻讓師生關係變調了,老師平日忙著做研究、上課、下課師生關係鏈結於是斷裂,謝老師比喻這種關係就像「到便利商店買東西,買完就走了。」師生無異於陌生人,原本「談人生、述理想」的功能,卻被就業壓力磨掉了,大學生的心靈、理想被啃噬,和老師談天僅關心未來賺多少錢?台大校訓揭示的「敦品、勵學、愛國、愛人」,謝老師感嘆,如今僅存「勵學」爾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