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意識報社
九十八學年度上學期即將到達尾聲。這學期的校園事件中,洪蘭在天下雜誌上譴責醫學系學生上課啃雞腿,投下了一顆特大號的震撼彈,事後醫學系系學會更舉辦了「力挽洪蘭」討論會。然而更值得肯定的是,醫學系學生並沒有在媒體的鎂光燈退去之後,而停止內部的討論與反省。他們反而借力使力,成立「醫學系空間規劃小組」和「醫學專業素養小組」,繼續推動學生參與系務。
與生活息息相關
在生活中對話,在對話中生活。校園中的食、衣、住、行,往往是學生起身行動的原因。社會系「女性主義理論」這一門課,有兩組小組作業登上了報紙版面,分別是討論女性刮腋毛的「腋毛T」,以及在總圖前搭帳棚的「性別友善宿舍」。同樣是性別議題的實踐,男五舍生治會舉辦了「學生性愛分享工作坊」系列活動,並且在男宿設置女廁,還發放保險套跟潤滑液,希望營造一個更開放的性別友善空間。
在交通方面,台北市政府原本預定在校園內設置兩處公共腳踏車租賃站,之後在校規小組和學生會福利部的考量過後,擋下這個提案。而不久前校方宣布往來各校區間的校車即將收費。社科院、公衛學院、醫學院學生會發起連署抗議,認為學生無法選擇所屬校區,而收費只是把校務經營的困難轉嫁到部分學生身上。日前,校長在校務會議以「可以再討論」做了沒有結論的結論。然而,校務會議當天有許多在場的老師都發言聲援連署的訴求。從學輔會到校務會議,在這學期的會議場合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學生代表盡力準備,在有時極為不友善的條件之下上場。如果能跟一些出席會議的老師事先討論,針對主打的議題形成策略聯盟,可以讓會議上更能夠發揮。
如何與社會連結?
在這一學期中,可以感覺到台大學生會積極希望將學生與社會作連結。從八八水災後,志工報名系統、出隊回報系統的建製,可以看到這方面的用心。然而,學生究竟該用什麼方式加入社會的公共討論,則是可以進一步的思考。十月初台大在泰晤士報的排行榜「進百大」,學生會在校門口的記者會成功達到發聲的效果,這場記者會卻比較少台大學生知道。又如十二月的ECFA論壇請來經濟部長,校內學生反應卻沒有校外媒體來得熱烈。
十一月底由台大社團聯合舉行「台大綠遊記」,則是另一種連結的方式。一系列活動包括「彎腰生活節」農民市集等,結合了農業議題、農友攤位和生農學院師生的攤位,同時邀集附近社區一起參與。如何讓社會上的議題,能夠與「學生」這一身份產生連結,或許需要回歸到校園作為一個學術機構、教育機構的本質。
從系所開啟討論
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再次強調醫學系「力挽洪蘭」活動的意義。醫學系系學會所主持的論壇及後續成立的小組,讓學生能夠坐下來一同思考自己的專業領域。學生對系務的討論參與,一方面是一種民主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系內討論的性質,讓學術知識可以與公共議題互相結合。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清楚的掌握自己系所的定位,進一步才能將知識學以致用、貢獻於社會。
在這一期的意識報,我們與醫學系的同學一起合作進行「醫學人文教育專題」,一同採訪醫學系的師長和同學。從醫學系的例子,讓我們看見學生也有能力開啟專業領域的對話。另外,醫學系系刊《醫訊》這學期重新復刊,其他如生科系的《繫報》、中文系的《踏歌》、人類學系、公衛系發行BBS電子報,在在可以看見學生透過專訪、專文等形式,思考自己系所的特色。縱使沒有如洪蘭事件的話題性,每個科系的課程內容、師生關係、服務課程、系所評鑑等面向,其實都需要有學生長期的耕耘。我們期盼這樣的討論與反思,能夠從小範圍做起,在每一個系所的文化中生根。
九八學年上學期,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受限於篇幅僅能到此為止。意識報感謝您的收看,並在這裡敬祝各位熱血的台大學生新年快樂。期末考加油,好嗎?〒皿〒
本學期台大生活話題
食:雞腿
衣:腋毛T
住:帳棚
行:校車
育:進百大
樂:遊客與公共腳踏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