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推行資訊的媒介──G∅V與傳播網路







◎董展羽

  318晚上,反服貿的群眾占領立法院,這個大消息立刻散播至台灣各角落。民眾得知此消息,並非從媒體報導,而是從社群網路的消息轉貼。近年來,社群網路已經普及化,讓民眾得知資訊的方式,與以往不同。在這次運動中,大家自發性在Facebook、Twitter、PTT進行文章轉貼。運動從318最初的幾百人,到330凱道集結的50萬人黑潮。如此高的參與度,主要是先從網路傳播的協助,也有勞於統整資訊的媒介:零時政府G∅V。

  G∅V的志工,在318當晚立刻利用智慧型裝置,架起Ustream網路媒體並且開啟現場直播於G∅V網頁平台上的hackfoldr。後來陸續架設濟南路和青島東路的錄影設備。運動期間若開啟G∅V網站,可以看到議場內外的六個頻道同步直播。光是在318深夜就湧進80萬次的點閱率。G∅V使更新沒有落差,讓資訊透明化。藉由網際網路,運動得到更多的迴響。最後創下近世代最龐大台灣公民街頭運動的紀錄。

G∅V是什麼組織呢?

  零時政府G∅V是開放網路平台。沒有核心統籌,而是以 Open Source建立的專案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發起、交流。G∅V強調開放,字面意涵即「開放政府」。組織成立宗旨為提供中性、公開透明、來源正確的資訊,鼓勵每個人思考後下理性判斷。

  G∅V並非媒體,也沒有合作關係。該平台鼓勵公民發揮監督的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在G∅V申請公民記者證,前往現場採訪,並且把蒐集到的資訊統整在平台上。然而,在318運動與308反核大遊行中,G∅V開始透過網路直播走向實體。以往G∅V的專案多數為製作影片、文宣,例如去年七月就已經開始的服貿專案。318運動的專案則從雲端走到了街頭。

  組織成員的部分,G∅V的成員最初都是互不認識的志工。學運期間的各工作小組,皆能密切合作,也是從G∅V專案網站,得知組員的ID和名字。如此依舊能夠合作得有效率,可稱是公民意識的創舉。若媒體想要採訪G∅V,得以開放共筆的方式,讓G∅V各項專案的成員自由回答。

G∅V統整哪些資訊?

  在這場運動中,G∅V扮演著蒐集資訊,且將資訊公開透明化的平台。運動之初就架設相關網路與錄影設備,為求紀錄每分每秒發生的事件。

  若想對服貿協定表達意見,人人都可以在G∅V的「服貿東西軍」討論,服貿東西軍開放轉貼分享,且開放支持反對立場投票,在這裡,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閱讀過或撰寫想分享的文章,公開貼到上面。另外,主流媒體重要報導皆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在「服貿跑馬燈」。因而讓運動重要資訊與新聞都能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G∅V整理其他的焦點資訊和重要網站的連結,例如Facebook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粉絲團。在運動期間G∅V成為焦點網站,該粉絲團也在一週內增加35萬新粉絲,文章觸及人數近乎幾百萬起跳。有關運動的CNN iReport報導亦可在G∅V找到,另外發佈至全球的4am.tw和FlyingV.cc與VDemocracy.tw等與運動相關的網站都可被找到。

  在這個平台上沒有統籌制定規則。G∅V不只會整理媒體播報的新聞,電視台也會從G∅V翻閱學運最新的資訊,進而發揮於這場運動中,資訊充分交流的結果。

  318運動期間,藉由網路傳播的力量,運動獲得廣泛支持。透過G∅V核心資訊平台,讓在網路上的可見資訊都更公開、更透明化。推行這次社會運動的,已經不再完全是傳統的新聞媒體。這次的運動讓民眾感受到社群網路的資訊傳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