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社論:我們尚未拆除的威權違建



◎台大意識報



   於二二八當日,成大零貳社同學在校園中以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色顏料,表達對威權統治殘留在校園內的不滿。此舉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其中不乏對於銅像意義和行動本身的討論聲音。對此,筆者認為不如從蔣介石銅像在台灣「遍地林立」的現象談起。

   從銅像矗立的過程來看,銅像所承載的,恐怕已經不只是蔣介石形貌的物件,相反的,他是過去威權政府的遺留物。台灣早已解嚴多時,但各處仍然殘留著為數不少的蔣介石銅像,不難想像在過去威權統治的年代,全台灣究竟遍布了多少的銅像。從蔣公行館到大街小巷、從托兒所到高等教育,蔣介石總是以各種或肅穆或親切的形象,霸佔了社會中最顯眼的空間,強迫性的塑造了我們今日所「習以為常」的地景;殊不知這種「習以為常」的感受,其實正是受到權力長期支配,所導致的結果。

   此外,銅像所要傳達的訊息,其實是要強化人民對於國民黨「道統」的認同。銅像限制了台灣人對於紀念的認知,也影響了被紀念人物的選擇。在台灣的歷史中,一直不乏值得紀念的人物,但究竟有多少被我們記得了?而蔣介石的銅像,突兀的占領了社會上無數重要的空間,又究竟排除了多少對於紀念的不同想像?在國民黨執政的戒嚴時代下,銅像已與台灣社會和文化脫節,成為宣揚國家意志的物件。

   到了今天,具備這樣威權意義的物件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值得交由社會進行評斷。到底,蔣介石銅像與威權思想之間的關係可以再改變嗎?當問題回歸到威權的陰影如何被去除,潑漆、拆除也就只是眾多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認知到銅像與威權之間的關係,並由公共討論提出對於銅像的不同詮釋,讓對於歷史的詮釋權回到社會中,使威權的象徵物,成為民主和轉型正義的例子。

   轉型正義是一條漫長的、需要耐心與細緻處理的工作,當我們要試圖超越銅像而討論威權時,有賴於大眾對於歷史和轉型正義的廣泛討論與了解,這在現下的台灣仍是相當缺乏的。上述過程的前提,有賴於大眾具有民主的基本素養,方能激起足夠的公共討論,並讓公民能參與於挑戰威權的重新詮釋中;然而,若是社會普遍對於議題的認知不足、或者如前所言──早已對於生活中具有支配性象徵的物件無感的話,行動者的重要性就展現於喚醒大家對於這段歷史的重視,以此開拓公共討論的可能性。

   誠然,對於成大的行動者而言,事前事後都應該要針對手段和目的細細思量,但如今大眾的爭論點卻仍停留在手段合適與否上,而無視行動者費盡心力提出的對於威權的挑戰、和創造出的對於詮釋的討論空間。如此,又怎麼可能藉由公共討論而讓社會取回詮釋權、進而徹底的拆除威權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