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常態性大學學雜費調整方案草案,包括只針對公立大學新生調漲、學校可反映教學成本及教學品質等三方案,每個方案的調幅最高上限皆為5%。這個調漲方案看似兼顧教育資源重分配與各校教育成本上升的問題,卻存在了許多手段與目的不相稱的問題。
首先,以調漲公立大學學費來達成高等教育資源重分配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為就讀的學校並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家庭的狀況。以台大校園觀之,根據台大學生基本調查的結果,來自軍公教或高階白領勞工家庭的學生約佔八成,而高階白領勞工的收入較高、軍公教人員子女又可獲得教育補助款,漲學費對這些家庭而言並不會帶來太大的衝擊;但是校內仍有兩成的學生來自收入相對較低的家庭,漲學費的政策將會對這些學生的家庭帶來相對嚴重的影響。以調整公立大學學費來「企圖」達成教育資源重分配的作法,是一種對於學生家庭狀況差異的無視,而且也並沒有達成重分配的效果;因為這樣的作法只是讓公立大學中較弱勢的學生,承擔整體教育資源分配問題的苦果。
其次,在成本問題上,學校也不應只以「成本上漲」的藉口來要求漲學費,對於財務的透明化是基本的要求。以台大為例,校方每年總有許多不知所以然的會議、建築物折舊攤提的計算等,卻沒有表現在財務報表上;若是再考慮台大接受的補助額度(47億)為全國大學最高,財物的赤字情況卻最為嚴重(7.4億),校方的財務規劃明顯有問題,在沒有透明地公開財務狀況下,實在不足以說服學費應上漲來補足財務漏洞。
最後,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並不是只有個別反映在成本與資源分配不均的面向上,而應該要回到整體結構進行討論。台灣高教結構怪異,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就讀學生的比例約為三比七,明明應提供給大多數人作為滿足高等教育需求的公立大學卻為少數課業較佳、且多為中上階級的人所使用,普羅大眾反而多是分布在私立大學中。這樣的逆分配導致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差距越拉越大,私立大學學費高、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總體而言較差、且教育資源缺乏也使得階級流動更為困難,如果還要對私立大學進行調漲無疑是加深惡性循環。
在台灣高等教育的困境下,奢望只以漲學費就能解決資源分配與成本問題無疑是痴人說夢,學費與其他高教政策應該一併考量,並且重新思考如何解決目前高教結構的失調。似是而非的政策,不只會造成許多被衝擊的受害者,更會在沒有看清楚結構性的問題之下而衍生出更多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