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 星期日

風雨同路: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

 
記者◎李奕慧、歐陽玥、鍾佳倫、嚴子晴、歐孟哲、李昀芷
編輯◎柯亮宇、黃脩閔、陳泓瑋、許悅


自六月百萬人上街以來,香港歷時超過三個月的反送中運動仍舊沒有停歇的跡象。這個暑假,全港各地示威幾乎週週上演、衝突不斷,儘管特首林鄭月娥已於九月初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修正草案,然而面對持續漠視民意的政府,以及警察不斷升級、脫序的暴力手段,港人的主要訴求早已不只撤回逃犯條例,而是「承諾必不追究抗爭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撤回612遊行暴動定性、全面實施雙真普選」等五大訴求,在這些訴求僅一項被落實的情形下,反抗運動持續地發展和演進。

2019年9月29日是雨傘運動五週年的隔日,兩天後也是中共建政七十年的國慶。為響應香港網民發起的「929全球反極權大遊行」,數個台灣公民團體共同發起「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遊行活動,呼籲台灣社會共同加入聲援香港的行動,遊行於下午3點開始,一路從立法院遊行至西門町、台北車站。本次遊行除了強調「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外,也提出「拒絕一中和平協議」、「港台同學,齊上齊落」、「庇護機制,刻不容緩」共四個主要口號。

▲遊行隊伍

▍現場觀察:在這場遊行,我們看到的是

立法院前下著傾盆大雨,令人回想到今年5月17日的婚姻平權立院闖關。與那天不同的是,黑衣取代了繽紛色彩,許多人綁著黃色或黑色絲帶,齊聲以華、粵、英、台語呼喊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及「Free Hongkong」等口號。另外,這場活動相對之下,比起其他本土議題的集會活動,多了不少外國的參與者,也呼應了「全球串聯撐香港」的活動訴求。

有非常多關注不同議題的團體都參加了此次的遊行,包含人權公約施行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勵馨基金會等公民團體,以及台大女研社、台語文社等學生異議性社團,與台大學生會、社會系學會等學生自治組織。當然,民進黨、綠黨、基進黨、時代力量、社民黨、歐巴桑聯盟及台聯等站在「抗中保台」立場的政黨也佔了一部分的比例。若聚焦討論抗中的共同訴求,西藏台灣人權連線及大紀元同樣也出現在遊行的隊伍中,從中可以發現這場活動將各個存在差異性的團體,凝聚在同一個理念之下。

這次的遊行主旨雖然是「聲援香港」,卻因為共同面對著中國政權打壓,以及台灣大選之際的敏感時機,「撐香港挺台灣」將香港處境與台灣現況連結的論述不斷被提及,由此可見香港跟台灣的共同處境,是如何被鑲嵌在國際的討論中,也就是說,這不單純是一場台灣聲援香港的國際串連運動的一環,而是在香港情況被大量地投射在台灣身上作為警示的情況下,作為「國際聲援」的特殊性相對降低。

▲台大社會系參與遊行

▍訪問:風雨中自由的吶喊

支持自由民主、反對極權的群眾,聚集在雨滴淅瀝的濟南路一段上,這些群眾的國籍多元。我們採訪到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臺藝大學生,她表示,在反送中運動開始時,在馬來西亞的她便有接觸到相關資訊。據她所述,馬國的媒體較為親中,報導上往往有失公允,進而影響到馬來西亞人的觀點,她則因家庭教育氛圍,而與大部分群眾觀點不同,較傾向支持反送中民眾。另外也有來自歐洲地區的聲音,一位來自加泰隆尼亞的東華大學交換生和我們分享了她的參與動機——她認為她的家鄉處境與香港現況有些相似。兩三年前透過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先生認識到香港的民主問題,令她內心十分感慨,因此站上街頭反抗極權。

▲群眾的參與

街頭上更多的是憂心臺灣未來的本國民眾。其中,一位牙醫師與我們分享了她的觀點,她提到是「亡國感」讓她選擇挺身而出。人群中也時常看見較高齡的身影,有位長輩提到:「香港人用腳走出土地主人的意志,值得世界學習。」他同時也認為,香港問題已成為了國際問題,在在證明中共不應一手遮天。遊行途中,三位拿著彩虹台獨旗的民眾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在他們的觀點中,社會議題間都有關連性,像是臺獨、民主、性別都是人權議題的一環。舉起彩虹臺獨旗的他們想要群眾看見的是臺灣的主體性,還有彩虹所代表的多元性。他們相信多元精神在香港也甚是關鍵,因為他們正在被中國一致化,他說道:「唯有在多元的前提下,在港港人、在港中國人才能理性的溝通。」

▲高舉彩虹台獨旗的民眾

來自德國的社會人士也一起參與了這場遊行,他表示,香港反送中浪潮在德國亦是社會所關心的熱門話題。而同行的香港研究生也提及香港目前的困境與澳門的對比,僅管兩地處境類似,但因為交通位置等因素,澳門深受中國影響更加嚴重,在支持立場上反而比臺灣冷落許多。此外對於訴求中儘快啟動難民庇護機制的建議,他雖然表示贊同,但具體的規範,例如實際的庇護方法與難民安置處所等等,仍有待立法機關制訂。儘管如此,他仍希望有更多人持續關注香港議題並付諸行動,將正確的資訊能不斷傳播出去。


▍短講活動與表演:一個屬於台港的舞台

下午遊行前的短講呼應五大訴求,且針對香港、台灣現況有更多議論。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秘書長張育萌指出,對於五大訴求中的「成立調查委員會」,林鄭政府的回應只願意以現有的監警會處理,但香港民眾早已對監警會失去信心,並強調只有真普選的落實才能確保香港不受北京政權的壓迫;台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陳估熊則針對近期在校園中發生的陸生撕毀連儂牆、攻擊港生事件作出譴責和呼籲「這個國家叫做臺灣,在這裡我們不動手」。

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江旻諺則抨擊,香港的處境已經說明了一國兩制是中共的虛假承諾,國民黨、親民黨、無黨籍團結聯盟卻依然堅持簽訂和平協議,「還要讓他們有席次嗎?」;最後香港邊城青年的Justine戴著口罩匿名上台,感謝民眾上街卻也致歉,為了保護在香港的家人和朋友,依然不能脫下口罩,並提到未來會有更多香港抗爭者為避免政治檢控來台灣尋求庇護,期盼台灣能有完整庇護機制,成為香港抗爭的大後方。

遊行結束後的晚會,大雨澆不熄運動的熱忱,吳志寧作為開場,將歌唱化為力量,《燈塔》一曲,勉勵大家成為彼此生命中的希望,「佇島嶼平原、佇海洋中心、佇烏暗時陣,歷史交接的時刻,守護咱的夢,照著咱的窗。」

稍早受到潑漆待遇的何韻詩,並沒有因此而畏懼,「粗暴無理的舉動,是為了要讓我們害怕,但我們不會因此而選擇不走出來。」臉上的堅韌態度,讓我們看見一個人如何為自己愛的地方捍衛價值,「我們可以憤怒,但憤怒要變成更大的決心。」在何韻詩與楊大正帶領眾人合唱《島嶼天光》的過程中,彷彿大家都一起在等待著天色漸漸光的時刻。

學者吳叡人也在舞台上大聲疾呼:曾經,自由之夏指的是年輕人對抗州政府的過程,但他們背後有進步的聯邦政府做後盾;不同地,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人們,對抗的是反動的地方政府以及背後更反動的中央政府,他們背後沒有後援,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

「香港的想像共同體正在誕生,作為一個人,從來沒有像這一刻這麼驕傲,這是一場香港人認同轉換的革命,這是一場觸動靈魂深處的革命,香港將七百萬互相不認識的人聚集在一起,有一種愛超越了物質、克服了恐懼、結合了人民。」吳叡人用高亢的語氣表達了激動的心情,「暴政團結了香港人,獨裁者們創造了香港人,也創造了台灣人。革命沒有公式,香港創造了一種自發性的秩序。」我們期待著,盡快找到下一個階段的出路,「be water,  be humble,  be smart」當我們對抗帝國主義後,有一天,流水會變成洪水,沖垮帝國。

▲舞台區的短講與表演


義守大學被打的港生也來到現場,他提及設置連儂牆後,有中國學生施以暴力行為,但「這裡是台灣,台灣是一個高度民主自由的地方,不能因為立場不同就動手打人」,從六月九日到現在的一百多天,多少人為此受傷,多少人為此被逮捕,多少人在革命中比我們先走一步,「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時代革命是屬於這個時代每一個擁抱自由的人。」


賴中強律師也進一步提到,台灣還是有一群人「接受一中」來「換取和平」,事實上和平協議不會換來和平,就如同西藏的十七條和平協議,反而是給中國藉口動武,中國代理人正在對台灣民主的攻擊,不只凸顯在生活的各種議題上,也在這次對於香港的暴力中。


當討論到台灣的未來時,政黨的表態更是重要的關鍵,事實上,主辦方特別提到本次活動有寄邀請函給所有的政黨單位,唯有三個政黨沒有連署,分別是無黨團結聯盟、親民黨、國民黨,可以思考的是,在面對香港迫切的議題已經攸關到自由與民主的價值時,選擇噤聲或發聲背後的原因。

最後,董事長樂團以台語版的《願榮光歸香港》唱出我們對自由的渴望,「為自由!同齊來出聲!全力來拍拚!勇氣、智慧,永遠無煞!」

▲勇敢的精神

▍抗爭:台港同行

今天遊行的訴求已不再專注於強調反送中條例,而是呼籲大家意識到撤回送中條例並不是終點,我們必須面對6月以來,香港人走上街頭表達意見後所遭受的警察濫權、國家暴力等對待。即使林鄭月娥在9月初正式宣布撤回逃犯條例,並啟動走入街頭、進行社區對話等回應訴求的「四大行動」,但是先前抗爭者提出的五大訴求,包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真普選」卻沒有得到實質回應。「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不只是今天這場遊行的主軸,更是時至今日許多仍留在香港街頭奮鬥的抗爭者的一致心聲。撤回逃犯條例不僅已經無法平復這三個月來已成的傷害,也無法彌補橫亙在民眾與公權力之間的不信任。

事實上,這次的抗爭運動,反映了香港人對於中國統治下「香港內地化」、「一國兩制名存實亡」等種種現況的不滿,以及追求民主自由的堅定勇氣和決心,相較之下,林鄭的所作所為顯示出港府已經沒有解決這一連串嚴重結構性問題的能力。

這場社會運動、此次遊行讓許多臺灣人對於民主、自由和主權的意識覺醒。只有在民主的保障之下,我們才能兼容並蓄,柔軟的懷抱散佈在光譜各處的立場與聲音。我們都走在尋找下一階段的漫漫長路上,香港的明天、臺灣的命運仍然懸而未決。而未知之際,在受挫的縫隙之間,我們看見光。

▲在雨中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