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晨屹、熊昱安、林語瑄、黃脩閔
校內建物的起造及校園空間的規劃,與學生們甚為攸關,從建物興建時各方面的評估,到建築落成後空間利用的規劃,都值得付諸於公共場域討論,納入作為校園主體之一的學生之意見。於本次校園空間回顧中,我們將追蹤過去校園空間的變化,亦將論及其現今發展,進而一窺台大校園空間議題的神秘面。
▍意識報的校園空間議題綜覽
無論是在擘畫期間的校園新建物,或是針對現有校園空間的檢討,有關校園空間的議論面向相當廣泛,包含系館搬遷與拆建、大樓興建的安全評估及審議程序檢視、現有系館空間的利用,甚至是與台大鄰近的校外空間,都會影響到整體校園的空間規劃。
在切入點多元的情況下,我們一一描繪了校園各個角落空間規劃及利用的圖像。如人文大樓建案的發展脈絡(2010、2012、2013);機械系新舊系館的拆建始末(2010);鹿鳴堂的安全評估機制探討(2011);回首社科院變遷的特刊(2013);對公館徒步區空間利用的初探(2014);梳理生科系館風災事件並藉以探討空間管理(2015);從學生和系所間的關係談空間利用(2015);以校園規劃為主題談流程進行及學生參與(2017);又或是談校園動態空間的利用(2019)。空間與人的關係是持續發生的,因此我們也將持續追蹤並寫下對校園空間的議論。
在本次專題中,我們將分別追蹤校內人文大樓漫長的審議過程及發展方向,及鹿鳴堂與卓越聯合大樓數年間規劃利用之複雜。原因在於這兩處校園建物的興建均長達數年,期間滋生不少學生如何利用、建築的價值應該如何被展現等爭議,且近年這兩處在工程的進行皆有不少進度,本文將回顧其發展脈絡,釐清持續至今的問題,台大校方與學生該如何面對這些議題。
▍人文大樓的始末分析
在討論台大的校園空間議題時,人文大樓往往有其特殊性的意義,從2006年人文大樓獲得了觀樹基金會的捐款起,到今年2019年1月正式動工,共經歷了14年的時間,其間開過了許多次大大小小的會議,產生了許多的爭議,本刊從出刊後便對此一主題多所報導。可惜的是,意識報過往關於人文大樓的文章,都是較為評論性質或較為斷片,多是在某個會議開完後的立即報導,且相關報導大約在2015年過後便沉寂了許多,面對今年年初的動工,本篇希望能釐清過往遇到的困難及動工的原因,並在第一百期,藉由歷年來的會議資料,完整的回顧人文大樓過去這十四年的歷史,並交代目前的現況及未來的展望。
發想階段(1994-2006)
關於人文大樓最早的構想,是在1994年於文學院院務會議提出之未來空間規畫方案,由於文學院8系8所(目前為8系12所)師生數量龐大,以及文學院空間分散校園各處的問題,計畫興建人文學院因應之。[1]1995年校園規劃小組提出的校園規劃報告書中,提出以洞洞館區作為預定基地的想法,同年的文學院院務會議則是提出以椰林大道兩側為人文學園的構想。前者在2000年校園規劃小組的報告書中再次被重申,後續的會議也多圍繞著洞洞館存留問題做討論,後者的構想則似乎並無被更進一步的討論。[2]由此可知,人文大樓興建一事早在1994年就有所討論,然而所有的構想都因為欠缺經費的關係而無法有更進一步的推展。到了2006年,台大校友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在時任李嗣涔校長勸募下捐助5億4千萬元協助母校興建人文大樓,而此捐贈屬於實物捐贈,亦即是由施崇棠委託的團隊將建物蓋好後再將財產權移轉給校方。[3]
校內規劃與審查(2006-2014)
有關建案的審議流程參閱本報〈從發想到落成──校園規劃流程概覽〉一文。[4]套用在人文大樓一案,實際的審議流程如下:人文大樓籌建會→校規小組→校發會。[5]
(一)洞洞館保存與否研議階段
人文大樓的興建基地,預定是要在舊有文學院系所館上重建,面臨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洞洞館到底可不可以拆、該不該拆。之所以會面臨到此一問題,是因為合稱洞洞館的三幢建物──農業陳列館、人類學系館、哲學系館(原為農經及農推系館)──外觀特殊且風格一致,是相當具特色的一批校園建物,也是校友共享的回憶。然而,洞洞館本身設計過於老舊,結構上亦有缺陷,且這些問題是即使花費龐大維修費用也無法根本解決的,因此有論者認為應趁此次人文大樓興建的機會將其拆除,另外興建具實用性且符合未來台大校園空間構想又具當代建築風格之大樓。[6]於是,正反兩方的聲音被帶進了相關會議進行討論及對話。[7]
到了2006年10月2日人文大樓籌建會第2次會議,文學院最終決定向台北市政府申請洞洞三館之拆除執照。應敘明的是,按照此次會議紀錄記載拆除執照之申請似乎無須經過文化局會勘,何以本案最終仍進入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作審查。[8]我們推估是因為歷史建物或古蹟之認定可不經所有權人而由人民或團體向文化局提出申請,所以應該是有人民或團體在台大決定向校方申請拆除執照後向文化局提出申請。這樣的推測也似乎可以從後面第7次籌建會上廖咸浩委員的發言獲得驗證。[9]於是,本案在2007年6月29日進了文資審議委員會審查,審查最終決議為將農陳館登錄為歷史建築,須保存建築物整體,而哲學系及人類系館雖無須登錄為歷史建築,但須另作測繪使未來新大樓之設計能夠延續原建築之建築語彙。[10]至此,洞洞館存留問題告一段落。
(二)曾經出現的十個方案
在洞洞館保存與否的爭議解決以後,人文大樓興建一案終於進入了建物本身的討論,校內的討論從2008年至2014年,歷經14次籌建會、11次校規會以及7次校發會,期間共產出了十個方案。在此僅概略列出這十個方案的相關爭議,詳細的每個方案的更迭過程,請參閱意識報校園專欄。[11]以下僅為十個方案的簡介。
方案1-3:西曬問題嚴重;對於農陳館身為歷史建築的存在有較大的挑戰;建築物密度太高、棟距太小。最終在校發會被否決。
方案4-1、4-2:量體過大、過高,對正門的景觀意象帶來強烈的衝擊。校發會通過方案4-1有關量體的設計,但最終因經費過高而放棄。
方案5:提高建蔽率以降低樓層數,形同走回方案1-3。於文學院內部會議被否決,決定根本調降15%的量體。
方案6:室內空間單元過於狹長。校發會決議調降公設面積以尋求內部設計變更的可能性。
方案7:文學院內部空間分配未能達成共識,於文學院內部會議遭否決。
方案8、9:輿論對於本案的監督力道,以致於校發會在此二案之量體高度未超越先前方案的情況下,決議再度調降量體高度。
方案10:於2014年5月16日通過最後一次校發會,並於2014年8月1日和10月29日通過校內樹保小組審查會以及臺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的審查,走完所有校內審查流程。
校外送審(2015-2016)
到了校外送審階段,過去從2006年到2014年繁複的校內規劃與審查終於可以展現它的重要性。[12]2015年4月30日人文大樓案第一次進入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會討論,原本在校內彼此意見對立的兩派人馬依然在此次會中針鋒相對。會中張小虹教授認為,人文大樓基地選址跟設計都未慮及歷史景觀,將壓迫相距9.5公尺的歷史建物農陳館;而校規會的召集人黃麗玲教授則認為,人文大樓已經過近10年不斷的修改,且大樓的高度只有24公尺未違反允建高度80公尺的限制,以展現學校內斂、自制的意願。時任台大校長楊泮池也表示對此案堅定支持,認為沒有人哪來人文,需要有好的環境才可把學生教好。時任都發局長林洲民最後決議,台大必須參考委員意見修正後,再重送一次都審會。[13]
根據第1次都審會委員們的建議,將北側量體下方挑空增加一層,樓層數增至七層,西側量體 (新生南路側)亦增至七層,以及將西側量體沿著新生南路軸線配置做修正後,本案於2015年7月30日第2次送進都審會。然而此次會中仍有部分委員存有疑慮,例如臨新生南路一側量體的的結構。最終時任都發局長林洲民,再次裁示台大校方修改設計,並在下次與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聯席審議。[14]再次根據都審會的建議將地上最高建築高度修正為六層樓後,本案中終於在2016年3月21日第3次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上通過。[15]至此,人文大樓終於可以進入發包與施工的階段。
近期動工的考量(2019-)
在網路上所能查到的資料、新聞及會議記錄,都僅止於前述2016年3月21日第3次都審會通過而已,一直等到今年2019年初開始動工後,才又有新聞和相關消息出現。自2016年通過督審後,等到3年後才開始動工,第30屆台大學生會福利部長蔡庭熏提到,主要是資金上的問題。人文大樓的預算,來自華碩董事長一開始捐的5.4億,加上文學院自籌款約1億以及學校補助約2億,總計約8億多。這樣的預算,由於人文大樓的討論曠日費時,期間通貨膨脹、工程款上漲,以及工程圖多次地修改所費不貲,最後預算只夠蓋完建築的機電部分(基本結構及管線),內裝及使用設施還需要籌措資金,3年幾乎都用以募資。今年初動工並不代表資金已籌措完畢,而是考量到若繼續延宕,預算也會跟著變高,且基於捐款人感受等考量,選在今年初動工,但仍有部分資金尚未募齊,也將成為人文大樓興建案的變數與隱憂,亦即文學院及校方必須在機電興建的這三年間募齊內裝及使用設施的款項。
總結
從以上對於會議資料的回顧以及關於人文大樓近況的最新消息,我們可以知道,人文大樓興建一案之所以耗時多年、延宕至今,有其流程的結構性問題。
首先,籌建會、校規會以及校發會,這三個會議雖然表面上具有層級與順序先後的關係,但實際上整個程序並不是單向進行的,有時候會不斷來回,有時甚至是好幾個循環,[16]這樣的做法雖然顧及了審查的嚴密度,但同時也讓整個流程好似看不見盡頭。
其次,審查重點的層次不夠分明。在會議中我們可以看見各個委員對於許多層面的問題同時表示意見,但整個流程在進行時應該逐步討論,等一個問題達成共識後再繼續討論後者。例如內部單位空間的配置以及容積大小等,這些都是一個建築的前提,所以應該要先把這些東西都確立好後,再針對建築師根據這些前提所做的設計做進一步的討論。然而,在這個案子裡所有的問題都是混在一起被討論的,這也是導致流程反覆的重要原因。
最後,或許也是目前人文大樓最需要的,也就是要確保資金足夠以及對預算要有更好的掌控。最後我們也期盼人文大樓能早日落成,文學院的莘莘學子能早日有個家,不再流浪。
在第47期的意識校園專題中,我們看見2011年時,校內各方對於鹿鳴堂的預備拆除與卓越聯合大樓的興建的想法,包含鹿鳴堂的拆除是否有其必要、是否有作為文化資產的保存價值、新大樓建案為了配合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倉促決定下的問題,以及戲劇系師生對於台大新劇場的期待。
2019年的現在,卓越聯合大樓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各商家也開始陸陸續續進駐。然而新劇場作為二期工程,卻暫時沒有下落,劇場空間目前的規劃,似乎也有諸多問題,戲劇系在校內面臨無劇場可用的窘境,在演出與教學上都受限。為了釐清新劇場的誕生與無法動工的現況,我們採訪了十分關注此事的戲劇系D老師與總務處,希望能理解新劇場從被引頸期待到下落不明的過程。
戲劇系的空間需求
過去戲劇系在校內上課、公演時,使用的是位於鹿鳴堂內的台大劇場。台大劇場的前身是禮堂,在經過整修、搭建鷹架等工程之後,戲劇系從2005年開始固定使用台大劇場作為教學與公演的空間。儘管經過改建,原本作為禮堂的空間設計與建築物的老化,例如屋頂的破損漏水與演出時要遮蔽來自眾多門戶的光線噪音等,仍產生諸多不便。
回到戲劇系本身來看,老師便提及,戲劇系的實作需要各種製作的空間:排練場、工廠(舞台、服裝)、Lab(實驗各種專業器材,像是燈光教室、音響教室)、劇場、儲藏空間(燈具、器材、服裝間、服裝儲藏保留間、舞台儲藏空間、道具儲藏等)在真正去劇場演出前,也需要地方繪製布景、背景幕,還要先試組裝做好的佈景,但現況下戲劇系擁有的空間還無法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校內空間分配
對於目前校內空間的分配狀況,總務處表示,他們在分配上主要是以院為單位,院內再自行分配與協調。目前主要遵循2000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查作業要點》內的標準。文學院使用的面積高於標準,而且在未來人文大樓建成後,文學院的使用空間會比標準高出7899m²。
除此之外,對於過去戲劇系在鹿鳴堂台大劇場的使用,總務處表示他們也未將之計入文學院的空間計算中,初心是為了協助戲劇系特殊的劇場需求,才協助挪用,考量未來文學院的空間超標,戲劇系的專用空間應回歸文學院內討論,對其他學院才較公平。總務處也提到他們被分配的修繕經費已經二十多年未曾調整,這或許也是過去鹿鳴堂不是選擇修整而是拆除的原因之一。
新劇場的規劃
卓聯大樓分為一期、二期工程的其中一個因素,是由於資金無法一步到位,但邁頂計畫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又有其使用期限。在一期工程中,因為一開始的三次招標都無人投標,只好刪減關於舞台木地板、活動隔音牆等項目,減少工作項目,才有廠商投標。目前卓越聯合大樓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位於地下室的劇場空間則屬於二期工程,尚未開始進行,但目前牆面及天花板爬滿各種管線,將來可能無法順利裝上隔音門,在其他細節方面亦存有問題。D老師表示,卓聯新劇場的建設過程中,並未聘請專業的劇場設計顧問,或邀請劇場專業相關人士評審,建築師將戲劇系本身當成專業設備顧問,但其實應尋找同時有建築及劇場專業的人士,戲劇系只能以使用者的角度盡量給予建議,缺乏專業顧問導致現在的劇場設計存在諸多問題。
總務處則強調,工程的預算本來就不包含劇場設備,關於要刪減哪些項目,也是與戲劇系開會過的結果,況且營繕組每週都會寄送工程進度表給使用單位與週邊單位,戲劇系可以主動參加每週公務會議、工程月會來確認工程師做細節與進度。但隨著工程推動,戲劇系參加會議的次數漸少,且到後期代表換人,後繼者未能參與前段過程,因此提出不同想法。舉例說,在劇場興建過程中,未有紀錄表示戲劇系希望布幕安排的位置,但當天花板的管線開始安裝時,戲劇系到工地勘察才說會擋到布幕,卻也沒有留下書面紀錄或布幕設計位置等指示,所以工程承辦人員無法依照指示及時討論是否變更位置。但事實上,戲劇系表達想法的方式、內容有無前後不一,雙方說法並不一致,也凸顯了未聘請專業劇場設計顧問的弊病,戲劇系既非設計單位,亦非監工單位,無論是在歸責的要求上,或是即時得知設計錯誤,均屬不易。從戲劇系角度觀之,由於卓越聯合大樓是一件龐大的工程,總務處寄送的每週工程進度與會議的相關信件,不一定每個會議都與劇場有關,也常常發生有許多總務處與建築師以為與劇場無關的工程,事實上其實是有關的,例如前述的管線配置問題。戲劇系站在「協助校方及建築師的未來使用者」的角色,實際享有的權利義務卻不明確,兩方來回中的認知落差,造成了複雜的溝通問題。隨著工程前進與預算逐漸用完、已完成的施工也很難更改,只好寄望二期工程時再依營運者需求修改這些問題。
看不見的劇場營運者
新劇場的營運與管理單位並非戲劇系,戲劇系是作為有優先使用權的單位,而總務處則是管理單位。在2012年時,總務處與戲劇系有簽訂「卓越聯合中心新劇場使用協議書」,內容包含戲劇系使用新劇場以一學期最多連續八週為限,且須提前告知總務處,若需要更多使用時間則需支付場地使用費;未來劇場的營運以財務自償為原則,外借收費為優先;戲劇系需支援專業人力協助審查及招攬租借單位的演出活動,才能維持劇場經營之使用。
戲劇系曾表達過經營劇場的意願,不過考量新劇場以財務自償為原則,2018年3月學校決定劇場未來將委託專業廠商經營,目前尚未招標。劇場的自給自足幾乎不可能,場地維持費、電費、環境清潔費、人事成本等估算起來,再上二期工程費用與設備費用,一年至少一千多萬的營運成本。若想單靠租金營運,在每週都出租的狀況下,一週租金約要22萬,但同樣尺寸大小的劇場,租金大概十幾萬而已。D老師以台大對面的水源劇場為例,水源劇場的經費來自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撥款,租金只是彌補經費,而不是主要依靠的財源,劇場本身委外經營,經營團隊向台北市政府標案,負責提供整年度的劇場技術與前後台服務,不用擔心整體劇場盈虧問題。
責任歸屬
很多人會把此議題理解為戲劇系與總務處間的對立,然而實際上,總務處需要按規章處理事情,按照標準來計算空間是否足夠;戲劇系儘管非劇場設計專業,但也盡所能提出建議,想要爭取更好的劇場,一邊找繪景與演出的新場地,系上每位教授都有各自原本的工作,行政與行政間的溝通落差可能存有失誤。整體而言,經費缺少與行政體系是核心問題,行政體系缺乏彈性,彼此間的溝通失效,而前者更是在原本就限制重重的體系上加上更大的限制,在體系內誰都沒有出太大差錯,問題依然產生了。
而行政體系內目前主要的分配方式,是以院來分配空間,院內有自主裁量的空間。這麼做的初衷,是為了尊重每個院有不同的需求,但當系的需求無法透過院內分配被滿足時,就會產生問題,舉例來說,戲劇系歸在文學院內,因此空間計算標準是採用較低的每人13m²,而不是藝術類的17m²。不過,即使依照教育部的這套標準去計算分配,也不代表事實上空間必然足夠。
即使行政體系變得更有效率,在更深處的是對於戲劇系本身的不重視:一所擁有戲劇系的大學,卻無法擁有自己的劇場。台大做為綜合型大學及高等學術教育的機構,盡力讓各系所的基本需求被滿足,應該是台灣大學的義務。戲劇系曾經嘗試過與教務單位爭取,也集體拜訪過校長,但依然面對奔波的現狀,劇場的下落依舊遙遙無期,就算有了劇場,也依然不是以教學需求為中心。
結語
為了追溯台大新劇場的失落,我們從鹿鳴堂拆除問題一路回顧起,發現這中間牽涉的不只是工程上的問題,從五年五百億的倉促、修繕經費二十年未調整、空間分配標準不一定能反映需求,到工程經費的缺乏、看不見的劇場營運者、行政體系的問題,以及對戲劇系本身的不重視。隱藏在背後的,不只是錢的問題,還有體制的困境與整體環境對藝術的不看重。短期而言,校方與戲劇系應該盡力合作,找出能讓新劇場完成的方法,長期而言,我們要如何改善行政體系、大學經費分配與藝術環境,不只是台大要面對的問題,更是整體高教乃至全台要處理的困境。
-----------------------------------------
[1]國立臺灣大學人文館興建工程網頁,檢自:http://www.ntuliberalarts.net/about,檢索日期:2019年7月19日。
[2]國立臺灣大學人文館興建工程網頁,檢自:http://www.ntuliberalarts.net/about,檢索日期:2019年7月19日。
[3]國立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小組網頁,檢自:http://homepage.ntu.edu.tw/~cpo/plan_liberal.htm,檢索日期:2019年7月19日。
[4]凌心耕,〈從發想到落成──校園規劃流程概覽〉,《意識報》095期(2017)。
[5]呂其正,〈堆積木的一百種方法──人文大樓發展始末〉,《意識報》022期(2009)。
[6]夏長樸,〈人文大樓籌建歷史背景〉,http://liberal.ntu.edu.tw/dongdongguan/1-950908.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7]〈國立臺灣大學人文大樓規劃座談會紀錄〉,http://homepage.ntu.edu.tw/~cpo/liberal/950630_comitee.pdf?%AC%F6%BF%FD.pdf??%C4%B3%AC%F6%BF%FD.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8]〈國立臺灣大學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第2次會議紀錄〉,http://liberal.ntu.edu.tw/dongdongguan/1-951002.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9]〈國立臺灣大學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第7次會議紀錄〉,http://liberal.ntu.edu.tw/dongdongguan/1-971114.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10]〈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11次會議紀錄〉,http://homepage.ntu.edu.tw/~cpo/liberal/20070629.pdf,下載日期:2019年07月20日。
[11]意識報103刊校園專欄。
[12]凌心耕,〈從〉。
[13]鍾泓良,〈台大人文大樓 都審會:設計修正重送〉,《自由時報》(2015)。
[14]Zou Chi,〈台大人文大樓都審未過 最新設計模擬圖反應兩極〉,《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5)。
[15]游蓓茹,〈爭議近10年 台大人文大樓終於過關了〉,《自由時報》(2015)。
[16]凌心耕,〈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