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永達
以美國華爾街為震央引發的金融海嘯,嚴重衝擊全世界,台灣當然也不能倖免。渾沌的時局,迷失的靈魂找不到出口,教育商品化的結果,學子對未來充滿徬徨,大學教育變得沒有意義。「藉由服務,我找到了接納我的社區,找到了有意義的公民精神,也找到了尋覓多時的人生方向。」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一席話就像暗夜中的星芒,重新喚醒蛰伏已久的公民精神。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華爾街頓失光芒,美國哈佛商學院的教授藍根,要讓他們的學生知道他們可以發揮的舞台比想像中更寬廣,推出有關「社會企業」的課程,他鼓勵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運用他們的聰穎,為社區和世界服務。我國教育部更將「結合社區社會,善盡社會責任」列為高等教育的首要發展工作,企盼引導學子善盡公民責任,積極服務社區與社會。從這些看來,大學與社區服務,似乎是不可分割的概念,反觀台大現今的發展,真是如此嗎?
(殘障聯盟)
座落在寧靜的溫州公園旁,門口僅掛著楷書寫成的「殘障聯盟」四個字,「彼此之間沒有管道,學生不知道該如何介入?」現任殘盟行政組長的張嘉玲劈頭就是一陣抱怨。通常暑期會有社工相關科系學生來協會實習,但是近年來殘盟也越來越強調資訊的流通,很需要資訊相關科系的學生來協助架設網站,也可以讓這些學有專精的同學也有實戰經驗,彼此互惠。提到可能互動模式,雙手在空中揮動,一邊說著理想「希望學校能有一個統一窗口,NGO需要甚麼資源服務,可以透過服務學習的方式尋求學校協助,另一方面,學校需要NGO提供實習和服務,也都可以在上面交流。」
(呂旭立文教基金會)
和殘盟同樣覺得台大與NGO脫鉤的還有呂旭立文教基金會,你可能不常聽過呂旭立基金會,但只要提到歐曼•讀夢工作坊可能就有些印象,基金會服務範圍包括心靈諮商、個案輔導等等,當接到意識報詢問電話時,話筒靜止了三秒,接電話的史小姐才笑著說「要不是你打這通電話來,我們都沒想過自己跟台大真的沒有接觸耶。」很多NGO團體面臨同樣疑惑就是:根本不太清楚學校需要甚麼服務?或台大可以提供我們甚麼資源?像呂旭立基金會主要在服務心理衛生的推廣,除了對一些特殊境遇的學生可以免費諮商外,也可引薦講師到學校辦工作坊或是提供進階諮商的課程,甚至是幫忙帶成長團體的活動。史昭君小姐認為「互動是彼此互惠的方式,可以促進資源交流。基金會有資源可以提供,可是卻沒有對立窗口,打電話去也不到可以找誰?」
(耕莘文教院)
從羅斯福路轉個彎,位於辛亥路的耕莘文教院早期和台大的關係十分密切,不僅協助成立台大社會系,當時也有神父在台大任教,但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語,現任耕莘文教基金會秘書鍾幼琪就憂心地表示「和台大沒有所謂的溝通平台,和學生聯繫幾乎脫軌。」現在耕莘存在的社團都是各自招募,自己PO上網去招生,很多課輔志工反而都招不到台大的學生。諷刺的是,在台大與NGO團體脫軌的同時,鄰近的師大與指南山下的政大卻積極向國內NGO招手,耕莘就表示,暑假時政大會來耕莘實習,師大的教授和耕莘就常有合作機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
將場景拉到新生南路,不經意地拐進小巷裡,台灣人權促進會就隱身於其中,身兼師大學生以及台權會政策倡議部主任的黃佳平表示,「最近幾年和台大的接觸僅限於法律系一些法學導論的課程,談到蘇建和案時會邀請台權會演講,其他方面就比較少,就連實習都很少,好像是台大社工系不接受來實習吧!」相對地,和師大的接觸就頻繁的多,之前還在師大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人權影展,邀請師大老師與談,在校內獲得學生與老師的好評。他也表示「沒有一個互相溝通的平台,可以協助議題推廣和資源利用,不知道該如何組織雙方資源。」
(珍古德協會)
溝通的落差、組織與大學的脫鉤,非政府組織與大學資源無法互相利用,是不少組織感到惋惜的部分。珍古德協會不同其他NGO,在台大裡有根與芽社的成立,就是希望從根與芽小組,開始關心周遭的人事物,關心自己關心的事物,也比較切身。像之前,台大根與芽社推動”把免洗筷趕出校園”,努力一陣子後也成功了;之前還有推動回收舊物、二手市集、回收紙的活動。周麗淑小姐談到台大根與芽社說「他們會思考議題,想清楚自己的目標,自己去實踐,經營的很成功,是讓我們覺得很驕傲的,他們的活動力很強,不需要不斷去push他。」也因為協會和學生關係密切,所以在去年暑假全世界各地珍古德協會可以推薦人選到美國參與珍古德總會舉辦的青年高峰會,台灣這邊就推薦台大根與芽社參加和世界各地來的國際青年接軌,「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我們對於能夠推薦台大學生去參與也很高興,」周麗淑開心地表示。珍古德協會就為學校與NGO資源結合做了最好示範。
「每一個世代,都有利他主義者出現,但很多八零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尤其展現出一股迫切想要改變社會的決心。」華盛頓郵報觀察到這一世代年輕人的特質,台大學生正是擁有這樣的特質,不論在國內外,走出課堂,投身社區服務的大學生愈來愈多。不管哪一種專業,現在都鼓勵年輕人投入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或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參與和自己專業相關的社區服務,將課堂所學,與現實世界的體驗結合,帶來更大的效益。畢竟,做學問不該是終日困於象牙塔中,讓課堂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經驗脫節,投入社區服務,提供學生尋找方向,找回熱情,我想每個良善靈魂都會渴望別人因自己的幫助而過得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