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問(人類四)
「售‧璞玉田」。從位於竹北市東側的高鐵新竹站,往東邊的東海里走去,會看見路邊聳立著斗大的廣告看板,販售可能因交大「璞玉計畫」被徵收的農地。
這裡目前仍然是一片農村的景觀,房舍散落在綠油油的田地間,與高鐵站西邊棋盤式的街道和公寓大廈呈現強烈的對比。近二十年來,新竹縣政府透過縣治一期、縣治二期等多次的區段徵收,讓竹北的面貌從農村迅速改變成都市景觀,更將大片徵收來的土地無償作為台大、台科大和生醫園區的預定地。東海里可能成為下個實施區段徵收的地區。當地居民已經分別成立「璞玉計畫促進會」與「反對璞玉計畫自救會」,顯示這個議題充滿了爭議性,對當地人的生活也會產生重大的變化。
交大與政府的合作案
什麼是璞玉計畫?璞玉計畫正式名稱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一開始於2000年由新竹縣政府委託國立交通大學「璞玉計畫暨新校區推動小組」負責規劃,並於2004年起被內政部列為「國家重大發展建設」。這個計畫涵蓋的範圍包括高鐵站以東447公頃的土地,其中包含40公頃的「交大竹北園區」、80多公頃的「產業專用區」、住宅區、商業區以及公共設施。產業專區標榜以發展先進低污染產業為主,包括積體電路與晶片設計(IC/SoC)、生醫科技產業、還有綠能產業。璞玉計畫的目標包括「以成為亞太科技首都的新門戶」、推動「科學園區化大學城」等等。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是一個中央層級的計畫,由交通大學編列兩億元預算進行園區的整體規劃,並由新竹縣政府則是負責和當地居民交涉,執行土地徵收,再將部分土地無償交付給交大。相較於台大、台科大在過去幾次土地重劃的經驗,交大在璞玉計畫的角色顯得格外特別。台大和台科大的情況是收下了政府送的一塊地,但似乎在收下來之前沒有思考營運經費的問題,於是造成土地荒廢多年。交大的「璞玉計畫暨新校區推動小組」卻如同積極的投資客,就如同交大璞玉計畫既新校區推動小組召集人林健正強調:「台大是有實力可是沒誠意。台科大我覺得他沒有實力。只有我們交大,又有實力又有誠意。」
從教學研究到出租廠房
至於這塊40公頃新校區的實際用途,交大過去幾年來的規劃也有多次的更動。早期先是計畫作為教學研究單位,之後又更改成「交大竹北園區」,園區內不設立教學或招生單位,而是以產學合作為主。內容包括提供給校友開設公司的創新育成中心、研發中心、碩士在職專班以及廠房出租等。交大竹北園區內的廠商可以從三種合作模式中擇一:1. 廠商申請進駐(像科學園區一樣繳納廠房租金)、2. BOT建案(包括教職員和學生宿舍)、3. 共同興建並共同使用研發中心或辦公空間。交大標榜竹北園區前五年將實施優惠價,租地自建是新竹科學園區打八折、租用廠房是台元科技園區打八折。另外,交大也標榜竹北園區的廠房容積率達250%,比起竹科的200%可以給廠商更多的空間。
除了40公頃的交大竹北園區,還有82公頃的產業專區,則是由新竹縣政府來標售土地,用來補充區段徵收所需要的財源,而交大則是提供招商的「諮詢意見」。這個園區標榜要以IC/SoC的設計產業為主,不過是目前申請進駐的廠商除了IC設計的廠商,還有以製作主機板為主的公司、數位相機代工、保健食品公司、照明設備廠商、薄膜探針公司等。
正反意見交鋒
然而一個大型的開發計畫勢必需要考慮本地住戶的立場。早在2000年林光華(民)擔任縣長的時候,新竹縣政府原本規劃的璞玉計畫範圍更大,包含了頭前溪的兩側一千多公頃的土地,包括竹北市、芎林鄉和竹東鎮範圍內的土地。由於芎林的居民強烈反彈,到了2004年鄭永金(國)縣長時期將計畫正式提交,範圍縮減成447公頃,範圍以竹北市為主。
同年,部分東海里民意代表和地方人士組成璞玉計畫促進會,希望計畫早日動工。參與促進會的人包括前國大代表江順裕(國)、東海里里長林振河等人。促進會成員認為應該好好把握這次的發展契機,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一名促進會的成員表示:「我們不是為了自己土地徵收的利益,而是希望可以給子孫一個好的環境。現在下一輩都沒有在種田了,我不希望我的小孩子離鄉背井。」
然而也有居民表達截然不同的立場,特別是從98年年底宣布禁建開始,反璞玉自救會便集結民眾到縣政府和交大進行抗議陳情,並且和苗栗大埔、中科相思寮等反徵收自救會一同進行聯合抗爭。針對縣政府進行區段徵收的行政過程,自救會指出縣政府所說的民眾92%支持率是造假的。針對徵收後的配地,自救會指出:即便是配地,以當地人的財力往往無法在新的商業用地上蓋房子。財力較差的在地人只好被迫賣掉土地然後搬家,衝散了原本在地的社區居民。對於產業專區,自救會指出IC/SoC產業根本不需要大規模的土地,目前申請進駐的廠商更是五花八門名不符實。另外,自救會也指出台灣有很多的閒置工業區,已經過度開發,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政府應該重新肯定農業的價值。
交大的投資與擴張
至於交大竹北園區的規劃,自救會成員東海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義旭更是痛批:「區段徵收應該要拿來做公共建設。你說國中國小是公共建設,但交大有多少在地人會去讀?而且交大來了根本不是來做教學,而是做育成中心和廠房出租,是給交大和交大校友來賺錢用的。你要賺錢,那你要編預算買地,不要說政府叫我們在地人犧牲我們的財產權。」
交大除了在竹北的園區,也已經在台南取得49公頃的新校地進行產學合作計畫,一樣是設立在高鐵站旁,由當時的台南縣政府無償撥用。目前校地中僅落成一棟主要由奇美電子出資的光電學院大樓,畢業後的光電學院碩博士班學生,將可以進入奇美電子上班。另外,也設立育成中心和奇美電子還有智邦科技進行產學合作。交大透過與校友廠商的緊密結合進行校地的擴張,也同時挹注學校的財政。然而,這一切都仰賴政府公權力的配合,甚至以竹北的案例而言,可能犧牲許多當地居民的基本權益。
本期意識報另有收錄一篇由東海里住戶謝明豪的投稿,提出對璞玉計畫的多項質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閱讀。
「售‧璞玉田」。從位於竹北市東側的高鐵新竹站,往東邊的東海里走去,會看見路邊聳立著斗大的廣告看板,販售可能因交大「璞玉計畫」被徵收的農地。
這裡目前仍然是一片農村的景觀,房舍散落在綠油油的田地間,與高鐵站西邊棋盤式的街道和公寓大廈呈現強烈的對比。近二十年來,新竹縣政府透過縣治一期、縣治二期等多次的區段徵收,讓竹北的面貌從農村迅速改變成都市景觀,更將大片徵收來的土地無償作為台大、台科大和生醫園區的預定地。東海里可能成為下個實施區段徵收的地區。當地居民已經分別成立「璞玉計畫促進會」與「反對璞玉計畫自救會」,顯示這個議題充滿了爭議性,對當地人的生活也會產生重大的變化。
交大與政府的合作案
什麼是璞玉計畫?璞玉計畫正式名稱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一開始於2000年由新竹縣政府委託國立交通大學「璞玉計畫暨新校區推動小組」負責規劃,並於2004年起被內政部列為「國家重大發展建設」。這個計畫涵蓋的範圍包括高鐵站以東447公頃的土地,其中包含40公頃的「交大竹北園區」、80多公頃的「產業專用區」、住宅區、商業區以及公共設施。產業專區標榜以發展先進低污染產業為主,包括積體電路與晶片設計(IC/SoC)、生醫科技產業、還有綠能產業。璞玉計畫的目標包括「以成為亞太科技首都的新門戶」、推動「科學園區化大學城」等等。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是一個中央層級的計畫,由交通大學編列兩億元預算進行園區的整體規劃,並由新竹縣政府則是負責和當地居民交涉,執行土地徵收,再將部分土地無償交付給交大。相較於台大、台科大在過去幾次土地重劃的經驗,交大在璞玉計畫的角色顯得格外特別。台大和台科大的情況是收下了政府送的一塊地,但似乎在收下來之前沒有思考營運經費的問題,於是造成土地荒廢多年。交大的「璞玉計畫暨新校區推動小組」卻如同積極的投資客,就如同交大璞玉計畫既新校區推動小組召集人林健正強調:「台大是有實力可是沒誠意。台科大我覺得他沒有實力。只有我們交大,又有實力又有誠意。」
從教學研究到出租廠房
至於這塊40公頃新校區的實際用途,交大過去幾年來的規劃也有多次的更動。早期先是計畫作為教學研究單位,之後又更改成「交大竹北園區」,園區內不設立教學或招生單位,而是以產學合作為主。內容包括提供給校友開設公司的創新育成中心、研發中心、碩士在職專班以及廠房出租等。交大竹北園區內的廠商可以從三種合作模式中擇一:1. 廠商申請進駐(像科學園區一樣繳納廠房租金)、2. BOT建案(包括教職員和學生宿舍)、3. 共同興建並共同使用研發中心或辦公空間。交大標榜竹北園區前五年將實施優惠價,租地自建是新竹科學園區打八折、租用廠房是台元科技園區打八折。另外,交大也標榜竹北園區的廠房容積率達250%,比起竹科的200%可以給廠商更多的空間。
除了40公頃的交大竹北園區,還有82公頃的產業專區,則是由新竹縣政府來標售土地,用來補充區段徵收所需要的財源,而交大則是提供招商的「諮詢意見」。這個園區標榜要以IC/SoC的設計產業為主,不過是目前申請進駐的廠商除了IC設計的廠商,還有以製作主機板為主的公司、數位相機代工、保健食品公司、照明設備廠商、薄膜探針公司等。
正反意見交鋒
然而一個大型的開發計畫勢必需要考慮本地住戶的立場。早在2000年林光華(民)擔任縣長的時候,新竹縣政府原本規劃的璞玉計畫範圍更大,包含了頭前溪的兩側一千多公頃的土地,包括竹北市、芎林鄉和竹東鎮範圍內的土地。由於芎林的居民強烈反彈,到了2004年鄭永金(國)縣長時期將計畫正式提交,範圍縮減成447公頃,範圍以竹北市為主。
同年,部分東海里民意代表和地方人士組成璞玉計畫促進會,希望計畫早日動工。參與促進會的人包括前國大代表江順裕(國)、東海里里長林振河等人。促進會成員認為應該好好把握這次的發展契機,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一名促進會的成員表示:「我們不是為了自己土地徵收的利益,而是希望可以給子孫一個好的環境。現在下一輩都沒有在種田了,我不希望我的小孩子離鄉背井。」
然而也有居民表達截然不同的立場,特別是從98年年底宣布禁建開始,反璞玉自救會便集結民眾到縣政府和交大進行抗議陳情,並且和苗栗大埔、中科相思寮等反徵收自救會一同進行聯合抗爭。針對縣政府進行區段徵收的行政過程,自救會指出縣政府所說的民眾92%支持率是造假的。針對徵收後的配地,自救會指出:即便是配地,以當地人的財力往往無法在新的商業用地上蓋房子。財力較差的在地人只好被迫賣掉土地然後搬家,衝散了原本在地的社區居民。對於產業專區,自救會指出IC/SoC產業根本不需要大規模的土地,目前申請進駐的廠商更是五花八門名不符實。另外,自救會也指出台灣有很多的閒置工業區,已經過度開發,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政府應該重新肯定農業的價值。
交大的投資與擴張
至於交大竹北園區的規劃,自救會成員東海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義旭更是痛批:「區段徵收應該要拿來做公共建設。你說國中國小是公共建設,但交大有多少在地人會去讀?而且交大來了根本不是來做教學,而是做育成中心和廠房出租,是給交大和交大校友來賺錢用的。你要賺錢,那你要編預算買地,不要說政府叫我們在地人犧牲我們的財產權。」
交大除了在竹北的園區,也已經在台南取得49公頃的新校地進行產學合作計畫,一樣是設立在高鐵站旁,由當時的台南縣政府無償撥用。目前校地中僅落成一棟主要由奇美電子出資的光電學院大樓,畢業後的光電學院碩博士班學生,將可以進入奇美電子上班。另外,也設立育成中心和奇美電子還有智邦科技進行產學合作。交大透過與校友廠商的緊密結合進行校地的擴張,也同時挹注學校的財政。然而,這一切都仰賴政府公權力的配合,甚至以竹北的案例而言,可能犧牲許多當地居民的基本權益。
本期意識報另有收錄一篇由東海里住戶謝明豪的投稿,提出對璞玉計畫的多項質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