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社區營造的回顧──哈瑪星文化協會


◎社工四 孫文駿  社會三 黃軍皓  社會二 方品智


一、哈瑪星文化協會:源起和發展過程

  哈瑪星,以遠洋漁業起家,帶動當地經濟繁盛,是當時的政經中心。高雄市最早的市政廳、警備總局、郵政總區和漁貨市場全在這裡。時至八O年代,一批批遊客搭乘渡輪至旗津大啖海鮮,將哈瑪星當作停車場。昔日繁盛與今日蕭條兩相對照,老一輩的哈瑪星人看在眼裡,心裡無限感慨。

  一個轉變的重要契機,是民國84年的高雄都會會議,引發學者與二十一世紀都會發展協會共同思考高雄的都市規劃。中山大學李英明教授和高雄師範大學洪富峰教授相中哈瑪星豐富的人文自然背景,並且在文建會與營建署提供的關鍵支持下,以此作為社區營造的據點,並開始舉辦在地義工的培訓。第一梯次培訓的地方顯要人士,後多因缺乏興趣或忙碌而未繼續參與;第二梯次則成功留下八位有心的哈瑪星人,「哈瑪星社區營造工作室」正式成立,而這正是文化協會的前身。

  透過大學教授與當地熱心居民的合作方式,各項社區工作陸續展開,像是發行社區報,報導當地社區生活,聯繫居民間的情感與認同;並且開辦插花班、讀書會、回收掃街活動。藉由特定興趣吸引當地居民參與,逐步營造當地參與公共事務的氛圍。

  民國87年,工作室正式更名為「哈瑪星文化協會」。然而,以社區營造為目的組織,為何卻不像其他組織一樣取名為社區發展協會呢?原來是顧慮協會和里長間的競爭關係,避免因當地資源和民意的爭奪,影響到社區營造的主要工作。




二、文化協會的在地經營

  文化協會成立後,在哈瑪星陸續推動環境改善與文化資產保存,甚至因此主導過地方上的運動。在這原本老舊蕭條的社區上,既保留了珍貴的歷史文化,也帶入了新的活力與思維。

阻止捷運擴建計畫

  高雄捷運橘線原先規劃要再擴建至中山大學站。而哈瑪星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張來喜先生認為,一旦終點站延伸至距觀光景點西子灣更近的中山大學,觀光人潮便難以經過哈瑪星社區,店家也失去許多做生意的機會,或許再無恢復往日榮景的可能。為避免此事態發生,張來喜先生便委同黃昭順立法委員,向當時的交通部長林陵三上書,表達他們的訴求。所幸同樣生長於哈瑪星的林部長能夠體會,終將順利說服交通部於民國91年退回高雄市政府提報的捷運計畫,成功爭取橘線終點站停於西子灣站。

  張來喜先生成功說服林陵三部長,除了以保障當地哈瑪星社區營造為訴求之外,更有其他不同的立論方向。首先,若以考量經濟的層面來看,自哈瑪星社區到中山大學距離約七百公尺,興建這段捷運工程需耗資十三億。而如果再增設一站,地方需支付四分之一的成本,而中央政府卻只需支付四分之三。政府當時也積欠該給付客運業的補助(註一),對於社區極為不公平。其次,若以安全性為考量層面,哈瑪星社區為高雄港泥沙填積而成,地盤結構水分多,並不適合將捷運工程貿然竄入隧道底。捷運直竄中山大學站,校園安全性也將亮起紅燈。

  張來喜先生明確的中間利益分析與說服策略,將公共經費預算的有效使用,與個人私心做出一個比例得當的結合,加上對於同是當地人的林部長動之以情,終使得政府妥協,實為一次哈瑪星的勝利。

捷運正名運動

  今日的捷運西子灣站座落於哈瑪星社區內,並非位於壽山西麓的觀光景點西子灣周邊。哈瑪星文化協會指出,哈瑪星為高雄第一個現代化社區。自日治時期以來,日人填海造陸所誕生的此塊土地即命名為「哈瑪星」,近百年來始終如一。政府不應以西子灣的觀光盛名,取代具有百年人文意涵的哈瑪星社區。許多觀光客也因站名的刻意誤植,致使觀光客常在錯誤的站牌下車。對於「捷運西子灣站」此名字的設置,即是對於本地人文、居民情感與觀光客的不尊重。為此,哈瑪星文化協會在民國98年推動「捷運正名運動」,組織社區各里居民表達抗議,訴求政府將「西子灣站」正名為「哈瑪星站」。

  而政府對哈瑪星文化協會的回應中指出,過去西子灣站的命名,為當時透過各里民眾集體參與討論的方式以決定,再經由完備行政核定程序後正式公布。目前各站站名已為一般社會大眾所熟悉,不易擅自更動。捷運西子灣站周邊也已設置了西子灣接駁公車,沿途服務西子灣地區民眾以及觀光客。

  張來喜先生認為政府的回應含糊,有必要當面向大家說清楚。而後仍舉辦幾次訴求捷運站正名的公聽會,為正名運動的後續發展。最後,高雄市政府向文化協會作出妥協,新的捷運站全名變更為「西子灣站(哈瑪星站)」。

關懷鐵道文化園區

  哈瑪星社區在整合發展的過程中,座落於其中的四十五條鐵路一直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張來喜先生曾參與鐵道保留區的規劃討論,認為博物館比較能完善保存鐵道文化,可是費用也比較高。後來政府決策是設立鐵道文化園區,現今的鐵道故事館即是其規畫的一部分。因擔心鐵道文化園區未來發展會形成住商大樓,哈瑪星名義將會消失,哈瑪星文化協會與其他團體聯合成立「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民間關懷小組」,透過各類公共參與及討論模式,關懷哈瑪星鐵路文化園區等社區營造。政府允諾,未來有關「高雄港車站」地區都市更新事宜,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將為其融入鐵道文化氛圍元素,甚至再更進一步地將其轉型為哈瑪星鐵道博物館。

文化資產維護與「港都」意象

  當初社區營造的重點工作放在環境整潔改善上,特別是港口的髒亂,在社區外圍部分如岡山、哨船頭,才有為了吸引觀光人潮的改善。不過在過程中,也包括重新界定、認識什麼是哈瑪星的文化資產。像早期的英國領事館和港務局前的第一船渠,過去的管理機構往往缺乏適當的維護,是到了社區營造期間才有了較好的維護與開發構思,也才有今日吸引眾多觀光客的樣貌。

  除了硬體設施的改善,哈瑪星的社區營造還帶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結果。中山大學郭瑞坤教授認為,過去的高雄人其實並沒有廣泛地意識到高雄是座港都;另一方面,港都也時常令人聯想到離別的情景,像在〈港都夜雨〉、〈再會呀港都〉這些流行老歌,都描寫著船員離港的不捨與悲傷。

  然而,民國87年的高雄市長選舉中,吳敦義、謝長廷卻不約而同打出海洋與港都的口號(「海洋世紀,高雄領航」與「海洋首都,快樂出航」)。此時,港都的內涵也產生了變化,擺脫過去的離別意象,取而代之的是快樂活潑的味道。郭瑞坤認為,社區營造參考外國並引進的漁人碼頭,使得高雄人對於港都、對於海洋有不同的認識。在港都的意象轉化過程中,哈瑪星的社區營造有著不小的貢獻。


三、社區營造組織的困境

  在文化協會經營了數年後,哈瑪星這個老舊而沒落的社區獲得了一股新生的能量,甚至被選為中學的社區營造教材。但是文化協會畢竟不是正式立案的組織,協會內沒有正職人員,多是靠著熱心居民的支持。而類似的社區組織其實需要具有寫企劃書能力以尋求補助或社會支持的專責人員,但文化協會缺乏資金聘請,導致執行組織目標起來顯得有氣無力。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協會運作也慢慢停擺,僅剩少數幾個人。

  到了民國97年,廣三用地上的日式建築爆發拆除爭議,除了市政府欠缺周全考慮,也反映出地方上的文史工作沒有繼續深化。不過爭議爆發後,幾名熱心的居民成立了「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期望守住這幾棟充滿歷史與記憶的建築,也為地方上的文史保存貢獻一份力。



註一:政府將鐵路等公共建設的站址設在交通方便的節點,於是付給客運業補助,使他們提供偏遠路線接送的服務。而原本協議以車齡的狀況跑十年會提供補助,可是後來資金不足,又使客運再多跑兩年,因此有了爭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