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就好像走過繁華的大樹,落葉不停落下來,政府的工作只是讓落下的速度變慢,但沒辦法阻止他的生命歷程。」
──文史工作者高傳棋老師
艋舺,一個耳熟能詳、卻又讓人張口結舌不知如何描述的地方。對於台北都市發展歷史有所研究者,艋舺與三市街的出現自是重要課題;對於歷史地點熟悉者,可
能會知道這裡遍佈的廟宇、曾辦過的重要祭典,青草、佛具等老產業,以及剝皮寮等歷史空間;對於社會議題投入者,也不會忘記這邊的遊民、角頭、性工作者等議
題,以及當地密度極高的社福機構;對於玩樂、享受生活通曉之人,對此的美食和娛樂更是瞭若指掌;最後,就算對前述主題都不甚了解,相信有不少人曾經看過電
影《艋舺》,或是對於前年底的應曉薇議員潑水新聞有些印象,從此對這裡有些想像,即便它如何的模糊而無法啟齒。
現今的萬華其實包含了西門町以及艋舺,而這一次我們特刊的範圍則是在艋舺一帶。走入艋舺,其實更像是走出台北,走入另一個充滿不同意象的地方,吸氣,龍
山寺、青山宮、祖師廟的燒香,艋舺公園混雜的尿騷味、煙酒味流入鼻腔;吐氣,鼻息凝結在騎樓下簽著六合彩的群眾,在暗巷流鶯伸出的撲了粉的纖纖細指上,在
街頭巷尾從事社會救濟的社工身上,在狹窄蜿蜒的老街道和低矮建築的地景上。艋舺雖然並不是淡水河流域第一個開發的,但卻是台北市開發史的老祖宗,從清領、
日治到民國政府統治初期都還是城市的中心,扮演現代城市中重要的市集角色,也成為早期移民的重要信仰中心,許多產業也相應而生;直到1976年政府開始開
發信義計畫區,這棵大樹才逐漸轉黃落葉,許多社會問題從此真正被當成問題看待,這個地方成為老舊、髒亂的地景汙名受害者。這裡就如同珍‧雅各的名作《偉大
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是台北城市中少數仍保有多元文化的空間,但它卻在現代的門檻前徘徊無法跨入,在其他地方不斷縉紳化、聚集中產階級的同時,這裡還是形
如台北市的化外之地,成為當代人為的權力運作的邊緣。
這次特刊的完成感謝當地的文史工作者黃適上老師、柯得隆老師、高傳棋老師、遊民攝影師李豫英(波娃)與她的遊民夥伴阿勇、老濟安青草店老闆王先生、長壽
號茶店老闆娘鄭阿姨、糖部文化園區的江小姐、謝宅居民謝先生的協助與受訪,讓刊物資料能順利蒐集;另外特別感謝黃適上老師帶著我們進行一整天的艋舺深度導覽,使我們能更快的對於這個地方有著實景的認知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