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Images, nowhere? ──影像工作坊,何去何從

◎日文一 梁德莎


  
  你也許不知道,每周一下午在博雅四樓教室,有一群人聚精會神地聽著林文龍導演講解紀錄片拍攝的要點和技巧;一下課,他們拿起攝影機,或前往學校附近的咖啡館,或在校園一角訪問臺大學生對臺大精神的看法。他們是「臺大與我──影像記事工作坊的學員,正為將於一月十二日成果發表會上播映的短片做準備。



關於影像工作坊

  「臺大與我──影像記事工作坊為 歷史系林維紅老師規劃、由臺灣大學教務處和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共同開設的零學分課程,屬於「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十周年系列展覽」的前導計劃。此次學員 招收約二十人,來自校內不同系所和行政單位。工作坊從基礎攝影教起,讓學員有扎實的訓練後,再分組拍攝與臺大相關的短片。
   訪問幾位影像工作坊學員,學員都對課程有相當正面的評價。來自政治系公行組的同學表示:「以前看電影只注意內容不會看畫面,但上過課後會更注意取景。一 般通識課跟工作坊相比較為懶散,工作坊要求在一學期內做出成品讓學員有更多互動。」森林系三年級黃同學則表示影像作為呈現的工具用途很廣,當上助教以後打 算帶入實習課。來自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的孔助理則說:「工作坊是很好的經驗,學員來自不同領域,在為短片內容做採訪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觀察到不同的細節。」


專業影音訓練與跨領域能力的重要性

   林維紅老師談起辦影像工作坊的初衷,「影像敘事與影像識讀非常重要,在現今更已是必備能力。」老師強調,科技雖已進步到能讓任何人隨手拍片,但用影像說 故事仍然需要專業訓練。「一般課程的老師很樂意藉影音的方式讓同學繳作業,但臺大卻沒有一個課程給予學生完善的影像製作訓練。」以歷史系為例,即便早已通 過碩士論文可拍紀錄片的決議,但因影像製作課程的缺乏,並沒有碩士生以紀錄片呈現論文主題。「影像跟寫作一樣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將影像與專業領域結合的能 力更是如此。」基於教育的理念、歷史的專業以及對臺大學生影像敘事能力的關心,老師在學期初推出以紀錄片拍攝為主的影像工作坊。

   而這並非老師第一次開設影像製作課程。早在2010年老師便跟圖書館合辦過為期一週的影音製作工作坊,2011年在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中也請到林文龍 導演指導「黑冠麻鷺」一片的拍攝;今年更在歷史系必修課「中國史四」中,請到包含李惠仁在內的四位紀錄片導演指導學生拍攝紀錄短片。「比較特別的是,這門 課結合影像和歷史系專業領域。除了一般課程和作業外,周末還要上電影課學習紀錄片的歷史、概念、如何發想和拍攝……期末要交出紀錄短片和研究報告。」老師說明拍攝紀錄片並非如一般想像簡單,需要不同領域不斷磨合,才能拍出一部優質紀錄片。



影像工作坊課程化之困難

   當問及影像工作坊課程化的可能性,林維紅老師坦言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師資聘任是個問題,業界人士不一定有碩、博士學位,要通過系內、校內的師資聘任 不容易;就算通過了,一學期才三萬塊的薪資,怎麼請人啊?就算用講師或專家的資格請人,演講一次給兩千塊,對好導演來說怎麼夠?學生需求這麼大,並非不能 開影像製作的通識課,但這類課程一定要篩選學生、小班教學才能有一定的品質,且最好有完善的配套──從初級、中級甚至到最後結合各系院的專業領域──不曉 得學校願不願意開,能不能看到課程的重要性。」老師直言臺大內必須要有對影音製作教學需求的認知以及影音作為教育重要成份的共識,才有可能推動課程。



由學生推動影像課程之可能性?

   談及若由學生建立長期性的影像課程或工作坊,老師表示完全願意協助,「影像工作坊很難再辦下一期,若希望它成為臺大長期的課程或工作坊,需要更多人來關 心和努力,並非我一個人能做到的。也許學校能成立像寫作教學中心的影音教學中心或學生創立影像製作的社團,提供長期性的課程,讓臺大學生有更多機會能學習 影像製作、跨領域結合和影像識讀的能力。」

   在跨領域結合和數位影音能力被強調的這個世代,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臺大學生是否只能獨自摸索?影像工作坊已經落幕,然而臺大學生對影像製作課程的需求仍 在,校方是否能將課程納入制度?又或許能如十年前的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一般,由學生來規劃、推動,成為新的通識課?臺大校園的改變,端看你我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