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B96畢 李 問(第二任總編/社長)
台大意識報在2008年成立時,並沒有直接承接台大學運社團刊物的傳統,反而是在實做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寫作風格、組織架構以及行動方式。如果說成立之初的一年多,台大意識報以專題報導為主幹的特色已經成型,到了我以及第二屆幹部團隊接棒後,便在許多方面將寫作和組織運作的方式加以規模化和制度化。在這一年,台大意識報不論是刊物內容、社內各個職位的分工,或是社團內外的活動安排,都逐漸褪去草創的性格,成為一個擁有獨特傳統與完整組織架構的社團。我們也不斷思考如何透過版面單元安排、組織運作還有包裝行銷方式,讓意識報成為一個在校內具有公共討論意義的校園媒體,由「意識報」轉型成為「台大意識報」。
在形式上,由於網路時代的紙本刊物不再扮演傳達即時新聞的角色,意識報從一開始就轉而追求刊物的深度。剛成立半年內,刊物大致以每期二個專題作為主打,並且在專題中包含多種不同文體的文章。這種多篇文章的專題報導,一開始由第一任總編孫有蓉和校園版編輯許躍儒建立。在我和第二屆幹部群接任後,意識報擴大「編輯帶領記者寫專題」的小組運作方式,將社內所有的記者都編入專題小組。社團內的六個編輯,各自依照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帶領四到五人的記者小組進行專題報導。我擔任總編任內幾個編輯,像是陳聖為、蕭慧岑、陳誼珊、許月苓、邱彥瑜、呂其正等,都有各自清楚的帶組方式和採訪路線。由於專題需要大量時間和人力投入,我們特別注意專題的分工問題,逐漸把專題排班的機制給制度化。我們也把行政工作獨立於編輯之外,以減輕編輯的負擔,主要由副社長李芃萱協助社務,另外設立活動、財務、美編及出版組等行政部門。
在寫作內容上,意識報這一年更加確立其以台大學生為主體的特性。這個思考方向,最早由許躍儒提出,他主要的目標是希望能透過時事報導營造台大「共同體」的認同感,並透過切身議題的討論鼓勵學生參與身邊的公共事物。我接任總編後,則是主要思考如何讓刊物在內容、推廣行銷以及形象包裝上,更能為台大學生量身打造。我開始以「地方媒體」或「社區媒體」的角度來思考意識報的定位。透過這樣清晰的讀者群定位,更能確立意識報所希望監督改革的對象(校方)與耕耘的社群(台大學生)。如此,意識報的內容才不會跟其他社運媒體重複、不會僅僅是傳播進步觀點的眾多管道之一,而是擁有台大校園媒體的獨特性。從台大校園出發,更是鼓勵讀者可以在閱讀之餘,實際行動參與生活周遭的事務,進而促進改革與進步。
意識報把台大當作我們所耕耘的「地方」,並以台大為中心、進而關心周遭的社區。在這樣的背景下,意識報同時開始關心大台北地區的都市開發和都市文化資產議題,反映出台大位於台北市核心地帶的區位特色。一開始是探究校史的過程中,意識報的成員接觸到更多日治時期和光復初期台北都市發展的史料,於是更寬廣地思考台北市的都市發展史,乃至於未來發展。往後,意識報更進一步呈現出「都市觀察家」的風格。這或許是意識報的「城鄉轉向」,更陸續延伸到我卸任總編後的竹北特刊、紹興特刊等。
整體而言,意識報誕生在校園刊物逐步被網路所取代的時代。許多方面來說,意識報是時代直接的產物,由於紙本刊物無法與網路的即時訊息競爭,便需要轉而提供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專題討論。有時候一些突發的衝突事件發生時,專題報導相對容易完成;但平時風平浪靜時,便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與來源,進行制度性的探討與深度的訪談。對於生活周遭未經論述的瑣碎議題,能夠找出值得報導的地方甚至提出批判,往往是校園媒體最大的挑戰。幾年下來,意識報的專題報導和訪調形式都達到一定程度的完整性和精緻性,可以說是在網路時代,試圖創造出一種新的校園媒體模式。
從「意識報」到「台大意識報」的聚焦,主要是希望思考一份「校園刊物」如何能進一步扮演「校園媒體」的角色。假使無法與讀者的生活產生連結,並且促進對於社群有意義的對話,就算提供了非常具有學術價值或是社運批判觀點的知識,也依舊沒有符合媒體的功能。我們要不斷反思的是,如果意識報一開始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討論並參與公共事物」,並且讓更多台大學生參與對話,那我們的書寫方式究竟能不能達成這個目的?有時候,深度的專題報導雖然可以跟網路資訊做出區隔,甚至可以成為絕佳的文史材料,引發討論的效果卻不一定比一些即時新聞快訊來得好。但回過頭來說,有時候特定的文史材料又特別有書寫價值,對於社群的認同感有特殊意義。在書寫選材方面,儘管校園議題與學生切身相關,有時候學生對於校內議題的討論意願,也不見得比校外議題來得高。另一方面,有些論述精彩的校外議題,不見得可以產生校園內部的對話,而是僅僅吸引特定小眾族群關注。種種變因下,意識報的取材必須不斷調整,在議題的切身性、報導的深度與完整性、觀點獨特性、參與行動的可能性、學生的關注程度、讀者的反應等多個面向之間取得平衡。這個複雜的微調過程,是任何媒體所必須面對的挑戰。
最後,任何一份刊物在推廣到一定的規模後,並不會只是一個理念或內容上的問題,更是一個實做與組織經營的問題。媒體並不是單純的寫作,更是一種事業的經營、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將讀者串連起來的組織難題。如果台大意識報目標是成為一個在校內具有公共討論意義的媒體,那麼「辦」報紙的執行能力絕對不會亞於「寫」報紙的文筆或觀點。這時候行政效率、行銷推廣、組織架構、財務穩定性、管理技巧等實做的面向,便會更顯重要。畢竟,制度化的組織運作方式與行銷方式,本身就是媒體觸及到更多讀者的先決條件。這個目標並非一蹴可及,而是需要逐年累積與學習經驗,逐漸建立起新的經營典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