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琳
先從一個簡單的問題出發:你有同志朋友嗎?想著想,赫然間你發現光是非有無的選擇題都很難回答:準備好的答案來自純粹猜測、道聽塗說、還是他曾經向你出櫃?第一時間腦海裡的人,你們彼此間是可以自然往來的朋友,還是泛泛之交,甚至你避之唯恐不及呢?一連串的提問下,不難發現談起性別時,總有一塊在男女二分建構的社會背後少被碰觸的領域,更遑論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中包含的跨性別認同族群。
「營造同志友善的環境」,這是校園同志甦醒日(Gay and Lesbian Awakening Days,簡稱GLAD)抱持的衷旨,GLAD在1995年由台大GC和台大浪達創立,今年邁入第十八屆。年復一年因應社會變遷,關注的議題深廣也逐步推進,今年《蜜桃幾分熟》在數字上扣合成年,討論法律與社會規範之外,自我定義的成長中究竟有幾分成熟。
這屆GLAD舉辦的內容包含四個面向:同志友善度問卷調查、講座沙龍、藝文聯展、粉紅快閃。由GLAD對同志社群發出的友善度問卷,檢視近二十年的努力,針對同儕友善程度、自殺傾向、是否能找到同志朋友等切身問題做調查,顯示出即使社會高談性別議題,卻在營造友好環境上缺乏實踐。講座則聯合國會研習社,將同志社團與其他團體連結,讓議題延伸到政治、法律制度層面。以通姦除罪化為例,若將民法應用於婚約,則今日現行刑法約束有違契約自由的關係,一針見血的切入點成功打破同志議題與關係大眾利害法令的討論框架。
在嚴肅面對的討論外,今年的行動劇與親親快閃,則以輕鬆的方式在校園中曝光。卡司盛大的舞會則是每年的盛事,歡迎各種性取向的友善定位,往往聚集近千人同樂。另外,今年台大校園內首次舉辦同志之夜──「異同上台」也備受矚目。源於一小群人的發想,到近百人參與演出,這樣獨特定位的表演突破舊有的形式,但難處在於呈現手法使用陰柔與陽剛並行,抑或「公、婆」「T、P」的組合?女同志劇的負責人認為:「與其繼續執著於她們的性別定位,我更想談的是兩個人,兩個剛好都是生理女性的人,她們之間的情感流動。」
無論是GLAD或是同志之夜,都可以看到LGBT社群潛藏的創意與活力,與亟欲爭取平等的環境的努力。不可否認,在接納程度高於社會的台大校園,尚且存在許多歧視與不友善,「我因契合而愛,而非性別」還有待整體社會認同與落實。
同志之夜邀請大家異同上台。(同志之夜提供) |
NTU Gay Chat(台大男同性戀社)
於1993年通過為校內社團,為台灣大專院校中第一個同志社團。初創不久發行《同性戀邦聯》一書關注同性戀的歷史與文化,引起台灣社會相當矚目。目前社團活動兼具社運、學術與聯誼性質。
台大浪達社
於1995由GC獨立,以象徵同性戀運動、同性戀人權的λ(Lambda)符號為社團名稱,亦為台灣最早的校園女同志社團。
台大女性研究社
成立於1984年,創立初期積極參與學運,並針對社會上及校園內的性別暴力、歧視、性騷擾/強暴事件積極回應,有效促成修法及改革運動。民國81年發行《潘朵拉的盒子》一書,提供正確詳細的婦科資訊。近年曾舉辦女宿看A片、性別周販售情趣用品等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