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毅全
台大有沒有英檢門檻?和其他學校明定要考過英檢不同,台大規定英檢只是進階英語的修課和免修條件,換句話說,如果要免修進階英語,必需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或是雅思、托福等測驗),但弔詭的是就算不想免修,仍然要先報考全民英檢中高級才能修課。
多數時候,我們以為沒辦法通過英檢的人,大概都不負責任、對自己的課業不關心,然而他們可能真的認真準備考試,花幾千塊考了數次卻沒有通過,可能已經考上研究所,學術能力得到肯定,卻因門檻無法畢業。
也因此意識報訪問了幾位因英檢門檻而困擾的學生,訪問內容除了英檢門檻(和進階英語)也包含大一英文,因為英語必修和英檢門檻都是政策要求學生必須達成的事情,並且也都和學生如何學習、面對英語有關。這些學生修大一英語的經驗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適應上課的方式,英語必修課的知識對他們也未必有用(已經學過或是生活中用不到)。如果英語的學習是多元的,單單一門課無法滿足所有人,一項英語考試又如何能對所有人都具有意義?
-----------------------------
A (B02)
剛進台大就聽說有英檢門檻,一開始覺得立意良善,但後來學長姐建議我們趕快考過,不然英文在上大學後會越來越爛,就覺得怎麼會是一個應付的東西?到現在覺得確實,英文門檻真的對沒有英文興趣的人來說是應付用的,英文好的人可能就覺得只是小測試。
因為規劃讀系上研究所,本來考了兩次英檢沒過,打算直接修進階英語,但因為研究所也有英檢門檻,就在大四又多考兩次,也念的很認真,但還是沒過。那時就覺得努力根本沒用,也越來越討厭英文。而且通常英檢考完已經接近期中考,為了英檢狂唸英文沒太多時間準備期中考,期中考也就考爛了。英檢認真念沒過,期中考也考爛,令我很沮喪。之後越挑戰英檢就越不開心,現在看到英文就討厭。原本設門檻立意是要讓學生英文變好,卻演變成讓學生討厭英文,英文也很難變好。
-----------------------------
B(B00)
大一英文是上輔導課程(台大會將部分學測和指考成績後段的學生編入同一班),用全英文授課,內容非常簡單,但又因為全英文容易聽不懂。上課會讓大家練習對話,互相講起來都很勉強,效果不是很好。一直都知道有英檢門檻,但沒特別在意,到了大四考上研究所才開始準備,考了雅思跟英檢,雅思差0.5分沒過。雖然大四完的暑假去暑修進階英語,因為一些不去不行的外務沒過。大五的暑假也有暑修,內容都很簡單,只是覺得太沒意義很浪費時間,不小心又沒過。因為修課簡單,就沒有再想過要考英檢。
進階英語會發一篇文章挖空,讓大家聽三遍來填空,中間跟組員討論,一小時就這樣過了。第二小時通常是小組用全英文報告指定的文章,報告的同學的英文也不是很好。老師教的沒有不好,但課程設計一開始就錯了,把大家的程度想得太差,教一些以前學過的東西,也沒有系統性,已經修到第三次,感覺都差不多,一直散亂的讀文章和練習聽力。
-----------------------------
C(B03)
大一上和大一下的英文課是不同老師,大一上的教法是每週發一篇文章,針對文中單字文法的意思詢問同學,很像高中那樣,期末考填空還有聽寫。大一下的老師是翻轉教育支持者,同學要分組報告,一次報告兩堂課,第三堂課每個人自我介紹。大一去考英檢沒有特別準備,閱讀差兩分,大二太忙就沒有考,大三的時候買了一本題本,每週大概寫個三回吧,但還是沒過。還沒修進階英文,認識的人對進階英文的評價通常都是修了英文也不會變好,很浪費生命。目前因為大四有一天半的時間要實習,又要修進階英文的話選課很容易撞到,還蠻苦惱的。
大一英文的教法我覺得偏向生活英文,對閱讀原文書沒有什麼幫助,準備英檢的練習更是跟學術專業上要用的英文一點關係也沒有。進階英文或大一英文這些課作為必修,會覺得是學校為了評鑑不得已的,如果真的要對將來想走學術、想出國的人有幫助,因為每個系需要的單字、寫作格式都不太一樣,應該是各系所要自己開設英文的課程。
▌進階(X)補救(O):進階英語的課程定位
對許多學生來說,進階英語並不進階。如果進階英語真的比大一英文更「進階」,為什麼免修大一英文的條件(必須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複試)比免修進階英文更難?
探究進階英語出現的原由,2001年時任台大教務長的李嗣涔表示:「台大預計自九十一學年起實施英語能力畢業門檻制度」[註一] ;台大也替全部的新生報考英檢[註二]。一位受訪的外文系老師也表示,是因為學校希望鼓勵學生修完大一英文即考取英檢,但外文系的老師們不希望大一英文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英檢,因而進階英語的開課事務才會由共教中心承攬。老師直說,進階英語實際上正是補救英語。
▌對英檢門檻的兩點爭議
英檢無法提升學習動機:從「確保」與「應付」詮釋英檢門檻對學生的效應
在訪問中,學生認為準備英語門檻對自己沒有幫助,修補救課程也是在浪費時間。追根就抵,就是認為門檻只要通過就好,是拿來「應付」,而不是真正有幫助、為了自己而努力準備的東西。
根據一些對英檢畢業門檻的研究,朱秀瑜(2009)發現英文畢業門檻對學生的影響很低,並且多為負面,他指出「相關的『利害關係』太低,以及門檻不符學生對英語之實際需求實為主因」。也有研究發現學生修完必修的英語補教課程後,都沒有再修任何英語課程(唐佳蓉,2011),而影響學生學習英語與參加檢定的動力,通常也不是因為英語畢業門檻(鍾佳蓁,2012)。
考試引導進步為何在某些地方有用,放在英檢畢業門檻就沒用?一些支持英檢門檻的師長會說:「英檢只是『確保』學生的基本能力,對以後就業或出國都有幫助。」然而對學生來說,門檻是拿來「應付」用的。顯然「確保」與「應付」是政策制定者和學生對英檢門檻最根本的不同看法。
所謂「確保」有兩個意涵,一個是用檢測證明能力,另一個是透過學習提升能力,在大學中,要提升能力通常是透過修課而非檢定,雖然修課也有考試,但修課更多是學生主動的選擇,且修課的預設仍然是學生在課程中獲得知識,考試是檢驗課堂上學習的成效,而不是平白無故要負起滿足一項測試的責任。補救課程雖然並非檢定,但因為修課前必須先考試,又是零學分的課,在學生認知裡更像是無法通過門檻的代價,不是主動的選擇。如果學校開設真正的「進階」英語,並且鼓勵學生在修課後考取英檢,對學生而言才會是比較對等的情況(事實上大一英文就類似這樣,多數人並沒有特別排斥)。
英語檢定可說是為了快速辨別能力而誕生,在升學、留學或求職的場合中,考試能交換更好的未來,我們因此願意付出心力,這是當我們的未來道路都將在龐大而繁雜的評分體制中被決定(例如國中、高中的升學考試)而不得不做出的交換,對於預期自己還不需要英檢證書的人,考英檢除了達到學校規定之外,沒有其他重要的功能,最終就只會變成拿來「應付」的考試。
不獨尊英語,而是獨尊未必對學生有用的英語
英檢門檻也反映出一套量化或標準化的思維,認為學生的能力能夠用一套客觀指標來衡量。在語言學習的基礎階段,如剛開始學第二外語時,確實可用制式方法衡量學習狀況,上課用固定教材,並有系統性和階段性的目標。但當語言脫離基本能力後,已經不再能簡單衡量,就像學測考中文作文和選擇題的分數,未必能夠判斷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或用中文寫學術文章的能力。
英文到了大學,也進入類似階段,如同訪問中看到的大一英文,老師會使用時事相關或其他多樣化的教材,學生需要的英文也會因學科或生涯規劃有所不同。對一些台大學生來說,因為自己的成長環境,使用英語聽說讀寫已經很平常,但對另外一些人,英文只有閱讀的時候會用到,說和寫幾乎用不到,未來也不打算出國,確實沒有說與寫的需求。
當學生認為自己並不需要英檢所對應的那種英語能力,學校往往會回答英語是世界性的語言,無論如何都會用到。確實英語有某種程度上的重要性與獨特性,對一些學生來說,確實也需要較多英語學習資源,但我們不應該想像大家都需要同一種英語能力——學生真正需要的是更彈性、多元的英語課程,像是由系所自行開設的寫作課程(例如歷史系的史學英文寫作),或是寫作教育中心的職場英文、基礎英文寫作,如果想強化閱讀能力,也有英語的批判性閱讀課程。由這些課取代門檻,才真正的能對學生有幫助。
▌後記:政策的幽靈徘徊,學生做為主體的機會?
在本文完成之際,我們訪問了教務長,面對進階英語未必適合所有學生,不如改用寫作中心或各系所開設的英語課程替代這個提議,教務長抱持相當開放的態度,覺得用一些全英語授課的課程來抵免也無不可,只不過因為進階英語修課人數不多(將近九成的學生免修),所以沒有將相關改革放在優先處理的項目。
我們也和教務長聊到過去設置進階英語的目的,除了要提倡英檢,也是基於教育部的鼓勵和評鑑。教務長表示不太清楚最初設置辦法的理由,但對這項政策他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與詮釋,對他來說,當大一英文慢慢轉向第二外語,進階英語應該是取代大一英文原先確保英語能力的功能,另外也是因為台大為了避免城鄉差距,沒有在入學時採計英聽,所以需要進階英語補強部分學生們的英聽。問到為什麼修完比較難的大一英文之後還要修比較簡單的進階英語,教務長也覺得這規定裡的邏輯不太順,有修正的空間。
教務長唯一不能接受的說法,是為了「不要獨尊英語」而廢除進階英語,他認為英語還是國際化必要的語言。強調「台大不應該獨尊英語」,或是批評過去政策設立的考量已經消失,都不一定能說服當下影響政策的人們,不過面向未來,提出更多元、更適合學生的政策,仍然有許多的機會。
--------------------
[註一]〈在學四年內須通過中高級英檢 台大英語畢業門檻 從明年新鮮人實施〉( 2001-09-27/聯合報/6版/生活)
[註二]〈台大新生 集體英檢 通過才准畢業 逾三千七百人報名 交大也有千餘人參加〉(2003-04-22/聯合報/A10/綜合)
朱秀瑜(2009)。利害關係、需求與回沖效應:以台灣之大學英文畢業門檻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唐嘉蓉(2011)。英語畢業門檻考試對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外國語文研究,14,1-24。
鍾佳蓁(2012)。英語畢業門檻政策之回沖效應:以台灣之一所國立科技大學為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