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昱文
這篇專題的編寫期間,正巧跨越了2018年末到2019年初,一場台灣的政治大地震。
開始發想這篇專題的時候,民進黨還沒在地方選舉中大敗,以「新國家運動」為主題的專題編寫,所設想的核心關懷還是「要怎麼讓獨立建國的議題,變得跟性別、環境等進步議題一樣被廣泛關注、在政治議程上有所進展」。沒想到,在採訪結束、初稿完成後,迎來的是本土勢力和進步議題一起在年尾的投票中大敗,同溫層對進步議題的推動充滿悲觀,「獨立建國」當然更不被期待。
緊接著,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讓蔡英文總統「撿到槍」似的對中共反擊,後續包括非洲豬瘟、紅色媒體、香港反送中等中國相關議題,讓「對抗中共」的政治意識又再次在社會中回到高點。不過,主流民進黨支持者的回流和鞏固也讓許多進步議題組織和獨派團體遇上困境,例如喜樂島聯盟對蔡英文的批評、賴清德的參選,都讓不少同溫層對於「深綠獨派」感到反感;「團結拯救本土政權」的呼聲也讓如大觀事件、勞工運動難以得到進步派的輿論奧援。
在這樣的政治局勢下,該如何重新定位這篇專題的閱讀意義呢?我們認為,讀者可以從以下幾個視角,在當前的政治局勢中理解這篇專題:
首先,它仍然是「理解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理念」的媒介,無論選前選後,台灣獨立、建立新國家的理念和運動都沒有成為主流議題,許多同學或許也對此不夠了解。藉由訪談年輕一代的台獨運動者,我們想做的即是「用年輕的語言、簡單的方式,讓同輩的同學們理解獨立運動的理念、困境和行動策略」。
另一方面,「獨立運動和其他社會議題的連結」是本次新國家運動的重要訴求之一,從選後進步派對於喜樂島、賴清德等所謂「反英獨派」的攻擊,以及農地工廠、大觀事件等進步議題和部分台派的衝突,我們都能看到議題組織間的競合仍是值得關切的問題,或許也是左右下半年選舉進程的關鍵因素。透過本次專題對於年輕獨派,以及支持新國家運度的性別社團的訪談,讀者們或許可以看到進步議題間競合的不同可能性。
最後,「台灣文化和語言的復振」作為新國家運動的另一條重要軸線,或許也可以在以「防衛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作為同溫層政治號召的現在,提供另一條思考方向:追求台灣主體性可以不只是追求或保衛主權獨立,語言和文化作為主體的內涵,也是必須被討論和實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