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師生關係的新嘗試——談新生專題
◎李問 邱彥瑜 施力麒
“很多年過後,你可能已經忘了教授上課在講什麼,但你還是會記得一些和老師、同學徹夜的辯論。”
從去年九月起,「新生專題」課程在台大已經屆滿一年。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摸索之下,新生專題試圖為師生關係做一些新的嘗試,更希望能對大學的教育理念逐漸做一點改變。
「我上課前就覺得這門課一定是在打嘴砲。上完第一堂課,還真的是都在打嘴砲!所以我要退選。」上個學期第一堂「批判與思考」新生專題課一結束,一個電機系大一的學生,站起來對苑舉正老師(哲學系)這麼說。
被指控打嘴砲的苑老師一頭霧水。「我是到後來才知道,打嘴砲跟打砲是很不一樣的東西。」其實,新生專題課程本來就包含各式各樣的內容。不同的老師從不同的 專業出發,可是上課其實沒有要求特定的進度,而是和學生自由討論。舉例來說,洪貞玲老師(新聞所)強調社會批判與公民意識、郭鴻基老師(大氣系)希望從數 學公式看科學理論的演進、莊榮輝老師(農化系)藉由《科學之路》一書切入討論、陳東升老師(社會學系)希望學生思考台灣在世界史中的定位、而符碧真老師 (師培中心)則是強調幫助學生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給大一新生的小班討論
台大去年開始開設新生專題,目前已經進入第三個學期。每學期由共同教育中心邀集資深教師,開設十多門10-25人的小班課程。新生專題限定大一新生才可以 修,但以目前課堂數,大一學生中只有約二十分之一的同學可以修習。為了讓各科系學生都能修課,課堂選在晚間進行,地點則是在宿舍中的學習中心。另外,新生 專題在期末沒有打成績,只有分「過」跟「不過」。
新生專題設立之初,便是希望能讓大一的學生,從高中的學習方式轉換到大學的學習環境。以往大一學生進入大學校園,面對的是動輒上百人的大班課堂,屬於一種 缺乏互動、被動學習的環境。陳東升老師指出:「新生專題的作法是把資深教師推上第一線,去跟同學互動。」郭鴻基老師則是認為,「我最希望的是還點燃學生心 中的那把火,讓台灣的學生比較願意積極去思考、學習。」特別對新生而言,大學的第一年更是具有定錨、定向的意義。
新生專題 vs 住宿學院
談起當初開設新生專題的構想,副教務長莊榮輝(農化系)表示,新生專題想要發揚的精神,來自劍橋大學的學院制(college)。他引用陳之藩所形容的學 院生活「風雨中談到深夜」,形容英國的學院生活是不間斷地學習,就連回到宿舍也都是繼續跟同學和師長進行討論,「他們連晚上都在不斷地學習。很多年過後, 你可能已經忘了教授上課在講什麼,但你還是會記得一些和老師、同學徹夜的辯論」。
但所謂「學院制」其實和來自美國的「新生專題(freshman seminars)」有不同的起源。在英國的劍橋、牛津等大學,每個「學院」並不是指不同的院系,而是指一個包含各系學生的生活單位。一個學院就是一個校 區、一棟宿舍,不同科系的同學在學院中相處,而每個學院也擁有自己的文化與特色。資深的教授攜家帶眷在學院中和學生住在一起,擔任學生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導 師。
留學比利時的苑舉正老師,研究生時代就和太太一起住在學院中。他認為,「學院制度是一整套生活環境,其實是傳承自中古世紀修道院與世隔絕的生活。這種制度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長期的相處和互動,而且還需要合適的硬體設備來支援。」
台大宿舍數量不足,也沒有強制住宿的規定,要直接把歐洲的學院制度搬過來用,也是強人所難。關於這一點,莊榮輝老師提及向企業界徵募宿舍的發想,讓多一點 學生體驗住宿文化和住宿學習。「這樣如果張榮發捐的宿舍就叫『榮發堂』了,呵!」。倒是近年來,台灣有一些大學開始實施逐步的學院制,比方說東海大學的 「博雅學院」或是清華大學的「清華學院」。
住宿學院的嘗試:清華學院
「清華學院」每年招收150人,大約是清大新生的九分之一,今年招收第二屆學生。學院的學生一起生活在「實齋」宿舍。除了共同生活之外,學院每學期還有兩 學分的必修課,由住在學院中的「學院導師」開設「生涯探索」、「服務學習」、「社會探索」、「跨界‧探索」等課程。
清華學院打著鮮明的旗幟,希望「培育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台灣青年」。學院中特別鼓勵學生成立各種不同的議題小組,諸如「氣候變遷小組」、「電影小組」,或是八八水災後成立的「竹蜻蜓工作隊」。
住宿學院的學生來自不同的領域,因此教育的重點就會擺在專業科目之外的價值。學院導師李天健過去長年參與通識教育、全人教育的推動,他認為住宿學院是一種 難得的機會,能讓大學教育的理想不再只是本系的專業。「清華學院的特色可能是社會參與,但如果未來有清大有新的住宿學院成立,也可以發展不同的特色,像是 基礎科學、藝術等等的。如果這股力量可以在五六年之後慢慢累積,讓更多人逐漸明全人教育的價值,那我們就可以開始推動降低大一大二必修學分之類的改革。」
新生專題 vs 導生制度
Freshman Seminars源自美國南加州大學(USC),後來逐漸在美國各大學實施,甚至在許多大學中是必修課程。在台大的新生專題,或許比較接近這種體制,只是 場地換成宿舍的學習中心。宿舍上課的老師和學生,平時不一定住在那棟宿舍,也沒有長期的相處。然而,在師生互動還有教育理念上,新生專題還是有許多和學院 制可以切合地方,可以說是一種折衷。
畢竟,新生專題讓新生有機會頻繁地和教師互動,這樣的作法其實強調身教和境教,讓剛上大學的學生可以直接學習老師做學問的態度,用一種比較親密的互動方 式,吸取老師在知識的道路上所學習到的經驗。這種互動的機會,同時也是在校園中逐漸營造一種願意主動討論、學習的環境。
其實,教導新生專題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許多老師紛紛表示,新生專題在晚上上課,100分鐘的課堂過後又往往再跟同學續攤討論,需要投注相當大的心 血。莊榮輝老師說,他覺得教系上的專業科目還比新生專題容易,因為專業科目只需要照錶操課,而新生專題卻需要不斷和學生互動。苑舉正老師則認為,台灣的學 生在各階段的教育都缺乏討論與互動的習慣,所以一開始學生討論的狀況也不是很理想。
師生之間透過密切的互動,讓學術上和生活上都能有所啟發,這或許聽起來像導師制度理想的狀況。然而眾所皆知,導生制度往往被學生簡化為一頓導生宴,不是每 個學生都會在office hours去找老師。副教務長莊榮輝覺得「其實兩個東西應該要合併才對。只是這樣的話大概就沒有人敢當導師了!」
校內是否有共識?
目前,新生專題囊括的新生比例還很低,教務處也希望逐年增加新生專題的課程數量。如果要推動這個計畫,讓更多老師願意投入,那將會是個不小的工程。然而,目前新生專題已經師資難求了,將來是否有具體方案來鼓勵老師投入?未來又要如何讓更多老師、學生參與討論?
上學期意識報在「百大維新」特刊曾對通識教育進行探討。化學系的陳竹亭老師便提到,當年通識從四個領域變成八個,老師之間也沒有大規模的討論。這次訪問 中,陳東升老師則是提及「像哈佛或普林斯頓有辦法不斷推動通識教育的革新,其實需要校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各自有清楚的想法,而且還要參 與討論……」。新生專題如果要擴大舉辦,也將需要更多老師的共識。然而,台灣的大學教育長期以來就相對強調專業的訓練,如果新生專題這種被視為「生活 化」、「輕鬆」甚至「嘴砲」的課程要推動、並且實際發揮作用,那麼校園中的討論是,一切的先決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