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其正
人文大樓到底會有多高呢?在今年四月的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議中,建築師展示了最新的第四方案,高達23層樓。圖一中的?號也許將會逼近三位數。曾關心過人文大樓的同學們也許還對前三個方案記憶猶新。究竟,人文大樓的方案是怎麼一路走來從半年前戲稱的「變形金剛」變成今日的「全台大第一高樓呢」?意識報在此刊做出簡短的歷史回顧,盡量以簡單的方式將台大內決議人文大樓的發展做出簡單的介紹,以供同學了解興建過程中複雜的行政流程和各方意見。
各層級單位流程: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文院內討論)→校園規劃小組(諮議性質)→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最高層級)→回到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流程中間偶有對外宣傳的公聽會和尋求專家建議的會議。
從資金捐助說起
若從觀樹基金會提供五億四千萬元的2006年來算起,人文大樓討論至今,已邁入第三個年頭。第一個年頭主要圍繞在洞洞館的建築與歷史意義,最後以保留農業陳列館,拆人類系館、哲學系館為定案。接著,是討論原被拆遷系館人類系、哲學系的相關配置問題,包含了人類系標本室地點移往校史館,還有兩系空間暫時遷往水源校區的規劃。
三個方案的形成與公聽會的出現
在2008年這一年之間,各層級的會議,尤其是在最低層級的「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議」過程當中使用者和建築單位不斷溝通各類需求,最後一共有三個方案(如圖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方案都只有回應文學院內的「空間需求」,也就是純量體的討論。而整體建築的外觀,和帶給觀者的意象則是刻意地被安排在更以後的行政流程才會進行討論,換言之,對於意象和外觀的發問常在會議中被擱置不提。
在08年12月中校園規劃小組會議(次高層級)中決定了兩大方向:1.確認三個方案的並存,以及建築師做五大類的比較。2.在此時確認公聽會的日期。
公聽會的「事前準備」
在這次公聽會之前,整個案子所跑的流程,大約包含了八次文學院內的人文大樓籌建會(第三層級)以及四次的校園規劃小組委員會(次高層級)。於是,在08年底的12月19號公聽會當日,共十多次的會議討論之後,全校師生終於能有機會可以聽取討論許久後產生的三個方案,三方案以三棟高低不一,最高十層的建築,與保存下來的農業陳列館產生關聯與組合。
然而,不論是在此次的公聽會中,或是在NTU板上,都可以看到對於這樣多層次的建築形式以及極具現代感的建築設計所發出的問題:這樣的建築是否和大門口意象一致?就連在隔年(09年)1月5號召集各界建築專家、教授、文建會委員的研討會中,三個方案也被討論及質疑,特別是在過高的建築密度以及高度方面的討論。其中知名的漢寶德教授,在會議中針對三個方案中建築體彼此之間過於擁擠的問題所提的發言是怎麼說的?值得我們特別留意:「第三點:關於與校園環境的關係,哪裡該高哪邊該低的問題,我是覺得配合校園,應該是第一案比較適當,當然這是建築師他們一開始就想到的,讓這新建築與老的房子有連繫感,有一個大的房子靠新生南路,對校園比較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大概原意是這樣,整體上大概就是這樣,可是難免會踫到問題,像現在能源問題大家都很重視,這種情況下,既然要蓋高房子,可不可以乾脆再蓋更高一點,我不太知道法規限制......」
夾帶著這些疑慮的三方案設計圖,最後在「最高層級」的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中被徹底否決,在此會議中有著以下的重要結論:朝建築師所提建蔽率降低、容積集中、塑造高地標之第四方案進行規劃。 而這結論可說是具體造成人文大樓第四案成為高樓的最直接原因。
23層樓來囉!
事隔三個多月後,人文大樓4之1案和4之2案正式在2009年4月27日的人文大樓籌建委員會中提出。其中4之1案的23層樓設計(如圖三),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外文系方面如張小虹教授,對校門口一帶直接拔起的高樓表達反對。她針對人文大樓只有一塊基地卻得包涵眾多使用空間的容積狀況提出意見,鼓勵文學院系所將容積減少,並清楚表示會以外文系以自己為帶頭來執行「瘦身計畫」。相對於此,文院高層如葉院長、柯副院長則持續強調使用空間的重要性,並對23層樓抱持樂觀態度,寄望能以此高樓成為台大的新地標,例如賦予其大王椰子的新意象。這樣對立的兩股聲音,持續到了5月5號所正式舉辦的公聽會。公聽會中,更多的意見加入,除了前述提及的門口意象之外,基本的經費不足(新方案是捐贈金額的1.6倍)、維護的經費龐大、樓層過高,必須大量使用空調,不符合綠建築的要求等等質疑也紛紛出現。此外,還有城鄉所的夏鑄九教授從技術面的方向來建議大樓縮小成立方體狀,並以透明、輕薄的方式呈現,以減少對校園入口的壓力。張小虹教授更站在大樓使用者自身的立場(外文系將大量進駐第四方案的人文大樓),拒絕進駐這樣的耗能高樓和背負著破壞台大門口意象的罪名。而強調總量體的需求,和新基地取得的困難性的文院高層,則為如此高的大樓提出新解,他們指出之所以第四案會往「地標式」的處理方向走,在於專家會議中漢寶德專家所給予的建議(前述引用段落)。
深層的問題等待釐清
文章回顧人文大樓的發展,其實可以列出以下幾個共通的限制在:一、使用空間總需求的龐大,影響到建築的總量體。二、文學院在向校方爭取新空間的弱勢或消極,等待多時只能藉著拆除舊有系館換來一塊基地而沒有其他的用地。三、現有的基地上,農業陳列館的古蹟保存和原台文所用地的變更,使得目前的基地侷限在門口一處並且因古蹟而減少,且要考量古蹟的存在。在這些限制以及根本問題基地不足沒有獲得解決的狀況下,人文大樓至今的四個方案,無論是23層大樓或曾有人戲稱的「變形金剛」(前三方案)。都在在具體顯示了以上的困境。而最後,也就是第四點,在於該唯一基地的地點是在最直接且敏感的門口地帶,對於大門口整體意象的變更是全體校園師生都會密切關心的事情。
基於這樣的限制,在各大小會議上出現的各種不同的意見,筆者在此以自己的解讀劃分成兩大類別,特別的是這兩派其實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對人文精神的主張。一派主張則是不求改變目前的限制,而是就已有的方案上,來對新的高聳或密集建物賦予新的意象、新的人文精神。另一派則主張在目前限制之下出來的建物,將會根本地破壞門口意象和人文精神,因此提倡減少文院自身需求以及向校方爭取新地的使用,以徹底根除空間不足和破壞門口意象問題的解決方法。
持續發展的人文大樓
在5月14號時,NTU版上出現了以學生會福利部和文學院學生會為聯絡單位的連署聲明,文中對於23層大樓方案所會出現的經費不足問題、維護成本的高昂、反綠建築的能源策略,還有對從大門到椰林大道甚至整體校園景觀的壓迫。提出的四大訴求主張,希望能在擋下問題重重的第四案後,人文大樓的興建過程能作到整體規劃、師生共識、其他基地的紓解、以及資訊透明公共討論的可能。
在做完人文大樓的發展回顧後,日後,無論該案通過與否,意識報希望能以更深入的報導形式,去瞭解在此一建案中的各方人士,從捐贈單位、建築團隊、行政高層、文學院各系所使用者、以及連署聲明的福利部、文學院學生會等人的看法。就在5月18號,人文大樓第四方案即將會送往校內最高層級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是否通過在截稿日的5月16今日仍未能得知,意識報將持續追蹤人文大樓案子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