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吃飯大小事--用餐規劃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社會二 方品智
民國95年電機系博理館落成啟用,98年霖澤館、萬才館完工,法學院正式遷入東北校區,而幾年之後,社科院大樓也即將啟用。這幾年在東北校區陸續矗立起的高樓帶來了大量的學生,雖然更熱鬧了些,另一方面卻也構成沉重的人口壓力,用餐便是最直接的問題之一。總結來說,從現有的複雜狀況,以及校方在未來的規劃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東北校區用餐規劃上的問題。
分佈不均勻的餐廳與人潮
雖然東北校區的人口相當稠密擁擠,但是用餐空間與人潮分佈不均也是個問題。這裡的餐廳不一定無法負擔用餐人潮,而是人們因為距離、習慣等因素固定往某些餐廳跑,像是活大位於總區的中心地帶,又有社團活動空間,用餐人數自然居高不下;而國青舍位置較偏僻,除了舍胞,附近只有法學院、國發所、新聞所,顯得冷清許多。在118巷,靠近學校、價格實惠是客滿的條件,在另一端靠近和平東路的餐廳,客人則相對稀疏。
校方估計,社科院遷入後將多出兩千名常駐東北校區的師生。社科院大樓位於辛亥路旁,除了本身附設的餐飲設施,最近的用餐地點是國青舍和118巷,對兩者來說,或許可以解決(部分餐廳)客源不足的問題,可是,特別對後者而言,多出的人潮可能意味著更擁擠、更寸步難行的巷道。
餐廳與人潮的不均勻分佈很大程度受限於固有的空間規劃,無法在一時半刻間解決。對此,學校可以多鼓勵彈性、簡便的餐飲設施,除了因應流動不定的人潮,也符合學生在忙碌下對吃飯的要求,台大便餐車即是一例,在前文中提到的系館簡易餐飲設施也是值得嘗試的方向。不過,簡便的餐飲設施通常也意味著更不方便的衛生控管:便餐車暴露於室外,衛生較有疑慮;多增加的餐飲設施也會提高控管人力成本。這是校方必須多加注意的一點。另外,針對人潮稀少的餐廳,校方也可以提出適切的優惠方案吸引更多人潮,平衡其他餐廳的負擔。
緩慢的規劃進度
針對社科院大樓,或是將來的生電資大樓帶來的用餐人潮,校方的確提出、並開始規劃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包括更大的女九餐廳、取代中非大樓的生活服務設施大樓、附屬系館的簡易餐飲設施,以及由台北市政府提出的「大學城改善計劃」。
這一系列的規劃的確顯示出校方在解決學生用餐問題上的用心,不過除了女九餐廳,上述計劃目前仍處於規劃階段,並未進入實際的執行階段。在社科院遷回之後,霖澤館、萬才館已經有提供簡餐的設施了嗎?生電資大樓已落成而「第二小福」也緊接著完工了嗎?或是118巷已按照市政府所規劃的,改建成較寬敞的時段性徒步區?這些還是未知數。如果校方無法如期施行,將會面臨擁擠不堪的過渡期。
在用餐問題上校方確實付出不少關心,但是,這關心可能姍姍來遲。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更形擁擠的校園,學生在校園裡流動,不只是帶著背包或筆電,也帶著要停放的腳踏車、每隔幾小時便要喊餓覓食的胃口。校方在規劃任何空間時,都必須考慮到學生需要的是什麼,在執行上也得跟上進度。在這裡活動的人們,才能更加自在。
「大學城改善計劃」與大學社區化
最後,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今年所提的「大學城生活街區人本環境改善計畫」,時間點上不免讓人聯想到師大夜市的種種爭議。無論有沒有直接的關連,這個計劃確實反映了大學周遭獨特的產業型態及其問題。台大附近散落著公館商圈、溫羅汀、或是後門的118巷餐廳群落,都與校園、學生形成緊密而相互依賴的關係。
只是,這種關係是非正式的,存在於寓居校園的生活型態中、依附於大學生熬夜成慣的作息中,而不是白紙黑字地寫在法令規章上。當發生爭議,比如師大夜市,要怎麼處理周遭商家、居民與學校的關係便是個麻煩問題。在台大,雖然沒有爆發如此嚴重的爭議,不過確實也存在幾點隱憂,在118巷,便有擁擠混亂的交通動線、一直令大家頗有微詞的餐廳衛生,以及沉重的餐廳經營壓力。
「大學城改善計劃」讓我們思考「大學社區化」的必要:台大如何與附近的鄰里良好相處?台大必須仰賴周遭的餐廳群落解決學生的用餐需求,雖然並非正式關係,校方在法令上也沒有管理、約束的權力或義務,但是彼此間的依賴關係不可忽視。目前在市政府介入的條件下,或許可以期待在實務上有更多空間可以解決118巷及其它大學周遭商圈、產業群落的問題,不過,也需要學生持續的關注與監督,我們才會有更友善、更方便的空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