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清遠) |
許多人說,這次抗議是台灣民主的重塑。而每一位現身立法院的抗議者,無不是帶著自己的信念、經驗、生命的重量與質量前來。若僅是盤著腿、弓著背,疲乏地接收講台上的聲訊,黑色大音響的鼓譟真能喚起公民意識嗎?或許在這樣的場合,任何一個人的意見都更該被重視。於是,幾個大學生不約而同走入人群,試著了解不同人坐在柏油路上的原因,並藉著帶領討論開啟溝通的可能。
再現群眾異質性
「街頭小民主計畫」是由幾個台大社會所、社工系、醫學系的學生發起,先後有他們的朋友及相關人際網絡加入帶領討論。發起人之一的社會所林傳凱表示,「向不同人民的經驗學習」可以讓參與者更加了解運動的意義;而相互的對話能「扮演催化劑,再現群眾的異質性」。不過此計畫的組織性不強、參與計畫者加入討論的原因各異,因此沒有固定的標準作業流程。他們在晚上八點在濟南林森路口集合後,便放生大家自由尋人。在馬路上隨機和人坐下來一起討論,遇到的可能是大學生、高中生、上班族、家長、中老年人……大家對服貿協議的認識不同,闡述出來的對話也各具獨特性。就是因為未知的差異,使得討論變得刺激;例如當支持服貿與反服貿的人面對面產生論辯,或許是最有效整理個人想法的機會。
而這樣的街頭小討論,不單是思考的論證,也是種閱讀,讀他人的故事。例如有剛考完期中考的高中生因「在家也沒在念書」便來當志工。他們不反服貿,但認為程序不對、執政黨不對;受不了「這群老人何時才要鬧完?」才因此走上街頭。他們不只是撿撿垃圾、菸蒂,也會主動問警察能否清理拒馬後的垃圾。還有另一位為運動提供好幾天免費早餐的早餐店伯伯:曾在十年的早餐店生涯中受到陸客旅遊團與連鎖超商特價戰的衝擊,得知服貿也可能影響他這樣的小店,便決定站出來挺學生們──他心中「社會最後的良心」。帶領討論者與參與運動的市民們藉著分享、聆聽各種不同故事,使得各自的觀念不斷激盪、重塑。去除麥克風與台上台下的位階差異,沒有程序或法律等議題的框架,每一次討論都有自己的模式,或是學術論辯、或是簡單閒聊。就在和舞台稍有距離的路邊、較安靜的巷子裡,隨便在幾個看似可聊的人旁坐下,又一個小民主的對話誕生了。
通往實質民主的橋樑
許多天下來,環境太吵、話題講不下去等瓶頸著實不少,但在這成千上百傳達出去的話語中,仍激發了許多思考。因為不少人是第一次走上街頭,透過帶領人及討論者的經驗分享,可以延伸他們的運動觸角,就像發起人之一的陳亮甫所言,帶領者「協助搭起一道連結社會議題的橋」。如此,或許可讓參與討論者再度前來抗爭現場聲援,或使其參與別的社會議題。就是在公共空間,大家方能看見差異性,卻也帶來溝通的機會。這次佔領立法院的行動雖拉長了時間,使得舞台下累積了些許疲態,但也藉此機會嘗試過往的社運沒有過的實驗──街頭對話與小民主的體現。
這樣的街頭討論是古希臘時代最直接的哲學思辨方式,卻也同時是當代最先進的民主理論。在街頭實作討論,就是深化民主的最大契機。因為民主的本質就是公共討論:藉由公共討論進而產生公共意志或妥協。另外,街頭溝通也是串聯自由公民社會的方法,要把社會中孤立的個人、團體串在一起,當面的接觸是最重要的,即使現代科技帶來頻繁的訊息接觸,還是無可取代面對面的溝通。談天與對話中,這些話語在離開街頭後會帶給台灣更多民主的想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