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求人文大樓興建的學生組織「人文復興青年陣線」(簡稱文青陣)今早(4/19)於文學院預定地舉辦「人文大樓開幕祭」,齊聚文學院各系代表,升起模擬人文大樓高度的氣球,回應爭議核心的天際線問題,希望打破迷思、表達文院師生對人文大樓的祈求。文青陣發言人張斐昕則呼籲校友、社會大眾勿以舊資訊反對新設計,期待都審、文資委員能公正審理此案,也反駁今日聯合報將人文大樓與龍山寺景觀破壞一事相提並論(http://ppt.cc/BW~I),強調校內已經由民主、合乎程序的方式審議人文大樓。前人類系學會會長學生陳軍鈞也表達人哲兩系空間不足、漏水、天花板崩塌的窘境,學生受教權已受影響。
文青陣升氣球模擬人文大樓的高度,也取諧音將此做為興建大樓的祈求。(攝/洪姿宇) |
現場有不少關心人文大樓的教師到場,不過反對人文大樓最力的外文系張小虹教授則因病未出席。文學院陳弱水院長表示,有人質疑預定地建造人文大樓的必要性,這塊地能挪為演講廳、禮堂、博物館之用,增加空間公共性,但是教育場所本身便具有極高公共性,加上台大校園已經與社會互動密切,此案並無公共性缺失的問題。現場一名哲學系博士班代表楊舒淵則表示,長久以來人文大樓延宕產生的不便都是人哲兩系承擔,反對者有該負起的的運動責任,搶救聯盟無視校內多次會議的討論結果,是戕害民主之舉。
多位教授到場表達支持、參與討論。前排左一為人類系林瑋嬪主任,左二為文學院院長、歷史系陳弱水教授。(攝/洪姿宇) |
會後採訪時,人類系林瑋嬪主任指出,人類系博物館兩件館藏近日被指定為國寶,人類系本來就希望就近照顧位於校史館的人類系博物館,現在也更加期待能重回總區。參與人文大樓設計案的建築師孫自弘針對聯合報報導回應,說明自己認同政府應推動古蹟、歷史建築的周邊景觀保護,但她認為經過將近十年討論的人文大樓建案絕對經得起大家檢驗。
4月30號 人文大樓將進入北市都發局都市設計審議程序,若都審通過,預計也需要一年才能動工,最快三年後可以完工。
接續的兩次文青陣記者會,分別針對目前人哲兩系空間使用不足與安全問題,和門口意象兩大爭點回應搶救聯盟。在都市設計層面上,對於公共性缺失的批判,文學院院長陳弱水也在今天的活動提到他認為並無如此問題。可見人文大樓帶動一連串校園空間使用的討論,且不論校方或文院師生,皆期待此案能在人文意象與空間正義間取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