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珮藝(哲學一)
這是一排由大部分都有四十多年歷史房子所形成的小巷。一座短橋左轉之後是巷口。由巷口進入,左手邊是瑠公圳、右手邊是房子。而距離第一間房子蓋好,已經是民國五十一年的事了。舊照片上記錄著從前用竹子或是木板搭建而成屋子的樣子,那時瑠公圳水質較清澈,居民們還可以在裡面游泳或是洗衣服的年代;現在力行路11巷的房子大部分都已改由一般的磚塊水泥砌成,偶爾會看到些許木門還留著。在這裡定居住久了,有些居民會重新翻修自家的牆面、屋頂,還有從外地來的新移居者也會就地重新建房,巷子裡呈現新舊交雜的景象。而且因為並非同時興建,每間房子的構造與佔地大小也有些許不同。
路沿著每段人家門口的位置微微蜿蜒。每戶面對著瑠公圳。屋前,從門口到水泥欄杆的一小塊空地,其實是靠著水泥柱,在瑠公圳圳道旁支撐而成,由側面看去像是一排高腳屋。每戶人家對這塊小地各有不同利用,有人建起一個小屋作為廚房、洗手間、有人在門前晾衣服和曬被子、有人在門前栽了幾盆小花小草,還有人在門前擺了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跟鄰居一起下棋、喝茶、聊天,成為情感交流的「交誼廳」。
除了巷子口的橋之外,力行路11巷還有其他較小、較窄的橋跨過圳道,抵達對面。
瑠公圳的另一邊是力行路其他巷弄,由11巷望去,可見一棟棟普通灰色公寓,如果靠著欄杆、低頭向下看,則會看見緩緩圳流、裡面的圓滾滾的石頭以及從附近樹上掉下來的葉子與花朵。
力行路11巷不寬,大部分的地方只容許兩個人並肩走過。雖然比一般的巷子窄,但是可以看見摩托車經過,郵差先生也是騎著摩托車進來送信。
步至巷末,逐漸聽到外頭大馬路的喧囂,幾個小階梯向上之後則會撞見碧潭大橋。高樓、大廈,讓人忍不住回頭一望那剛剛經過的小巷子。相較於外頭,它是那樣的寧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