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藝術,為什麼也要「走上街頭」!? ──專訪杜昭賢


曾子家


  在肉粽香飄散的民權路二段上,藝廊B.B.Art朱紅色的大門醒目卻安靜地佇立在騎樓之中。推門走入,午後的艷陽只是窗外的事,牆上畫作節奏舒緩,雕塑適合目光駐足。彷彿置身異國美術館,在藝術的無聲秩序裡,所有美好的事物靜悄悄地發生。就在這樣一個午後,B.B.Art經營者杜昭賢以倡議者與推行者的身分,娓娓道來主持「海安街道美術館」的心路歷程,以及成為台南新地標之後與周遭環境的互動。


三方溝通

  因地下街開挖而沒落的海安路通車之後,杜昭賢說服台南市長許添財,在有限的經費下,相較於要求多數已搬離的屋主回來對自家水泥斑駁鋼筋外露的門牆做綠美化,藝術家能夠有更好的呈現。這個方案也獲得市政府的支持。

  但是展出空間由美術館移到開放的街道上,除了作品維護,還需要面對此一公共場域特殊的權利關係--牆體是屋主的財產權、牆面藝術家的創作權、作品前的路面是市政府的路權;三者互不相屬,卻皆是左右此一計畫是否能順利推行的關鍵。

  杜昭賢經營畫廊多年,她因著對空間設計的敏銳度與人脈,尋找適合每一片牆面的藝術家並非難事;真正困難的,是與屋主溝通。開挖地下街的十年,讓當地居民不但缺乏對海安路的認同,也累積了對政府的不滿與不信任。為此,杜昭賢往來於居民與政府之間,嘗試搭起雙方對話的橋梁。她舉辦了數場說明會,告訴屋主可能會有哪些藝術家進駐、成品的樣貌以及藝術對於建物價值的提升等。在里長與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協助下,杜昭賢最後終於成功說服居民無條件借出自家牆面,並於2002年底開始動工。


推行「海安街道美術館」

  不同於新建築物前設置的公共藝術,可以不用背負歷史重量,輕盈地承載藝術家各種形狀與色彩的隨想;在壅塞著種種繁華與衰敗的記憶的海安路上推行「藝術介入」,需要考慮的更多--每一件作品是否都毫無隔閡的接上道路的脈絡,是否重新訴說每一面牆的「記性」,而非純粹為了藝術而藝術。

  為了與當地生活有更多的連結,杜昭賢在初步的藝術介入告一段落後舉辦了攝影活動,邀請市民藉由鏡頭,重新回來看這條街道;蒐集了八百多張市民拍攝的照片再由藝術家來裝置。另外一件同樣以攝影為主題的裝置藝術「請你跟我這樣做」,找了一些傳統產業的居民搭起雙手比出「家」的手勢,同樣將照片裝置在牆上,觀光客來到那裏也都以同樣的手勢拍照,隱含了在地居民邀請所有觀看者共創家園的意思。一系列與市民、觀光客互動的作品,除了具體化大家對於「藝術介入」的想像,也獲得更多在地居民的認同。

  海安街道美術館的成功,除了可以從無論假日平日都川流不息的「朝聖」人潮窺見一斑,附近房價的上漲同樣是很好的證明。現在的海安路,甚至附近神農街一帶,有許多藝術學院的畢業生開工作室、藝術小店,「未來可能會針對這個區塊做一些發展。」杜昭賢對藝術街的想像從不停留於現狀。


當藝術「走上街頭」

  考量到戶外空間作品維護不易與街道美術館位於公共空間的特性,杜昭賢最初對海安街道美術館的想像是:一件作品維持兩年,會有類似更換檔期的機制讓更多藝術家的作品能在此被展出、被看到,最終的目的是樹立國內首件透過藝術介入,成功改變街道殘破印象的案例。然而,隨著海安路日漸走紅、代表性作品劉國滄的「藍晒圖」成為居民與曾到過的旅客的共同記憶,杜昭賢調整原先的設計,持續向政府申請補助修復藍晒圖;屋主也相當慷慨,一出借就是十年。今年(2013)八月,因安全疑慮,在與屋主討論後,杜昭賢決定將現址刷白,並請劉國滄帶領原班人馬另覓地點重新創作一幅「藍晒圖」,卻被媒體以悲情的手法炒作成「如今私人財產的老房子值錢了,房東要賣掉。」杜昭賢與屋主都感到非常無奈。

  話題一轉,當杜昭賢談到有人在公共藝術前停車、擺攤時,婉惜地說:「台南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站在藝術家的角度,她認為無論是在地人或觀光客,都需要在「享受」公共藝術的同時盡到「維護」的義務,留給藝術完整的空間,讓更多人來欣賞。

  訪問逐漸接近尾聲,橙紅夕照透過精緻的木質窗櫺鍍在復古茶几上。望向窗外,新舊樓房參差,商店招牌有些過飽和。棲身水泥叢林之中,市容便是每日重複映入眼簾的必然風景,卻往往過於習慣而忽略、遑論去關心去改變它。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藝術要走上街頭--來到生活場域的公共藝術,提醒了所有匆忙經過的行人,拒絕安於現狀與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