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校園媒體與正常化社團──意識報社史2010-2011



◎政治B97 李芃萱(第三任社長)


  當時序推移至2010年,成立進入第三年的臺大意識報在先前的試驗與摸索中,已經大致有了固定的對外形象與運作模式。然而,在這一年當中,有守成亦有創新:意識報已經在先前學長姐的努力之下,在校內建立一定的品牌與知名度;然而,隨著社團規模漸漸擴大,社團運作上也需要以更好的方式來經營。因此,總體而言,意識報在這段期間雖然有創新之意圖;然而最大的努力目標,與其說是試圖開展新面貌,不如視之為在現有的挑戰之中,保存學長姐先前戮力經營的成果。

  新的學年中最大的改變,是在幹部的職務分派上,首次將總編輯與社長的職責分離,並分別由許月苓與我接任。往年皆由一人同時身兼刊物之總編與行政上的社長,並將行政事務分攤於副社長身上。因此,此一改變,可讓行政事務由社長一人專任,使總編能夠專心於帶領刊物一事之上。在行政幹部上,也做了更細膩的劃分:包括財務(社團帳目管理、申請補助、贊助)、活動(社課統籌與場地借用)、美編(排版、封面/插圖設計、攝影)、出版(印刷、校內/外派報、訂戶管理)、資訊(BBS等網路平臺之管理)總共五組,讓社員撰寫專題之同時分擔行政工作,以確保刊物能夠順利進行。其中,對刊物至關重要的美編組,也因為長期擔任美編的蘇品銓學長暫時卸下職務而人才告急;因此在暑假期間,便公開招募有興趣的排版、美編、校稿者,並由品銓開設排版課程。

  意識報一向以來就是以產出刊物為主要發展方向;然而以社團的角度而言,成員之間的經驗與對議題的背景知識往往是斷裂的。因此,為了使經驗能夠更有效地傳承,我們設計了「小社課」,以輕鬆、不拘謹的方式,介紹意識報的歷史、曾經處理過的各項議題、臺大行政組織介紹、臺大周邊文史介紹、以及編輯/採訪之技巧等等。希望透過這些課程,使社員不僅對認識議題、採訪、寫稿等等工作能夠更容易上手,也對意識報本身更加熟悉、產生認同感。

  然而在刊物的發展方向上,所占比重更大的是傳承,而非創新。首先,在刊物的方向上,意識報基本上維持上一學年所建立的刊物調性,在專題的規劃中貼近臺大與臺大學生,希望能夠藉由相關的議題,使讀者能夠對專題內容產生熟悉感,並進一步認同意識報、與刊物能有更多互動;鼓勵讀者可以在閱讀之餘,以實際行動參與生活周遭的事務,由此而促成改革與進步。在本學期最終完成的專題中,皆以當學期重要的事件(例如:新生性別季、研究生獎助學金與人文大樓建案)出發,討論其中種種問題與爭議。

  在議題上試圖貼近臺大的此一關懷,也反映在99學年暑假與寒假的社遊與特刊規劃上。暑假期間,我們並未按照以往的慣例,到較遠的地點社遊,而是將目光聚焦於臺大的日式宿舍區;不論是仍有人居、或是早已人去樓空,這些建築承載著大學與社區共同發展的記憶,對於仍在臺大就學的學生來說,與它們的關係是隱微卻密不可分的。在99-1的寒假,我們則探訪臺大位於竹北的校區,並延伸討論各大專院校、國家型計劃在竹北地區風起雲湧的圈地運動,以大學生的角度進行反省。

  在專題進行的形式上,仍然主要維持上一學年所訂下之編輯小組的運作模式,以約三至四人組成之編輯小組進行專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般常態性的編輯小組以外,本學期在當時課活組劉子銘老師的建議之下,規劃了一個帶狀的專欄,希望以簡短的篇幅介紹校內的各種社團。

  雖說在上任之初便進行種種規劃,然而在本學期中,意識報面臨最大的挑戰,便是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由於社員的個人生涯規劃,使得社團內出現明顯的斷層期,不僅有能力帶領專題進行的編輯明顯不足,較有經驗之社員的缺乏,以致於幹部往往必須要負擔較多、較繁雜的行政庶務;長期下來,使得許多原有的規劃難以推行。行政事務順利進行與否,也會連帶地影響到意識報的編輯與出刊;因此最後我們決定在寒假之後,重新改選主要幹部。

  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意識報面臨的主要是內部的調整問題。意識報身兼校園媒體與社團的雙重身分,對外出刊看似運作的重心;然而能否順利出刊,很大程度倚靠的卻是行政事務的順利運作,以及社員的向心力。這學期的種種改革看似不成功,然而卻能夠作為日後意識報繼續進步的借鑑與資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