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對面的里民看過來──林蔭大道後,台大與鄰里的關係







◎張欣嘉

台大操場零星散布著慢跑、散步的人們,跨過低矮的圍牆即是交通繁忙的新生南路。對側的大學里,馬路旁並排著誠品書局、麥當勞、真理堂,巷弄之間是大學生慣常覓食的空間,腳踏車進進出出,叮叮的車鈴聲不絕。寬大的馬路是校園和社區的對話空間,來自兩邊的人們遇見、相識、交流、衝突。林蔭大道的計畫勢必改變雙方互動的方式,而這段關係是如何開始,又是怎麼演變呢?
「敦親睦鄰」的歷史脈絡

大學里是日治時期的台北帝國大學宿舍,後來也變成台大教職員宿舍,所以和校方的關係一直保持密切來往。台大作為全台教育重鎮,憑藉著連帶的影響力,從開始就大量徵收附近區域的土地作為校地,幾十年來許多當地的居民都遭受被迫遷移的命運,大學里高里長就表示自家住宅也是徵收後被迫遷移的,而學校的態度始終保持強硬立場。長期累積下來,使得學校和周遭鄰里的關係一直很不好。

1990 年代,雙方想合作改善大學里一帶的空間,那時候最主要就是溫州公園的改造計劃,一開始雙方的關係還不錯,有台大城鄉所和OURs(都市改革組織)[1] 作為中間的橋樑;之後出現爭執肇因於台大開挖地下停車場,校方雖然提供里民停車享有打折的優惠,但是遲至今日,依舊有里民不滿現行制度,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優惠的消息,顯現出兩邊溝通上極大的鴻溝。

除此之外,大學里裡面有部分原是宿舍的台大荒廢校地,雖然里民方面持續要求管理,但是校方卻持續拖延不處理。另外,台大也利用許多夾在建築物之間的畸零地出租給商家,造成社區許多區塊土地破碎。

2000年以後,也就是臺大新體蓋起來之後,開始會在新體舉辦演唱會,除了會吵到居民以外,台大學生去新體的方式以騎自行車居多,但因為新體周圍沒有自行車停車位的配套,就會造成許多自行車不斷地湧入大學里,因而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空間,造成他們對台大有更強烈的負面印象。

原本新生南路巷道都是雙向通行,但是因為路距過窄,里辦公室決議改為單行道,但是因為學生到對側交通大多以腳踏車(由台大往大學里方向),而和單行道的方向剛好相反(由大學里往台大方向),所以違規的情形非常嚴重,騎樓間與馬路上也常發生腳踏車車禍,餐廳營業時間過晚或者學生聚餐吵雜影響到居民的衝突更是屢見不鮮。

參與式規劃中的互動

納入多方參與是林蔭大道的基本理念之一,經典公司的劉柏宏老師表示:「由下而上,翻轉過去由政府主導、發包的工程,民眾往往不知道自己周遭的環境正在改變,在林蔭大道中,透過許多活動,盡力蒐集民眾、學者以及台大校方和學生的意見,公部門也有要求一定場數的座談會。藉由討論,希望找出一個共同的願景。」

由經典公司負責的林蔭大道規劃案中,該單位就曾在去年六月時舉辦「林蔭大道──由我們決定」專家學者座談會,邀請各領域專長如建築、土木的教授到現場為里民、學生做由淺而深的介紹,使民眾能夠先對景觀規劃和人本交通等等的觀念有些基本的了解,繼而舉辦「願景工作坊」和公聽會,試圖促進不同群體對於規劃案的想法交流。

台大方面由校園規劃小組派出代表參與這些討論,華盛頓大學景觀碩士潘世豪表示:「(校規小組)常常會講「校界」,強調臺大這邊的人行道是校園所有,可是為了比較人本、比較生態的目標,校方可以配合,但未來務必要討論怎麼維護管理,是由市府派人還是校方自行處理。」而校規小組表示,因為目前進度也只有到規劃階段,很多細部的設計都還沒有討論,但大方向是可以拓寬人行道,規劃完整的人車空間和綠色景觀。而學生方面,則是以各別主動參與為主,大多是本來就關心社區規劃和鄰里關係的學生。

幾次公聽會中,大學里高里長不斷在會議中強調,台大學生每次去大學里內的餐廳用餐,腳踏車停放的問題和噪音的問題都是屢勸不聽。而里民方面,居住的時間尺度也較長,已經熟悉了附近的環境,提出的意見大多較為保守,希望林蔭大道計畫能夠考慮到新生南路龐大的交通流量,免得改了又改浪費公帑。

原本的規劃案中,有包括瑠公圳的整治和開蓋工程,還有新生南路中央公車專用道的拓建,但是因為政府、校方、經典工程三方的溝通並沒有良好的管道,導致許多原來規劃中的事項胎死腹中,而里民方面也都沒有參與的動機,曾參與多場林蔭大道座談的台大學生郁良溎不諱言:「我覺得(溝通)非常差。」

關係的重建?

華盛頓大學景觀碩士潘世豪說:「參與式規劃在台灣才起步,因世界設計之都才有這個機會,怎麼解決其實是要看怎麼取得共識、怎麼妥協。」他也希望台大學生能夠為其組成專門的小組,收集大學生的意見,想要在人行道看到什麼、想要在人行道從事什麼活動等等,再整理成具體的元素與意見提供負責設計的公司參考,也讓政府單位和里民看到學生的期待。

台大和周遭鄰里之間是否能夠藉由這次的機會修補以前破碎的關係,挽救「敦親睦鄰」淪於刺耳的空包口號。


────────────────────
[1]是台灣第一個以都市空間改造、政策議題批判為主軸的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NGO & NPO),期望以集體力量推動台灣都市實質環境改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