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109-2學生自治選舉:專訪研協會長二號候選人江昱霆

109-2聯合選舉雖因疫情尚未確認投票時間,為了讓大家在投票時有更多的參考資訊,意識報特別訪問了學生會長候選人,希望大家可以對他們有更多認識。

本篇受訪者為第34屆研究生協會會長2號候選人—江昱霆。



一、個人經歷


Q:請問您參選的動機以及理念?


A:我樂於與人交流,碩班開始擔任學校通識課助教及希望計畫關懷助教,並參與新生書院、學生自治組織,希望在碩班階段除了培養專業能力外,也可以回饋學弟妹及校園。回到參選的動機以及理念,我長期都在「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通識課擔任助教,過程中,我發現可以透過自己的專業以及在課程中累積的能量,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另外,自己在台大的學士班唸到博士,也知道研究生所面臨的壓力跟大學生是很不一樣的,除了研究進度、經濟負擔以及師生相處的壓力,最大的困難是研究生可能不知道要到哪邊去尋找援助或是支持,甚至很多人擔心若把自己的狀況說出來會有許多負面影響,而校內對於研究生的心理輔導資源又比大學生更缺乏。所以跟很多人討論之後,認為校園中對研究生環境之不友善的狀況需要盡快改善,而透過研究生學會會長的位置可以為研究生爭取到更多相關資源。

 


Q:請問您認為研究生協會在目前校園內的定位為何?


A:以改善研究生環境為目標,研協會的定位首先應著眼於於相關議題的倡議以及學生聲量的匯集,由於研究生面對的環境與大學生大不相同,面對上述提及不友善於研究生的狀況,應由研協會先去調查、了解,並向學校爭取、提案以進行改善。我舉個例子,研究生的勞動調查在民國99年有做過一次,但現在十年過去了,沒有再看到類似的調查,更別說心輔資源相關的調查從未出現過。第二部分則是研究生的交流,這也是日前在擔任研究生協會副會長、活動部部長時一直在推動的。


在校內組織定位上,應該要爭取增加校級會議的研究生代表席次,在各樣議題為研究生發聲、爭取權益,也應該與學生會、學代會進行密切合作。


校外組織定位上,因目前全台灣的研究生協會只剩下台大與政大,這對全台灣研究生權益、心輔資源提升、勞動狀況改善來說是很不利的,我除了跟政大研協會合作外,也會嘗試跟其他學校的學生會合作來推動相關議題。

 

 

Q:請問您在之前副會長的時期有完成什麼政見?是否會有什麼延續?


A:我之前在擔任副會長時主要舉辦交流活動以及參與學校會議,當時舉辦了全校的研究生迎新、午聚交流活動、學術相關分享講座、研究生盃籃球交流賽、研究生出遊活動、聖誕桌遊活動。我舉辦的活動都會跟台大杯特社合作,儘管活動成本會因此題高但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這個部分也會延續。

 


Q:您認為目前研究生協會面對什麼問題


A:首先是經費問題,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會費是由研究生繳納,研協會卻無法使用到。目前研究生協會的資金不足,學校一年僅撥15萬元。另一方面,學生會對於研究生事務的推動以及著力上並不一定那麼的積極,這也是我希望可以嘗試去合作、改變的。在議題的推動方面,研協會在很多校內會議中沒有代表席次,我希望爭取研究生代表在校內會議中的參與。最後是因為研究生研究壓力大,本身對於與自身權益相關的公共議題關心程度較低。

 

 

二、政見闡述


Q:請您跟我們分享您的政見概述


A:首先,我認為研協會對於如研究生薪資、壓力狀況與心輔資源等重要議題做調查,掌握目前校內研究生議題的具體數據,才能據此跟校方反應問題,爭取資源,在此過程也達到匯集聲量與激起討論的目的。

 

其次,我也重視研究生的交流活動。

 

第三,為了增進研究生對於公共議題的參與,我希望媒合研究生的專業與校園議題,如此讓大家的專業有發揮空間。。由研協會成立媒合平台,讓研究生不一定要加入研協會或者選舉代表、參與學生自治的各種庶務,降低參與公共事務的門檻,也讓專業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回饋校園。以永續校園為例,台大有許多系所,如生工、森林、環工等,都可以為校園永續議題提供專業建議,以幫助想要推廣的校內社團、行政單位等,因為這些議題要入手的專業度都是很高的,期透過研究生的經驗,達到雙贏的效果。

 

第四,我會希望研協會可以成為第一線讓研究生反映問題、予以轉介資源的平台,協助研究生處理遇到的不合理薪資及勞動、師生相處摩擦、心理輔導需求、性別等相關問題。

 

第五,我在之前研協會辦活動的經驗中,發現碩士生的新生有七成不是台大學士班畢業,但學校卻沒有如同大學部的新生書院等資源協助碩士新生熟悉學校,我希望可以舉辦活動讓大家認識不同院所的學生,這些交流活動也是我一直以來所努力的方向。而博士生面對的問題又更複雜,要面對生涯規劃的焦慮、經濟負擔、家人的不諒解等,這部分我也希望可以舉辦博士生的交流活動,除了彼此鼓勵打氣外,也可促進跨領域合作的機會。

 

第六,許多朋友反應寫作中心、總圖舉辦的課程有供不應求的狀況,我希望向學校爭取舉辦更多的基礎學術能力課程。

 

第七,我希望研協會可以跟教學發展中心、心輔中心等校級機構有更多的合作以及資源整合,我發現如教發中心的「卓越博士計畫」讓各院所舉辦博士生提升活動,但其舉辦的研討會、會議或課程也歡迎其他學生參加,且所內名額往往會多出來,這些資訊應該要整合分享給大家。我也希望和心輔中心討論,舉辦適合研究生參與的團體活動。

 


Q:請問您在當選之後會如何進行會內的組織?


A:議題部分會分為心輔、薪資與勞動、永續議題。交流活動部分會分成碩士生以及博士生,也舉辦言論自由日等活動,我目前規劃針對相關議題成立部門,並由我或副會長親自參與議題的推動及研究的設計。當然會有一個時程的安排,先由我們自身可以推動的開始,如資源整合、媒合平台、調查研究等,同時嘗試跟學校提案爭取校內會議席次等。

 


三、政見詳問


Q:以下就您主張的幾點重要政見做詳細的詢問。首先在心輔資源方面,教授平時研究、教學繁忙,且並不一定具備輔導知能,請問輔導教授制度如何實質發揮關懷研究生的作用?


A:雙導師制度的出發點在於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發生衝突時,有另一位老師可以協助諮詢、排解問題。大學精神為研究、教育及服務,教授不一定具備輔導知能不應為不作為的理由,而是需要以建立網網相連的支持網絡為前提,學校提供資源,訓練教授針對有需求的學生予以協助、資源媒合,如許多國外教授有相關的SOP

 


Q:研究生的學涯發展在不同領域有相當分歧、且具高度專業,研究生通常能夠向所上教授諮詢學習以及課業意見,在此狀況下,研究生學輔專員政策之目標為何?


A:首先要了解,社會支持的關鍵是陪伴,不可能每一位陪伴者都有專業技能,因此學輔專員不一定能夠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但是需要這樣陪伴的角色。且相較於教授,其強項是社工及心理的專業;另外是因年齡層較靠近學生,更易作為溝通的橋接;最後,回到網網相連的概念,學輔專員本身就是在做學習調整,所以他不可能完全不懂系上在學的東西或者背景知識,也更能夠幫助研究生轉介具專業能力者進行協助。

 

然而,不管是關懷導師或者學輔專員的制度在設計時,有多少是研究生可以使用的?我們需要就這些政策,以研究生權益的角度,進行監督。第二個是目前學輔專員的設計是以哪些學院為先進行試辦?是法政、人文、生農、生科,但其他領域的研究生也有這樣的需求。我這次跟很多研究生見面,理學院、電資學院的學生都普遍反映壓力很大,他們也需要,因此也需要後續的推動、監督。目前學校專員都還沒請進來,他有多少專業能力我也不知道,但這是我們要配合學習調整制度去追蹤的。

 


Q:以下詢問關於研究生薪資及勞動權益的相關政策。在台灣,念博士難以如國外一樣作為一份全職工作,國立大學薪資結構的問題可能涉及國家經費分派,也不僅是校內議題,在爭取研究生勞動權力的工作上您會如何推動改革?


A:首先,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先做全面性、完整性高的調查,不管是要匯集聲量或者要有實證研究的基礎去跟學校要求改革,調查本身就是讓學生看見這個議題並且討論的過程。更何況如果調查做得夠大,學校將不得不重視這個事情。再來,我覺得很多實驗課的助教工時長、時薪低,還很多系上助教拿的是系上的研究生獎勵金,沒有勞健保,甚至有很多不達助教申請標準的課程,仍有由指導教授指派的非正式助教做無償工作,這樣的問題學校應該去做盤點,並且做出明確的規範,進行漸進式的改革。我認為我們第一個可以做的是在調查完之後,針對勞動條件較差的系所去做要求,另外共同教學中心轄下由學校統一聘任的助教,薪水是碩班6000、博班8000,這個部分我規劃首先去串聯,爭取提升薪資。

 

關於預算大餅的問題,行政大樓前的花圃一直更換,這個做門面的事情有必要花那麼多錢嗎?更不用說校慶等經費是否可以稍微減省?儘管這些預算可能不容易去調動,但學校想要去調整也是可能的,這關乎學校到底受到多大的壓力。接著這當然不只是台大一所學校的問題,應串聯其他學校,比方之前納入勞健保的問題也是由工會的學長在教育部爭取而獲得的成果。台大應作為一個示範校園,我規劃跟台大工會更多合作,並串聯其他學校做進一步推動。

 


Q:面對台大2048碳中和的目標,您認為研協會可以做什麼、怎麼做?


A:在這幾年的泰晤士報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台大都並非台灣首位,在影響力評比中,學生的參與以及意見是被納入的,學校可能不清楚台大學生自治團體或相關社團有做了哪些永續議題的推動,沒有去把這些納入調查意見中,因此排名就會受到影響,我希望學校可以將學生已經持續投入的部分納入調查中。

 

管校長在前陣子有提到2048碳中和的事情,但目前這件事其實還在計畫層面,並不確定其組織化的層級。我認為首要任務就是爭取學生代表的空間,我希望跟台大社會責任辦公室合作,從硬體設備來講,要達到碳中和目標,台大教學館要加裝太陽能板,還有電動校車、智慧空調的推動,校內消費、行政流程的無紙化,這層級的事務不可能透過學生自治組織推動,所以我們需要爭取學生代表的空間,讓學生的聲音可以被校方聽見。

 

第二是比較容易推動的,如校內廠商對自備餐具消費者的價格減免、剩食的價格優惠與供應時間等,這些有的商家其實已經在做,但應進一步制度化、標準化,並有效宣傳讓學生們都知道。

 

第三是研協會可以做的,包括辦活動我們都使用環保杯、鐵盒便當,我也希望可以舉辦永續議題的講座,比如碳中和是什麼?目前的國際趨勢是什麼?這樣的活動絕對對學生是有益處的,因為不只是關心環境議題或者有相關背景的人需要知道,目前相關產業都有永續發展的目標,學生被賦能之後對於未來職涯也有幫助。

 

另外,我們可以串聯校內的永續社團,以及上面有提到的「研究與行動的媒合平台」,讓研究生有發揮空間,也讓想要推行的校內單位有專業的人士可以諮詢。

 


Q:請問您在政見中所提的「台大精神」為何?


A:科技的進步自然科學的發展是台大作為台灣頂大應該負起的責任,對此,我剛剛講的專業的媒合、研究生環境的改善、學術能力的提昇都是重要的基礎。同樣重要的是是民主法治的推進以及人文關懷的落實,我們不可忘記現在所擁有的自由民主環境,是前輩們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成果,歷史脈絡的回顧十分重要,研協會也會持續推動言論自由日活動及陳文成事件紀念活動,讓同學了解這段歷史記憶。

 

希望研協與台大可以盡到更多的社會責任、學術責任,期待在我的任期內,可以一步步完成這些願景與目標。

2 則留言:

  1. 疾管署答覆民眾黨機組員檢疫措施 放寬「3+11」決策無紀錄
    衛福部自6月12日起將要求未接種疫苗之機組員遵行「5+9」防疫規定。
    168
    By 台灣英文新聞-編輯
    2021/06/01 12:25
    放寬機組員「3+11」檢疫措施的會議紀錄成羅生門。(來源:中央社檔案圖片)
    英國班機抵台 機組員入住防疫旅館檢疫

    放寬機組員「3+11」檢疫措施的會議紀錄成羅生門。(來源:中央社檔案圖片) (來源 中央社)

    (台灣英文新聞/政治組 綜合報導)在野黨批評政府放寬機組員防疫的「3+11」政策成新冠疫情破口,31日疾管署回覆立委詢問指該決策基於多項考量拍板,「未做成會議紀錄」,立委高虹安要求衛福部與指揮中心嚴肅面對,開誠佈公。

    民眾黨立委近一月來向疾管署追討當初作成決策的會議紀錄,31日高虹安於臉書上公布索資過程,自5月7日首次行文衛福部提供「3+11」拍板決策的會議紀錄後,10日於立院質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同意民眾黨立委邱臣遠索資,爾後幾星期內,衛福部薛瑞元次長及陳時中部長先後正面回應提供資料。

    高虹安說,陳時中在28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當時是陳宗彥副指揮官主持會議」,同時允諾週一提交該會議紀錄至立法院,然29日於記者會改口「回去查了以後,該會議非陳副指揮官主持,決策由我負責」。31日,衛福部疾管署答覆民眾黨,表示「未作成會議紀錄,並於記者會對外宣布。」

    高虹安質疑,「如果沒有會議紀錄,陳時中指揮官的蓋章決行蓋在哪?」並表示放寬防疫規定的責任歸屬,請衛福部與指揮中心「嚴肅面對、出來坦誠說清楚。」

    根據疾管署答覆民眾黨團說明,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防疫健康管理措施經指揮中心內部跨組及專家討論,自4月15日起調整回去年「3+11」模式及增加核酸檢測,「未做成會議紀錄,並於記者會對外宣布。」

    此外,聲明中也指出該決定是基於「機組人員外站零接觸管理」、「機上全程防護」、「返國後居家檢疫採檢與自主建康管理等措施」,以及檢視今年1到4月資料,認為主管機關已督導航空公司落實上述三項措施,並累積採檢9,000多名機組員結果皆為陰性,加上違規案例僅6件,違規情節屬不熟悉防疫制度的疏失,而機組員長期隔離採檢影響身心,故而做出放寬機組員檢疫規定之決定。

    聲明也提出於6月12日起,對未接種疫苗的機組員,將要求「長程航班機組員返台檢疫措施條嚴為5天居家檢疫(採檢陰性)+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

    疾管署答覆民眾黨機組員檢疫措施 放寬「3+11」決策無紀錄

    疾管署答覆民眾黨機組員檢疫措施 放寬「3+11」決策無紀錄

    疾管署答覆民眾黨機組員檢疫措施之說明(行政院/提供)
    3+11
    機組員檢疫
    指揮中心
    陳時中
    民眾黨
    高虹安

    回覆刪除
  2. 易富國 量子力學QM
    https://m.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C2C0FE5389B474

    賈宇 量子場論QFT
    https://m.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tdOGDXMaWKAGMkTdfHj9mhC8p0Xt75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