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社區劇場藝術節 北區演出實錄
簡蕙如 李問
四月十九日下午一點多的板橋的435藝文特區,一群來自各個縣市的社區民眾展演出自己的社區故事。他們將想說的話以身體表演呈現,真切的演出他們與社區互動後的想法。每個社區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議題,社區中不同的年齡層也在其中產生交流互動。我們從他們參與表演的熱情,看出他們對社區的認同,和他們對自己居住地區的期許。整場演出下來,每個社區想要傳達的都不盡相同,我們可以看到傳統漁村的和樂生活,客家社區的人口問題,新移民如何自處,新型態住宅社區的疏離問題,社會公共議題的探索等。
來自宜蘭港邊社區的阿嬤阿公們,為大家帶來的是五十年前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組成的成員最年輕是六十五歲,年紀最大的超過八十歲。藉由他們流利的台語對話和熟悉的動作,清楚的勾勒出五十年前港口村落的生活方式。阿嬤從一早挑水煮飯洗衣,到幫忙牽罟都活靈活現的呈現眼前。中間穿插了一段阿嬤現場唱的傳統歌謠,娓娓唱出他們的生活。
板橋的爆米花團外籍新娘離鄉的心情,他們的表演和接下來的交流互動引起台下觀眾許多迴響。新移民在目前的台灣已經是不可忽視的議題,台上的表演者分享了許多自己的生命故事。他們想家、想媽媽,但是旅途遙遠、耗費不貲。幸運的話,老公是支持他們的支柱;不幸的話,老公反而會是加害的人。這場表演也試圖將各地的女性經驗做連結。
新竹北山社區是個客家社區,在紀錄片中的他們歡樂地玩遊戲,一起玩樂、一起說故事,每個人臉上自然流露出歡愉的笑容,台下的觀眾也有人提到覺得他們的認同感很高。而在這場表演中,北山社區人口問題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年輕人外流、社區中老人與小孩的安養都需要協助。
三重的昇揚大院是一棟集合式公寓住宅,面對這種新型態的住宅,家家戶戶雖然緊鄰在一起,但是卻缺少一種交流的空間,如何凝聚大家對社區的共識,如何讓彼此不要產生疏離感,透過這次參與演出的家庭,他們從練習舞龍中找到話題,找到彼此可以為這個一起生活的社區做點什麼,這就是他們在表演中想要呈現的。
花蓮的新象社區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們從關心社會上的公共議題再推演到個人的層次。他們在演出中呈現了花蓮的社會問題:偏遠小學的師資問題,蘇花高的開通與否等等,雖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意見,但是在演戲中他們會去揣摩對方的想法,藉此可以了解不同立場的人和自己的差別。在這場演出中,他們留下了很多問題讓台下的人去思考花蓮經濟和環保的衝突點,這其實也是很多其他社區或縣市更是台灣應該去思考的議題。
陽光種子新移民婦女工作坊由五個演員,都從大陸嫁來台灣。他們以用巧思——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以及變換場景時隨之改變的桌巾——呈現出來到台灣後在台灣家庭中受到的限制。這個限制可能是婆婆不喜歡它們時長外出,也可能是語言的障礙、溝通的誤會,他們讓台下觀眾從他們的角度去發想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