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從歧異的過去想像共享的未來——蟾蜍山土地議題沿革

◎董音


  座落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公館校區後方,蟾蜍山聚落靜靜地守著過去外地通往台北市必經的關隘。這片土地從清朝到今天,承載關於台北數不清的歷史記憶,居於其上的居民跟隨時間推移,組成漸有不同,直到六零年代左右大致呈現現今的分佈狀態。對於居民而言,這裡不只是他們的居住地,鄰里之間深厚的情感、互助的精神,以及這片土地長久以來累積的記憶和故事,皆是獨特而寶貴的資產,更是他們難以忘懷的回憶。如今蟾蜍山聚落面臨改變的交叉口,關於未來的發展或去留,各方仍有不同的想法和計畫。
  
歷史上的多元樣貌

  位於大安區及文山區,緊鄰台科大和公館商圈的蟾蜍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經歷更迭與發展。從清代開發以來,蟾蜍山即為重要的軍事防守之地,隨著瑠公圳的興建、水利設施的發展,至日治時期成為「農業試驗所」的所在處,當時的宿舍眷戶也因此留了下來,成為今日聚落的一部份。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於蟾蜍山設立了空軍作戰總司令部,隨之而來的軍眷戶也安置在此地,形成一個個名為「克難村」的眷村,也就是日後「煥民新村」的前身。未受到安置的軍眷為求一席生存之處,在眷村旁以廢棄的建材築起簡陋的房舍,隨著都市的發展,來自外地的勞動人口也在此聚集,形成現今蟾蜍山的聚落樣貌。


爭議的起始

  1996年隨著《國軍眷村改建條例》的頒布,煥民新村納入第一期遷建安置計畫中,並預計於崇德、隆盛新村國宅興建完畢後,讓眷戶遷入於該地。2000年台北市都市委員會決議將台科大附近之住宅區、機關等用地變更為學校用地,其中包括了煥民新村、農試所(行政院農委會同業試驗所)及苗改場(行政院農委會苗里區農業改良場)眷舍,以及其他違建戶,共佔地2.3公頃,會議結論內容更提及「校區土地的使用,限制僅能做教學空間使用」、「本案須待安置妥當後才能進行開發」,計畫案同時附有「安置居民協議書」,作為台科大「先安置、後開發」的承諾。

  雖然一開始台科大原有預計做為安置的土地,但根據2011年10月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後來「因原擬合作之臺北市政府國宅處已撤銷,及原擬安置預定地業經原管理機關變更為非公用財產繳回國產局等種種原因」而無法作為安置用地,至此展開了台科大與蟾蜍山居民間複雜的土地爭議。
    
文化資產保存

  2011年底煥民新村39戶眷戶搬遷至崇德、隆盛新村國宅,地上物所有權人國防部於是展開眷舍拆除之計畫,預計於2013年8月執行。為了保留當地文化景觀及資產,特別是其獨特的山城眷村景觀、當地歷史聚落的意義,以及生態樣貌等等,居民邀請了藝文工作者、師生等的加入,組成「好蟾蜍工作室」,共同爭取蟾蜍山的保存。過程中也有許多人提出聲援,包括曾於1987年拍攝《尼羅河女兒》時至當地取景的侯孝賢導演,以及作家朱天心、張萬康等人,皆對於蟾蜍山的保存表示支持。

  為了使蟾蜍山聚落得以保留,同時擁有後續活化、維護的可能性,好蟾蜍工作室向台北市政府將其提報為「歷史建築」,2014年3月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組成之專案小組前往現場進行鑑定,當中的五位委員認為煥民新村確實有其文化資產的價值,但房舍本身卻無絕對保存的必要。然而經討論過後,文化局終在2014年7月確立將蟾蜍山列為「文化景觀」,且未來也「將在山坡地安全前提下,以自然生態、集體生活記憶、學校後續活化運用為原則」。

  2015年12月24日文化局舉辦公聽會議,針對蟾蜍山文化景觀之範圍進行討論,當地居民、學生及文史工作者皆參與其中,希望台北市政府能達到完整保存蟾蜍山的目標。然而後續其範圍的劃定於今年(2016年)1月13日的文資審議委員會上,因已有蟾蜍山聚落文化資產價值的共識,故順利的通過歷史與聚落區周邊的劃入,而在軍事用地的管制範圍的討論中,空軍作戰指揮部與保七總隊卻因擔憂影響管理權同表反對;不過,最終主席倪重華在文資委員們一致的同意下,裁定通過將蟾蜍山聚落全區劃為「文化景觀」保存範圍內,當中一併涵蓋聚落區、歷史農業區、軍事區與生態區;此外,具體的保存原則和生態開放的程序則列入之後的議程中。

空軍作戰總司令部設立後伴隨建立的煥民新村,現住戶皆已遷離,僅留下一紙公文要求屋中物品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