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從花博看台北市的國際化與在地性

◎林柏亨(電機四)

九月份結束的聽奧、明年五月揭幕的上海世博中的台北館及明年十一月開始的花博,做為市長郝龍斌口中的台北城市行銷三部曲,在貓纜、內捷等事件慢慢平息後,聽奧閉幕的千人流水席、世博城市實踐區中將展示台北的「無線寬頻」及「資源回收」,還有開始販賣預售票的花卉博覽會,相關的新聞使台北市終於不再因負面消息而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然而一切就真如表面般一帆風順嗎?在城市行銷上,台北市政府近年來不斷打著「國際化」的名號,不只是耗費鉅資舉辦或參與各種大型活動,在城市景觀的改變,如敦化南北路的自行車道、河岸的親水空間等,也企圖符合國際上近年熱門的環保、樂活等訴求。

台北市近年來的許多改變都是跟著國際上的潮流,但卻未做適當的在地調整或考量市民需求,例如為了節能減碳,在交通繁忙的敦化南北路設置單車道卻無整體的道路規畫,使得自行車騎士在單車道上仍須隨時留意停靠路邊的公車。又像是為了提倡棒球運動而計畫興建大巨蛋,卻不知在中華職棒艱困的環境下,一般的球團根本難以負擔在大巨蛋比賽的費用,落成後極可能成為一年只能舉行幾場比賽的蚊子館,卻因此必須大量移植松山菸廠的老樹,犧牲掉台北市中心最後一塊野生動物棲息地。善用城市特色並做在地調整是城市行銷及規畫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例如高雄在十一月展開的第五屆貨櫃藝術節,就是成功的結合了高雄特有的港都形象並行銷城市的例子,即使高雄港的吞吐量排名逐年下降,但近年來幾項成功的活動卻讓高雄成功的擺脫以往充滿汙染的工業城形象。

除此之外,舉辦活動時也時常將在地市民排除在外。市民做為城市的主體,缺乏市民的支持與參與,即使有壯闊的場館、炫麗的演出,大型活動對於一個城市來說,終究只能做為一時的宣傳而無法達到長期凝聚共識的效果。以下一屆舉辦奧運的倫敦為例,雖然沒有鳥巢、水立方等話題性建築,但「Open House」(開放倫敦具設計特色的建築免費參觀)、「Open Rehearsal(開放舞團、劇團彩排供民眾觀賞)」等低成本的措施比起動輒耗資數億的巨型場館卻更能有效增加市民的參與。與之相比,在這次的花博籌畫中,為了保持圓山站周圍景觀的「門面」,市政府強制拆遷了當地的老舊社區,反將居民排除在花博的參與之外。

作為全台灣擁有最多行政及財務資源的城市,台北應努力尋找建城百餘年來既有的特色並發揚光大,而非只專注於各項與其他城市並無區隔、只能博取媒體版面的「重大建設」,忽略在地市民的需求,最終成為一個缺乏自身特色、隨時都可被取代的無特色城市。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