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總編的話

  台灣人口因為社會快速進步、醫療技術躍進和現代社會少子化,在近二三十年急速老化,預估老年人口的比例將在2025達到將近五分之一。相對於其他許多的已開發國家,以歐美各國為例,老化的進程在一兩百年之間緩慢進行,醫療和照護體系也與時俱進。反觀台灣,這股趨勢如海嘯ㄧ般席捲,眼看照護系統的架構還沒成形就即將被沖毀,政府若再不開工,浪終將砸破目前由個別家庭照顧者與照護工所搭建的圍籬。

  2007大選以前,政府推動「長照十年計劃」,為了改善資源不足的問題,預計將投入超過八百億的資金進入長照體系,並在其中訂定各個階段性目標:利用「長照服務法」建立相關的法律定義和制度、長照服務網的建置以連結現有零散的機構和中心、「長照保險法」的推動以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等等。畫完了大好藍圖,其後的立法院會期卻遲遲不見相關討論,彷彿船過水無痕,遲至下一次的總統大選以前,馬政府才又開始推出「長照服務法」草案,意圖炒作以拉攏選票。

  撇開政治操作,長照系統的建立刻不容緩,照護工作環境不佳、外籍看護工需求逐年增加卻始終不被納入體系、家庭照護者地位不受尊重與權力不受重視等等,都是現有的制度性問題。匆匆開出的服務法草案,是否真能幫助台灣解決這項難題?

  意識報這次來到花蓮探訪,試圖理出在繁複政策、法規之下,花蓮地區是如何以地方性的機構和照護工作者去因應龐大的老人潮。大西部發展的脈絡中,花蓮年輕人口大量外移,扶養比將近四十。地形狹長,由北到南車程至少要大約兩小時,交通成本相當大。且地廣人稀,人口密度不到台北市的百分之一,更是增加資源分配的成本。這些問題都挑戰著長照服務網絡在花蓮的建立,再加上佔有四分之一人口比例的原住民,使其文化的複雜性更高,也考驗著長期照護的機構與工作者是否能看見差異,包容多元。

  在七天的時間之內,我們探訪了門諾基金會、黎明教養院、崇恩基金會等有開辦長照業務的民間機構,也包括花蓮縣照管中心和勞資科等的公部門。實地走過一些公園與家庭,接觸第一線的家庭照顧者、外籍照護工和送餐員等等,親眼觀察、紀錄並思考。但是,一個禮拜中,長期照戶作為關乎所有人民的議題,我們所能看到的依舊只是冰山一角,探訪的過程中也同時發現自身對於其狀況了解的不足,彷彿潛入一個新的世界去看去探索,嘗試寫出我們所想。

  這期刊物大約分成三個部分,政策、機構與工作者,並在最後附上一篇部落專文,藉訪問花蓮縣卓溪鄉太平社區發展協會關於其社區內的長照計畫,呈現出對於長照不同的想像。


總編 張欣嘉

就在花蓮市區裡面,還有一些老舊建築遭到拆除而剩餘的廢墟,當中就坐著一位老太太。
長照計畫大落落,卻真的能夠發揮影響,改善現況嗎?
(攝影/戴紹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