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學生眼中的雙轉輔制度

 
王佳臻、簡子云 



前言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台大每年約有500至600人申請轉系,每年的申請雙主修人數也從400人到600人不等[1][2][3]。這些數據顯示,部分大學生到了大學階段仍可能發現自己的選讀學科和真正的興趣不合,而選擇轉系或是雙輔系。由於每個科系的入學成績門檻都不同,轉學考的難度又高於校內的轉系考,因此也有部分的人打從一開始即是抱持著將原科系當成所謂「跳板科系」的心態入學,就讀原科系的同時也在準備在學重考或是轉系。為了在各科系開放名額有限的情況下篩選學生,各科系也針對申請雙轉輔的評定資格立定不同的門檻,而在這其中,「以原科系的成績等第(GPA)表現作為評定標準」是最為普遍的一種。但經由這樣的成績門檻篩選出來的,究竟是真正對欲雙轉輔科系有興趣的學生,抑或是原本就在成績上表現亮眼的學生呢?制度本身對於成績的限制門檻,會不會讓一部份未達標的人反而因此失去選擇的機會?

    我們希望能夠在這篇文章中探討臺大目前實行的雙轉輔制度標準,「成績」作為是否擁有資格的審查標準,可能未必能夠作為完全客觀的依據,我們將透過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採訪兩位大學部學生的訪談紀錄,探討既存的制度在學生眼中是什麼樣的存在,在依循制度的規定的同時,同學們是否有從其中得到什麼樣的個人感悟、什麼樣的人才是雙轉輔制度真正能篩選出的學生、以及雙轉輔門檻是否能有不同標準的評斷方式。


轉換跑道的選擇及其門檻

    台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對其他科目產生興趣,甚至是想要轉換跑道,可以考慮選擇雙主修、輔系或是轉系。目前臺大各科系的雙轉輔門檻上皆是由各系自主規定,以雙主修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學生修讀雙主修辦法》第二條規定,欲申請雙主修的各學系學士班學生,其前一學年每學期等第績分平均(GPA)須達2.92以上或成績名次在該班學生人數前百分之二十以內。[4]

    大多數科系皆是直接援引雙主修辦法中的成績門檻,雖然達到GPA2.92對於多數學生而言並不是難事,但在通過制度的最低門檻後,因為許多科系都是以成績高低排列錄取順序,學生還得面對更為激烈的成績比拚過程,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在頂尖水準。也有些科系直接將自訂的申請門檻提高,像是欲申請外文系雙主修的學生,GPA須達到4.0以上;欲申請會計學系的學生則需要在前一學年的GPA達到3.38,由此可見各系系內對於雙主修門檻的制訂也有不一致的標準。除了以在原科系過去一年的成績作為評定外,「修習欲雙主修科系的課程並且拿到規定的成績」也是將成績作為申請門檻的方式之一。

    根據此次報導中的問卷訪談資料顯示,許多學生認為學校設立雙轉輔門檻的用意有幾種可能:避免某些科系成為跳板科系、確保欲雙轉輔學生已具備顧及雙邊(甚至是多邊)課業的能力,這種機制預防學生把原科系當成跳板的投機行為,卻可能使並非基於前述動機而申請雙轉輔的學生,一併陷於達到門檻的競爭之中。

要符合雙轉輔資格,每個系都有自己「從原系雙/轉/輔出」與「雙/轉/輔入目標系」的規定,這樣的在台大提供的查詢網頁中,有清楚條列招收名額,申請方式與錄取方式。


「你認同以成績作為取得雙轉輔資格的門檻嗎?」

    為了瞭解臺大的學生對於現行制度的看法,我們在交流版上發布了問卷,共有382則回應,在「你是否認同大學以任何學業成績為標準設立雙主修、轉系門檻?」一題中,非常認同(9.7%)和認同(45.5%)的比例,與不認同(31.9%)和非常不認同(12.8%)的比例相當,顯示填答者中對於成績門檻的意見正反持平。也有填答者在問卷中特別強調自己「雖選擇了『認同制度(的存在)』但是並不贊成制度以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

(圖一)你是否認同大學以任何學業成績為標準設立雙主修、轉系門檻?


    認同以學業成績作為雙主修及轉系門檻的同學,多指出成績是最客觀、簡易的判斷標準,全校皆適用同樣的成績計算方式,相較於其他指標顯得更為公平且成本最低。某些認同制度的人認為,成績或許能看出一些基本的資訊,比如雙轉生應該為了喜歡的科系而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拚命在自己不喜歡的學科上達到一定的成績要求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辦不到的話就是雙轉的決心不足。也有人認為雙主修同學顧好原科系的課業是基本要求,如果連自己原本的科系都無法顧及課業的話,遑論追求雙主修或是輔系等多面向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不少人覺得為了避免有些入學分數門檻較低的科系變成「跳板科系」,雙轉輔成績門檻的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如果不訂下成績標準的話,所有人都只是依照個人喜好選擇科系,可能會造成熱門科系的學生人數無限擴大,在該系師資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直接以成績限制學生的選擇資格,亦不失為一種較有效率的評斷方式。

    持反對意見的同學則多認為,學業成績作為雙轉輔的評比資格有其侷限存在,以成績限制學生的學習、發展空間並不適當。最常見的看法是,提出申請的同學很多都是發覺自己不適合本科系才決定要雙轉輔,在此情況下卻要對其原本的成績做要求很不合理。另外也有同學關注現行雙轉輔制度對學習造成的影響,過度追求成績表現的結果反而鼓勵學生投機選課:「造成學生退掉系上必修,去選甜涼廢課、壓低學分數」,如此一來,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得以轉系,將不再取決於其對於欲轉入的系是否具有基本的專業能力以及高度興趣;而是在於其選課策略是否足以衝高其分數。

    「鼓勵學生『聰明選課』,這根本不是大學教育的目的。」有受訪者便向我們描述,系上轉系志向明確的同學多會在修課前做足準備,包含打聽好哪位教授給分比較甜、必要時退掉太硬的課,甚至聽過同學連會拿A-或B+的課都會退掉,因為不想拉低GPA。然而他也坦承,給分甜的教授不一定教得比較好,這樣選擇意味著寧願修不到好課也想盡力爭取好看的分數。另一位受訪者則向我們透露,觀察到預計申請轉系的同學幾乎不會在系上活動現身,必修課也不太參與,最後在學期結束時默默拿了卷一。除了學業方面必須時刻兢兢業業計算著分數,雙轉輔競爭檯面下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路程,為了交出好看的成績單,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課餘的休閒時間、與系上同學的人際連帶等等。

    事實上,即便是在看似更為自由多元、不強調成績至上的大學校園,無論是雙轉輔規定抑或是申請交換、實習等資源的過程中,成績在大學作為一種衡量學習成果、並依此分配學習資源的標準,一定程度上仍左右學生的學習策略。根據問卷的答覆,有12.8%的人表示自己「經常為了顧GPA而選甜涼廢課」;另外更有高達52.6%的人表示自己「曾經為了顧GPA而避免選太硬的課,就算自己可能有興趣」。

    由上述可知,許多人對成績作為評比標準的客觀性有所保留,不同老師的給分標準不一,個人亦可以藉由退掉硬課、選擇甜涼課衝高GPA;對於許多不得已走上轉系這條路的同學來說,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其實很難被概括為統一換算過的冰冷數字。可見成績作為衡量一個人的學習表現,仍有其侷限性存在,並非絕對客觀公平。此外,當學習成果被標準化成為一組又一組的數字,成績門檻的制度引導學生追逐高分並且彼此競爭以獲取資源,在此情況下大學是否又再度成為成績比拚的教育現場?學習的目的會不會因此變質?追求成績和知識學習之間的矛盾或許是制度下無可避免的後果。

(圖二)課程的給分是否成為你選課的標準?(多選)

除了成績,也許評斷還能有其他方式......

    在我們的訪談中,訪談者表示雖然認為目前認同學校施行的制度,但認為使用學業成績作為評定標準太過於武斷,成績不應為唯一的評定標準,有些學生的原科系必修課課程內容較多,且修課成績有時得端看教授的評分方式而定。在無法將原科系成績維持一定水準時,部分學生可能被迫考慮放棄雙轉輔的目標,在將學期成績表現當作一種客觀標準的同時,這種預設忽略了不同科系課程的負擔及評量分數甜涼與否的差異,學生對於想要雙轉輔的科系的熱情,只能夠化為GPA小數點後的幾位數字和他人比拚。

    或許,使用面試及專業科目考試的方式能夠完善篩選機制的全面性,但勢必得耗費更多的人事成本,受訪者之一表示「感覺現在的制度,都是以『如何讓學校行政人員方便處理』為目標訂定的」,成績是否能夠全然反映出學生的學業表現?背後是否延伸出各種嘗試用選課策略影響GPA的投機行為,而失去了成績原本應具有的客觀象徵性?這些都是仍需要透過制度規定者與學生雙方的溝通及成果的檢視,才能夠取得其中的平衡。


———————————————————————————————————————————————

參考資料:

[1]大學人文社會領域 最易成「跳板系」https://udn.com/news/story/6928/3899317

[2]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雙主修及輔系統計專區
http://www.aca.ntu.edu.tw/reg/statistics/DOUMAJOR.asp 

[3]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轉系統計專區http://www.aca.ntu.edu.tw/reg/statistics/trdept.asp 

[4]國立臺灣大學轉系、輔系、雙主修專區相關規定 http://reg227.aca.ntu.edu.tw/tmd/stuque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