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重劃的土地,重畫的人情

    ◎ 簡惠茹

  當夕陽灑落在田字型的街道上時,是大南埔最熱鬧的時刻。  

  陽光與日街互相輝映,在日街上充滿小孩的嬉鬧聲。剛到大南埔的第一天下午,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姐姐看孩子們玩躲避球玩的很開心,幾個人也下場一起玩了起來,接著又在日街玩起捉迷藏,孩子們熟悉的穿越彎彎曲曲的蛤蟆巷尋找躲藏的地方,最後阿寧還不知道遊戲結束了,自己躲在隱密的樓梯角落!在大南埔,日街是孩子們遊戲的場所,他們在這裡的柏油路上用磚塊畫出躲避球場地、騎腳踏車,因為剛過完年,阿寧還會隨身帶著一袋鞭炮和孩子們在文武宮牌坊前後的廣場田間炸鞭炮,他們說要把沖天炮的細桿拔掉才好玩,因為這樣處理過的沖天炮會亂飛,很刺激!

  除了孩子們會在日街聚集玩樂以外,日街巷口圓龍雜貨店的門口也時常擺著塑膠椅子等著大家去閒聊,陽光太大時還有貼心的遮陽棚子,不只在雜貨店是聊天聚集的基地,一眼望穿日街,有時候住家前也都會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天,有的半個屁股還坐在機車上便和大家聊了起來!


原居民人際關係改變

  大南埔特殊的人際關係互動,在原本的農村聚落模式下得以延續,因為車輛少,小孩可以把日街當作遊戲場所,大人可以在街道旁閒話家常,負責土地重劃的峻超工程在與居民接觸後也提到,這裡的居民凝聚力很高。這樣的人際關係互動,會不會因為土地重劃後改變了原本的居住形式和公共設施等空間配置的調整進而造成互動關係的改變?當道路鋪好、停車格建好,原本孩子遊戲的場所可能不再安全,巷口雜貨店可能也會因車流量變多而無法提供為聊天聚集地,隨著土地重劃,我們可以想像的是空間的改變會帶來居民人際關係的變遷。


原居民與新住民互動的可能

  一條道路剖開了扇狀的大南埔,也把新規劃的住宅區與舊聚落隔開,新住民與原居民可能的互動更被限制,新來的居民遷入以客家文化為主的大南埔,原本在語言上便可能有客語、閩南語或國語的溝通問題,再加上空間的配置,也會讓雙方的互動機會減少,導致新住民較不瞭解原居民的生活形式,例如伯公一些老人家通常十點就寢,晚上十點後的田字型街道上常是鴉雀無聲,如果不能讓新住民和原居民的互動機會增加,瞭解彼此的生活形式,可能會帶來許多摩擦。


以大饒村為例

  拜訪同樣也是土地重劃的大饒村後,我們能以之為鏡。大饒村是一個以張姓為大宗的聚落,在土地重劃區前是張姓的祖廟,前鎮子才剛辦完祭祖大典,兩旁還留有當天的花藍。廟旁的樹下有一排長凳,兩點過後大家便會陸陸續續在這裡聚集、聊天。

  然而正對張家祖廟的土地重劃區,熱心的班長叔叔幫我們帶路時提到,這一帶本來都是田地,道路、住宅都是重劃後才有的。這塊重劃區後面、旁邊都有道路可以直接通向外面,所以新住民的車輛可以不經過原本大饒村的舊聚落進出。此外,正在興建的住宅是三樓洋房的形式,俊超工程提到,這裡是以提供都市旁住宅需求為主。可以想見將來這裡的新住民不像原居民會有血緣上的連繫,張家祖廟與他們是陌生的關係。重劃區所在的區塊位於較邊緣的位置、道路鋪設帶來的便利反而有可能讓雙方聯繫轉弱等等都會在空間的配置下影響人際關係的互動可能。


都市、農村的交融

  農村田地漸漸消逝,都市住宅建築形式取代當地傳統建築,農村逐漸產生變遷,變化的導向朝都市路線修正,伯公提到,未來重劃後的新住宅可能可以吸引退休人潮前來定居,都市人對大南埔田園山水的想像是號召他們前來的動力,但是另一方面都市人的生活形式也會帶進農村,無論雙方角力的強弱,對原本居住型態、人際關係的衝擊是可預見的,儘管我們和大南埔居民聊天時,較少聽到他們向我們提起這樣的想像,但是透過已土地重劃完成的成果來看正在進行規劃中的大南埔可能遇到的情形,希望可以讓變遷是朝著讓雙方更好的目標前進。

  離開大南埔前,我們又和阿寧、奶茶在日街上玩了幾場躲避球,最後的比賽已經使勁全力了,他們還是可以把球接住!伯公、叔公、叔婆、叔叔、阿姨也都來到門前,我們與他們一一道別後,最後大家在土壟間前留下了回憶的笑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