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進入校園中的「遊客」

文/施力麒 蘇致亨


一大清早,當學生都還在夢鄉時,台大的一天早已由總圖前一群打著太極的爺爺奶奶們,替我們揭開。之後,才是趕著上課的學生,騎著車沿著椰林大道,分散至學校的各處。中午時分,活大餐廳、鹿鳴堂,小小福、小福,早已大排長龍擠滿剛下課的學生,與趁台大地利之便而於此處洽公會面的社會人士。再晚一點,趕著農產品的最後一次出爐,農產中心裡除了學生,還多的是附近的居民,看誰買到最後一條土司。校園另一頭的運動場,更常見的還可能是,搶在學生未下課就先來佔場的附近住民。而天高氣爽的周末,校園裡恍若一座大公園,學生、民眾,一起享受這都市裡難得的綠地。於是,大致和諧的互動裡,偶而夾雜些無甚緊要的小緊張,這彷彿早已成了民眾與校園都各安一方的相處模式。

在上一期,我們回顧台大逐漸擴張的歷史脈絡,以及台大學生與社區的互動關係。本文接續探討在校園開放後,一般民眾來台大造成什麼影響?校方又是如何因應?


豐富的生活學習機能

一般民眾來台大的主要原因是為運動休憩、校內餐廳用膳、購買合作社(小福、小小福)與農產品推廣中心產品等生活機能,或是參加藝文活動、旁聽課程、校園參觀等學習機能。因為台大本身含納的豐富機能,不僅是周圍的七個里,整個大台北都與台大密不可分。

這樣的關係一直都在,所以校內商家所經營的顧客,原本就包含了學生與民眾。而由校園的生活與學習機能所連結起來的民眾關係,因為這幾年的校園總體營造與開放政策而愈發蓬勃。我們可以說,民眾與校園間所建立的默契,是早於一切政策的,降低的圍牆也只是這份關係的催化,其中的本質並未改變。


台大負擔的成本

然而上述除了有申請運動場地或校園導覽服務以外多為個別散戶,校方難以做到完善控管。而因為校園開放造成的問題,就清潔問題方面,事務組清潔股許翔太組長表示學校的確有因為遊客增多而提高維護成本,但也只是搖搖頭笑著說「這些都是必須付出的」。除垃圾處理與場地維護成本上升等清潔問題外,校園安全也是一大問題,台大竊案頻傳,對於校內駐警隊而言,校園做為開放空間,駐警隊總不能整天駐守定點,也只能建議同學自己多加注意並妥善保管。此外,運動場地的分配管理以及台大農產品如紅蘿蔔吐司等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都難以讓台大學生與校外民眾兩全。遊客喧鬧吵雜的安寧問題更是校內同學特別是住宿生有所詬病之處。


訪客中心的成立

學校似乎想在這樣的關係上做點改變。時間來到了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校園訪客中心落成。根據目前中心內的唯一職員──楊松翰先生表示,原先校方就有和國外大學一樣成立訪客中心的想法,但苦於沒有空間,一直停留在初步討論的階段。遲至新生停車場動工,而地面建築物除了農產中心和新月台餐廳外仍會釋出一個小房間。藉此,當場地有了著落,訪客中心才應運而生。

目前訪客中心所負責的業務主要是校園導覽,結合了校園導覽社與修習導覽服務課的同學,為校外學生團體、國外學者,作校園景觀與歷史的介紹。然而,據楊先生表示,由於目前人力分配上只有他一名正職人員,空間上也不足,因此即便他有與社區積極結合的打算,客觀來講時機仍未成熟。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台大試圖與社區結合,成立了訪客中心,不過卻也只能被動地接收來自社區外的民眾,作一場又一場的校園導覽,而面對周遭的居民,也只能依著過往的「默契」繼續下去。與社區結合這件事,正如楊先生所表示的,「卡在資源太少以至目前仍無法積極的將依些學院裡比較倡議型的想法,與社區民眾溝通,也沒有那個機會讓校園成為周圍鄰里的公共討論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