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我因契合而愛 而非性別



◎森林五 王若帆


大學之前的性別經驗?

  高一時補習班有學長追我,我也答應了,但是和學長交往的經驗,也許受限於高中生能自由活動的時間很有限,反而很多互動是刻板的,他放學來門口等我、補習完再送我回宿舍,有太多可預想的互動,感覺從小電影小說熟悉的情節,理所當然地發生在自己身上。

  當時的男友曾經問我,那個跟你很熟的某某是不是喜歡妳啊!她看起來好像同性戀耶!我把他罵了一頓,不要隨便說人是同性戀!

  我唯一想過「同性戀關係」是有次晚自習學姊跟我在頂樓聊天,她講自己的志向和父母的期待不合,聊到激動處,突然將我抱住。那時候我很慌,心臟跳很快,腦袋不停盤旋等下會發生什麼事?我該怎麼做?心中隱約想到「這該不會就是同性戀!」但學姊沒有進一步動作,只摟著我哭,因此那些念頭也就僅只於短暫的念頭,沒有繼續深入或擴散。

  高中就算發生那些事,我還是說自己異性戀,因為那是最理所當然的,而且我有男友啊!現在回想起,當時自己沒有認識也沒有意識,我看很多同志的經驗分享,有些說自己在國中就清楚知道自己是同性戀,我都覺得很厲害,那時候我對這些字眼沒感覺、沒有認同、也不會討論。


大學後有何改變?
 

  上大學後,其實日常生活圈對同性戀沒有特別感覺,要我講差別應該是多了一群願意宣告「自己是同性戀」的人,印象深刻的是分組課時有同學直接跟組員出櫃「我是同性戀」,因為他想做性別議題。 

  前年有學代說要參加同志大遊行,同學對同志需不需要學代「支持」,提出各種質疑。那時我才驚覺原來這個問題這麼細緻,不是妳愛這個人而已,而有許多社會意義在裡面,我們還要問別人支不支持妳?可不可以「不支持」妳?如果你低調交往是不是因為被壓迫?如果妳高調交往但又沒有被攻擊,是不是因為妳本身是個有優勢地位的人? 

  我不是說這些問題不重要,但它很細緻、很本質,因為太細緻了所以有點遠離日常生活的思考慣性,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很本能地去選擇講或不講、愛或不愛,但當有人說:妳不會講自己是和同性交往,是因為同性戀受壓迫,這種論述跟日常生活的習慣差蠻多的。我有想過大概是因為我不愛放閃,也不會跟父母分享自己的交往對象,不管我的交往對象是什麼性別,因此一般人最容易遭遇壓力的地方我都沒有遇上。 


現在的自我認同?

  我現在還是不會說自己是同性戀,我會認為我愛的是這個人,而這個人是女的;要從長期來論就是我喜歡這類型的人,而這類型的人多半是女性。我也不太參與同志議題,我相信同志議題是重要的,但現在我還不太知道除了寫一篇「你這樣就是歧視同性戀」的文章之外,這個議題跟我的實際關係是什麼,我在生活中還感受不到。

  八卦的是當年在頂樓摟我的學姐現在交男友了,我卻還是只和女友交往,那時要說她是同性戀有意義嗎?要說她是假同性戀真異性戀有意義嗎?我還有很多疑惑需要時間去檢驗、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