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嘿,你們的新生書院也很好玩嗎?







@林宛諭

  當夏天剛過了一半,臺灣大多數高中應屆畢業生仍每天相約遊玩,同時有另一部分的準新鮮人已經收拾好行李,準備飛往國外。身為國際學生,他們已經準備迎接嶄新的生活了。

  隨著八月接近尾聲,各地大學陸續開學。然而,新學期同時意味許多學生異鄉生活的開端,他們必須提前抵達新校園,處理宿舍、貸款申請與銀行開戶等無數手續;若是國際學生,還必須及時使學生簽證生效──從萊斯大學校史網站上,一張推測是拍攝於一九八零年代的泛黃照片來看,當時的新生註冊程序中規中矩,在空教室裡,相關行政人員坐在臨時擺設的簡易辦公桌後方,新生列隊,一一逐桌遞交各式申請書並現場拍攝證件照,以正式完成註冊。隨著時代演變,這些程序由於耗費時間人力,又容易因人潮擁擠而發生變數,逐漸被其他精心籌辦的講座、展覽、派對層層包裝,成為專為該校新鮮人所設計的新生定向課程(New Student Orientation Program,簡稱NSO)。

  以達特茅斯學院為例,新生定向課程自開學一路到十二月,如嘉年華般分別為各月份訂定了不同主題,諸如尊重性別的LGBTQIA[1]月、凸顯出美國多元文化的拉丁遺產月等,由此設計出各形各色的活動,從影展、劇場工作坊、沙龍論壇到派對,提供新鮮人們無數選擇,也藉此大方表達該校對於以上意識形態的認同與支持。哈佛大學的學生自治會及新生學務處,則選擇依性質將活動分成兩部份:開學時(包含既定註冊程序)的新生定向課程,以及專案形式的預備定向課程,後者於暑假尾聲舉辦。雖然預備課程並非強制,但由學務處的調查顯示,歷年來皆有極高比例的新生參加。預備定向課程性質偏向一般通識,目的除了宣揚大學精神,更著重於協助新鮮人,在與新同學共同完成課程中領會團隊合作的精神。

  是否有那一天,臺大也能將新生定向課程/新生入門書院擴張如上述兩校那樣盛大成熟呢?其中一隱而未顯的前提是,以組成長春藤盟校的八所私立大學為例,校方皆要求新生須自費完成各項課程,方能進行後續的註冊程序,所費不貲──事實上,校方亦提供相關金錢補助的申請,以吸引更多學生的參與。相較之下,臺灣大學以五天四夜的營隊模式,將新生分成小隊,由隊輔帶領註冊程序及各項活動的進行,強調在數日內與小隊員親近相處而彼此熟稔後,能夠克服對陌生環境的不安,積極投入於另一階段的學習。

  身為籌畫並領導書院在校園中實現的推手,臺大前學務長馮燕老師表示,「慎始」二字恰可為書院下道註解,「開始時一旦心態對了、目標對了,那後面的學習也會比較容易。將自己的角色定位正確,並有良好自我期許,後面吸收力也會比較強。」任內時,她觀察到臺大學生格外需要在初初進入大學的轉捩點上,得到人際關係認知的引導。當談及未來展望,馮燕老師期許書院能夠與其他同為新生設計的課程(如新生專題等)及相關軟硬體更完整地連結,使新鮮人從中充分習得如何以最自信、健全的姿態,迎接嶄新生活的到來。

────────────────────
[1] LGBTQIA為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sexual)、酷兒(Queer)、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者(Asexual)的縮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