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馬克思如何看待資本主義?:三個關於經濟發展的問答

 
趙振辰 


回顧前面幾篇文章,對於畢業生與實習生所面臨的處境,做出了深刻的分析。依循著此脈絡,這篇文章將簡單地介紹一些思想家的理論觀點,或是相關主題的學術研究成果,來回答與前述之結構問題高度相關的三個提問,希望透過具有理論視野的分析,能幫助我們掌握與理解這些議題。當然,理論觀點的選擇,在有限的篇幅內必然有所取捨,受限於筆者的學識不足,只能選擇介紹特定的觀點。

一、為什麼經濟不斷成長,年輕人的薪水卻沒有跟著漲?

根據統計資料,台灣近15 年來的GDP 持續成長,但實質薪資卻與GDP 的成長脫鉤、趨於停滯。換言之,台灣近15 年的生產力不斷地提升,按理來說社會整體的財富增加了,那為什麼薪資卻沒有跟著成長呢?

我們或許可以藉助馬克思的觀點,從資本主義的運作特質來思考這個問題。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以「僱用勞動」的方式來進行生產,也就是說,由於雇主掌握了生產工具(土地、工廠、設備等),所以受僱者只能透過出賣勞動力為雇主工作,換取薪資以滿足生活所需。雇主的利潤,來自於受僱者生產所創造的產值,扣除掉受僱者的工資後剩餘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剩餘價值」。馬克思認為,雇主為了擴大利潤,並將利潤投資於設備與技術的更新,以避免在雇主之間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會傾向於盡可能地壓低受僱者的薪水,甚至低到只能夠應付基本生活所需。換言之,對於馬克思來說,台灣經濟成長薪水卻沒有跟著漲的現象,不只是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而是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所必然造成的結果。

然而,任何理論對於經驗現象的解釋必然有其極限,也時常會引起許多不同的觀點及爭論。近期來有一些學者,嘗試經由經驗研究來回答上述的問題。中研院經濟所的楊子霆,也許就不同意從上述理論觀點所衍伸出的解釋。他認為,將此現象歸因於「分配不公」的流行見解,並沒辦法解釋近15 年來台灣實質GDP 與實質薪資之間出現的巨大成長落差。他透過統計資料的分析指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台灣產業結構的轉變,導致「出口商品價格下滑」與「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也就是說,台灣整體的貿易條件惡化, 使得GDP 的購買力下滑,實質薪資才會趨於停滯。此研究為我們補充了不同視角的觀點, 它讓我們了解到至少在台灣的個案上,前述的理論並無法完整解釋薪水與經濟成長的脫鉤。

二、為什麼科技不斷進步,我們卻仍然需要辛苦的工作?

自工業革命以降,人類的技術以飛快的速度發展,更新穎、更有效率的機器不斷地被發明出來,用以節省時間與人力。按理說,這些被創造來節省人力的工具,應該能使人類工作的時間減少,然而,即便是在21 世紀的現在,工作時間仍舊普遍偏高,多數人依舊必須為了賺取生活所需,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於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近年來, 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生產引起了許多關注與討論,以及未來將造成失業等社會問題的擔憂。例如,《日經亞洲評論》報導,鴻海集團旗下代工生產面板的群創光電公司,計畫採用機器人生產取代人力,預計在2018 年之前會減少一萬名的製造業員工[註一];澳洲國民銀行(NAB)於去年底也宣布,為了應用自動化技術以簡化業務,接下來三年內將裁員4000 名員工,約等於其員工總數的12%。[註二] 由此可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不但沒有為辛勤勞動的人們帶來幸福,甚至可能使得他們陷入失業的困境中、生活處境變得更加惡劣。

為什麼會這樣呢?延續前一個提問的觀點,馬克思會將矛頭指向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由於資本家掌握了生產工具,所以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成果並沒有被公平的分配。舉例來說,假設一個工廠裡僱用一百名員工,每一個員工的工作時數為八個小時,此時出現了一項能節省一半生產時間的新技術,若將新技術帶來的效果平均分配給每名員工,按理說每個人只要工作四個小時,即可產出與過去相同數量的產品。然而,掌握了生產工具的資本家,為了增加利潤,並維持其擁有的成本優勢,以避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被淘汰,他們不會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仍會要求員工工作八小時,以生產出兩倍產量的商品。

也就是說,社會整體技術的進步,是人類集體智慧累積出的結果,但這樣的智慧結晶,卻被少數的資本家所控制。雖然就消費的層面而言,大眾也會受惠於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但這些的好處仍不成比例地被少數人享有。對於這種現象,馬克思提出的解方乃是廢除私有財產,由社會集體佔有生產工具。他認為生產技術的進步,能使未來人類的物質生活不餘匱乏、更為優渥,但前提是必須將生產工具交由所有參與生產過程的人們共同管理、規劃,如此才能解決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矛盾。簡單來說,透過社會共同佔有生產工具,不僅能將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給參與生產的眾人享有,同時也能避免雇主競爭下造成的生產過剩問題,解決資本主義生產的週期性經濟危機。

三、為什麼我們的手機必須一換再換?

現代科技不斷地進步,使得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便利,手機、電腦等等的發明不斷推陳出新,形塑了過往無法想像的生活面貌。然而,按理說隨著技術的進步,科技產品的效能、品質,以及耐用度應該也會變得更好,但為什麼人類的技術物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電燈、手機等生活用品的使用年限反而卻越來越短?

延續上述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批判,我們或許可以從資本主義生產過剩危機的問題著手。簡單來說,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中存在著內在矛盾:一方面, 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以避免被市場淘汰,資本家會不斷地擴張生產規模,使得市場呈現一個無政府的狀態,也就是說,個別工廠裡具備有計畫的、有組織的分工,與此同時在社會上呈現的卻是無計畫的分工,由此導致沒有任何生產者知道,會有多少同樣的商品出現在市場上、他的商品是否為人需要以及是否能賣出去。另一方面,基於利潤競爭而不斷推動的技術進步,使得利潤率會呈現下降的趨勢,從而導致雇主對員工的剝削率提升,工人的薪資變得越來越低。循此,生產力不斷地進步,但工人的消費能力不斷地被壓低,一旦消費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便可能導致由生產過剩引起的週期性經濟危機。

為了避免發生上述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生產體制發展出了許多手段,來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顯而易見的,創造更多的需求、鼓勵人們消費,即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具體而言,透過所謂的「計畫性汰舊」(planned obsolescence),也就是透過人為的方法技術性地縮短電器用品的使用年限,來增加人們對產品的消費量。 在現代技術水平下所生產的電器產品,就其耐用程度來說,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很可能在消費者購買後的一生中都不會壞掉,因此對資本家來說,便須要想盡辦法來促使消費者慾望更多、消費更多。除了前述的計畫性汰舊之外,在產品的行銷上,科技產品的廠商也會透過廣告等方法, 讓人們相信擁有一台最新型的電腦或手機,是必須的。

許多因素綜合起來,也使得人們早已習慣手機用沒多久,就要換最新的型號。然而, 馬克思的理論觀點在此能提醒我們的是,科技產品必須在短暫的時間內一換再換,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很可能與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危機有所關連。此外,上述由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所發展出的消費型態,可能也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為了滿足資本積累的需求而非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造成的後果便是自然資源的過度使用與浪費。

四、結語

透過前述馬克思理論的介紹,我們認識到了資本主義體制所可能造成的種種後果, 以及資本主義導致經濟危機與隨之而來的災難的趨勢。然而,這裡有一個容易造成的誤解:資本主義在這樣的趨勢下,就會必然、自動地走向崩潰與滅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馬克斯的分析中,雖然他指出了內在於資本主義的矛盾與趨勢,但是他依然十分強調人作為歷史創造者的重要性。

資本主義所蘊生的生產力,以及它所造成的勞動條件惡化與週期性危機,都只是提供了我們改造社會、推動另一種社會經濟體制與生活方式的條件。簡言之,雖然資本主義體制下存在著許多不平等與災難,但正如我們在馬克斯死後一百多年來所看到的,資本主義並不會自動地走向滅亡,而且還可能形成各種延續其生存的機制。就這點來說, 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馬克思預言錯誤」這回事,因為對馬克思來說,推動世界的改變仍有賴於人們(尤其是廣大的無產階級)實際的行動!而實際的行動,就從你我身邊的勞動團結、意識改造開始!

================================

[註一] Atkinson(2018. February 9)。群創2018 年底前將大量採用機器人生產,並減少1 萬名員工。科技新報。取自:https://bit.ly/2MPqZQ7

[註二] Smyth, Jamie. (2017, November 2). NAB to axe 4,000 jobs in shift towards automation. Financial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on.ft.com/2A8Jkx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