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孺
自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1994年5月31日全面解除出入境管制後,馬祖開始開放觀光。因為獨特
的戰地地景、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文化、飲食、信仰、生活氛圍等層面與台灣本島的差異,在這二十幾年
間,吸引了許多旅客前往遊憩。而本文透過訪問了幾位馬祖觀光業者以及一些居民對於馬祖觀光業的看法
,希望能對馬祖觀光的過往與現況有更為全面的認識,也藉此展望馬祖觀光的未來發展。
▍「做半年休半年」的辛苦過往:從戰地風光到藍眼淚
因為戰地政務的時代背景,馬祖過往的產業型態多以仰賴軍人消費的商店為主,如餐廳、理髮廳。
然而隨著戰地政務的解除,軍人逐漸減少,以軍人為主要客群的產業也漸漸沒落,再加上出入境的解禁,馬祖的
產業型態由服務業慢慢轉型成旅遊業。之後,隨著客機載客量的增加(從過往19人座的客機到現在的72人
)、台馬之星和台馬輪的運輸,使得更多遊客能夠前往馬祖,也讓馬祖的觀光業逐漸發展。
然而在轉型之初,馬祖的觀光業經歷了一段很困難的時期。「一開始在馬祖這個地方做旅遊,是很辛苦且
具備未知性的。」北竿宏瑞民宿業者小馬哥很直接地說道。在建設上,儘管如前述旅客的交通設備有了改
善,然而馬祖當地的觀光建設與發展均尚未完成,觀光的景點設計與路線規劃也不夠完備,小馬哥說那時
「馬祖只有戰地風光」。且旅遊季節也有很大的限制,因為馬祖東北季風盛行,冬天非常寒冷,導致當時
從11月到3月份都是淡季。而接著的4月到6月中,南風吹起,是馬祖的「霧季」,飛機和船容易因海象及
濃霧停航,也難吸引觀光客。所以那時馬祖的旅遊季節基本上以6月中至10月為主,然而這段期間還可能
因為颱風影響船班與飛機,以及因為農曆七月而影響旅客前往旅遊的意願,可能讓旅遊旺季更加縮短,「
運氣好的話大概就是四、五個月」。儘管之後因為全球暖化,使得旅遊季節可以延長至12月,形成小馬哥
口中的「做半年休半年」,馬祖的觀光業仍然相當緊繃,因為如前述,當時除了戰地之外,馬祖沒有其他
特殊誘因。而有限的觀光季節,更反過來影響了建設上面的投資。小馬哥很直接地問我們:「假設你有一
千萬,你看這個地方有觀光客,你要投資,你想要去開一家店,可是你發覺說,一年好像只能做6個月而
已,你會敢嗎?」這樣的困境,也使得馬祖的建設在一開始仍較偏向民生和交通上的需求,觀光上的發展
也較少。
儘管之後因為「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發現,嘗試推出與神話之鳥相關的旅遊行程,但基本上只吸
引了如賞鳥客等特殊的族群,誘因有限,遊客依舊不多。一直到有了「藍眼淚」,馬祖的觀光季節得以延
長,吸引到的遊客也愈來愈多。因為「藍眼淚」與隨之而來的觀光發展,馬祖的觀光季節變成了從4月中
開始。然而,由於藍眼淚的觀光時節正好是馬祖的「霧季」,因此小馬幽默的說:「很多人到了馬祖想看
藍眼淚,但我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說,你看到藍眼淚愈多愈漂亮的時候,通常就代表飛機不會飛。來馬祖
抽大獎,二獎送你來回機票,頭獎招待關島(關在島上)三日遊。」
▍「藍眼淚」之後:馬祖觀光的現狀與侷限
馬祖現在的觀光主要可以分成四大主軸,「戰地風光」、「自然生態」、「宗教信仰」及「閩東式建築」
。其中,「自然生態」包含了藍眼淚、螢火蟲、神話之鳥、鯨豚以及大坵島的梅花鹿,「宗教信仰」源於
馬祖獨特的信仰以及四鄉五島的眾多廟宇,有奇特的一村八廟與國家重要民俗――北竿擺暝盛典,而有認
證的「閩東式建築」包含南竿的津沙村、北竿的芹壁村以及莒光島的福正、大浦聚落等等,有許多的景觀
等著遊客來走訪探尋。
然而,儘管面向眾多,馬祖的觀光有一個最大的侷限,在於過高的「重複性」,即四鄉五島的觀光,基本
上都是上述四大軸線的排列組合。如南竿簡單生活青旅業者提到,因為景緻的相似性,南竿人基本上不太
會去北竿遊玩,若真的要在馬祖旅遊,也會選擇較為偏遠的莒光、東引,因為自然景色比較漂亮。也因此
小馬哥才會提出這樣的問句「除了這四個主題,你能夠看到什麼?還能夠知道什麼?」除了重複性過高之
外,小馬哥認為,另一個問題在於景點與景點之間欠缺明確的「動線」以及「連貫性」,使得遊客容易淪
於走馬看花,用小馬哥的話來說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哪裡」。除了上述有關景點特色的侷限外,雖然馬祖
的觀光季節延長了,不過淡旺季仍然相當的明顯,小馬哥就說:「如果沒有元宵節,北竿冬天很難吸引到
人。」南萌咖啡館的老闆董逸馨也提到在旺季時,來馬祖的遊客仍然習慣去買便利商店,仍然較習慣便利
性高的東西,且僅靠著旺季的生意量,業者也難以支撐生計。「只靠旺季很難支撐,因為很多是家裡開的
,店開的小就很難容納更多人。」
▍馬祖觀光的未來:建議與展望
「就是一島一特色,你就把那個特色去凸顯出來,就能夠很有理由的,可以到每個島去尋找不同的特色風
格,這個才是重要的。」談到希望觀光可以改善的地方,小馬哥這麼說。就像前面說的,小馬哥認為目前
馬祖觀光最大的侷限就是重複性過高加上連貫性不足,若四鄉五島都能夠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也能有
更好的旅遊動線規劃,或許能夠吸引到更多的遊客前來馬祖探索,也能有更佳的旅遊體驗,對於馬祖這個
地方也能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除了特色的找尋,后沃村的村長陳鈺麟也說:「如何把馬祖的特色精緻化,是很重要的。」村長提到,馬
祖需要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和一些創新的想法,過往的縣府人員可能會去模仿金門、澎湖等離島的方式
,然而這樣的方式畢竟是其他島嶼的模板,未必適合馬祖,而現在許多年輕人有很創新的想法,若政府能
提供適當的創業輔導,或許能讓馬祖有新的風貌。「不需要新的東西,只需要把舊的東西好好包裝、創新
好就好。」董逸馨也談到:「年輕人對傳統產業沒信心,但我有信心,年輕人回來接、可以用自己的方式
來做,用年輕的方式包裝。」創新與精緻化,是馬祖觀光得以更好、更往前走的方式,而年輕人的投入與
創新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從馬祖開放觀光到現在,已經超過25年,觀光業在這段期間歷經了許多的轉變,從單一的觀光主題到四大
主軸交織的旅遊體驗,從極為侷限的遊憩時期到現在各個季節都有吸引遊客的誘因,愈來愈多的遊客踏上
馬祖,欣賞戰地地景與自然景致,感受不同於台灣島的文化與歷史感。儘管馬祖觀光的發展仍存在許多侷
限,但相信透過居民的努力與愈來愈多年輕人想法的投注與激盪,便能夠持續向前,持續發掘新的面貌,
也待更多的遊客前來走訪、體會。
▍後記:作為一個觀光客
在寫這篇文章時,四日的馬祖之旅已經過去一個月了,而題目既然是「馬祖的觀光」,我也一直回想
著,作為一個遊客,馬祖帶給了我什麼樣的走訪體驗。仁愛鐵堡的歷史感與洶湧波濤、后沃村特殊的
閩東建築、東莒島一望無際的大海與路旁偶爾可見的坦克遺跡、獅子市場的虫弟餅和鼎邊糊、擺冥文
化祭的沉浸與感動......許多畫面交雜成對馬祖的回憶。對於我一個初次踏上馬祖的遊客來說,無論是
山、海、天空相互輝映的自然景觀,或是不同於台灣本島的文化特色與歷史感受,抑或採訪過程遇見
的人們和聽到的故事,都豐富了這次的旅遊體驗。或許作為一個觀光客,對於馬祖只有短短四日的走
訪與逗留,無法和文中的受訪者一樣看見馬祖這個島嶼的侷限與潛力,更別說對於馬祖未來觀光發展
的展望,然而經過四天的觀察和浸濡,我的回憶裡多了一座美麗的島嶼,島嶼上看見的風景、體會的
氛圍、收穫的富足都值得一再咀嚼、品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