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無家者專題】民間組織的無家者服務與行動:專訪芒草心協會

 
魏辰安、盧丹云 


無家者服務在民間


    1923年的艋舺,一位總督府的職員——施乾——辭去工作,創建了收容乞丐的機構,名為「愛愛寮」。不同於以往地方組織的慈善事業,施乾親身調查、記錄並分析當時乞丐族群的生活背景,並據此逐步建構可行的策略以解決社會上的乞丐困境。愛愛寮提供各種多樣而彈性的救助,比如在那個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施乾請來醫生義診,而在生活方面,施乾引進如製作藤椅、雞毛撢子等家庭手工業,讓能夠勞動的院民學習技能持。協會也更近一步擴展到臺灣的其他地區,收容其他地區的乞丐,或者協助其他地區建立類似的機構。

    在近百年之後的今日,這片土地已經歷社會、經濟、政治層面的各種變遷,光鮮亮麗的現代都市地景之中,無家者也在這繁忙而巨大的體系裡尋找生活的方法。前文中,我們分析了現代政府體制對於無家者有什麼相關的法規及資源,而本文將專注於梳整民間的無家者服務組織,描繪目前各種非政府組織的無家者服務網絡以及其他相關團體的倡議主軸。無家者議題具有相當多重的面向,各種民間組織也有各種切入以及著重的不同角度,筆者在此粗略將這些民間組織服務分為三種面向一一討論,第一種是站在前線提供無家者直接服務的單位;第二種以倡議及政策監督工作為主;第三種則著重無家者以及貧窮議題探討,並嘗試多元創新的方案,以社會溝通、去污名為目標。我們也訪問芒草心慈善協會,深入了解芒草心慈善協會直接服務的方式以及「街遊Hidden Taipei」專案的嘗試。


無家者服務:社會工作的面向


    萬華社福中心之下,設有全台唯一的「遊民專責小組」,小組定期進行外展[7]以及夜訪的工作,通常在第一線接觸無家者,對於他們的狀況或者身份有較多資訊,負責統合各方緊急資源。若是無家者有進一步的住宿需求,專責小組會聯繫收容單位並開始共案關係。其中收容是無家者服務重要的工作之一,提供安定生活最需要的居住需求,更希望能夠讓無家者走向「脫遊」的生活,連結起協助就業、自立的穩定服務。針對經濟困難的入住者,社工會協助規劃就業、儲蓄、租屋的方案,並邁向經濟自主之路,而針對身體或者年紀已不適合進入勞動市場者,社工將協助取得相關的福利資格。在早期,各地收容機構大多是由政府公辦公營,直到1990年代出現民營化的趨勢,開始有公辦民營、契約委託,以及民間自營形式的收容所。民間申請補助方案者,可獲得政府一定比例的資金,剩餘款項自籌,這種方式讓民間單位一定的財源基礎,也有相較於公辦公營或者公辦民營者較大的彈性。

    以芒草心慈善協會為例,自2014年開始運作整合性的「自立支援中心」是執行直接服務的部門,以申請台北市社會局的夜宿方案補助,加上自行募集自籌款,經營配有專業社工陪伴、引入資源的中繼收容據點。在台北市高昂的租金以及有限的資源之下,尋找合適的宿舍地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共同居住的生活摩擦也挑戰機構的管理,相較於公辦公營的收容中心,自立支援中心給予居住者的彈性較大,比如沒有門禁管制、也沒有限制生活作息時間。這點也和收容機構的容納人數有關,因為公辦公營的收容機構收容人數相當多,傾向以較嚴格的規範維護機構的秩序。

    而在方案服務規劃方面,公辦的收容所通常以政府政策為導向,只要符合資格即可入住,需要工作者將與就業服務站媒合工作機會,對於較難投入工作者,也可作為中長期的收容處;但民間的收容單位通常以就業為導向,希望能配合一定的處遇計畫,也有居住的期限。芒草心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並非所有無家者都能入住收容據點,在實際運作上,入住者須有自理能力,也必須有意願與社工配合處遇計畫以及工作目標,在過程中,中心人員會與入住 者定期溝通評估,檢視計畫以及目標的完成度以及困難,若發現待在收容據點並非現階段最適合的方式,無家者也可能搬出據點。

    入住自立支援中心的無家者若在期間順利找尋到工作、獲得福利資源,累積足夠的資源能夠租屋,就開始了尋屋之路。協助無家者尋找租屋處需要相當的力氣以及運氣,許多房東不一定會願意承租給經濟狀況較不穩定的無家者,而當真的順利租到房子,租金也容易佔據無家者收入過高的比例,使得無家者一旦面臨收入降低就又必須離開租屋處的處境。許多無家者在外租屋面臨租屋排斥的問題,或者獨自租屋之後反而又與原本的人際網絡斷了聯繫以及互相支持的系統。有鑑於此,芒草心開始規劃一種「友善宿舍」的住宿方案,希望作為在免費短期的「收容」以及昂貴的「租屋市場」之間,取得平衡的形式。友善宿舍計畫由協會尋找合適的家戶並簽約承租,媒合無家者承租居住,這種方式可以讓無家者擁有穩定租屋的機會,而社工也可以繼續維持和無家者的關係,提供即時的資訊或協助。


民間組織的倡議行動


    除了提供直接服務的民間社福單位之外,另一類型的組織專注於無家者的權益爭取以及倡議工作,這些組織以監督政策為主,面向涵蓋無家者的生活空間、居住政策的討論。比如在2011年,「當代漂泊協會」召開記者會,公開當時市議員應曉薇主張對萬華遊民潑水的言論引發社會譁然以及強烈批評。近日,當代漂泊也針對台北車站的「集中管理行李」政策進行檢討。集中行李管理政策是近年來鐵路局與社會局合作的計畫,希望可以解決台北車站周邊無家者行李堆放雜亂的問題,這個計畫發給露宿台北車站周邊的無家者一個黑色大袋子,在白天,無家者需要把家當放入袋子中,並且集中放置管理,到晚間才能領回,但是許多無家者反映這個袋子並無法裝下所有家當,在集中管制區的雨淋問題也容易造成行李潮濕出現異味,更加難以入睡。由此可見,政府認為是美意的政策並不一定能符合無家者真正的需求,甚至可能造成更多生活上的不便,而關心無家者的非政府組織彙整這些資訊,並對於需要改善的政策提出修正建議並持續監督,這股力量對於無家者的生活環境以及各種權利都十分重要。


社會溝通的價值——芒草心的街遊專案


    由上而下的政策方向影響甚巨,關心無家者處境的第一線工作者以及支援團體透過媒體以及公眾輿論力量監督、建議政府機構的政策方針。然而,對於主流社會而言,這些倡議及政策內容並不是優先議題,也甚少獲得更深入的討論及關心,「無家者」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個面目模糊、不想多有接觸的身影,他們的真實處境並不容易令人理解,或者僅能以自身在社會階級上的優越性對其作出直覺的貶抑評價。這樣的不理解可能加深無家者面對的社會排除,除了經濟層面的貧窮,在生活其他方面的資源以及權利取得也逐漸落入更不利的惡性循環,在實質的資源之外,無形的負面眼光也沈甸甸地壓在無家者的身上,這些狀況都並非以政策或者資源挹注就可以改變。

    許多民間組織注意到了這個層面的問題,並選擇做出新的嘗試,第三種民間組織工作即以社會溝通及連結為目標。例如芒草心協會的「街遊專案」嘗試訓練無家者成為城市導覽員,帶領走訪無家者生活的場域,「真人圖書館」讓無家者講述自身經歷以及生命故事,「艋舺走撞」則是一個真人實境遊戲,讓參與者在極度有限的資源之下,體會無家者的日常生活。這些活動都在嘗試讓無家者不再隱形,或是僅作為研究者代言的客體,提供讓無家者講述自己的經歷的機會,使更多的一般群眾與無家者能有交會的可能。

    然而,「社會溝通」的理念說來美好,執行起來卻充滿了挑戰。以「街遊專案」的誕生為例,這個計畫最初受到倫敦的Unseen Tour無家者導覽啟發,希望在台北也做出類似的創新導覽活動。但彼時,台北已經有了歷史故事、文化地景等各種主題導覽,要在這些專業的導覽之中,吸引到對於「無家者導覽」有興趣的民眾,又要從無到有尋找合適的導覽者,並訓練他們導覽員的各種專業知能,這個計畫必然得一面嘗試、一面推進。比如,街遊專案的夥伴之一冠冠曾想要培養一位住在台北車站的大哥成為講者,然而那位無家者沒有手機,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所在地址,光是要聯絡到本人已是難題,只能嘗試用寫紙條的傳統方法。結果,紙條送出了兩三次,那名大哥卻從未按照紙條上的時間出現過,這一次嘗試也就無疾而終。不穩定的生活是許多無家者的日常,工作人員發現不是所有無家者都適合成為導覽人員,因為導覽工作其實需要大量的心力、體力投入,也需要與人互動、侃侃而談,有時許多無家者生活的不穩定,難有餘裕投入如此複雜而需要長時間準備的工作,或者對於「談論自己」感到退卻,而街遊專案的工作人員逐一克服導覽者以及受眾兩端的各種難題,並把這個理想中的導覽計畫化為現實。

    2014年,「無家者導覽」活動首次推出,在媒體的報導下,無家者導覽的創新理念吸引許多民眾報名,許多人們因為好奇而相約參加導覽,每個月的導覽次數達到二十幾場。這樣的創新導覽也引發了正反的討論,有論者質疑無家者導覽或者體驗的本質是一種文化商品,主辦單位宣稱的社會溝通價值究竟能處理多少真實的問題,活動是否會呈現另一種刻板印象,又是否會流於導覽參加者的投射以及滿足中?經濟面向而言,因為上述的門檻,無家者導覽確實無法成為一個提供許多就業機會的新工作,然而街遊確實花費最大的努力使得活動真實連結起參與者以及導覽者。目前固定的街遊導覽行程是阿強的「酒水芳華」路線以及賈西亞的「北車迷城生存指南」,兩位口碑佳也十分上手的導覽員皆已脫離「無家」狀態,導覽的工作的收入之外,也領有補助以及從事販售大誌雜誌的工作,得以穩定租屋生活。街遊導覽的收入並不多,兩位導覽員卻都堅持不懈,與人互動以及被認真傾聽更是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而對參與者而言,走在無家者奮力求生的街頭巷尾、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也是理解無家生活、無家者處境的一步。這樣的互動是滴水穿石的社會溝通,緩緩使無家者的處境以及故事現身。 


織一片接住無家者的網


    在時代變遷、社會景氣波動以及個人境遇的交錯之下,一個原本普通的人成了「無家者」,而經濟、健康、人際等狀況的惡性循環,使無家者要重新踩穩腳步、離開街頭,並不容易。服務無家者的民間組織提供實質的幫助,為無家者的權益發聲,也嘗試創造新的機會與連結。這些努力促成了大大小小的改變以及連結,當這些連結越來越多,或許能夠慢慢織成一片網,使得街頭上的無家者不只能夠「活下去」,還能擁有更多的可能以及選擇,在繁榮而匆忙的城市之中,覓得一個生活的軌道,活出自己肯認的樣子。


———————————————————————————————————————————————

[1]林江臺(2014),《人道關懷與文明社會~日治時期施乾的乞丐撲滅事業》
[2]林萬億(2012),《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
[3]林萬億(2013),《社會福利》p.507
[4]陳大衛(2000),《台灣遊民問題的結構分析》
[5]陳靖怡(2019),《遊民收容所經營模式之比較》
[6]張獻忠(2014),《臺灣遊民收容安置探討─以臺北市遊民輔導為例》
[7]外展:意即主動指派人員至社福機構外的服務或工作。
[8]當代漂泊協會,〈以為潑冷水,就看不見窮人〉
[9]當代漂泊協會,〈北車街友限留「一袋行李」其餘淨空?民團呼籲社會局改良政策〉
[10]李易駿(2006),《社會排除:流行或挑戰》
[11]卞中佩(2017),報導者,〈貧窮體驗可以有更基進的想像〉
[12]巫彥德(2017),報導者,〈不只是飢餓而已──體驗貧窮者的流浪〉
[13]黃克先(2014),〈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