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低埃(財金系學生,讀者投書)
前陣子我收到Facebook的邀請訊息:「我們不想要記憶中的台大被改名」活動[1],是系上學長寄給我的。參與活動的名單中,有許多我認識同學與畢業的學長姐,引起我對於這活動的好奇心。
我便想起,學校二月底公開徵求舊大樓新名稱後[2],雖部分同學不支持這樣的變革,多數人仍自認無力影響學校既定政策。有些人提議將舊大樓改為「百大樓」、「怪我樓」等名稱,反諷學校政策的唐突。
在校生因為參與變革,可能對新名字擁有認同。然而,對很多畢業校友們來說,舊大樓改名活動傷害了他們的感情。「我真的不願意我記憶中的美好被破壞。」連署活動發起人,五年前畢業的台大校友Claudia[3]寫在活動簡介中。Caludia指出,校友們知道舊大樓名字所代表的地點,各自擁有對這些場域不同的回憶。Claudia還寫道:「難道是因為普通,共同這些名字聽起來不像個大學裡面的大樓名字?但是那又怎麼樣呢?為什麼為了每個大樓都要背負著沉重的意義,而犧牲它們在校友中的記憶呢?」
三月中,這個連署活動上了新聞。「(台大)校方..開放師生為普通、共同、綜合、新生等四棟舊樓重新命名,但卻引發校友反對,網路連署活動發起不到一週,已超過三千四百名網友加入抗議行列。」[4]到四月初,已經有超過六千一百人參與連署。[5]媒體報導後,校方說他們同意考量校友和學生的反對意見,再斟酌是否真的改名。[6]
這次活動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過去因遠離校園,難以參與台大事務的校友們,現在只要輕鬆點選Facebook的「加入」功能,就能凝聚有力的聲音,影響學校政策。
網路的普及,讓公共議題不再只是學術期刊內爭論幾個世紀的論文,不再只是書刊雜誌或電視上的專家見解。今天,人們能在部落格、在個版、在各種討論群組上與他人交流討論,主張自己的觀點,認識公共議題。然而,人們踏出家門、參與社會行動的成本還是很高。在網路上號召的行動常是「雷聲大雨點小」,因此常有人批評網友沒有行動力,「只會嘴巴說說」。
Facebook正在改變這一切。前一陣子,我久未聯絡的朋友們在Facebook上約吃飯。上面有清楚的時間地點,有已經確認的參與名單。我很想見他們一面,我馬上點選了參加。接著,我利用「分享」功能,邀約沒有在受邀名單中的朋友們,希望他們能共襄盛舉。我離開電腦,參與了這次晚餐。
除了與朋友互動外,我還使用Facebook各種功能。我成為了「台大意識報」、「陳綺貞」等的「粉絲」,朋友們也邀請我成為某社團或人物的粉絲。我並不認識粉絲團裡面的每個人,然而我可以從他們的個人資料頁面中,了解大家的背景與嗜好,讓我感覺Facebook上的陌生人並不陌生。人們為了讓朋友辨識自己,大多使用真實身分。Facebook至今有超過五百萬名台灣會員[7],可說是網路版國民身分證。
一般網路論壇也有粉絲募集的功能,諸如討論電玩的巴哈姆特,討論科技產品的mobile01,讓有著共同嗜好的人們在上面分享心得。然而,論壇間沒有橫向連結的功能,參與者也侷限於有相關興趣的人們。縱如以多元著稱的BBS,人們也只瀏覽自己有興趣的看板,群體之間幾乎沒有交流。而在Facebook,人們樂於支持朋友們所推薦的粉絲團與活動邀請。例如這次反對舊大樓改名的連署,一個月內,就吸引超過六千位台大學生與校友的加入。[8]
除了商業與社交性質的粉絲團,可想見未來將有更多人參與公共議題的群組,例如「支持死刑」、「反對死刑」等。今年四月,英國選委會決定經由Facebook來宣傳鼓勵登記成為選民。[9]
隨著Facebook等社交網路平台的發展,我認為過去幾十年的個人主義風潮正在改變。在Facebook上,人們與朋友交流,加入所屬族群或階層的社團,重新回歸到群體懷抱中。人們有更強的群體認同與使命感,也有更強的道德與公共意識。
並不是每件事情都那麼美好。” I hate America”的粉絲頁面已經有將近一千位粉絲[10],” I hate stupid people”有超過三百四十萬名全球粉絲[11]。新加坡星洲日報於今年四月四日報導: 「Facebook出現一個“把垃圾丟到新加坡”的網站,至今吸引600多名網民加入。1個多月前,Facebook也出現“把垃圾丟到馬來西亞”的類似網站,最近在網上掀起熱談。」[12]可能是純粹開玩笑,然而被消遣的一方可不一定有幽默感。
讓我們想像:在BBS上爭論死刑存廢的人們,分別加入了Facebook「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的群組。他們在所屬的留言板上一吐心中怨氣,以單一視角的新聞、文章、影片,反覆地證成自己的立場。他們瀏覽了對方群組,相當不認同對方的見解,在留言版上大肆批評。群組內的支持者也不甘示弱地反唇相稽。因為有限的資料量交流,對立的雙方難以了解彼此的觀點,幾乎沒有開展妥協方案的可能。
問題在於,社交網路平台的「微網誌」化(快速即時、字數限定在一百多字以內的回應[13]),使得Facebook頁面難以進行事件脈絡的討論或反思。人們只能選擇參加或支持各種社團與粉絲頁面。反對聲音或著被忽略,或著被淹沒在支持者的言語圍剿中。Facebook的「連署」等功能凝聚了支持力量,卻也將每個議題、每個立場都簡化為支持與反對。人們回歸到各自的群體後,帶來的可能是更多誤解與衝突。
科技變革正在發生,很快地也將帶來文化與價值觀的改變。如何在利用新科技的同時,避免其所帶來的侷限,是新一代青年人的重要課題,希望大家共同來思考,。
--------------------------------------------------------------------------------
[1] http://tinyurl.com/yer93kd
[2] http://tinyurl.com/yeb5eac
[3] http://tinyurl.com/yb6j3pm
[4] http://tinyurl.com/yb6j3pm
[5] http://tinyurl.com/yer93kd
[6] http://tinyurl.com/y9vkqdj
[7] http://tinyurl.com/d8ods5
[8] http://tinyurl.com/yer93kd
[9] http://tinyurl.com/y8v4mba
[10] http://tinyurl.com/yaddkzc
[11] http://tinyurl.com/y9uvx5b
[12] http://tinyurl.com/yah5kq8
[13] http://tinyurl.com/my4b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