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107-2學生自治選舉:專訪學生會長候選人2號凃峻清

 
台大意識報 


一、參選動機與政見



Q:請問您的學生自治經驗與參選動機為何?

我高中曾經擔任學生會的學權部長以及學生議會議長,也有開校級會議的經驗;而大一參加了學生會學術部勞動小組,在做清潔工訪調的過程中,我發現學校裡有許多狀況需要被問題化與被特別標示,並且進一步系統性的理解,如此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去改善並解決它,這算是我參選的起點。

另外,我是歷史系系學會學術部長,我們這一年來的主軸有兩個,一個是議題性的活動(歷史記憶、轉型正義、大眾史學和環境運動等),另一個是緊急事件的串連(包含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與校史館新五四運動展覽的偏頗敘事),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會串聯不同的組織發聲。

而擔任意識報社長這一年,我們面對校園議題與社會事件,呈現不同的立場、轉相異的觀點觀點,理解多元的社會處境,我學到深化問題意識、建立知識基礎,以及轉換多元觀點。

另外,我擔任文學院的學生代表,並在這學期擔任議長,同時也擔任一年的文學院院務會議代表;我發現大家對於學生事務的關注或參與是非常點狀的,例如今天看到突發狀況,有些人會出來關切,但過不久後就不會再繼續追蹤,我認為我們需要串起大家對於這些事情的意識與行動。

舉個例子,文學院有一間文20教室,它是一間學生在晚上或假日可以借用的場地;去年新上任的院辦提案將文20教室改為院辦,並將原本的院辦改為接待室,後來在空間委員會通過,而我們在下一屆的院務會議的報告中發現這件事時,才發現當初承諾的補償空間完全沒有下文,後來我們與院辦討論,院辦認錯並補給文學院的八系四所學會可以借用的空間,而後續該教室的使用度也很高,成為文學院學生所能使用的空間。

透過這件事,我發現學生代表可大可小,我們可以每次去開會就好,也可以在系上、生活中與院裡發揮一些影響。


Q:請問您這次的參選理念為何?

即使我們能各自在生活中找到緊密的人際連帶,但整體而言,我們面臨到原子化的社會,時常徬徨「我是誰?」「我在哪?」,其原因來自於越來越分散的學生力量,我們很難建立一個互相共享、共通、共感的力量,而這件事使得校方可以非常容易治理學生們;因此我提出「接軌台大」的理念,希望能串聯大家的生活、課業以及人際互動。串聯在物質性的部分,包括生活、宿舍、課程規劃,而在象徵性的部分則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我們所相信的價值。


Q:可以談談有關創設平台的政見嗎?選擇架平台網站的理由為何?

我認為學生會要做的事情有三個重要的條件,第一個是這件事只有學生組織能做,校方或其他社會團體沒辦法做;第二個是這件事能夠彰顯來自學生的觀點、可以改變學生的主體位置;第三個是在進行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培力學生,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能動性和主體性。

例如目前生輔組的獎學金一覽表中資訊非常分散,學生對於這些獎學金的理解也不明確,這是因為該覽表的出發點為學校的行政運作,而我們要做的平台則是要從學生的觀點和角度出發來方便學生的使用。因此這個平台除了獎學金的申請時間、申請地點、資格和要件外,也可以加上過去申請成功者的經驗分享,告訴大家這個獎學金「需要交什麼?」、「是否需要多敘述學習經驗?」、「是否需要交作品?」等等學生協力分享的經驗。


 Q:關於第三點球場設備的政見,是個規模很大的想法與計畫,想必會引起許多人的關注,您打算如何推動呢?

我們希望與太陽能的廠商合作(目前有許多太陽能相關社會企業),且不只是把風雨球場蓋起來,還要能夠發電,這些發電量負擔學校一部份的用電。以嘉義大學為例,他們就有請太陽能公司來評估;評估完後進行投票,讓大家選擇要不要風雨球場。

目前我們聽到的是許多人希望可以增建風雨球場。台大戶外的球場很多,我們並不認為要改建每一個籃、排球場,我們並不追求一個單一化的球場型態,同時風雨球場也可能會影響到校園的景觀。



二、校內議題與學權推動


Q:如何看待學生會與學代會的關係?

以應然面來說,我認為有合作與監督兩個面向:在合作方面,許多事務的推動需要團結有力的學生,而學代會跟學生會應該一起監督、爭取學生的權利,例如英檢門檻、兩年前的中國新歌聲事件、假新聞、婚姻平權動員等等。在監督的面向上,有權力就需要制衡,監督是為了確保學生會走在正軌上並且站在學生這一邊,若學生會有的施政出現脫序,學代會就應當對不符合法律或公共利益的事情做出阻止。


Q:那現在的兩會關係有什麼是您認為可以改善的?

以實然面來說,其實學生會與學代會的相互關係時好時壞,有段時間是學代會配合學生會,而學代會淪為橡皮圖章;有時則是學生會被學代會壓著打,我認為這兩種關係都是不健康的。事實上學生會與學代會的互動也時常有參雜著公共領域外的社會互動,影響了兩會的關係與運作。我認為我擔任了一年多的學代(目前擔任議長),熟悉學代會的運作以及和學代的互動,相信未來若當選學生會長,能與學代會保持不錯的互動關係。


Q:在與校方爭取學權的部分,您認為學生會的困境為何?若當選,您要如何解決學生無法進入決策中心的問題?

目前學生組織困境的來自於,首先學生們我們缺乏力量,即使與校方爭取權益也常徒勞無功,導致學生們時常不再相信透過行動改變的可能。而推動學權時也常依靠不確定的因素或以及人治的影響。舉例來說有時候遇到比較友善的行政官僚,在爭取權益上就比較有機會,遇到比較強硬的行政官僚時便常會沒有結果。然而我認為這樣的情況有時也可以成為學生的優勢,大學與高中爭取學權的環境不同,沒有那麼明顯的師生對立,我們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校方內部的不完全結盟關係來借力使力,且學校裡有部分的老師願意幫學生,解決我們的問題。

除此之外,進入決策中心結合需要學生的力量,也要具備好的論述基礎,因為我們不只是在跟學校溝通,同時也在與學生、社會溝通;我們做的不只是和校方推動特定的議題與制度改革,也是在倡議某些價值,例如英檢門檻的事,我們希望的不只是解決學生在修業上的困擾,還要監督校方遵守法規,同時我們也希望促進多元的語言價值能挑戰東方主義式語言的階序。



三、校外議題參與


Q:對於校外議題,如主權、勞權、轉型正義或同婚,若當選後會表態嗎?您認為學生會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面對這些議題我會表態並且進行溝通、倡議。台大學生會有社會責任,而非一個能閃避價值判斷,進而扮演一個平台讓大家來表達意見的地方。同時我們也需對於議題的敏感度以及政治判斷,而不只是扮演一個聽取大家的意見卻沒有看見權力結構落差的平台。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學生或社會大眾的意見,更須面對每一個處在不同社會結構下的人所面對之壓迫及困境。

以轉型正義為例,它對於當代社會有深刻的影響,很大程度地對於現在的校園環境發生作用,包括目前的校園體制、社團組織、人際網絡、資源和公共事務討論的風氣等,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從校園、從學生的角度多談論這類問題。

我認為學生會要負擔的責任是傳遞與倡議更多不同的論述,促使大家進一步思考這些問題。台大學生會無法針對每一件事情調查詢問各個學生是否支持,但可以站在每個遇到困境的學生背後,告訴他我們會支持你到底。






2019年6月2日 星期日

107-2學生自治選舉:專訪學生會長候選人1號梁聖宇

 
台大意識報 


一、參選動機與政見



:請問您這次的參選動機與理念為何?

在大學期間毫無利益牽扯的前提下,就算我可以參選學生會長,但也沒有辦法在未來投入公職選舉,因此能夠很純粹的為他人,為學生利益付出,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是這次參選最大的動機。

我過去是學生會的一員,從中得到許多經驗與反思,我時常思考「我們到底要怎麼樣的學生會?」也不斷向其他人詢問大家想要的學生會是什麼樣子?得到的回覆大部分是認為學生會與他們的生活有點遙遠,我想要改變這個狀況,因此我提出的概念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會?」我認為,一個什麼樣的學生會是由我們全體臺大學生一起定義的,更不必區分院系。


Q:請問無現金校園的理念為何?這是個規模很大的想法與計畫,想必會引起許多人的關注,目前您打算如何落實此項政見?

無現金校園的政策並不是一件很大的計劃,因為除了部分店家沒有特定的行動支付外,目前許多店家都已經有這樣的服務。為落實此政見,我希望將大家最常使用的卡片ーー悠遊卡製成一卡通,使它能夠刷遍全校的廠商和店家,而具體合作方式為:與該公司進行協商,推廣方案,讓更多行動支付平台進入校園。

另外,我希望無現金校園不只能體現於廠商、餐廳店家(目前我們已能透過刷卡的方式購買飲料)),也期許洗衣機、宿舍這些生活化的東西可以推動無現金化,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輕鬆。


Q:現在台大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對象之一是街口支付,那您如何看待前一陣子街口支付公司裁員與中資控股的爭議?會不會影響合作呢?

針對街口支付的部分,我不認同街口公司高層的行為,且具中資控股的問題,但它在校內是個(街口支付與廠商的)私人性契約,且已經簽約,學生會作為學生組織,並沒有那麼大的公權力要求他們中斷此合約,但我們將會從學生會角度監督其合約合理性,若能讓契約終止,我會希望街口支付退出校園。


 Q:關於減塑與環保的政見,是台大校園近年不斷推動的計畫,請問您打算如何進行呢?之前新聞寫到建中因為環保鐵碗歸還率過低,導致合作社經營不善面臨倒閉,想問您的政見要怎麼同時避免環保餐盒歸還率過低的問題?

環保餐具的部分,我們已推出環保餐具自用系統的兩種配套。第一種配套是押金制,也就是在借用環保餐具的時候需要支付一定的押金;第二種配套則是透過登記、學生證刷卡的方式租借。如果前者不還,即無法得回押金;後者不還,則有相應的配套懲戒措施。



 Q:可以談談自煮空間的政見嗎?目前規畫如何在有限的宿舍空間中設置此區域呢?

男一宿舍曾有自主空間之試辦,而事實上,大部分學生會在宿舍房間內做一些簡單料理。我的想法是:學生會可以透過兩個階段來推動這個空間的進行,首先,男一舍自煮空間的租借與登記其實滿不便利,我希望先檢視在男一試辦的空間有何問題?需求高不高?接著,目前永續部有推動自己煮東西的健康運動,下學期也辦理了一些活動,我希望能透過辦理活動的方式,推動自煮風氣、自煮習慣,拉高自煮空間的需求,進而告知校方校內學生的需求。

我知道校方在空間分配上有互斥性(比如推動睡眠空間就等於剝奪教學空間),但目前現狀可能造成電壓過高之問題或導致火災的疑慮,因此校方須提供一個公共空間讓學生煮東西,而不是一味忽視此的問題,以防止忽視需求造成之地下化。 


Q:如同您所說因為投票率太低而造成代表性不足,您要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

這是一個制度性的問題,憑我一人之力很難改變,然而,我不會放棄與學生溝通之機會,因此,我不斷呼籲學生會走進學生生活,希望在我執政的一年,能夠推動學生有感的政策,並讓他們信任學生會能幫助自己;對我來說,一個更生活化的學生會不只是選舉口號。



二、校內議題與學權推動


Q:在爭取學權的這個部分,學生遇到的困境是什麼?要怎麼解決學生無法進入決策核心的問題?

學生在多數時候並沒有被視為校園的主體,舉例來說,在校長遴選案等重要的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並無席次;我們呼籲增加學生代表席次,也要求校方正視學生才是校園的主體,照顧學生的基本需求。其次是投票率的問題,在每一年只有三千人投票、投票率不過10%的情況下,校方不認為我們能代表全台大的學生,更感受不到來自於學生的壓力,而在代表性提升的情況下,方能有較大的力量強制校方改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上,前陣子有一個表態,若以校方的態度抗爭為1分、協商為5分之量表為例,我採取的立場是2,我們不可能只是一味抗爭到底,而有必要進行協商,然而,只有在獲得學生的聲量與支持時,才有協商的籌碼,因此我們會盡量把資訊公佈給學生,以民意調查之方式要求校方正視學生需求,若校方持續漠視,我們將不排除採取更激進的行動。



三、校外議題參與


Q:對於校外議題,如勞權、轉型正義或同婚,若當選後會表態嗎?適逢2020與當前的政治與外交局勢,您認為學生會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學生會有社會責任,它代表青年世代的聲音,理應有責任回應社會議題,舉例來說,2020是總統大選,學生會應當串連各大專院校辦理總統青年論壇,使得青年的聲音與需求能在選舉中被未來的總統與立委聽見。

我們除了為台灣與台大的自由民主發聲,也為一些人權議題堅守底線。我認為不論婚姻平權、永續或是勞權,只要與學生有關,且學生會之表態得以影響台大同學時,我們都應立基於台大學生會做出表態;反之,對於超出台大學生範圍、與我們無關的議題,我想我就不會選擇表態,但具體而言,還是會根據大環境和具體事例進行判斷與調整。

然而比起表態,我們更在意的是這些議題在校園裡的傳遞以及討論,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台大內可供對話之空間;而台大特別之處在於校園內有許多國際生,進而有許多來自世界的聲音,例如學運與對於威權之抗爭等,他們的國家有相當多例子供我們參考,同時也提供不同的經驗予以參照,而我認為這便是議題推動過程中,真正走出同溫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