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中生專題】無法留下的遠方——中生在台適應與身分認同探討

 
陳泓瑋、張嘉芸、李秉純 

在介紹了中生制度層面的種種限制後,本文將進一步分析中生在台的生活經驗,綜合巨觀的制度與政經文化背景之結構性因素,以及微觀的社會互動與團體之影響,探討中生如何詮釋台灣經驗並予以回應、中生與台灣人的交流形塑了何種認同框架;透過爬梳其適應與認同的複雜過程,深入了解台大中生的處境。


想像破滅:政治與文化的落差震撼

「主要在政治和社會文化方面,他們覺得台灣離大陸太遙遠。」一位受訪者如此說明其父母對他來台唸書的擔憂;即便地理上可以快速抵達,政治與文化的差距,的確帶給甫來台的中生不少驚奇和衝擊。許多受訪者來台前對於台灣的了解都非常稀少,來台是因為考量到自己不適合中國的教育體制,例如:大學環境仍十分競爭高壓而台灣學風較自由,或是純粹把台大作為整體中國大學的一部分,「分數到了就來了。」來台前,對台灣的認識多屬於「中華文化保存完整」,但來台後卻發現台灣人並不是很在乎他們所渴盼的「中華文化」。

初來乍到,對於政治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差異,中生雖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卻仍有不少意料之外的衝擊。來台灣不久,中生們便會察覺,某些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台灣竟似乎「不合時宜」。


兩岸議題政治意識衝突

中生從小在對岸接受的教育,高舉民族主義的精神,將台灣問題刻畫為統一大業的必然進程,乃中華民族重新奮發、百年復興的重要指標,加上官方和民間的輿論動員,導致民眾皆傾向認為,支持台獨的人僅是少數「激進份子」。許多受訪者都提到,他們原本「不知道大家都不支持統一」,是到了台灣後,才意識到大家都使用「中國」而不是「大陸」,而台灣人在國族認同上大多也並不認為台灣屬於中國。

除了兩岸問題的認知差異外,中生與台生對於政府體制、社會面貌到個人與國家關係,由於中國與台灣在歷史道路上分歧的脈絡,而發展出相當的落差。在民主化後出生的台灣學生,權力制衡、政黨政治等民主精神已經深植心中,而中生從小接受的教育,則告訴他們「國家政府和共產黨是一體的,面對美國帝國主義等外敵的威脅,其他的情感可以擱置。」有受訪者用非常生動的例子比喻:「一起去看電影《返校》時,台灣同學們是為了受害者哭,大陸人民如果哭,則是為了那些努力讓國家更好的人哭,大陸大部分的人會比較相信政府。」除此之外,他也觀察到,冷感、或刻意保持距離,是大多中國人民面對政治議題的態度,相對而言,台灣人比較容易受到政治的影響,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每個人都會投入關心。

理念層次的分歧,卻也可能在實際交流層面產生影響。一位受訪者表示:「我原來會『求同』,大家有相同的文化語言文字,交流上會順暢方便一些。但來台灣後發現『異』(政治)被放大了。剛進系所後,台灣本地生和我交流,感興趣的就是政治方面的,可能大家都盡量用模糊語言去表示。但從他們的語言上,還是有對來台陸生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另一位受訪者提到,在與某些台灣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他們基於民主自由的信念,在言談當中展現出不自覺的優越感:「(台灣學生)不是以罵中國人為目的,但那種高人一等的感覺還蠻明顯的,就是我從小生活在一個言論自由的環境,那我就是比你厲害。」或者交流時需要先針對特定議題表態,甚至被預設立場,而遭到同學有意的試探:「有時候自己的立場會被預設會覺得困擾,可能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他會問你『香港怎麼樣呀?』用一種奇怪的語氣,我就覺得,我就跟你一樣啊,怎麼了?」基於類似的理由,某些受訪同學在參加普通活動時不會強調自己中生的身分,因為表述身份了反而會遭到台灣人以中生的框架看待,甚至審核其言論、質疑其說詞。

不過,較為政治冷感、或有意識對相關議題保持距離的學生,較不會有類似的困擾,他們發展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框架與適應方法。針對兩岸問題,接受訪談的中生當中有不少表示尊重台灣人對於國家前途的看法,認為這不是中國人可以代為決定的議題;也有中生在了解台灣的歷史脈絡,例如民主運動的歷程、中國對台政策的其他面向後,「反對以前的自己」,轉而理解台獨的立場。而對於台灣民主體制的想法,中生們則呈現更為分歧的評論,有肯定,也有負面評價。可以看出來的是,中生並非組成與思想齊一的群體,然不少受訪者認為,其內部的異質性容易被忽略,尤其體現在平時生活的互動過程當中,常會被概括為簡單劃一的群體對待。


社會互動的友善與惡意:被概括而排除的他者

受訪學生中,大部分的人表示與老師同學互動的經驗是好的,並沒有感受到排擠或惡意;若觸及敏感話題,同學也會顧及中生想法、詢問其感受。在修課經驗上,有受訪者提到修習中國相關課程時,老師下課後還會徵詢班上中生的意見以對講課內容做修正,即便是立場不同,老師也會尊重課堂上的中生,先提醒上課的內容有些敏感,並針對可能造成的矛盾與不適道歉,讓中生同學認為:「我自己反而覺得不好意思了。」整體而言,台大中生感受到的課堂氛圍是友善的;至於台大專責處理中生事宜的僑陸組,受訪者也紛紛提到他們對中生已十分照顧,然而,有些過於細瑣的事情還是需要陸生會學長姐的協助;至於交友圈,則不一定侷限在中生群體,有許多人自認歸屬於台灣人居多的小團體,也有不適應台灣生活的中生「抱團取暖」——基於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相近而互相訴苦。

「感受到環境變壞,是來自於日常的惡意開始累積。」相較起面對面的衝突,受訪者表示平常感受到的敵意通常是來自網路爭執,或是在陌生環境無意間聽到他人以負面字眼討論中國人。

最層出不窮的是NTU交流版上對於中國遊客、中國政府的批評。在交流版上,眾人對中國的不滿都予以傾瀉,但在這個封閉的平台中,並無法將這些對中國政府、中國部分遊客的不滿傳遞給當事人,能看到這些輿論的只是同有中國籍的台大中生,不論是因為留言的炮口莫名轉向中生,或是基於被一概而論的感受,這都使部分同學感到受傷、挫折。尤其是台大連儂墻事件時,受訪者表示陸生團體「很害怕槍口轉移到自己身上。」無差別的謾罵引起其恐慌,事實上,也有一定數量的中生並不贊同「小粉紅」[1]的行動,但是不敢發聲——因為身分造成本質上的排除,很可能招致更多台灣人的質疑。一位受訪者為此下了註腳:「有一個學姐在UCLA念完博士班,回來說白人的話語很強,亞裔很難融入。我說我在台灣已經提前適應了。會有被隱隱區隔開、被針對的感受。」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中生們對於公眾事務保持噤聲,因為從過去溝通上的挫折經驗,他們知道無論自己發表甚麼言論,都會被貼上標籤、不被公正看待,受訪者無奈地說:「興許不需要把一群想要跟你交流的人趕到對立面上去。」即便自己試圖想要溝通,但大環境呈現的反中情緒仍讓中生寧可沉默。這樣的失聲也可反映在權益爭取上,許多一、二代中生會向政府表達對健保體制排除的不滿,但是中生爭取權益的運動在遭受種種挫折後也音量漸消,現在許多人的反應是無奈而接受現狀。


中生汙名導致的脆弱感

除了網路上不友善的氛圍,中生身分帶有的汙名性質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帶來壓力。除了前述提到台灣人高人一等的表現令受訪者難以應對,處在陌生環境時,有受訪者會刻意模仿台灣腔、在公眾場合看微信時把螢幕亮度調低,以免遭遇被指認而出的尷尬,或是被迫直面未知的敵意——無可避免在公開場合聽到有人責罵、批評中國人。

多位受訪者提到一個疑惑:「其實大陸人很喜歡台灣學生,但談到政治雙邊又會水火不容。」原本在國族情感上不覺得自己會與台灣人隔閡,也在來台旅遊時對台灣的人情味保有正面印象,但是來台求學後,台灣人對中生的態度跟原本想像中有明顯的落差;另外,某些中生對台灣抱持著民主社會的想像,卻在網路衝突的經驗中受挫,進而認為民主並不一定是好的,將這樣的不愉快的溝通經驗理解成台灣「太過自由」。未預期遭受的指責混雜著落差情緒,確實造成中生集體的脆弱感。

這幾年來,隨著民進黨政府上台,以及全球反中浪潮的延燒,使得兩岸關係日漸緊張,也影響陸生在台就學的學習氛圍。台灣社會對於中國的警惕與敵意,源於特定的歷史背景與對立情勢,需要放在更深層的脈絡中理解。然而,對於中生來說,他們感受自己被放進一個被概括化的群體,在網路上受到任意的污名化以及惡意攻擊,因此,他們將台灣社會普遍的敵意跟兩岸政府的關係連結,視之為公權力的結果,影響對台灣民主政治體制的負面評價,而認為台灣民主是失敗、不成熟的。

同樣的,一位受訪者分析,基於兩岸特殊的形勢,台灣人將對於中國的複雜情感投射到了中生身上,產生了敵意和仇恨,而忽視了中生在台灣無論是制度上抑或主流論述當中,其實才是真正的弱勢。

(以下摘錄兩位受訪者對話)

A同學:現在有沒有辦法和那些情緒(台灣人對中國人的敵意)和解?

B同學:沒有辦法和解,他在仇恨你,我沒有仇恨他。

A同學:是因為他沒有要跟我和解,所以我必須跟他和解。

B同學:就是因為他沒有要跟你和解,所以你跟他和解沒有任何意義,永遠不能只有單方向。在這個社會我們是minority,他沒有要理解你,那就是沒有辦法。我認為釋放善意是雙方的,不是單方面的。

兩位受訪者皆是對於台灣的歷史背景有相當掌握的中生,但對於能否融入台灣、該採取什麼樣的立場與想法,卻發展出相異的理解與適應模式。從中也可以看出,中生在台灣,面臨同樣的處境與限制,仍會產生不同想法,該如何思考中生——作為擁有異質性的群體——值得我們深思。


多重感受上的異鄉人

即便在校園的人際互動中多能融入台灣生活,然而兩岸特殊、緊張的情勢,也影響了中生在台灣的求學環境,包含制度上不利的待遇與地位。「中國人」的身分對於在台中生而言就如那頭房間裡的大象,不是被小心翼翼地避而不談,就是成為眾人目光唯一的焦點。受訪的幾位中生,在來台之前或對台灣抱有好感、或沒有特別的印象,在來台之後,他們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是自身與台人國族認同的巨大差異。再來,社會輿論對中國極端而刻板的想像、容易引來一陣尷尬的政治話題、對北京政府與政治體制的敵意、三限六不、健保制度、獎學金的限制,觸及政治、歷史、經濟、福利等等領域的日常互動經驗,則更加強了「中國人在台灣不受歡迎」、「被刻意區分排除」的感受。「中國人這麼喜歡台灣人,為什麼台灣人這麼討厭中國人?」的困惑孳生,影響了彼此的互動與理解。

台、中兩國複雜的政治糾葛、近年台灣人反中聲浪的高漲、媒體平台常見的種種誇大/獵奇的資訊,這些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國族的差異,化為網路和日常互動中針對「中國人」身分本質論的貶抑排除,就如受訪者所言,「無論選擇多溫和,只要立場站歪、背景有任何問題,第一個指責就是指責背景,說你是中國人。」中國身分帶來的種種有色眼光與標籤,在台中生首當其衝,「過客」的心態普遍見於受訪學生的訪問中——不論之前對台觀感與想像如何,台灣對他們來說都不再是值得久留、費心思耕耘的地方。受訪者們經常提到選擇來台念書的主因是有更多到國外念研究所、接觸的機會,而這樣的說法,除了功利主義以外,我們也該看到他們在台灣經驗到的種種意見衝突、身分貶抑、制度化的差別待遇,加上最根本的法令限制(畢業後不得留台發展),讓來台的中生注定只能是過客。

一位來台前頗喜歡台灣的受訪學生分享他在台灣待了幾年的心境,「覺得自己是個異類、邊緣人,跟大家不一樣……待完四年趕緊走就好。」從迥異甚至衝突的台、中兩種國族框架,衍伸出涵蓋日常生活眾多面向的制度規範與認同論述,形塑出對中生極不友善的環境。不管原先覺得台灣是自由民主之島或是保留民初遺緒與中華文化之地,種種將中生區隔、差別待遇的制度,讓喜歡台灣環境的人難以久留,加上容易放大檢視中國人身分的輿論環境,更讓部分終生視台灣為無法生根久留的漂島。

———————————————————————————————————————————————

參考資料:

[1]描述立場偏向民族主義的網友的用詞;同時也用來指涉受到中國共產黨旗下共青團指揮或影響,而自發維護中國共產黨權威的一群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