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瀚雲、郭沁妍、陳柏翰、黃脩閔
前言
自疫情爆發開始,由於本土確診個案的數量稀少,台灣一直算是世界上相對穩定的地區,整個台灣的穩定,造就了大學端的運作仍然可以保持穩定,不受太大的影響。台大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雖然許多活動紛紛取消,但所有課程,不論是實體或是線上,都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擺,學校裡,學生也能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保持基本的社交活動。不過,事實上,仍有一群人,他們的學業、機會、人生規劃都因為疫情而被打亂,他們就是自台大交換至他校的交換學生。
要成為交換生,需要經過漫長而繁瑣的準備與規劃,並且耗費時間與金錢,方能換得踏出國門的那一步,可是,隨著世界各地疫情的失控,分散在世界各國學校的交換生們紛紛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少數的交換生繼續堅守交換國家、也有一些人回到台灣用線上的方式完成交換,但大多數的他們,考量到疫情的高風險,在抉擇之後,選擇放棄交換,回到台大,恢復學籍 。
意識報訪問了16位受到疫情影響的交換生,從他們的口中,帶大家了解,臨時放棄交換回台的交換生,能夠順利銜接台大端嗎?還是會遭遇著什麼樣的困境呢;而選擇繼續交換的交換生們,他們的處境又是如何?
同時,為了更全面的了解交換生所面臨的衝擊,意識報也訪談了國際事務處海外教育中心的高繼吟總監。海外教育中心在國際事務處的架構之下,負責的是出國相關的海外教育計畫,包含交換學生、訪問學生、雙聯學位學生、暑期短期課程及姐妹校提供的實習計畫,主要針對學籍在台大的學生赴外進行學習的相關業務。而意識報訪談的高總監,負責海外教育計畫的統籌。
在此意識報感謝提供意見與經驗的交換生,與接受訪問的國際事務處高繼吟總監。
要成為交換生,需要經過漫長而繁瑣的準備與規劃,並且耗費時間與金錢,方能換得踏出國門的那一步,可是,隨著世界各地疫情的失控,分散在世界各國學校的交換生們紛紛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少數的交換生繼續堅守交換國家、也有一些人回到台灣用線上的方式完成交換,但大多數的他們,考量到疫情的高風險,在抉擇之後,選擇放棄交換,回到台大,恢復學籍 。
意識報訪問了16位受到疫情影響的交換生,從他們的口中,帶大家了解,臨時放棄交換回台的交換生,能夠順利銜接台大端嗎?還是會遭遇著什麼樣的困境呢;而選擇繼續交換的交換生們,他們的處境又是如何?
同時,為了更全面的了解交換生所面臨的衝擊,意識報也訪談了國際事務處海外教育中心的高繼吟總監。海外教育中心在國際事務處的架構之下,負責的是出國相關的海外教育計畫,包含交換學生、訪問學生、雙聯學位學生、暑期短期課程及姐妹校提供的實習計畫,主要針對學籍在台大的學生赴外進行學習的相關業務。而意識報訪談的高總監,負責海外教育計畫的統籌。
在此意識報感謝提供意見與經驗的交換生,與接受訪問的國際事務處高繼吟總監。
抉擇:交換生的心路歷程
意識報訪問的16位受訪者中,就分布的區域而言,6位至歐洲地區交換、2位至美國地區交換、2位至中國地區交換、6位至除中國外的東亞地區交換。在抉擇放棄方面,共6位受訪者維持原交換計畫,10位選擇放棄交換回台。時間方面,11位受訪者是自108學年第一學期開始交換,預計交換時間一學年,另5位受訪者是108學年第二學期開始交換,預計交換時間一學期。就結果來說,10位受訪者放棄交換回台,其中2人為延畢交換,學分已滿,依校規直接畢業,其餘8位受訪者恢復學籍,繼續完成台大學業 ; 另6位受訪者仍持續交換計畫,不過只有2位留在交換國家,剩下4位以回到台灣的用線上交換的方式維持。
在回台以線上交換的4位同學中,政治四曾同學提到,本來已經打算放棄交換,不過突然收到SMU願意讓學生能回國完成交換學業的通知,對此也對交換學校方感到非常感謝。留在交換母國的圖資三吳同學也表示,在即使回台灣還是能以線上課程的形式繼續交換的情況下,並沒有放棄交換的打算。其餘的10位交換生,則在種種原因之下,放棄了交換並回到台灣。
影響交換生決定的因素,主要有家人及自身安全的擔憂、機票與費用的考量,以及所在地區的區域性差異等。
家人的擔憂會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在異地的交換生活中,倘若面臨前所未見的情況時,家人的支持與建議往往成為左右決定的關鍵,在受訪者中,有4位提到家人的意見是關鍵。心理五的李同學說:「聽了家人的勸,某方面來說也是回國的原因,原本一開始他們說照顧自己就好,但後來疫情大爆發,轉而希望我回來比較好,後來就放棄在荷蘭的交換回台了。」政治四曾同學也說,爸媽每天看著新聞上說國內外疫情越來越嚴重,感到憂心忡忡,感受到家人的壓力,再加上自己評估之後也覺得台灣環境比較安全,於是也做出回台的打算。
從交換當地移動回到台灣的安全因素與機票也是考量的一環,社會四葉同學直言,能否順利回台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生傳三郭同學也說,遇到最大困難是回家的方式,因為當時歐洲很多地方交通都因為肺炎而有所調整,許多班機也被取消。在歐洲的交換生許多都因為機票的問題煩惱了很久。而前面提到的圖資三吳同學,因為考量到從交換地移動回台灣中間必須經過都市,具有一定感染風險,而決定留在日本當地。往返各國的航班常因為機上為密閉空間,只要乘客中有人為感染者,其他乘客即可能有風險一併中鏢,而成「毒班機」。這或許可以解釋某些交換生的擔憂,畢竟搭乘交通工具移動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與人群接觸,比起待在學校宿舍,反而會讓得病的機率升高。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交換生是否回國的考量點,也會因為所在地區不同,而出現差異。在法律四王同學分享美國交換圈的經驗中,高昂的醫療金額是交換生決定回國的考量點,畢竟一旦在美國得病、住院,接受治療的代價並不是一般交換生能負擔的起,而相較於美國,台灣擁有低廉完善且讓人安心的醫療系統,在疫情的當下,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交換生較願意回國的原因。另外,在歐洲地區,缺乏防疫觀念的文化是促使交換生回國的一個重大推力,至法國交換的國企三程同學提到,法國的生活中未見有任何防疫的措施或警覺(如街道、地鐵上仍有許多人未配戴口罩的大聲咳嗽、機場車站等無體溫監控),且歐盟申根地區無邊界管制讓疫情容易快速擴散,勢必嚴重影響生活的安全性、留在當地也無法好好上課或至其他歐洲國家遊玩,已經失去當時申請交換的意義,也考慮到如果在當地不幸生病,所能獲得的醫療資源將十分有限。
天秤的兩端,一邊是疫情造成的風險,另一邊是離開、放棄的損失,所有的因素都是一個個的砝碼,交換生們只能依據自己與家人的判斷與討論做出決定,這就是抉擇。本文則是希望能探討交換生面臨這些抉擇時,校方給予了怎樣的制度與調整,有無改善空間。
▍時程
在16位受訪者中,訪談資料顯示,不同地區的交換生,做出去留抉擇的時程,與病毒在全球的擴散軌跡有高度的相關性,因此本文視疫情蔓延的時序,分成一月底到二月的東亞、三月的歐美,以及三月之後歐美國家對東亞造成二次衝擊等三大類討論。
一、二月、東亞
最早面臨威脅的,是病毒的發源地,中國的交換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09年1月25日宣布中國大陸湖北省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三級,其餘地區則提升至第二級。法律三的林同學表示,中國人民大學1年27日便在微信群組通知交換生可選擇繼續交換或者放棄的相關說明,當時詢問台大國際處,均得到「靜候姊妹校通知」並「放棄交換無須罰款但無法保留交換生名額」的回覆,國際處在開完防疫會議後,表示可盡力爭取保留108-2的交換生名額至109-1,現等待台大校方與姊妹校的協調結果;生傳四的戴同學(至上海交通大學交換)則表示,國際處於1月28日告知交換生可以選擇放棄交換,後2月5日再次來信表示可以選擇放棄交換或是由國際處盡力爭取交換延後成109-1。目前兩位交換生皆放棄原先108-2學期的交換,回到台大修課,109-1的交換則靜待其變。
而後,隨著病毒漸漸傳出中國,東南亞的星馬地區與東北亞的日韓也受到了威脅。
針對星馬地區的交換生,台大國際事務處於109年2月14日詢問新加坡交換生是否放棄交換資格,期限至2月20日。在馬來西亞方面,二月初時地理五的蔣同學有向台大端詢問,但由於當時(2月20日)馬來西亞疫情不嚴重,台大端並沒有因應措施。至於日本方面,在2月22日台灣政府將日本旅遊建議升至第二級警戒後,台大國際處於當天向赴日的交換生確認交換意願,並給予約10天的期限考慮,時間至3月2日。
截至二月底前,在東亞地區的交換生們,除了在中國的兩位放棄回台之外,至日本、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六位交換生中,只有前段提及的蔣同學選擇放棄,其於五位均繼續留在交換國。本文以為,交換生之所以未在當時考慮回台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除了中國與韓國(新天地會事件)出現大規模的感染之外,其餘東亞國家均無太多的民眾受感染。以數據來看,至2月29日為止,日本的感染人數為241人,新加坡為102人,馬來西亞僅有25人。在三個國家的感染人數均為數不多的情形下,雖然疫情的陰霾帶來濃厚的不安全感與一定的風險,但衡量下並非,且在學校這個相對單純的環境中,要接觸到病毒的機會自然更小,因此交換生們在當時並無出現普遍性放棄的情況。
三月、歐美
真正迫使大量交換生回國的時間點,在三月之後。
三月初,疫情在義大利爆發,並隨即在歐陸地帶迅速擴散,於是,在歐洲各國的交換生,也面臨到了疫情的衝擊。
荷比法地區,法國是歐洲地區首例出現確診病患的國家,至法國高等經濟商業學院交換的國企三陳同學表示,3月2日法國開學,隔天3月3日國際事務處便來信詢問是否繼續交換,3月7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法國列為第二級旅遊警示區,同時因法國單日確診人數超過300,總確診人數破千而決定歸國,3月12日法國確定停課,隔日3月13日才搭機返台。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3月11日將荷蘭旅遊疫情警示提升至第二級,而在10天之前的3月2日,台大方已發送提醒信給荷蘭的台大交換生。心理五的李同學於3月2日收到信件時,因當時荷蘭是疫情相對緩和的國家,並未打算返台,直到3月9日左右意識到疫情大爆發時才決定返台;生傳三的郭同學則是等到3月11日荷蘭被列為二級警戒區時,收到台大方寄來的留校意願表後,才決定返台。
比利時荷語魯汶大學的會計四鄭同學於3月3日收到院級辦事處來信,通知可提前結束交換返回台大,目前已完成退宿手續及轉換學籍的流程,交換校方於3月9日向交換生表示,因此次疫情致死率不高,一切活動及課程皆會如常進行,然而兩天後的3月11日,比利時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第三級旅遊警示區。
德國地區,弗萊堡大學交換的社會所三江同學於3月9日即德國旅遊警示升為第二級後兩天收到台大向交換生寄出的交換意願調查表,3月16日再次收到信件,因歐洲疫情變化劇烈,交換生可重新填答以更改交換意願,學校將以最速件處理學籍問題,而後台大校方也表示可詢問德國校方是否願意讓交換生以線上形式完成交換,屆時可推遲恢復台大學籍的時間。
至於臨近德國的捷克,至查理士大學進行訪問學生的社會/心理四葉同學表示不打算返回捷克,希望可以在台灣遠端把原本捷克當地的學分修習完畢,若不行則會遠端修習台大課程。
歐洲之外,一洋之隔的美國,在3月中旬開始,也逐漸面臨疫情失控的狀態。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109年3月17日將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州旅遊警示提升為第三級,其餘各州則提高為第二級。中文四的苗同學於3月16日收到回國意願調查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校方採取線上授課,因此返台後仍可繼續交換課程;法律四的王同學於3月6日便詢問美國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是否可結束交換及疫情相關對策,3月7日交換校方回應可申請結束但不會獲得任何學分,當天宣布下學期課程由學生決定到校上課或者在家遠距教學,3月12日交換校方宣佈交換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先行回國,並且在母國完成交換生的學業,3月17日法律學院來信詢問是否繼續進行交換,期限至3月19日止,當天向台大方回覆說不會提前結束交換,但會先行返台。
三月、東亞
在歐美地區疫情失控之後,東亞也迎來了第二次高峰。
日本,3月17日,在旅遊建議升至第二級警戒的將近一個月後,我國政府再度將日本旅遊建議上調成最高級的第三級警戒時,國際事務處再次向日本交換生確認是否繼續交換,並給予期限至3月30日。在交換日本的三位交換生中,生傳五的謝同學雖然表示因非個人因素而被迫放棄交換讓人感到挫折,但學分已經足夠,因此放棄交換後會直接畢業;李同學因日本旅遊警戒升至第三級而選擇放棄交換,之後將恢復108-2台大學籍;圖資三的吳同學則表示,因日本國際教養大學於3月19日公告交換生可以線上課程的形式完成學業,並且可使用學生簽證滯留日本的任何地方,他與事務處確定繼續修課後,將在疫情尚緩的秋田尋找住處,避免需經由東京等高危險地區回台。
同為3月17日,在新加坡的確診人數攀升至266例後,台大方第二次向交換生詢問交換意願。在新加坡管理大學交換的圖資五的林同學於3月17日收到信後,翌日3月18日,接到交換校方通知交換生可盡快返回母國,於是當即決定返台,並保交換籍在線上完成課程;政治四的曾同學於3月因新加坡疫情嚴重而返台,原本考慮放棄新加坡管理大學學籍,但後來交換校方表示允許交換生在母國完成學業,因此將繼續交換。
小結
東亞,是這次疫情中最早被波及的地區,中國早在1月27日即詢問交換生是否續留,而新加坡、日本兩國的學生也分別在2月14日與2月22日收到學校寄來的通知,期限分別是2月20日及3月2日。但在此階段,除了中國的交換生選擇放棄之外,日、馬、新三國均因為確診案例不多,風險達不到多數交換生認為需要放棄的時候,而並無太大的反應。真正讓三國的交換生決定回台的時間點落在三月中,原因是疫情自歐美地區延燒回東亞,造成東亞各國疫情的二次高峰,在確診數紛紛攀升的情形下,留在當地風險亦隨之提高,故紛紛選擇回台。
歐美地區自3月初爆發疫情後進入失控狀態,在短短的時間內疫情迅速擴散,立刻攀向高峰,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歐美地區的交換生必須在短短的期限內決定是否回台,以法國為例,程同學選擇回台的時間落在3月10日前,法國確診數單日增加300例,且總數破千之後。此後。3月10日至3月20日之間,疫情迅速擴散,荷蘭、比利時、德國、捷克等國的交換生也紛紛返台,在所有受訪者中,僅有一位同學仍留在當地。
在放棄交換回台大的10位交換生中,有2位大五的同學因為為延畢交換,回到台大後直接依校規辦理畢業,結束了身為台大學生的身份。另外8位同學,則是恢復學籍,回到台大修課,但在交換生們從國外返國的情況下,仍會面臨選課及宿舍的困境,以下論述之。
選課
有選課需求的8位交換生,面臨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無法參加初選」。在寒假過年前,一般台大學生已於完成初選一二階的線上選課,而疫情的始點,大略與選課時間重疊,國際事務處最早發給海外交換生的信,時間是1月28日,此時線上選課早已完成,故當交換生自交換母國回台,恢復學籍時已經無法加入線上初選,必須透過「加簽」的方式才能取得學分。
僅能全部透過「加簽」的方式取得學分的情況下,交換生能否修習課程的決定權全權交給教授,儼然已對回國交換生造成「選課不確定」的不便性,另外也有課程須在特定時間完成表單申請,在交換生回國之後已經錯過時間無法加簽,變相造成選不上課的窘況。除此之外,疫情的爆發也造成教授加簽意願受影響,生傳四的戴同學表示,許多課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教授減少加簽名或是不開放加簽。本來交換生就必須以加簽的方式選課,但在種種因素之下使得拿到授權碼的機會較往年更顯不易。然而,許多從歐美地區返台的交換生們,在政府的管制下得面臨14天的居家檢疫,等同於從歐美返台的交換生最快3月底才能回歸校園,代表交換生得在無法到校的情況下進行加簽流程,大多僅能委託同學代跑,甚至還需要需要寄信向每一位教授解釋,例如國企三的成同學。最後程同學也因為選課程序太過繁雜,向學校申請減修。
此外,在心理五的李同學與法律四的王同學的訪談當中,交換生也能透過繳交學生報告書的形式選上課程,時間在人工加簽單結束後的第4週,不過由於學生報告書完全仰賴老師的決定,因此交換生需要花時間搜集資訊、花人脈了解老師的需求。因此,大多交換生均希望學校能夠統一開設一個平台,保障返台卻同時得落實居家檢疫的同學上課權益。
針對選課問題,國際事務處表示面對同學的選課問題,同仁們有向學務處與教務處協調實體課程的加退選,由於返台的交換生因機票時間、實行居家檢疫,無法趕上前兩週正常的加退選時期、與第三週實體的人工加簽事宜,為了讓同學有更多的彈性空間,人工加簽延長到第四週,且考量到無法現場加簽的因素,讓同學以email的方式詢問授課老師加簽的意願,再用email提供給教務處當作證明,幫助還在海外或居家檢疫的同學在選課上更加便利。
宿舍
參與問卷調查的16位同學中,多數同學的住家在台北或者另外有住處,然而有少數卻面臨無居處的窘境,其中心理五的李同學表示,回台後將根據政府政策進行為期14天的居家檢疫,但檢疫期結束後回台大就讀時將無宿舍床位可住,後來在寄信給住宿組後,住宿組隨即安排床位,因此其在完成自主健康管理後,便入住宿舍;政治四的曾同學回台後,得知住宿相關問題要另外詢問住宿組,經詢問後一開始並未得到住宿組的回信,但最後仍有成功入住宿舍。
國際事務處提到,當時有許多需要緊急應變的狀況,也需要跟各處室協調如何處理,學生住宿雖然歸住宿組管理,但住宿組仍需要跟國際事務處確認資訊與決定解決方案。有鑒於理解到部分學生放棄交換回台後有宿舍的需求,住宿組與國際事務處討論後,決定以個案的彈性方式處理,交換生個別與住宿組進行溝通聯繫。
考量到各國不同的學制、學期長短與開學日,再加上各地疫情情況均有所差異,國外姊妹校也根據情況推延開學日期或宣布課程線上化,各區的時程與決策也影響著交換生決定該繼續交換、放棄交換或回台以線上課程的方式完成交換。其中,有4位受訪者選擇回到台灣以線上方式完成交換。
美國大學的第二學期於1月份開始,到了北美疫情轉為嚴峻的3月中時,學校的課程進度也已過了一半。法律系王同學指出,3月初時學校就採取了彈性出席,3月中宣布所有課程改為無限期線上遠距授課,同學也詢問校方是否在不結束交換計畫、保交換籍的前提下,讓學生返國以收看網路課程的方式,線上完成這學期的課業與考試。在信件往來後,校方同意同學的決定,遠距完成本學期學業,也讓同學在第二學期的付出不因疫情提早返國而付諸流水。而遭遇類似情況的也有去新加坡交換的圖資系林同學,新加坡疫情在2月中下旬趨於嚴峻,3月中旬學校主動通知交換生若有回國意願者學校予以尊重,並遠距完成本學期課業。
於3月開學的歐洲與日本所採措施則與上述不同,如德國梅克爾則宣布全德大學開學順延至4月20日,荷蘭則全面改為線上教學,法國與日本則有部分學校也提前宣布取消面對面授課。原本預計在法國交換的國企系鄭同學點出,雖然姊妹校曾詢問同學是否願意保留交換學籍在台線上交換,但由於線上交換失去了體驗當地文化的意義與認識當地同學的機會,且姊妹校表示仍須數週的時間才能完成線上課程的規劃,同學也無法好好上課,因此便打消了保留交換學籍的念頭。相較之下,在日本交換的圖資系吳同學表示,姊妹校校園與宿舍全面封閉,所有學生必須離校。學校替因鎖國等不可抗力無法返鄉的留學生介紹、連絡可接受外國人的公寓等替代住宿並補助相關費用,而其餘的大多交換生將繼續在母國以線上課程完成交換。想要好好把握這次交換的吳同學,即使學校將所有課程線上化,但在接受採訪時還不打算回台,積極尋找住宿把以握留在日本生活的機會,盼不因疫情而被迫中斷交換計畫。
在交換生與國際事務處的訪談內容中,有許多地方值得討論。首先是在寒假期間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問題。
本次疫情最初受影響的是中國,台灣當局1月28日時便將中國內地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計畫前往中國交換的同學。在疫情之初情況並不明朗,學校也未有處理相關事宜的經驗,同時也碰上農曆年假,雖然國際事務處的同仁盡責地在年假中處理疫情相關事宜,但行政效率與討論難免受到拖延。原定要於第二學期制中國交換的生傳系戴同學指出,過年期間每天都處於各種糾結與未知中,同時對親友的詢問也無法給出正確答案,讓人備感壓力與不安。
在這次疫情中,由於台大方有武漢的姐妹校,所以國際事務處早在中央政府開始把疾病列為傳染病、武漢列為一級旅遊警示後,就開始持續追蹤情況,並向姐妹校詢問當地態勢。交換生的議題也在學校的防疫小組於一月底、二月初成立之後,在每一次會議中都會定期追蹤跟討論評估相應措施的標的。但由於過年期間也是中國姐妹校的休假時段,因此當學校第一時間詢問對口的學校時,回應時間相對來說也較為漫長,因而有向同學告知相關事宜正在洽詢、但仍待姐妹校回覆的情況。
其次,針對僅交換108-2學期的學生,能否順延至下一學期,也有其為難之處。
在一月底的時候,已經有中國的部分學校來信說取消第二學期的交換計畫,國際事務處立刻跟主管(國際長)報告,討論並請長官作出裁決,加上教育部在2月5日行文要暫緩赴陸的交流,國際事務處便遵行政府政策。一開始,由於每年度甄選的名額有限,且下學年交換生名單也已確定,因此無法保證為同學爭取順延交換,鼓勵同學以海外教育、訪問學生的機會取代。但在2月5日校方開完防疫會議之後,國際處則表示會以專案受理陸港澳地區的交換事宜,也針對其他地區因疫情而無法交換的同學,向姐妹校爭取下學年交換的額外名額。
即使台大努力爭取將108-2的交換生順延至109-1,也需考慮到當地疫情及姐妹校因應疫情的政策。事實上,出國交換學生甄選簡章是以每年度出去的名額做計算,跟姐妹校簽約也是用年度的名額計算,學校空間與資源有限,無論是在宿舍的容納程度、師生比的要求下,可能會有數量無法因應所有交換生移至109-1的狀況,何況109-1原先的交換狀況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海外教育中心強調會幫同學提名,惟能否接受提名仍待姐妹校的考量與決定。
另外,針對109-1預計交換的同學而言,仍是不確定的狀態。目前,陸續有姐妹校來信取消或延後109-1的交換計畫,最早發布的是新加坡,在日本疫情於3月較為嚴重時,就有先來信提及可能要取消,相應措施則是可能延到下一學期。之後新加坡、澳洲等姐妹校也有陸續來信,此涉及不同國家的學期制度,愈早開學的學校就愈需要優先考量是否取消交換計畫。歐美學校雖較晚開學,但陸續也有學校決議取消下學期的交換計劃。
第三、校院級交換學生的對應窗口不同,所引發的資訊落差。
除了校級交換生外,也有部分同學透過院級推薦至國外交換,但以院級交換的同學,恐怕無法收到學校因重大議題而對交換生公布的最新措施,至新加坡交換的政治系曾同學指出院級交換的同學收不到國際事務處的信件,需要靠同學幫忙轉發才能接收學校因應疫情對交換生採取的措施。或許盼未來學校可以在重大議題上垂直整合相關部門,或設立一臨時部門統合學校相關事宜,設立單一窗口,讓雙方資訊可以更快更即時的交流。
高總監則表示,院系與校級無論是在徵選學生、與姐妹校的對口、合約本身,本來就是分立處理。針對整體交換學生要知道的資訊,如國際事務處處理到的案例與問題,國際長會在防疫會議裡進行報告,也會盡量協調院系間可能遇到的情形,容納可能需要考量的部分,由於國際事務處處理的量體較大,會將問題進行統整,發的公告都會同步通知院系承辦人,讓他們知道校級狀況。如果有跟其他處室協調的事情,也都會告知院系討論完的版本,惟各院系承辦人是否發信給各院級的交換學生,則為各系所內部之間的討論,因為每個院系和對方學校的交換學生計畫實務執行狀況不同,所以仍需以個別院系所和對方接洽的狀況為準,並不在國際事務處負責的範圍內。
最後,則是針對整體的回信效率與海外教育中心的應對模式。
事實上,在1月底至3月這兩個月期間,由於身在外地面臨疫情的威脅,交換生相當仰賴台大方提供的資訊,許多學生每天固定掛在信箱前等待學校回覆,而在當時負責與交換生聯絡的是國際事務處的規劃師們,每日信箱裡都湧入大量的信件,但仍盡力的給海外各地的交換生必要的資訊與問題的回答,海外教育中心處理交換事宜的同仁共有三位,108-2交換的學生有400多個人,109-1也有400多個人,八百人次的問題都由三位同仁進行回覆,業務上十分繁忙,加上業務性質的熟悉性、其他處室的忙碌程度,不太可能調派人手進行。
又因為衡量到同學的焦急,海外教育中心內部有協調3個工作天內盡量要回覆同學的信。這段期間,也多有職員加班到半夜、過年期間雖休假卻得利用網路與電話持續聯絡、或是假日仍然必須發信等情況。對國際事務處而言,他們充分認知到疫情的不可控制性,也明白同學們對於辛苦得到的交換計畫不如預期時的心態,只希望無論是學生、學校或是姐妹校,都能夠彼此強化溝通管道。國際事務處乃至於學校,都希望在確保學生的健康狀態、當地學校的安全後,再進行雙方面的國際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