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疫情專題】前所未有的杜鵑花節

 
黃禹翔、郭學云、黃玉真、吳品云 

2020年2月,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到日韓等國,各級學校延後開學,也影響到杜鵑花節等大型活動。

2月17、18日,校方通知各系所杜鵑花節將從台大綜合體育館(新體)的室內場地,轉移至椰林大道上擺攤,以避免室內密閉空間造成群聚感染。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表示,該系系學會2月18日收到預告杜鵑花節要改為實體與線上雙軌並行,再加上先前已有規劃。便著手製作線上高中生專區。不過,多數學生還是期待杜鵑花節能如期擺攤。但隨著疫情威脅越來越大,校方最終在2月24、 25日決定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改為線上展覽、社團博覽會延期舉行。校方在2月26日即對外公開宣佈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改為線上舉行。

雖然校方在開學前一週即作出決定,但每個系所單位之間的溝通效率不同,系學會在2月24日起才陸陸續續經由系辦接到正式的email或公文,而哲學系甚至始終沒有收到正式通知,而是經他系負責人口中才知道杜鵑花節無法擺攤。而且公文只有提及杜鵑花節改為線上,並沒有告知系學會線上杜鵑花節採取的形式。政治系和園藝系等系所在2月27日就收到線上杜鵑花節的施行細節,也有系所如人類系、外文系一直到3/2開學才接到消息。獸醫系系學會則指出,學校共寄兩份公文,有醫學系的負責人未收到「杜鵑花節改成線上舉辦」的消息,獸醫系系學會則沒有收到第二份公文,偶然從植昆系得知線上舉辦的方式。日文系系學會也提到,這次杜鵑花節公文正式發布和訊息流出時間的落差,使大家總是從其他人口中聽到校方的新措施,難以確認真假。

校方要求選擇預錄影片的系學會在3月10日之前繳交13分鐘以內的影片,很多系學會在第一時間卻沒有接到消息,也因為連假和延後開學等因素沒辦法即時跟內部或系辦溝通,導致部分系學會只有不到兩個禮拜可以準備。3月12日校方才針對線上直播進行網頁貼文宣導,因此,亦有對杜鵑花節有興趣的高中端學生表示他們對於線上杜鵑花節的舉辦方式並不知情,亦產生活動宣傳及觸及成效的質疑聲音。

3月14、15日,Youtube 頻道「NTU Campus 校園.臺灣大學 EDU 頻道」從早上九點開始依照節目表輪番播放各系趕工出來的預錄影片或直播。各系學會也在Facebook或Instagram開直播回答高中生的問題。有些系準備了懶人包,也有系學會架設杜鵑花節網站。

這次杜鵑花節改成線上進行,因與以往實體的校系博覽會舉行方式不同,又因時間相當倉促,準備過程中也衍生了許多問題。意識報透過訪問二十個學系的系學會,由訪問中整理學生認為校方端應該改進之處,希望藉此促使今後遇逢重大活動辦理方式的修改,能改善這次的亂象。


各學系因應措施及困難

許多系早在學校通知改為「線上」杜鵑花節之前,已就實體杜鵑花節的部分做了許多準備,有了各式各樣的構想,包括場地佈置、人員分配、道具製作等。例如:很晚收到通知的人類系,原計劃是將杜鵑花節攤位規劃成探險家的書房,擺放世界地圖、人類學相關書籍、籤筒(分別是人類學是什麼、出路、課程)讓有興趣者自行抽籤;始終未收到官方通知的哲學系,原本的計畫除了製作手冊、招募說明人員,用類似就業博覽會的形式去對有來參與的高中生做介紹,甚至還約了一些友系合作了解謎遊戲,準備好了獎品跟題目內容供高中生進一步瞭解各系。

因應疫情,各系基本上按照學校要求,提前錄製系所介紹影片,放在學校提供的YouTube平臺播放。並且在各系的臉書粉絲團直播,進行學長姐經驗分享,以及開放Q&A時段為高中生自由提問。

在預錄介紹影片的部分,對許多系來說亦是一項艱難的挑戰。首先是時間不足的問題,各系收到正式通知的時間大約在2月25日至2月28日期間,影片上交至學校的截止日期是3月10日,也就是說只有約兩個禮拜的準備時間中,各系人員需要討論影片內容架構、拍攝、剪輯,還要約教授進行訪談等。由於時間倉促,影片的品質也只能盡力達到預期效果,加重負擔外,亦有一些遺憾之處。除此之外,各系影片製作能力不一,也為影片品質帶來很大的影響。農化系為了使影片生動有趣,主要以動畫、加上旁白解說農化系的所學以及招生資訊,讓高中生對農化系產生興趣,並大概認識農化系。有些系還在影片中加入一些特效,使影片氛圍活潑,吸引大家眼球。反之,有些系因為缺乏應對人手,來不及找有相關專業的同學,只能由幹部硬著頭皮去做。此外,先前準備的實體展品、福利品都無法用上,系學會要在一到二週內從頭開始規劃影片內容、借器材、找受訪者、拍攝、剪輯,也有哲學系學會因眾多因素而無法準時交出影片。很多同學沒有拍片剪片的經驗,一到兩週的時間內也沒辦法對影片企劃多做討論,只能硬著頭皮跟時間賽跑。時間壓力也讓各系沒有餘裕可以檢查錯誤。獸醫系在交出影片後發現影音輸出有問題,也因為一早就要直播而沒有時間修正。

臉書粉絲團的直播幾乎各系都有準備。中文系本次準備了四場不同時段的直播,分享學長姐自己的經驗,也開放高中生自由問答;資管系還特別加入了教授採訪的環節,讓高中生可以更深入瞭解該系的課程;獸醫系則事先收集高中生對獸醫系的疑惑及幻想後,統整成28道題目。並將題目寫在白板上,用紙張將題目遮著,用隨機抽題號的方式回答問題。不但如此,眾多學系如心理系、法律系等則準備文字懶人包,放在臉書粉絲團供大家參考。

除了學校要求的影片介紹、臉書直播以外,許多系(例如昆蟲系)還自行架設了杜鵑花節的網站,以介紹該系所為主,並放了入學資訊等,供大家參考。比較特別的,例如地理系,將原本做成海報板的摘要優良課堂報告、撰寫地理新知專題,以及採訪系上研究所學長姐、畢業系友的內容,放入網站中。


線上進行的成效

在播出之後,有一些科系回應到觀看人次少的問題,園藝系與社工系學會就提到影片跟直播的觀看次數極少,遠遠不如過往實體參觀狀況;而地理系的同學也感受到不同於過往的人潮,會點閱的幾乎都是自己系的師生,或是真的有興趣的高中生。實體面談對於大學生而言不僅是面對面的談話,更是讓高中生更靠近專業的機會,例如對於化工系而言,杜鵑花節還有宣傳營隊的用途,沒有實體的接近,許多宣傳機會也有所限制;過往不同的科系讓高中生接觸科系內容也不限於解說,例如歷史系可能會透過桌遊來讓高中生接近自己的專業,但是急促的線上影片卻讓這樣的巧思無法展現。觀看次數少,反應的不只是高中生沒有來看自己的系,更重要的是杜鵑花節被「分化」了。對於許多科系而言,杜鵑花節實體化的意義,就是讓自己的專業被認識,但是分化後的杜鵑花節,失去了實體展演自己的空間,他們被認識的機會被剝奪,因此會閱覽的人往往是本來就清楚這個科系內涵的學生。

什麼樣的高中生會走進虛擬化的杜鵑花節?對學生而言,學校告知的時間太短,過程也太粗糙,可能有高中接到了消息但還來不及發送、或是即便高中端知道線上杜鵑花節,卻沒有一個指引手冊告訴他們資源在何方。高中生也許有自己想要問的問題,但也沒有人會想要花三個小時看同一個科系娓娓道來,他們變成搜集資訊的搜尋者,而不是在一個被整合的空間當被給予知識的漫遊者。高中生已知的資訊可能是在升學場域赤手可熱的熱門科系,這些科系也有相對豐富的資源讓高中生接觸到自己的粉絲專頁;而對於資源獲取相對邊緣的學生來說,可能根本不知道台大有這樣的科系、這些科系有什麼樣的系學會粉專,也沒有學長姐分享資訊,對於這樣的高中生而言,他們的杜鵑花節無疑是取消了。學校通知過程對於系學會端來說能整理資訊,構思如何透過線上的解說就服務到所有高中生的需求太過倉促,以至於不論是系上或是對於高中生,今年的杜鵑花節都有可惜之處。

但另一方面,線上的杜鵑花節也開啟了不一般的對話。社會系的同學就提到,透過線上播放影片跟直播,反而消除了原本實體攤位的限制,也讓原本沒辦法參與實體互動的人有加入的可能。例如他們邀請了一個時段是系主任主講,而透過影片的方式也讓系上老師參與杜鵑花節的意願提升。線上直播看似讓對話便的片面單一,但是身為發言方仍然有許多方式可以產生對話,儘管高中生對於這些科系的想像可能是粗略的,觀眾的回饋是未知的。但是這場線上互動,變成不再只屬與學生之間的經驗補給,也可以是窺探到大學教授發送知識的輪廓。

另一方面,線上的好處是資訊的傳播獲得了延續效果,這些被整理好的資訊可以被儲存,給予未來需要用到的高中生重複觀看的機會、也有科系因為這樣的政策,為自己梳理出完整的懶人包,更利於往後的網路形象經營。科技的意義不僅在於跨越空間上的藩籬,也讓這些專業的整理可以跨越時間,這些學生期待的專業價值能不輕易被遺忘。

最後,我們該如何評鑑杜鵑花節線上化的成效?「線上形式」可能方便了更多地區的高中生。但是,許多系所的相關負責人也提出,事實上不論是介紹影片,或是臉書直播的觀看人數不盡理想。外文系則表示:杜鵑花節改成線上運作後,看似會比較多觸及人數,事實上卻沒有。昔日杜鵑花節的高中生們,即便是路過駐足觀察一下,也是讓不同興趣的學生多了一個可以多看多嘗試新系別的機會。然而改成線上後,一開始若沒有想到要觀看外文系直播,便不可能有機會跟他們介紹本系,換言之,來看該系直播的人大多數是對該系有興趣並有些許研究,而我們準備要介紹給各式各樣不同的同學的內容,對他們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

社工系的同學提到,評估成效並不只能看直播上面的閱覽人次。當我們互動的對象不再是實體,而變成不斷變化的數字,背後的評等競賽便不難想像。改成線上的用意除了防疫的安全,更應該是可以透過科技讓資訊變得更加彈性與自由。但只計算直播人次為一個科系的宣傳成效,回應到最上端可能是技術的差異,也可能是一個科系可以被了解、取得高中生共鳴,產生互動的方式就有所不同。

我們活在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中,追求成效評估成本的思考模式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杜鵑花節的意義是為了讓不同的專業有彼此互動、產生被看見的可能,要求不同專業的價值要用同一種僵化的技術體現,可能這才是線上化的杜鵑花節最大的限制。


改善方向

首先,最多學系的系學會所提出的問題是:準備時間不夠。各系系學會在二月底才陸續收到改為線上舉行的通知,但預錄影片的繳交期限就在3月10日,造成各系只有一、兩週能構思及產出影片。開學前幾週又正是跑加簽、社團新招說明會的尖峰期,原先就相當繁忙的學生們需要趕緊抽出時間製作影片,許多系的系學會都覺得很趕、很累。

第二,許多科系的系學會都覺得校方決策機制有問題,多次更改政策,使學生無所適從。例如杜鵑花節一開始改為戶外,後來又改成線上,「公布線上舉行」的通知亦沒有同時公布「實際施行方法與細項」,使學生相當無所適從。雖然學生多體諒校方隨著疫情發展修正政策、難以預估未來疫情因此採「滾動式修正」,但仍有許多系學會在訪問中表示,希望學校的政策可以一次到位,並且應儘早說明施行細則,避免學生端來不及因應。亦有學生認為,既然這次杜鵑花節已改線上舉行,應考慮直接延後杜鵑花節舉行時間,給系學會更充裕的準備時間。

第三,在政策宣達的過程中,資訊流通也出了問題,經過意識報的訪問,各系系學會收到訊息具有時間差,因此產生了各系準備時間的差距。本報訪問的科系中,大多科系都在2/24陸續幾天收到系辦轉傳的通知,但也有多個科系因系辦不清楚學生端負責單位或訊息轉達較慢等種種問題,造成比其他系更晚得到通知。

資訊流通發生的問題使許多系學會負責人感到相當徬徨失措,問題出在校方沒有成立杜鵑花節群組,亦沒有直接登記各系系學會杜鵑花節的負責人,無法直接聯繫學生。校方與學生代表間有成立一個防疫小組,但由於各系負責杜鵑花節的單位並非校務會議中的學生代表,主要資訊傳播並不是靠防疫小組,而是先把訊息給系辦,再由系辦轉告。然而,繁複的傳播途徑使資訊流通狀況混亂,意識報透過訪問得知,各系辦與系學會負責單位之間的資訊傳達速度不一,甚至導致某些科系的系學會並沒有收到資訊。

由上往下的政策宣布過程出了許多問題,由下至上的意見也難以傳遞,校方僅由原本的校務會議群組得知學生意見,但校務會議群組的學生代表並沒有包括各系學會會長,最多只有院學會會長,但院學會並不負責杜鵑花節,無法如實反應負責單位所遇到的問題給學校。

第四,許多科系的系學會覺得校方可以給予更多支援。例如,許多科系系學會沒有具製作影片、直播經驗的成員,今年遇到一些技術層面的困難,希望校方除了宣達這次杜鵑花節更改為線上,也應提供系學會技術層面的指導和支援。除此之外,也希望校方能盡可能協助學生排除其他方面的困難,例如日文系系學會指出並不是每個系都有適合的直播場地,因為文學院大樓還在建造,某些科系沒有適合的空間可以使用,希望校方可以幫忙協調。

第五,這次改成線上舉行,許多學生認為台大校方對高中端的宣傳不足,校方遲至原訂杜鵑花節的幾天前(3/12)才首次在粉絲專頁上貼文宣導杜鵑花節改為線上直播,使許多高中生匆忙退票或誤解杜鵑花節直接取消,產生校方活動宣傳及觸及成效不彰的質疑聲音。學校最後只以直播觀看人數作為評鑑指標,似乎也不夠全面。單純以觀看人數和往年實體舉行的參加人次對比,這次觸及人數大為下降,但畢竟線上推廣不僅侷限於當次直播,其他各系學會做出其他形式的宣傳(例如各系學會網站的懶人包、其他介紹影片)也應當被納入評鑑範圍中。

最後,學生提出校方應該更加活用線上舉行的彈性,彌補觸及人數比往年低的問題。例如,社工系系學會提出建議,校方除了原先架設的杜鵑花節網站,也可以給各科系的獨立頁面,並在網站中提供點選的連結。如此一來,各系用心製作的資料,不會像現況一樣散亂無章而使高中生難以查詢。也有學生認為乾脆捨棄杜鵑花節限於兩天的傳統,也許會有更好的成效。

各系系學會對這次杜鵑花節提出相當多可改進之處,但在訪談中,大多學生也相當體諒校方因應疫情的不易。希望吸取這次「杜鵑花之亂」所發現的問題癥點,下次面臨重大活動的緊急應對,在各方面都能有更好的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