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人社班專題】專班vs分散——淺談人社班的轉型

 
◎嚴子晴、吳品云 

沒人來唸怎麼辦--高中端的應對策略

  人社班在108課綱的調整、以及多所學校遇到招生不足的窘境之下,包括建中、北一女、中山女高等校都將原本的人社班改制作為因應。建中的做法是將人社班打散、歸納成人人可選擇的人社教育學程,與其他學程並行供學生選修。這樣的做法對照了108課綱多元選修教育的理想。然而這個單純的原因背後,反映著當今中學教育文、理組資源不對等的脈絡。建中的黃春木老師就坦言,一直以來都有同學想學習人文社會,卻因為家長的反對、對於現實考試制度的妥協;另一方面,在現有的考試制度運作下,基於升學考試的優劣考量,不僅是社會組不斷在萎縮、每年報數資班與科展競賽的學生也在不斷下降。

  中山女高同樣順著108課綱的潮流,將人社班從集中式轉型成分散式。中山的特教組組長張馨仁表示,由於人社班導師責任重、不易選任,再加上學生報名人數有下降趨勢,校方也希望能在制度上提供學生更有彈性的學習環境,因此校內早已有轉型為分散式的討論,這次恰好搭上108課綱因而成功轉型。馨仁組長也指出,雖然分散式目前僅實施第一年,成效還需要夠後續追蹤,但就報名人社課程的學生人數而言已比往報名人數50至60名。就報名人數而言,分散式現階段的確比集中式更能吸引學生,開放人社課程使所有對此有興趣的學生皆能參與,讓學習的可能不再受到類組、班別的限制。


歡迎光臨人社班--制度設計的理想

人社班的低報名率固然有結構性的問題所在,彰顯了台灣社會組不受重視的困境。但當人社教育消除了既有的門檻,變成所有學生的可得選擇,其實也代表著人文社會在人才教育的另一種機會。黃春木老師認為,就算是理工類型的科系也需要人文素養,尤其是他接觸過的不少學生其實對兩者都有興趣,所以人社班的轉型不但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跨領域的思考邏輯,也可以將人文學科的種子傳播得更遠。人文社會學科不應該只是學生在升學考試中退無可退的避港,跨越資優與社會組的門檻與刻板印象、每個領域的學生都應該要有機會接觸,人文社會的推動才有意義。因此在現實情境考量與理想的教育想像下,人社班的分散式教育都成為各高中的選項。

  這個方式似乎對於高中端來說是阻力最小的路,但在這個改制的應變過程中,執行人社班計畫的老師有不同的解讀以及想法。當初推行人社班的期待是設置像人文社會科學實驗班,而不是資優培育傾向。陳東升教授表示,「資優」以及「專班」的設置,其實是因應教育制度的決策。不集中的話,當時教育部的規定就沒有辦法叫資優班;而沒有辦法叫資優班,就沒有辦法去申請經費。對陳東升教授而言,當初最重要的是進入整個體制,因此在設班上些許妥協,同時也跟第一線的老師溝通,期待在高中階段對人文社會科學「有興趣」的學生,能在知識學習上,有同儕老師的支持。而不是過度強調了「資優」,讓這變成一種標籤衍生學生的壓力。

  當北部地區的學校因應少子化將原本的人社班轉變成讓有興趣的人都有機會可以選修的分散式制度,試圖在這樣的困境下力求突破,看似創新的解套方案看在計畫主持人陳東升、陳志柔兩人的眼裡,卻有不太一樣的想法。首先,兩位老師都考慮到不能忽略教育現場的文化、各校之間資源分配的落差,而分散式的設計其實很仰賴學校本身的資源多寡,資源多的學校可以利用分散式課程替學生規劃更有彈性的選修課表。若是學校沒有相關資源,可能會讓分散式的人社課程跟108課綱的多元選修課程看不出差異。因此對於已經轉型成分散式班級的學校,雖然老師們都是抱持尊重與支持的心態,但是陳志柔教授也直言並不會輔導所有高中都跟進這樣的改變,「或許北一女、建中有這樣的條件,但別的學校比較難有」所以讓各校擁有自主判斷的空間。

  除了制度面的反思,老師們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對於學生來說集中式與分散式教育的利弊。資源的開放,的確讓學生在規劃課程時擁有更多的自主性,接近資源的多元管道也拓展更多的可能,但是老師們強調,不能忽略人對於社群連結的渴求,尤其是在看重同儕的高中階段。「假如你沒有那個社群的認同、社群的連結,然後你沒有一個合適的經營這個社群的機制,那你如果完全開放,那就崩潰了。」陳東升教授就以台大曾經討論要不要設置大一大二不分系為例,他認為台灣的學生在過往升學體制的培養過程中,需要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場所,在向外探索歷練的同時賦予一定的彈性,而系所、學會活動則給予個人歸屬感,能給予更多向外發展的鼓勵。而陳志柔教授也是抱持同樣的看法,「(美國)大學你雖然有個主修,但沒有說同班同學,台灣即便到大學還是走同班同學的路,美國大學跟高中是沒有的,所以那種小孩是從小就習慣在沒有班的情況生活,台灣不是這種制度,你弄一個分散式的是制度突破,可是實際上是違反目前台灣文化,風險很高。」他擔心分散式的制度設計會讓對人文社會學科有興趣的人缺少形成凝聚社群的契機,先前專班的好處是對人社有興趣的學生,在人社班的空間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彼此會產生凝聚力,讓他們走在這條路上不會走著走著就散掉了。在現階段台灣的高中還是以班級為單位來從事各種活動的狀況,來自同儕的社群支持對於高中生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人社社群的集結,中山女高的馨仁組長有不同的看法,她指出,即便採分散式教學後,來自不同班級的學生在人社課程以外沒有共同課程,但學校還是規畫每三週有一次專屬人社班的班會課,可就共同議題相互討論,有不少學生還是自發組成服務隊,準備在暑假到幾所小學舉辦營隊、協助課輔。由此可見,成班並不是創造學生之間社群連結的唯一方式,還可透過安排其他活動,營造團體的歸屬感與凝聚力。


凝聚創意的空間--集中式與分散式設計的反思

  既然現階段的分散式設計在老師眼中並不是最佳的選擇,他們也各自回應了人社班到底該以什麼樣的面貌去回應近年來招生不足的問題。陳東升教授認為分散式設計並非只有缺點,也是為了達成人社班成立的初衷而因應的不同策略,只是需要更將學生的需求的納入考量,因應不同的變化搭配不同的操作方式,不會只有一種標準的解答。如果能夠在分散式的制度設計基礎之上,想辦法讓這些人有一個建立社群的可能,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像是北一女的做法是仍然給予一個空間,讓平時分散在各班的人社選修學生可以聚在一起,在空間上有凝聚的基礎,這樣的設計就讓老師大為讚許。另外,老師也提議可以參考牛津或劍橋書院裡的導師制度,在固定的時間請一名駐校作家,在凝聚的空間中,學員與老師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所謂有意義的事情,就能在這樣的環境設計裡面發生。

  陳志柔教授則是鼓勵學校從招生策略做改變,他認為前幾年可以在招生策略上做些改變,他認為前幾年人社班之所以無法吸引一類組的學生去讀,是因為學生甚至是家長會認為,人社班的訓練對於升學沒有幫助。但是108課綱上路之後,不論是升學的方式越來越多元,還是對於素養的重視,都會讓人社班所重視的價值以及在這段期間培養出來的思考、寫作能力越來越被看重,「我們本來就很有信心(人社班)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人文素養的養成,以及人才的培育,是整個人社計畫的執行目標。這群老師體認到要讓長期重理工輕人文的社會現象有所轉變,是必須要讓這些資源進到體制、讓更多人感知人文學科的力量。在用教育改變社會價值觀的過程中,儘管不可避免地遇到外在的質疑、升學抉擇的妥協,他們仍然用人文社會的關懷與想像看見結構的限制、並找尋更多空間,打破舊有的框架。人文社會科學並不是過了升學考試便會過期的有限知識,而是一種具有可塑性的創造力,能看見表象背後的交錯變化,能在複雜的難題中創造更多可能。

而在人社班計畫內的集中式與分散式班級外,雄女則是選擇與上述兩者不一樣的路。108課綱施行後,雄女老師經討論決定退出人社班計畫,改在108課綱的選修課中放入撰寫專題的課程設計,修課同學無論是自然組或社會組皆需撰寫專題。針對這項決定,雄女歷史科郭孟蓉老師認為,雖然過去在人社班計劃內的集中式人社班的學生,所撰寫的專題成果不錯,但集中式的人社班有資源分配不均的疑慮;選修課擴大對象的方式也許不如過往效率佳,但也使資源過度集中於少數特定學生。對高中端的老師而言,讓所有資源讓有心學習的高中生共享、學生在過程中學到東西,意義更為重大。此外,選修課程的設計也能讓不論哪個類組的學生,依據自己的人文或自然科學等興趣選擇自己想修的選修,並進一步去探索。退出人社計畫後,雄女也會與其他大學合作,邀請大學教授進入校園講課。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雄女退出人社班計畫,但在108課綱施行後,能夠讓資源分配給更多人,學生也能從中獲得與過去人社班類似的訓練與經驗。


結語--人與社會的未來

「所以我們人社班為什麼要顧好這個香火呢,除了現在的狀態之外,可能還有外溢效益。等到準備好他可以擴散連結出去,這對未來快速變遷社會的韌性是很重要的。這種有韌性的社會要建立起來,最重要的還是人,不只是技術的人才,要有思想的人才。」陳東升教授的前景遠大,熱情卻不曾消退。對於計畫主持人跟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來說,不論是分散或是集中教學,人社班的魅力並不會因為班級的隔閡而被阻擋,而是期待有更多的同學能被彼此接納、用關懷彼此串連,為台灣社會的未來打造出一片更加溫煦的展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