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悅、王紹孺、陳人豪
專題營為全台各校人社班學生發表專題的重要營隊,通常辦於每年七月初,為期三天,地點為台大集思會議廳。在專題營之前,學生必須繳交論文全文,由計畫辦公室安排研究生進行書面評論;參與專題營的學生也須針對他人作品撰寫評論。專題營除了少數共同課程以外,多數時間是小型研討會形式,由學生分組進行口頭報告,並邀請大學教授做綜合講評。專題營提供高二同學上台發表專題成果、接受評論人指導、與各校同學討論的機會,同時讓台下聆聽的高一同學觀摩學習,為自己接下來一年的專題寫作課程做準備。此外,高中教師亦會參與專題營,與他校教師交流、聆聽評論人對本校學生作品的建議,專題營進行的同時,各校教師代表會與計畫主持人陳志柔教授開會,討論第一線教學時面臨的困難。
一份「高中生」的專題研究:專題的要求與意義
撰寫專題的過程中勢必耗費許多額外的精力與時間,這也是許多學生在升高二時選擇轉班的原因。專題研究課程在人社班的定位是什麼?人社班學生的專題研究應該做到什麼程度?對此,陳志柔教授認為,「我看論文就是喜歡看背後的故事,好的論文就是寫完之後還會想寫,或是寫的過程中很痛苦,但寫完很爽。」專題研究重要的並非研究方法的精熟程度、字數的多寡,更非參考文獻的堆砌。真正重要的是在這份作品中,把「故事」說好,以及經過專題研究後,學生獲得的經驗、自信與成就感。陳志柔教授說,「高中生寫專題就是要讓高中老師看得懂,沒有人要你在高中寫社會學或是政治、法律的專題,用什麼問卷法、統計。」建中的黃春木老師也認為這份專題研究只是一份「習作」,重要的是把事情講清楚,以及在練習與修正過程中的成長與收穫。
至於專題研究之於人社班課程的意義,陳東升教授認為,「專題研究是要讓各位學習定義問題、獨立思考、蒐集資料、解決問題等等這些能力。」相較於一些歐美國家,如美國、法國、瑞典學生在高中時就已經開始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台灣的學生在這方面是很欠缺的。專題研究當初的設定,正是希望學生透過專題的寫作,培養實質所得能力。這樣的能力的養成,不只有助於在大學的生活中持續探索、發展在知識、學術上的興趣,更是面對現今愈趨複雜,變動愈趨快速的社會中,人們所應具備的重要能力。
專題研究除了能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軟實力,在現實層面上不可諱言的是,專題研究的成果能夠讓學生在大學申請入學時,具有相當優勢,而這也是許多老師會在學生寫作專題的過程提醒學生的。陳志柔教授指出,在人社班追蹤調查中,許多學生提及,專題研究過程中論述與表達的練習,對於大學入學個人申請很有幫助的。
1. 教師的焦慮與定位至於專題研究之於人社班課程的意義,陳東升教授認為,「專題研究是要讓各位學習定義問題、獨立思考、蒐集資料、解決問題等等這些能力。」相較於一些歐美國家,如美國、法國、瑞典學生在高中時就已經開始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台灣的學生在這方面是很欠缺的。專題研究當初的設定,正是希望學生透過專題的寫作,培養實質所得能力。這樣的能力的養成,不只有助於在大學的生活中持續探索、發展在知識、學術上的興趣,更是面對現今愈趨複雜,變動愈趨快速的社會中,人們所應具備的重要能力。
專題研究除了能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軟實力,在現實層面上不可諱言的是,專題研究的成果能夠讓學生在大學申請入學時,具有相當優勢,而這也是許多老師會在學生寫作專題的過程提醒學生的。陳志柔教授指出,在人社班追蹤調查中,許多學生提及,專題研究過程中論述與表達的練習,對於大學入學個人申請很有幫助的。
教學現場的困境
專題研究雖為全國各校人社班皆有的課程,但在學生組成、指導老師選定、研究主題、內容篇幅、呈現方式等方面,各校風格多少有所差異。由於本文作者群為建國中學、中山女高、高雄女中、台中女中、台南女中人社班/語資班的畢業生,對這五所學校的情形較為了解,故在舉例上也以此五校為主。
儘管專題研究當初的設定,就不是要學生交出一篇「驚天動地」的學術著作,而是更著重研究發現的「好好訴說」以及過程中的能力培植,但專題研究課程仍造成教學現場的高中教師們龐大的壓力。陳志柔教授提到,每次專題營結束後,與各校人社班老師的會議中,許多高中老師會詢問「是否能到高中舉辦研究法課程的教師研習」、「什麼是好的論文」。有些老師則對於自己指導的作品在專題營中受評論人批評,感到困惑、不滿,甚至期待計畫辦公室提供專題的「參考範本」。高中端的許多老師對於「專題研究」的想像,與當初「專題研究」課程在人社班課程規劃中的定位存有差異。陳志柔教授認為,高中老師經常用一個過高的標準來對待專題研究,這進一步使他們對於自身能力產生質疑,並對於自己是否能指導學生完成專題感到焦慮。
「大家都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老師就是當『讀者』的角色,去檢視基本的寫作邏輯。」談到高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專題寫作時應該扮演的角色,春木老師認為,指導專題其實就是一直問學生「然後呢?」這個過程就有助於學生整理自己的思緒,使他們能夠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份專題既然定位成一份「高中生的專題寫作」,要求自然與大學、研究所以上的學術寫作有所差距。在寫作的過程,老師重要的是閱讀、傾聽與陪伴,讓學生對於人社領域或是專題寫作產生興趣,而願意繼續鑽研、探索,就是所謂「好」的專題研究了。不過也有老師反應,研究架構、寫作格式、研究方法等指導專題時必須處理的問題,計畫方都沒有清楚說明,這些資訊的缺乏才是造成教師焦慮的主因。
2. 研究主題與指導老師、評論人的對應「大家都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老師就是當『讀者』的角色,去檢視基本的寫作邏輯。」談到高中教師在指導學生專題寫作時應該扮演的角色,春木老師認為,指導專題其實就是一直問學生「然後呢?」這個過程就有助於學生整理自己的思緒,使他們能夠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份專題既然定位成一份「高中生的專題寫作」,要求自然與大學、研究所以上的學術寫作有所差距。在寫作的過程,老師重要的是閱讀、傾聽與陪伴,讓學生對於人社領域或是專題寫作產生興趣,而願意繼續鑽研、探索,就是所謂「好」的專題研究了。不過也有老師反應,研究架構、寫作格式、研究方法等指導專題時必須處理的問題,計畫方都沒有清楚說明,這些資訊的缺乏才是造成教師焦慮的主因。
在學生組成與指導老師選定方面,建中與其他學校的方式迥異。大部分的人社班是二至六人一組,以團體的形式進行專題研究,培養學生合作溝通的能力;僅有建中與其他學校不同,在前兩屆即形成了一人一組進行專題研究的傳統,並延續至今。建中的黃春木老師認為,在人社班裡還有許多與同學合作的機會,不一定要利用專題培養。他也指出,一人一組的好處是,學生在摸索研究主題的過程中,得以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研究主題能反映出學生的特質。
此外,研究主題的決定也因各校指導風格而有所差異,像是在中山人社班,專題由國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五科老師負責指導,學生可就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與五科老師討論,並邀請與自己主題最相關的老師指導。學生的題目除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五大範疇外,也可以很多元,如非指導老師的專長,指導老師也會邀請該領域專長的校外師長協助指導,但主要的指導工作仍為校內五科老師。建中人社班的研究主題選擇相對多元,不一定要是指導老師擅長的領域。不過,面對研究題目超過教師專業領域時,教師通常只能當一個「讀者」,僅能對於文字、語句上提出建議,對於研究問題的凝聚,抑或研究方法的釐清,常常無法提出更進一步的指引,這樣的狀況可能導致學生在寫作初期必須獨自摸索、深陷迷茫。
在專題完成後的校內成果發表中的評論人,通常是依照研究主題選定。不過除了建中以外的學校,大多是由同一學科的組別討論後,共同邀請一位評論人,不同組的學生得在各自的研究主題間尋找交集,以邀請專業能涵蓋不同領域的評論人。雄女的評論人則是由中山大學統一安排,此時就會面臨評論人的專業領域無法完全對應各組專題主題,以致評論人意見可能與指導老師原本的指導方向相左的情況。
專題營的資源分配問題此外,研究主題的決定也因各校指導風格而有所差異,像是在中山人社班,專題由國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五科老師負責指導,學生可就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與五科老師討論,並邀請與自己主題最相關的老師指導。學生的題目除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五大範疇外,也可以很多元,如非指導老師的專長,指導老師也會邀請該領域專長的校外師長協助指導,但主要的指導工作仍為校內五科老師。建中人社班的研究主題選擇相對多元,不一定要是指導老師擅長的領域。不過,面對研究題目超過教師專業領域時,教師通常只能當一個「讀者」,僅能對於文字、語句上提出建議,對於研究問題的凝聚,抑或研究方法的釐清,常常無法提出更進一步的指引,這樣的狀況可能導致學生在寫作初期必須獨自摸索、深陷迷茫。
在專題完成後的校內成果發表中的評論人,通常是依照研究主題選定。不過除了建中以外的學校,大多是由同一學科的組別討論後,共同邀請一位評論人,不同組的學生得在各自的研究主題間尋找交集,以邀請專業能涵蓋不同領域的評論人。雄女的評論人則是由中山大學統一安排,此時就會面臨評論人的專業領域無法完全對應各組專題主題,以致評論人意見可能與指導老師原本的指導方向相左的情況。
3. 研究方法基礎與「做中學」
在大學中,研究方法是學術論文寫作前的必修課,在人社班高一時,有些學校有相仿的設計,但也有許多學校缺乏研究法類的課程,這對專題寫作的影響非常深。研究法的基本脫不了幾個元素:資料檢索、引用格式、文本閱讀、質性研究、量化研究、寫作,但高中的研究法不可能塞進如此大量的資訊,甚至有些學校壓根不重視研究法。儘管僅要求說故事性質的寫作,要組織起有邏輯性的內容以及足以完整支持內容的資料基礎,仍仰賴研究法的運用,在研究法基礎並不完整下去進行專題寫作,起步便會遇到困難。
在寫作過程中,這些情況很常見:一邊查文獻一邊模仿其寫作方法(尤其很多是學位論文)、實際進行訪談後才發現訪談方法的不適用或缺失、或問卷統計後才發現缺乏有效推論的能力,學生在不斷試錯的歷程中,才能逐漸領會研究法的概念。先不論過程中熱情的磨耗,通常到這個階段,專題已接近發表,也沒有時間重新來過了。這個現象形成了「做中學」的專題寫作型態,一方面導致專題研究成為研究法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專題寫作的碩班先修色彩;一方面也使得心力消耗於研究法的試錯,而喪失了對於寫作主題的聚焦。人社計畫必須意識到研究法之於專題寫作的重要性,以更有結構的課程大綱去建立高中端的研究方法類課程,思考教學到什麼深度、廣度是必要或不必要的,並避免當今過於鬆散、缺乏引導性、各校歧異性大的課程設計,才能讓學生具備足夠的問題解決與寫作能力,又不至於讓專題寫作演變成學術金字塔的練習課。
在寫作過程中,這些情況很常見:一邊查文獻一邊模仿其寫作方法(尤其很多是學位論文)、實際進行訪談後才發現訪談方法的不適用或缺失、或問卷統計後才發現缺乏有效推論的能力,學生在不斷試錯的歷程中,才能逐漸領會研究法的概念。先不論過程中熱情的磨耗,通常到這個階段,專題已接近發表,也沒有時間重新來過了。這個現象形成了「做中學」的專題寫作型態,一方面導致專題研究成為研究法的練習,進一步強化專題寫作的碩班先修色彩;一方面也使得心力消耗於研究法的試錯,而喪失了對於寫作主題的聚焦。人社計畫必須意識到研究法之於專題寫作的重要性,以更有結構的課程大綱去建立高中端的研究方法類課程,思考教學到什麼深度、廣度是必要或不必要的,並避免當今過於鬆散、缺乏引導性、各校歧異性大的課程設計,才能讓學生具備足夠的問題解決與寫作能力,又不至於讓專題寫作演變成學術金字塔的練習課。
4. 「創作」形式的專題
至於專題可否以「創作」形式而非論文寫作,長期以來是飽受爭議的問題,每年都會有學生想嘗試寫小說、繪畫、攝影、拍紀錄片等各式創作作為專題,而非傳統的學術研究。對此,陳志柔教授表示,自己希望可藉由專題鍛鍊學生的論述能力,因此雖然可接受創作,但不認為這是主流。計畫方對專題呈現形式大致上不多做要求,主要還是給執行端自由決定的空間,由各校高中老師自行規定專題形式。在各校教學現場,對創作為專題呈現形式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雄女郭孟蓉老師指出,計畫初衷是培養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人才,再加上過去通常是研究為主,因此會希望專題是研究導向。張馨仁組長認為,大多數學生的專題會以研究報告的型態呈現,但也有少部份同學希望藉由創作、展演的方式進行,主要由學生與專題指導老師取得共識即可。建中通常是就學生過去於該創作領域的得獎經歷、作品集等,綜合評估專題題目的可行度。
專題營按例辦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台北以外學校的學生參與營隊時所需的食宿、交通等花費均由計畫方補助,不過由於名額有限,部分學校的高一學生無法全班來台北參與專題營,部分同學就喪失了觀摩學習的機會。不同地區學校所獲的資源固然有所差異,專題營提供了所有人社班學生發表、互相觀摩的機會,更彰顯了不同地區學生在面臨他人提問、評論人指導時的反應差異。像是有些高中由於不在人社計畫中,學生未受完整的人社班課程訓練,又加上專題課程安排在高一,比人社班提早一年,因此學生在專題營期間可能無法回答同學的發問,對評論人的建議也不甚了解。相對的,大部分人社班學生在台上較能應答如流,這可能加深了學生對能力差距的主觀認知,並將這樣的情形直接歸因於個人能力,未考量到區域資源不均的原因。
對此,陳志柔教授認為,計畫方在規劃時有將資源分配納入考量,如開放部分沒有在人社計畫的高中參與專題營,便是讓他們有觀摩學習的機會。陳東升教授則舉了秀峰高中為例,即便導論課只有一班,但開放其他班級的學生也可以參與,而非僅限於實驗班,以此來嘗試平衡學校班級間的資源不均。
矛盾的「獨立思考」對此,陳志柔教授認為,計畫方在規劃時有將資源分配納入考量,如開放部分沒有在人社計畫的高中參與專題營,便是讓他們有觀摩學習的機會。陳東升教授則舉了秀峰高中為例,即便導論課只有一班,但開放其他班級的學生也可以參與,而非僅限於實驗班,以此來嘗試平衡學校班級間的資源不均。
在討論完專題與專題營後,我們希望以獨立思考這個大概念,為專題研究的討論做個小結。人文社會的教育中不斷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而專題研究正是直接回應這個概念的課程,然而,在人社班的專題寫作中,卻有根本的矛盾存在。
在大學或研究所中的研究,尋找題目是學生的事,也因為研究題目與問題意識的清晰度、關懷面相的深度緊緊相連,會連帶影響學生寫作的過程以及動力。對於人社班的專題寫作來說,雖然目標不是學術強度的寫作,而是以好好說故事為理想去發展,但就訂立專題題目來說,其性質與研究生找題目相似,決定題目的過程本身即是一種獨立思考的展現。然而,有些學校與老師會以限定題目題材,甚至給定既定題目的方式來執行專題研究,其優點當然是指導上的便利性,但其代價便是學生的自主思考空間。
撇除計畫或創作類的專題,每個學校裡負責一個專題的人數並不相同,最少一人,最多可能到六人。多人合作的立意在於分工,但就我們的觀察,這樣的方法在如地理學分析、長時間數據紀錄、實地空間觀察等需要高密度田野的研究題材上較有優勢,對於文本分析、公共議題訪談、歷史研究等吃重主觀解讀與解釋性的題材來說,多人合作反而使得寫作的邏輯出現斷裂,甚至可能淪為既有資料的整理,缺乏結構性的思考,或是演變出單個題目下出現章節之間不連貫、內容各自獨立的現象,也許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寫作過程中的磨合卻使其無法發揮,「好好說故事」的專題研究立意也因此喪失。
上述情況的背後,追根究柢,即是過於追求專題學術等級的結果,正如中山女中特教組組長張馨仁所言:「專題不是碩論先修班」,若是過於黏附於學術論文的想像,便容易造成專題的選材過深、過於宏大,但卻超過學生的能力範圍,以至於專題的實質內涵無法支撐題目的深度,但張組長也承認,有些老師放不下這個觀念。在學術論文與研究習作之間如何拿捏,經常是計畫方與高中端理念上的落差。我們認為高中生不是不可能寫出研究所等級的作品,也認為這可以是學生挑戰的目標,但這個過程必須在學生有足夠對學術論文的認識,且自主的去挑戰才有意義,也仰賴指導環境與教師的適切輔助,以及校方提供足夠的向外資源,若打從一開始便將專題寫作設定成研究所先修課,那麼成果可能遠不如寫一篇結構穩重、內容具有真誠關懷的文章來得精彩,後者也才真正能實踐獨立思考的精神。就高中教學現場而言,即便有專題營作為每年教師交流的平台,但對專題指導的概念與實踐效果,與人社計畫的初衷之間似乎仍有相當的差距需要填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