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醫學系 「力挽洪蘭」之後的狂瀾

——回顧本屆醫學系系學會

◎許月苓(社會二)

如何將上下學期的活動貫串起來,從反省、公共討論到付諸實踐,此屆醫學系系學會展現了系級學生組織的極大可能,以及學生實踐自治的能力。承襲上學期「力挽洪蘭」系列活動的成果,將學生切身的瑣碎問題,延展到制度性的深刻檢討:意見與改變的聲浪激盪,最後大致歸納出四個改革方向,包括:(1) 建立學生及校方課程制度溝通平台、(2) 成立醫學院公共空間規畫小組、(3) 試辦醫學教育自我評鑑制度、(4) 呼籲評鑑參考美國作法,納入醫學生代表。(註一)在應變社會輿論與反省檢討上,系學會似乎成功將危機扭轉為改變的契機,表現得可圈可點;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如何將討論具體落實才是最艱難的關卡。學生自評、空間規畫競賽、自評工作坊等,是醫學系系學會一一端出的解答。

學生自評與課程刪減計畫

其中的重頭戲莫過於學生自評。「雞腿事件」過後,出現「醫學院評鑑過程缺乏學生參與」的檢討聲。在美國,LCME( 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 ,美國醫學教育評鑑單位)要求每個醫學院必須在評鑑委員來之前,提出學生自評的報告。學生可以根據LCME提供的範本,一份列有應該評鑑項目的問卷,參照自己醫學院的特色、注重的議題等,斟酌修改題目來設計這份評鑑。台灣醫評會主要是效法美國的制度,但學生的聲音卻在台灣的評鑑制度中完全缺席。在與師長討論後,醫學系系學會先是研究、參考美國的制度,而後修改添點成一份「台大版」評鑑。

這份問卷自3月26日在網路上推出,到04月23日截止,僅以一個ipod shuffle獎品為誘因,初試啼聲便收到約400份醫學系學生的大量意見。系學會希望藉由這份評鑑反映醫學院現今處境,讓個別學生的意見得以呈現;此外,課程將依問卷結果做實際調整,系學會也期待能深耕為反映學生意見的長期制度。更重要的是,不但系方持重視態度,自評結果報告書也將為TMAC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所採納,對於醫學院院方決策有極大的影響。

學生自評之後,系學會也邀所有系上同學參與「醫學系課程刪減計畫討論小組」。透過會議討論,將自評結果研擬成「課程刪減計畫」,將在未來推行。這些成果在醫學系相關版上有目共睹:透過評鑑,學生得以發表自己的親身經驗,對課程給予建議、提議刪減「重複且不必要」的課程;而學生反應不但填寫在評鑑裡,也寫進了改革計畫書中,最難能可貴的是,醫學院院長對課程改革持鼓勵態度,這些變革將得以在往後課程裡實現。

  此外,直觀結論的報告書也將出爐,醫學系系學會也會針對自評項目發表論文投稿到醫學教育期刊,讓更多人得以熟悉學生自評的理想與實作。

加深,加廣:自評工作坊

不只在台大,醫學系系學會也希望將「學生自評」推廣到全國醫學系。首先是跟TMAC接觸。一般大學系所的評鑑由高等教育評鑑委員會(簡稱:高教會) 負責,但醫學教育領域是特別獨立出來的,由TMAC負責。因此,若要將學生自評推到全國的層次,跟醫評會接觸是首要之務。

學生自評後,緊接著4月24日,系學會主辦為期兩天的「醫學院學生自評工作坊」。會中邀請美國LCME評鑑委員與學生自評代表來台發表演說、進行分享,同時廣邀TMAC委員、各大醫學系學生自評小組參加。目標不僅是提高醫學生對台灣醫學教育的參與,增加對評鑑的認知與反省;也希望能促使TMAC採納學生自評,並增列學生評鑑委員與觀察員。

自評工作坊結束後,約有五個學校表示明年有心推動學生自評,這些學校包含台大、陽明、高醫、成大、輔大,佔全台灣十一個醫學系裡五個。有了其他學校的承諾,醫學系系學會在與醫評會接觸後2012年醫評會將會進行全國訪視,醫評會應該會提案將「學生自評」列為必備,提案有相當大機會能通過。從公立學校開始,爾後學生自評報告書可能將成為評鑑制度上的規範;醫學系系學會將眼光放遠,期許自身能成為學生參與醫學教育評鑑的先行者,並將種子散播到全台各個醫學系中。此外,不僅僅是醫學系,之後像是中醫、學士後醫學系,或是甚至護理、物治、職治等,系學會亦希望可以將學生自評的理念與行動逐漸擴散出去,讓逐一系所都能發展出自己獨立的學生評鑑。

空間、串連、改變

上面的討論主要針對「學生評鑑」,包含了學生自治、課程改革、深入推廣等面向;但沿著「力挽洪蘭」下來的活動,還包括了「空間設計競賽」,透過公開徵稿,學生、教職員投票以及專業評審品評「親手改變醫學院」(註二)。綜觀此屆醫學系系學會,除了沿襲之前的活動外,其他包括「服務學習改革」,新增醫院服務前的先行訓練,並且希望讓學生擁有籌劃醫療人文服務計畫的機會,增加服務課學分與時數認證的更多途徑;成立文刊部出版刊物「醫訊」,旨在增加醫學系師生、職員間的討論交流;辦「系學會自評活動」,讓系內學生可以對系學會各個部門提出意見,讓資料傳承,並且讓下一屆系學會得知學生的看法與可改進之處;此外,還有促進醫學院七系大一生交流,長程目標讓醫學院其他科系的聲音也能出現的「醫學院七系聯合嘉年華」等等。

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想做的事情很多,成立部門紛雜。圍繞在「學生評鑑」主軸外,除了沿襲以往的活動,更多的創新與突破,在於嘗試讓醫學生擁有參與公共討論與互動的空間,並且從課程、從與學生切身相關的事務開始尋求改變。

展望未來

  「雞腿事件」是個契機,但醫學系系學會主動發起改變。不僅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加以實踐;同時往更高層級串連,與系方、院方合作,像是在舉辦工作坊時,申請學校補助講者機票錢等,成功得到資源與支援。

  醫學系系學會的經驗足以讓其他系學會作為借鏡,但討論到這次「學生自評」的成功,必須考慮到其實是與系所的資源、整個背景脈絡息息相關的:先是「雞腿事件」造成對整個評鑑制度的檢討聲浪,得以順勢提出學生自評的概念;此外不僅因為有國外範例做參照,也因為學生自評在國外行之有年,更容易得到校外評鑑單位及校方的支持。

  在這整個年度中,醫學系系學會做了很多突破,但還有一些活動尚待下一屆系學會接棒,也還有一些問題等待克服:像是空間規劃實際的細緻進度,還待討論與動工;學生活動的參與度,也待後續的激發與加強等。此外,另外一些活動的雛型也在醞釀,包括考慮舉辦醫學院藝術季,讓醫學院增添人文溫暖;以及學生自評問卷中暗示性的問題,也尚待深入討論,找出解決辦法。也許最大的考驗還在後頭,在於如何將這麼多的經驗與實作傳承下去,避免前功盡棄,而這還有待下一屆醫學系系學會以具體行動以及一年的光陰來回答。

備註:
此篇報導資料來源包含採訪醫學系系學會會長鄭喬峰、劉子弘,以及醫學系相關討論版等。

(註一)請參考:意識報028期社論 《雞腿、洪蘭與校園民主》
(註二)請參考:意識報033期《參與式的空間規劃:醫學院空間創意設計競賽》◎李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