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關於課程,我們可以做到甚麼?

◎社會二   方品智

  

   校內許多科系都嘗試推展所謂的「課程改革」,或者至少正在醞釀改革。每個科系遇到的問題不盡相同,從最基本的課表安排是否方便學生選課、到整個科系的定 位,像是專業取向科系為了因應產業轉型而調整自身的課程架構;每個科系的改革管道也各異其趣,可能是教授之間的共識、可能是教務處由上而下調整制度、也可 能是學生自主推動的。

 
   98學年起,每個系所增設「課程委員會」。值得一提的是,委員會中必須包含一名學生代表,雖然人數遠少於教授,但為學生參與課程規劃提供了制度化路徑。 這引導出一個問題:從小到大我們所熟知的學生身分在課程學習上沒有置喙的空間,是個被動的接受者,那麼學生在課程規劃上可以幫上什麼忙?更進一步說,若是 學生對課程有異議,有可能主動提出改革嗎?

 
  我們所採訪的政治系與醫學系正好回答了這些困惑。這兩個科系的學生透過制度化的管道進入課程決策圈,他們嘗試蒐羅學生意見並回饋給教授,改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也主動提出、或是從旁協助課程改革。雖然影響有限,政治系與醫學系的經驗彰顯了學生對於課程的主動力量。

制度化的課程改革
   我們對於系上課程或多或少有些抱怨,這抱怨可能包括課堂規範、授課方式、作業份量、甚至是開設這門課的必要性。但是談及改變,卻囿於缺乏管道、自忖代表 性不足等問題而作罷。關鍵是,當不滿的聲音浮現時,有沒有被反映、被討論的機制?而個人的不滿有沒有可能凝聚成整體性的建議?
   反映意見的管道其實並不匱乏,最簡單的方式便是直接與教授溝通。私底下的解決管道雖然方便迅速,但缺點在於影響或許短暫,反映的意見可能因難以判斷代表 性而遭拒絕。課程制度的複雜性在於涵蓋了各式各樣的教授與學生,每個人抱著不同的想法開設/修習同一門課,提供意見、倡導改革時必須考慮到各種人、各種因 素;課程也是每個系所藉以定位自身的座標,然而大方向的變動需要仰賴長時間的討論、觀察、試驗。

 
   就政治系與醫學系的經驗而言,制度化的改革管道與組織可以透過問卷、公聽會等形式蒐集學生的意見,組織本身也得以持續運作。由此觀之,制度化的課程改革 是更理想、更具公共精神的課程改革。目前為止,兩系的課程組織透過制度化的改革管道,的確將學生意見帶入系上的課程討論中,並且改善了數門課程,如前者增 開量化課程、歐語課程,後者的醫學人文教育與整合課程。



課程改革作為學生自治

 
  雖然課程與學生的權益緊密相關,不過課程畢竟只是校園生活的一部分,課程改革所能喚起的公共參與也有其侷限。舉例來說,政治系與醫學系的課程改革組織都曾透過問卷來調查學生意見,但回收率皆未過半,相當程度反映了多數學生對課程的關注程度不高。

 
  另一方面,學生意見必須經過與教授的協商、彼此達成共識。在此過程中,開課、授課也受制於師資多寡與其專業領域的範圍。如果無法達成上述條件,課程改革勢必成為空談。

 
  我們不妨將課程視為學生、教授等各方意見與現有資源、制度互相協調的產物,換個方法說,課程規劃也是學生自治的一個場域。學生要在課程上展現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與能動性,必須仰賴較為常態性的組織運作、蒐集整合學生意見,以及透過制度化管道參與課程的規劃設計。

 

結語:我們可以、也該為課程做些什麼

 
  校內各科系的課程普遍面臨著一些問題,如課制僵化、師資配置不當、學生缺乏回饋機會、或是選課不易。此外,各個科系也依其取向、定位而有迥異的狀況。當我們對自己的課程有什麼意見,卻苦無解決之道時,跳出來組成類似的課程改革或許是個方法。雖然這工作不容易,卻並非遙不可及,眼前已有成功案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