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Youbike微笑單車》的現狀與未來

◎陳稚涵(法律三)

有台北副都心之稱的信義計畫區,出現了一台台橘色烤漆、前方籃子有著大大微笑標誌的自行車。從2009年3月11日起,Youbike微笑單車在信義計畫區正式啟用。Youbike微笑單車究竟是什麼呢?

微笑單車Youbike

為節能減碳、減少汽機車廢氣排放以及增加台北觀光價值,台北市政府於九十六年底開始推動台北市接駁型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服務計畫,也就是「Youbike微笑單車」,希望藉由在捷運周邊設置「公共自行車」的方式,使大眾交通運輸更能貼近民眾的使用需求──走出捷運站、跳上公共自行車,然後在離公司或學校最近的租賃站把車歸還。辦公大樓與購物中心林立,並擁有興雅國中等學校的信義計畫區,成為Youbike第一個推行的區域。

相較於大安、中正等行政區,信義計畫區的開發時間較晚,人行道比台北市其他地區的來得寬,也有自行車道的規劃,對於自行車使用者而言是較為安全的環境,因此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選定從信義計畫區開始Youbike的設置。目前Youbike在信義區設有11個二十四小時電子自動化租賃站,500台微笑單車,718個微笑單車專屬停車位,以及一個人工服務處 (位於捷運市政府站外)。為鼓勵民眾多利用微笑單車作為短程通勤的交通工具,目前租車費率為前三十分鐘免費,之後每十五分鐘收費十元。從2009年3月11日營運至今,已有超過八萬人次使用過Youbike。其中,平常日平均使用量為600人次左右,假日在免費的試營運期的平均使用量為1000~1200人次,而收費營運期間則大幅降低至200~400人次。由此可知使用需求是以平常日的通勤為主,假日的遊客不太會去使用youbike。但相較於500台的單車數量,每日600的使用人次並不算多;事實上,據觀察,youbike只有在上下班時間才比較多人去使用 (畢竟通勤需求多集中在上下班時間),其他時段乏人問津。然而目前youbike啟用還不到一年,許多人仍抱著觀望態度,未來的使用率會增加或者減少還有待觀察。

對於台北市政府這樣的政策,在地人有些不同的聲音。大部分Youbike租賃站所在地的信義區西村里里長表示,政府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並沒有與當地民眾進行溝通或意見交流,部分里民對於租賃站的地點乃至自行車架的形狀有些微詞,顯示政府的決策過程中有些許的瑕疵。

下一站,公館?

隨著Youbike在信義計畫區某種程度上的成功,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已確立了接下來的施政方針:以捷運站為服務範圍據點,搭配目前已在台北市陸續施工中的自行車道路網,作為捷運接駁的短程通勤網絡,而下一個被選定實施Youbike微笑單車計畫的地點為公館商圈。儘管公館商圈具備某些與信義計畫區類似的特質──學校、購物場所等等,公館和信義區仍有許多根本上不同之處。要如何與在地團體達成共識?狹小的人行道要如何人車共道?公共自行車仍然能維持目前的零失竊率嗎?公館與信義區有不同的通勤模式,公共自行車真能解決自行車位不足的問題嗎?許許多多的問題,還待台北市政府與在地團體、住民共同商討、解決。

柔腸寸斷與體質不良

──試觀台大公館地區的自行車道現況

◎吳嘉浤(中文三)、沈怡昕(社會一)

使用者:以學生為中心

「早上起床,睡眼惺忪地發現沒有時間吃早餐,簡單漱洗後跨上腳踏車出門,路程可能是十分鐘十五分鐘,可能是從宿舍或家裡出發,和一個個同樣腳踩雙輪的人們錯身而過,有時還要閃避迎面而來的汽車摩托車,騎上騎樓,小心避過停放在人行道上的機車單車,以及慢悠悠走路的行人,不時還換來白眼與喇叭。」隨著水源BOT學生宿舍興建完成,哲學系遷移至水源校區,台大越來越多學生必須適應這種穿梭於馬路與車陣間的通勤經驗。

以台大公館周遭為例,面對大門口的羅斯福路316巷、接續自來水園區自行車道的羅斯福路24巷,以及通往水源BOT宿舍區的羅斯福路284巷,是來自永和、BOT方向學生慣常的行車路徑。而課間的用餐人潮,也帶來大量自行車從這三條巷弄延伸入公館大大小小的攤販、商家。

這些腳踏車是否有適合的空間行駛?一直以來,公館的腳踏車穿梭於馬路、騎樓、人行道,造成許多安全上的顧慮。市政府交工處近來在信義區、公館附近規劃自行車道,相較於信義區為分配行人、計程車、公車各自路權的多樣設計,公館周遭由於空間有限,原本並無規劃給腳踏車的空間,自行車道在規劃上顯得零碎而難以親近。根據水源里的林里長表示,水源里周遭的道路有的僅以路牌標示「自行車可通行/行人優先」,有的則劃出專用區域,但斷斷續續、不很明顯,顏色、標示方法不一,往往看了也不大明瞭其意。

以沿羅斯福路的街道為例,雖然可以見到「自行車通行」的標誌,人行道上卻停滿了機車、腳踏車,還有捷運出口擋住去路,許多人還是寧願直接騎上馬路。而從羅斯福路騎進羅斯福路24巷,右側慢車道有畫上自行車標誌,但僅是一個通行方向的指引,而左側則是完全沒有這種標誌,奇怪的是,左側走到汀州路時可見一條白實線畫出的路徑與斑馬線並排而過,通往自來水園區的自行車道。單是從自來水園區走到羅斯福路就有四種標示方法,且彼此沒有明顯銜接,如果真要沿線行駛,恐怕只會進退不得。林里長稱政府在畫線的時候也不敢整個都畫,怕機車族、行人抗議,大概是公館現有擁擠空間下的尷尬處境。

對於這點,文盛里的溫里長指出,學生並不喜歡照畫好的自行車道騎,與其穿過車多擁擠的汀州路24巷,沿羅斯福路284巷行駛要安全得多了;雖然這條巷子目前並沒有規劃自行車道。

目前汀州路的人行道拓寬工程仍在進行中,將以人車共道的形式讓自行車也可以行駛,然而在目前人車空間有限、標示不清、整體規劃模糊的情形下,公館周遭自行車道對行車的幫助恐怕依然有限。

Youbike微笑單車在公館

除了自行車道,近來政府亦結合公館與台大的地區,想要複製信義區的模式,推廣公用自行車「微笑單車Youbike」。

公館處於台北市交通的節點,加上台大學生、公館商圈的助益,商業繁榮、人群聚集,早在之前,市府就已經有整合台大公館地區(包括穿越校園的路線)自行車道網絡的計畫,經過信義區嘗試的經驗,市府中負責Youbike的部門與原有自行車道規劃的結合,更是有利的條件。市政府負責微笑單車的劉力銘先生表示,公館的大眾運輸、學校、商圈等因素都與信義區類似,有了自行車道後,更有助於Youbike的推廣;公館自行車數量眾多,車輛的停放與隨意棄置也成社區的問題,Youbike的設站也有助於減緩這種現象。

從捷運科技大樓站(與台大辛亥路側門),連接到公館商圈(包括捷運公館站、台大新生南路側門),至寶藏巖、公館的河濱公園、自來水源區,都有可能是設站的地點。市府劃出了藍圖,在這些地點之間建立腳踏車道,使腳踏車往來公館的路徑更加順暢。

然而公館空間的狹促,不像信義區有天生的優勢:規劃初期納入自行車空間的考量、寬廣的人行道,以及充裕的停車空間。早年的都市規劃沒有整體的思維,短時間要改善空間問題有相當的困難。尤其Youbike設站後,每個站二、三十輛單車,卻可能因此取消大量的停車位。不禁令人想問:在目前的環境下,Youbike的設置是錦上添花,還是一種無形的浪費呢?

單車上路的難題

◎黃聖竣(人類一)

市政府近期大力推動Youbike微笑單車,想要趁此單車熱潮,將公用自行車站廣設於信義、公館。要在台北市造就出自行車的普及化,當今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就是自行車的路權與法律定位。

什麼是路權呢?簡單來說,路權就是用路人(行人和交通工具)使用道路相關設施誰先誰後的權利,擁有路權的用路人,可以優先使用,其餘用路人得於取得路權後再行進。用路人是否可以行駛於該道路或能否優先行使路權,主要是依照交通號誌的規定。

實際上道路可供使用的空間有限,因此如何在各種用路人之間,進行有效的道路使用與分配,一直是長久以來有所爭議的地方。一般大眾常認為擁有該路面的路權等同於擁有專用道,在此必須釐清的是:某種用路人不具有專用道路,並不等同於不具有該路的路權。而自行車到底具不具有路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裡,將自行車歸類為機慢車,也就是說,從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公告實施的那天起,自行車成為了如汽機車一般的用路人,擁有了路權。

台灣的路權劃歸主要以汽機車使用為優先,先劃製六線道、八線道,佔據了大部分的道路使用空間,而餘下的邊線則是劃歸於行人,行人擁有的地方已夠狹小,更常因攤販、機車的隨意停放和郵桶之類的公共設施限縮其使用空間,而近幾年興起的自行車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屬於單車用路人的使用空間,法律上也沒有清楚指出,因此衍生了一大爭點:自行車是該騎上人行道,和行人共處,還是遠離行人在大馬路上行進,換言之,人(行人)車(自行車)共道或人車分道?

若為人車分道:快一點的自行車騎士或許能將時速提昇至三十公里以上,但與機車動輒五、六十的時速相比,依然有一段不小的速差,且市區的交流量大,每一台呼嘯而過的汽機車對肉包鐵的自行車騎士不啻都是一種生命威脅。另一大隱憂則是計程車、公車的靠站停放,都是對自行車騎士的潛在威脅;若為人車共道,自行車騎上原本已十分狹小的行人道,必須要時常閃躲置於路中的障礙物,在閃躲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死角,這些死角容易造成騎士之間的意外或對行人的損傷。人行道的路面並非十分平坦,常會有坑洞或高低落差,這些起伏也易造成自行車跟騎士的損害,就連自行車使用十分普遍的台大周邊,也常可以聽到單車騎士抱怨路不平使得騎車困難。其實水源校區附近的人行道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好例子,右方是以地磚鋪陳的人行道,左方則是柏油路面的平順自行車道,兩種用路人雖位於同一平面上,卻可和諧並存,互不牽涉。

面對這樣的問題,兩年前交通部曾擬過一套「速人辦法」,來分配不同空間與時間的自行車用路人的路權,可惜的是一直未公告實施。市政府最近在羅斯福路上劃了一自行車專用道,但有學生指出,自行車交通號誌的時間太短,不足夠穿越馬路,且行人會走在自行車道上妨礙騎士的行進,也有學生曾抱怨,機車用路人沒有耐心等待,常會在自行車跟行人通過之前加速穿越馬路,威脅學生的安危。

根據市政府的計畫,Youbike的站點將越設越多,但要是單車的路權和法律定位依然不清楚,上述問題將會一再發生。

當鐵馬騎上河岸

——河濱公園與台北市的地景變遷

◎李問(人類三)

從台大大門出發,沿著思源街走到底,就會來到永福橋邊的河濱公園。站在河堤邊的高處往下看,可以看到新店溪緩緩從前面流過。水往右手邊的方向流去——北方。如果騎著腳踏車,可以沿著河畔的自行車道一路向北,騎到華江橋下,看著新店溪和大漢溪在這裡一起匯入淡水河。

河濱公園兩百多公里的自行車道,隨著淡水河流域延展開來。除了現有河濱公園中的腳踏車租用站,政府還計畫在鄰近的自來水園區外設置「Youbike微笑單車」公共腳踏車租用站,並搭配新的導引路線,將公館商圈、台灣大學、甚至大安森林公園都串成一個觀光套餐。

然而,河畔的景象並非一向如此。隨著台北市的開發,城市的景觀不斷改變。不論是綠地、公共設施、或是大眾運輸,在在反映時代的脈動。而穿梭在台北街頭的腳踏車,更是不斷被賦予不同的意義。

五六零年代:台北的盲腸

時間拉回到1960年。一大清早,在市政府和各里里長徵召下,大批來自大同、古亭、還有萬華一代的男子到淡水河畔集合,進行「義務勞動」。凡是18到45歲,當年沒有服兵役的男子,都是義務勞動徵召的對象。他們帶著市府所提供的圓鍬和十字鎬,清理河岸上大量的垃圾和淤泥,另外還有做修路、清掃防空壕等工作。最早完工的河濱公園,包括大稻埕外的延平公園,以及雙園區河畔的龍山河濱公園。

河埔地那時被視為都市的死角。淡水河邊堆積大量的垃圾,河畔上還出現宰殺牲畜的屠宰場、流動賭場還有大量的違章建築。接下來的幾年中,政府大動作把河畔的違建給拆除,將居民遷至南機場附近的公寓。接著是發動義務勞動隊伍,清除兩個新的河濱公園之間,長達五公里的河岸地區。這一帶被稱作「台北的盲腸」,堆滿了臭氣燻天的垃圾。事實上,政府計畫要清除的不只有盲腸,還有基隆河北安路河畔的違建,以及南京東路十四號公園預定地的違建(其中十四號公園到了九零年代還沒拆除,日後又被封為「台北的毒瘤」)。

新店溪的河畔還有另一項禁忌。五零年代白色恐怖期間,國防醫學院的學生可以從宿舍聽見河邊傳來的槍響。從今天的台大水源校區一直到萬華一代,一共有七、八個處決犯人的刑場。其中最著名的馬場町刑場(今天的萬華青年公園外),總是在清晨時載著一車的政治犯到河堤外槍決。三軍總醫院附近、對岸永和的中正橋下,也都曾經是槍決犯人的地方。家屬如果付不起領取屍體的費用,屍體就會被送到國防醫學院充當解剖教材。馬場町一直到六零年代,才被碧潭附近比較隱密的安坑刑場給取代。

五六零年代少數公園的整建,與其說是推廣運動休閒,更偏向是對河岸地帶的整治,順便幫忙打造中華民族該有的「精神建設」。這樣的價值觀反映在都市景觀上,整齊的公園成為一種都市秩序的表現。1963年市府首度提出淡水河畔河濱公園的整體規劃,並強調要建運動場地以「強健國民體魄」,但這個計畫隨後又沈寂下來。反而是隔年,松山、圓山、雙園、大同、水源等地的防洪提防完成,將河岸阻擋在高聳的城牆之外。

河畔上的敲打聲

六零年代末,台北道路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就此展開。條條大路和隧道陸續開通、河上橋樑接連聳立,連結淡水河兩岸的通勤人口。城裡的交通工具在五零年代以腳踏車為主,到六零年代逐漸被大量的50cc機車給取代。三輪車和牛車被訂定為「落後車輛」,面臨被收購或是淘汰的命運。至於一般的自行車,當然還沒騎進河濱公園,而是在工業區中出沒,是工人上下班最好的伙伴——卻一樣是政府眼中經濟落後、不夠現代化的象徵。除了破舊的鐵馬,只有為數不多的自行車國手,在競技場和山路上默默地練習。

河畔上工程的敲打聲不斷。在淡水河這一邊的圓山以及對岸的三重,都大動作清理河堤外的垃圾。今天古亭附近的堤防外蓋了「陸軍足球場」,日後漸漸有各種休閒或表演活動在這裡舉行。1975年,在水源地居民的陳情之下,新店溪中正橋到福和橋之間的河濱公園完工。隨著都市的發展,台北市各處許多公園,如民族公園、興隆公園等相繼完成。

更大、更響、更快、更強。台灣的產業結構逐漸轉型,讓工業移出了台北市,留在台北的則是服務業,以及人人參與的娛樂活動——房地產。都市的地景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卻也在開發之下越來越擁擠,在瘋狂的消費中打轉。違建的拆除持續在進行,包括台大七零年代校園周邊的違章建築。可是或許是對於過度消費的反彈,都市人開始倡導郊外遊憩的好處。1983年基隆河沿岸野心十足的「濱江計畫」,首度提及要建自行車道,卻又因為截彎取直工程而作罷。除了自然生態旅遊,人文旅遊也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八零年代末,開始出現關心在地歷史的呼聲,從居民的角度來回憶城市的過往。在地歷史的重新耙梳,試圖凝聚地方認同——也間接為二十年後休閒與觀光業的發展了基礎。

捷安特腳踏車(巨大機械)在七零年代就已經成立。然而這時候高檔的腳踏車仍以外銷市場為主,距離與市政府一同承包Youbike還有一段距離……

從「交通黑暗期」到捷運開通

1988年台北捷運動土,「六線齊發」同時動工,讓原本已經非常惡劣的交通情勢雪上加霜。媒體紛紛將此一時期封為「交通黑暗期」,房地產廣告中「不在台北市」即是一種加分,路上甚至出現了計程摩托車。在惡劣的交通條件下,有人發起單車上路的活動,延著未來的捷運路線騎單車,並且要求市政府改善自行車的行車環境。市政府在敦化北路中間的安全島上建設自行車道,卻因為設計不佳而乏人問津。

從六零年代就提出規劃的河濱公園,終於在這時候開始進行全盤的設計,並且陸續在各地的河濱公園設置腳踏車道。台大附近的永福橋到中正橋路段,是最早完成的自行車道之一。其他有些地方雖然有自行車道,但政府對河濱公園疏於照顧,所以行走上也有困難。1995年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完工,河畔也設置了大面積的綠地;兩年後,「台北之瘤」十四號公園成功割除,而位於福和橋邊的寶藏巖聚落住戶也相繼遷出。

來一客觀光套餐

捷運打從一開始就不只是為了改善交通,更是一場都市更新的大工程。捷運完工後,讓人們認識台北的方式改變,井然有序的捷運站成為地圖上最清晰的地標,是年輕人彼此相約見面的地點。捷運站的周遭形成一個個小商圈。步行距離內的觀光景點,也以車站為中心串連在一起,在陸續出現的捷運旅遊書籍中,變成像「觀光套餐」一般的旅遊行程。

九零年代後,全台灣各地出現前所未有的文化產業與休閒觀光風潮。2001年週休二日正式實施,2002年政府鼓勵發展「一鄉鎮一特色」。各地的觀光節慶活動發展得越來越蓬勃,一方面讓大家有機會凝聚在地的社區參與和認同;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外地的商家和政府的規劃案。一個一個強調在地特色的觀光景點,在迅速的開發之下頓時令人難以區辨。在台北,捷運站成為各地社區規劃的契機;國際連鎖商家和市政府定期推出的「文化活動」,也隨著捷運站的電扶梯迅速輸出。

週末的河濱公園很熱鬧。全家大小可以一起騎單車,到了景點再停下來喝杯咖啡。淡水河流域各地的河濱公園早已完工,公園內的自行車道逐漸串連,加起來總長超過兩百公里。市府最近提出「公館至新店溪岸規劃案」,榜上有名的景點包括公館夜市、寶藏巖、自來水園區、即將興建的客家文化園區,以及你我身處的校園——臺灣大學。這個精心組合的「觀光套餐」未來還可能透過自行車道(加上Youbike)將大安森林公園、捷運公館站、科技大樓站加以串連。永福橋的河濱公園外,一個色彩鮮豔的小牌子指引著騎單車的遊客:「往公館商圈」。自行車道是整合這些觀光景點的媒介。而Youbike配合捷運站點,則是帶有擴大各個捷運觀光圈的遠景,讓「捷運商圈」從步行的距離,擴大到騎單車的距離。

今天,當我們在河濱公園的腳踏車租用站看到平躺式的三輪車,再對照當年政府極力收購「落後車種」的景況,或許會感覺到巨大的反差。從威權的年代到消費的年代;從亟需整治的盲腸地帶,到親子同樂的最佳地點。昔日帶有肅殺之氣的水源地已經開始推動觀光計畫;以前的安坑刑場,如今也成為「大碧潭再造計畫」的改造地區——就如同居住於河岸邊的溪洲部落,都規劃讓位給綠地和自行車道。古時的河運的航線,在多年之後成為休閒的綠色血脈。此時此刻,城市裡的各個角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重新整合,置身台北一隅的台大校園,自然無法置身於這張藍圖之外。河岸的景觀不斷改頭換面,而鐵馬轉動不停的踏板上,也隨著時代的更迭不斷乘載不同的意義。

延伸閱讀

李佩璇
2009《自行車的休閒化:休閒實作形式的象徵鬥爭》,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當鐵馬騎進農田

——舟山路與台大農場的地景變遷

◎呂其正(社會四)

古地名、古地貌

踏著古地圖行走,以今天的區域和方位來說,從舟山路一路走到末端的基隆路上,你可以路過以下數個地名:二活該地曾經存在的小山頭,「龜山」;椰林大道一帶,名稱帶有一股清香與夢幻之處:「草花汴」;最後,在路的末端,你會拜訪福建永春來的居民聚集的地方:「永春厝」,離開校園再往東邊走一點,則是昔稱「芳蘭」的地方。

過去,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在百年前的台灣堡圖行政區域上,是隸屬於「頂內埔」和「下內埔」的人。頂內埔的範圍涵蓋今天的大門和椰林大道,往東南方向繼續延伸,還涵蓋台科大、公館國小、昆蟲學系等處,。下內埔則包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北師)、臥龍公園週遭,還有長興bot宿舍及男生宿舍等地。國北師的老校歌以「芳蘭」二字入詞,可說是見證了昔日此處的聚落。

堡圖上的地名,承接、修改自清末的聚落名稱。「埔」這個字,可指未開墾的新地,也可單指一片平坦之處。在眾多涵義之中,它總是與田地有所關係。在西邊不遠,今天的河濱公園之處,新店溪的支流──景美溪,可供帆船行駛靠岸。祖先們從此上岸落地生根,後代們也依循著祖訓在此辛勤開墾。在那些試驗所、專門學校、帝國大學等研究機構尚未進駐此地前,這裡的地,是糧米的地。土地上豐收的糧食以及作物溯著溪水北流,循著和祖先來此反方向的道路銷往他處。

近代科技的試驗

1903年,政府體系的農事試驗場,和1924年農林學校的實習農場進駐此地。山腳下這個「埔」的生產與地貌,產生不小的轉折。兩者的相對位置,大致是今日台大農場與台灣科技大學後方。農林學校的實習農場後來併入1928年成立的台北帝國大學,還比此刻正要邁入81歲的台灣大學再年長上幾歲。

「試驗」的農地,80多年來一路發展至今,除了長期以來供給學生親身實習外,也常與外面的官方機構合作。也許,是早期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所委託的香蕉防治,也可能是農林公司茶品和鳳梨的加工研究。1960年代,農村流行栽種的洋菇,和1970年代盛行台灣的蘭花,都可以在台大農場裡找到優秀的研究與推廣成果。農場的面積雖然不大,但仍可以說此處發揮出帶領/反映了整個台灣農業的變化。

生態與休憩

「出遊囉!」今天是難得的秋天。徐風涼快,正是適合全家出遊的好天氣。園區裡面的遊客實在不少,風影搖曳,推開了茂密的水柳,一隻紅冠水雞徐徐游出,紅色的尖嘴和白色的尾巴一拍一拍地規律擺動。水雞徐緩地穿過了池旁邊茂盛生長的棋盤腳,此兩者都是臺北盆地過去常見的生物,而今,已難以在都市裡發現其蹤跡...專人可提供進一步的自然生態導覽,回途時,各式各樣特殊好吃的農產品可供遊客當作伴手禮...

時至今日,農場此帶的地貌和功能,已不再是過往農家或是專司研究的農業機構所可以一語帶過。過去一段時間,臺大的舟山路是交通要道,農場被車流不息的舟山路與基隆路包夾。要前往農場,就像是前往另外一個校區一樣。然而,你若再次依循今日的舟山路行走,會發現到行伍直立歡迎來者拜訪的白千層大樹;半圓型的大型草地廣場;蔭下可供休息的桌椅與枝上體態浮胖的麻雀。踏著步伐繼續前行,接續到農學院重新打造、規劃,強調生態和棲地保育的生態池前,從此處到基隆路高架橋前,總區內農藝分場的水田、旱田與溫室,長短縱橫地交切出一塊又一塊的農地。方方正正的綠意,不再只有教授和學生的研究之途,現在,農場更可以是遊客們學習農業知識、了解自然保育的知識教室。每天一大清早,經過擠乳、殺菌和填裝等標準過程 ,畜牧分場生產的牛乳被分發到農產品陳列中心;新生南路旁的新月台;大福、小福等處的合作社,它是週遭社區居民的營養來源,更是遊客們必買的當地特產。人們也可以在販賣處購買園藝分場所出產的燒仙草、花草茶等農業產品,或是親身到蟾蜍山腳下,芳蘭路上的園藝分場體驗種植蔬菜和水果的趣味。

台灣農業的下一步?

親身體驗看看農事內容、瞭解自然生態知識、享受多樣多種的農產品。台大農場裡這些豐富內容,讓人想起主打渡假、觀光、體驗生態、當地特產的休閒農村。生傳系網站的一段介紹提及了台灣農業的變化:「今日的農業活動,不僅保留其傳統生產面的初級產業,還擴展到二級產業(如食品加工),三級產業(服務業),甚至包含休閒、綠色與健康產業。農業不再只是生產農產品的過程而已,也包括從生產到消費的整體過程及多元產業面向。」此外,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所經營的綠房子介紹網頁,也提及進入WTO後台灣農業轉型成休閒產業的必要。「加入 WTO 後農地轉型利用,轉向休閒產業發展為目前主流,民宿的開放申請也已通過,這一系列的「農業革命」中,鄉村住宅及其他商業與服務業建築物的興建勢不可免,為及時提供建屋者一個參考符合21世紀思維的「綠房子」有其實時代之意義。」

沿著生態池旁的小路走進臺大農場,鋪著太陽能板的綠房子頂端有一架小風車在轉阿…轉阿,讓我想起前些日子環繞著農村再生條例所起的一連串正反討論。台灣農村的人口流失、人口老化,還有失業人口與隔代教養的現象是擺在面前的事實,休閒農村的改造,也有其成功例子,但是否真能達到宣傳者口中的一鄉一特色?當今對農村的主流想像、和現在政府採取的對策,又是否能真正地解決上述的問題?抑或是造成更多不良的後遺症?生農學院作為長期以來帶領台灣農業發展的重要角色,這將是值得所有農院人、臺大人一同深思的問題。

河濱──腳踏車──農場

轉過身來,離開農場,提醒路人小心的腳踏車鈴聲叮叮噹噹地在舟山路行駛。「是Youbike載我來的」,順著腳踏車移動,紅色、黃色的閃燈,在淡水河流域旁的河岸旁形成一條由汗水與相關配備聯繫而成的「綠色之道」。在水門出閘處稍作停留的騎士,可以喝杯咖啡讓咖啡因子充滿踏板、齒輪、高壓胎與鏈條之間,抱著雀躍與遊憩的心繼續前進市區。河水、土地、與居民之間的關係,在此時此刻的都市規劃與市民休閒的歷史情境中,彷彿有了新的聯繫。從運輸或灌溉的河水與圳道到荒廢的垃圾堆積場,河堤一帶的今世與來生,似乎能得到「被觀看」與「被學習」的新功用。順著綠意,腳踏車道從新店溪河濱腳踏車道的水門匍匐進來,進入公館商圈、舟山路、台大農場。這條綠意藤蔓,是否會隨著Youbike在台大的確立,將一路隨著/帶領台灣農業變遷,具備休閒與生態的台大農場連繫起來?觀看他物、購買服務,觀光與休閒的當代都市生活,似乎也和都市前往鄉村的「農村休閒」,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契合。

歷史記憶與在地文化

回到人聲鼎沸與腳踏車群集的鹿鳴廣場。典故來源:「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中我彷彿看到成群鹿群棲息在小七前方的草地。是阿,更久以前,蟾蜍山和寶藏巖以南是一大片鬱鬱蔥蔥的樹林,樹林以南──包含今天的景美一帶──是秀朗社人的生活地方。鹿鳴廣場此處,是否真的曾有鹿群的蹤跡呢?兩三百年前漢人順著河水上岸來此之前,廣場表演的此地,是否曾有凱達格蘭人的蹤跡?這一切,都是太過迷濛的過去。

畢竟,區區一百年前的古地圖,如農場附近的「永春厝」和「草花汴」兩名,恐怕已經只有當地耆老才會使用。帝大和日後台大的規劃出現的新建設、新設施,漸漸取代了這些地方原有的稱呼。但是,即便是當年風光成立,逐步取代掉當地聚落的兩大研究農場,也已經很難在今日每天會經過的農場與舟山路中發現。

然而,生活的記憶是連續的,不是切割的。曾經,有許多在「永春厝」裡生活,比農場更年長的老居民,今天還健壯地生活在台大的周遭。他們或許是某天你在小福裡擦身而過的老先生、老太太。對於他們來說,某棵要因為蓋新大樓而搬移走的大樹(而對於我們來說,那就只是棵路邊常見的大樹),也許曾是「廖家的樹」、「高家的樹」,是他們小時嬉戲與眺望遠方的大樹。

又或許,對我們來說,校園裡路邊一棟毫不起眼的老舊屋舍,卻是當年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研究種子的「磯小屋」(直到2006年才被使用該室的人員偶然發現屋舍的身世,現在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但前任農委會畜牧處長,現任農學院院長陳保基教授,在發現該小屋的2006年當時曾對保存老屋下來這件事情表示疑慮。以上兩個例子顯示,校園裡的開發、建設,常常都忽略了在地居民與當年使用者的記憶。舟山路與農場的改變成效有目共睹,但在這些刻意培養綠意的「開發」與「計畫」之中,一些在地人的記憶,原有的地景地貌,或是我們能夠學習的地方歷史、校史,似乎被無意或有意地排除了。

田園、綠意、休閒,供市民活動之需,如前所述,是連接起臺大農場、舟山路、河濱公園,乃至於休閒農村彼此之間類似性質的一條線。而同樣地,對於在地人群的連結,還有記憶的疏忽和排除,也可能會是校園、河濱、特別是在地農村「再生」之際所可能重蹈的一條道路。而這個喪失在地的結果,將會是難以逆行重來的一條失憶之路。無論臺大或是臺大之外,一個地方的未來與開發,與一個地方的特色與文化,兩者之間永遠都必須以同樣的心力重視,若發生衝突,也必須以更慎重的討論來調解之間的矛盾。作為帶領台灣社會重要角色之一的台灣大學,是否能在未來校園持續發展以及追求國際化的過程中,再多花心力在台灣的在地文化、社區文化呢?作為臺大資產之一的芳蘭大厝歷經年久失修、徵收、指定古蹟、閒置,未來的命運如何?在總區附近的龍門國中與其所屬的謙讓居的保存案例也許可供臺大進一步學習、改進。別忘了臺大的校歌的歌詞是這麼勉勵我們的:「臺大的環境鬱鬱蔥蔥,臺大的氣象勃勃蓬蓬,遠望那玉山突出雲表,正象徵我們目標的高崇,近看蜿蜒的淡水,他不捨晝夜地流動,正顯示我們百折不撓的作風,這百折不撓的作風,定使我們一切事業都成功。」鬱鬱蔥蔥,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遠望玉山,近看淡水河,是我們目標高崇和事業成功的基礎,不是嗎?

Youbike載我來的

──公共自行車與觀光潮流下的台大

◎沈怡昕(社會一)吳嘉浤(中文三)

當Youbike進入台大

  公共自行車並非專屬市府的點子,總務處事務組的李宜蓁小姐表示,今年的九月,台大校方就曾對公共腳踏車在台大設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校方當初的構想是開辦一個規模1.2億的公用自行車計畫,這之中包括7000台腳踏車和車架、停車資訊柱、管理人員和修繕費用。目標是改善台大腳踏車不論是在停車或是通行上的擁擠。校方辦理,學生租用,減少私有的腳踏車,也可以防止偷竊的情形。

 市府版的規劃案件中,則是原本打算在台大校內設置Youbike租賃站。學校本來有意順水推舟,合辦公用自行車的計劃。然而市府目前的構想是於鹿鳴雅舍、活大兩站,十多輛自行車,加上30分鐘後開始計費的設計,明顯不符台大學生的需求。是否反而引進更多遊客人潮,造成管理的困難?由於這些質疑,此提案後來被擱置。

兩者相較之下,台大的公用自行車計畫目標是「校內自行車減半」,政府卻是想連接公館商圈與科技大樓,方便民眾觀光或通勤。思維不同,效果也大相逕庭。

上學期總務處進行的公共自行車問卷調查結果,有七成的學生反對施行該政策,其中有些人認為公用自行車並不符合學生需求,與其花錢做公用自行車,不如增設腳踏車位。這些意見當然還有討論的空間,但也顯示對於公用自行車,校內師生仍有歧見;停放在哪、如何停放?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校內腳踏車的問題,恐怕還是要持續下去。


從新店溪畔到瑠公池旁

不難發現最近校園的遊客變多了。

市政府即將設置微笑單車,並企圖以自行車道串連台大與其他觀光景點,間接讓校園成為「台北意象」的一部分。同時,校方為了推銷學校的形象,台大有了訪客中心、博物館群,以及各種方式的宣傳與活動。遊客,無論是在城市行銷中的一環,或者是台大與周邊社區連結的網絡中,台大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跟別人介紹自己。

Youbike在公館、辛亥路後門設站之後,更多遊客進入校園,到時有沒有足夠的停車位、指示,以及動線?會不會擠壓到原有的空間規劃?總務處表示如果遊客亂停車,腳踏車會一併拖吊到水源,只是詳細的辦法尚未出爐。近幾年來,台大校園成為社區民眾休憩的空間,甚至遊客、外拍必到的景點,但相應之下自然景觀、公共設施的維護成本,假日的人潮、噪音,也讓台大不再是單純的學術機構。一方面我們該思考注意維護老師和學生上課的權益,另一方面必須更細緻地來思考與社區、甚至外來觀光客的關係。

   從河濱公園、自來水園區、寶藏巖、未來的客家文化園區,到台大的瑠公池(俗稱生態池)、醉月湖,以自行車道串起,市政府的「公館至新店溪岸規劃案」反映了都市中人們重新親近河川的欲望,將水文生態與人文景觀整合入民眾假日休憩的空間之中。然而在休閒化的浪潮之下,迅速的開發往往讓我們失去了更多東西。擁有豐富文史資產、特殊自然景觀的台大,在迎接更多騎乘單車而入的遊客同時,應重新發掘自身的歷史與資源,重視自己的特色。屆時藉由介紹、導覽、推廣等方式,與民眾共享,也是另一種回饋社會的形式。

為什麼我們要談導師制度

◎賴又豪(法律一)

每當學年開始,總有些稚嫩的臉孔,在偌大的校園,盯著地圖指認道路與建築,眼中閃爍著試探。我們都從這裡出發,設法融入全新環境:學習與高中已大相逕庭的教學、報告、考試。而四年之中,挑戰、壓力、抉擇在每一天上演著。我們或許常暗自渴求一個座標系,一個指引方向的媒介,但,最初手捧著的地圖,上頭只註記學系院所。

陌生環境、開放式的教學、和各種活動的選擇及學習型態的改變,對於許多人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對於未來該升學、出國或進入職場的生涯規劃,也常在別人或自我的詢問中不斷出現;而日常生活裡的人際關係、感情問題也許萌芽、醞釀或彼此碰撞。學生們的自主權已操之在手,然而校園生涯不停地面對著這些需要自己負責的「選擇」,當陷於徬徨亦或挫折時,一個適當的關懷、諮詢管道,對學生而言也許將會是開啟一道門或是一扇窗的關鍵。有鑒於此,多數大專院校內的導生制度因應而生,希望針對學生的訴求給予回應、幫助及建議。國際上舉凡歷史悠久的知名大學如劍橋、牛津,多有運行完善的導生制度,且認為導師是影響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環境因素。但反觀台大,隨口問及學生對於「導師」的看法,多半,僅僅只是一頓導生宴的照過面。

我們不禁想,台大的導生制度真的對學生有所幫助嗎?如果導生制度擁有輔助學生的可能性,那它又是如何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實踐?

以下幾篇文章,我們將從賦予此制度的理想性的歷史背景出發,到實際運行下所面臨的現況落差來探討。

導生制度的前世今生

◎張嘉芮(藥學三)邱彥瑜(社會三)

  近年來在校園裡到處張揚的百種口號裡,在台大校園生活裡存在甚久的導生制度不常被提起,然而它卻是在校園中,參與和影響人數甚廣的一項制度。在這裡我們試圖從制度的源頭回溯,探究這樣的制度被安排進我們四年生命裡的意義。

遠在中古世紀的濫觴

  「為矯正現行教育之偏於知識傳受而忽略德育指導,及免除師生關係之日漸疏遠而趨於商業化起見,特參酌我國師儒訓導制及英國牛津、劍橋等大學辦法規定導師制,令中等以上學校遵行」。(引自民國27年教育部頒布之《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度綱要》第一條)

  15世紀,在牛津與劍橋大學強調師生共同生活的學院制底下,學院中的院士出任「導師」一職,而目前兩校是擁有兩套導師制度,一為學院所指派,負責指導讀書與日常生活細節,只要影響到學生求學情緒的事,都是學院導師關心的範圍。二為大學教學系統下的課業導師,學生藉由作業報告、討論的方式展開師生間非正式的談話,學生也較能暢所欲言。由此可見,牛津、劍橋大學不只在學術方面,更重視生活教育,讓導師兼為人格養成與知識的教育者。

  相較於英國的學院制,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大學則有相當截然不同的做法:

由於剛進入大學並不分系所,因而大部分院校沒有導師制。但校內有所謂的「學生諮商輔導」機構,讓學生有了解自己的管道,並進而幫助對職涯方向的規畫。一些活動如新生週(Freshman week)或定向週(Orientation week),主要協助新生尋覓方向和目標,讓學生能更進一步適應大學生活。諮詢的方式或許不像學院制那麼直接促進師生間的情感關係,但能很確實回應和照顧到不同學生的需求。

  現今台灣制度的起源看似取英國與美國制度之綜合優點,但在台灣普遍的價值觀中,對於「師者」懷有著一種能夠形塑學生人格的期待與尊敬,因此這制度並非被視為完全移植的,而是將傳承下來的文化給現代化了。過往會比較強調「訓導」之部份,由於社會情況的特殊性,對於學生狀況的掌控會是政治勢力試圖掌控學校的一種方式。近來在相關法條的紛紛改制下,教育部已傾向給與各校極高的自主性,期待導師不僅對學生要夠了解,更能給予適當指導,健全學生的各項發展。

  而在台大,近幾年也參照美國「專業分工」的原則,細緻地將學務輔導的工作依需求取向分工成「職涯發展中心」、「心輔中心」等等。而各院系所中的導生制度,除了被視為一種聯繫學校與學生間橋樑的重要基石外,導師這個角色,更被賦予了透過個人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扮演結合學術與人格發展的典範角色的期待。


現況下的多元發展

  在台大,學術領域的廣泛影響了各系生態的差異性,也因此很難有一套制度完全適用於台大所有的系所,雖然「導生制度」透過法源的規範必須存在於各系所中,但細部的實行細則與經費調度上各系有極高的自主性,使這樣的制度能夠在不同領域的科系中,成為一股有彈性的力量。

  在導師制度實施辦法中,台大的各院、系(所)皆應成立導師工作委員會,透過組織的運作去幫助系上落實制度。身為前外文系導師工作委員會主要召集人的胥嘉陵老師認為,委員會在組織方面,能夠作為一種彙整各導師力量的方式;在實際運作上,像是與系學會合作透過問卷了解大部分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安排了像是傑出校友講座、職場參觀、就業座談等活動,提供學生在生涯規畫上多樣的參考選擇。透過委員會的形式,也能夠將原本零散分布於各導師之中的經費一部份作統整,而在有人力、想法與經費的條件下,才能夠在實踐上有較大的發展。

  因應於各系的生態,導生編組的方式也相去甚遠,像是森林系與土木系皆為大一(大二)由系上安排,高年級學生自己選填較熟悉或是專長領域較有興趣的老師,此舉可相當程度上尊重學生的意願;而社工系則是四年皆為同一個導師,借由相處長時間來培養師生間的熟悉度與信任感;社會系則由該年級必修課中的兩位老師做為導師,透過上課時間的接觸、學習狀況的了解產生與導生之間的關係。

  各系的學生數雖然差異甚大,但導生比大多相去不遠:由一位教師擔任系上20~30位學生之導師,導師擁有的時間有限,而導生人數的眾多便切割了導師能夠分配給每位導生的時間,更遑論在臺大最常出現的導生會面形式-「導生宴」中,一位老師如何在三小時的用餐時間內與20位學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關心?面對龐大的導生量,許多系也發展出不同的方式因應,「雖然我的導生有二十幾個,但就分成幾個小組分開吃導生宴,一組4~5個人,這樣也比較能聊聊大家未來想做甚麼、課修得怎麼樣」社會系林國明老師認為分散人數是增加了解的一種方式;而社工系沈瓊桃老師則採取「一對一」的導生時間,除了全部導生一起參加的導生宴外,每學期都會發下與老師約談的時間表,以一人20分鐘為標準,透過專注、具隱私性質的對談,輔以社工系老師本身的諮詢專長,能夠建立老師與學生的親密關係。

  制度的開創者必定難以想像數百年後的發展,會將制度帶往甚麼樣的方向。但在歷史的溯源過程中我們看到,在不同國家的高等教育體制中,不論是採取生活學習、課業討論或是輔導諮商的方式,這樣的制度都承載著透過他人的幫助進而導引學生「發現自我、適性發展」的期盼,而這樣理想的高度,在台大校園內有著許多與現實的落差,面對制度所無法觸及之處,還有更長的路要去摸索。

導生制度的內憂外患

◎林妤蓁(外文二)邱彥瑜(社會三)

  意識報本次做了一份簡易的問卷,選擇在上課同學異質性較高的通識課上發放,反映了一些臺大校園內對於導生制度與導生關係的想法:不同於制度原本所企盼、卻也不令人訝異的是,「導生宴」常是導生關係中唯一或最主要的接觸方式,「導生宴吃什麼」常成為同學對於導師的唯一期待,一學期的師生互動可能就僅有那三小時的觥籌交錯。除此之外,「老師很忙、與老師不熟、不知道該跟老師有甚麼樣的互動」等等也是問卷中大多數同學反映到的,若導生制度原來是師生關係中的一劑潤滑劑,為何仍然窒礙難行?並且僵化成為對「導生宴」的期待?

缺乏友善的外在環境

  一個制度是否能運行良善,與其周圍環境的外在因素是加分或是減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因此我們列出以下幾個可能造成導師制實行困難的因素:

1.教授在時間上的調配比以往困難許多
2.部分系所空間不足
3.系所間差異。

我們將逐一仔細探討:

幾年前,自教育部開始提供五年五百億、學校展開進百大卓越計畫後,成為優秀研究型大學儼然成為一個台大重要的目標。對於此政策,教授直接面臨到的第一項考驗便是:五年一次評鑑。評鑑範圍含括校內各院系所,以校內的教師評估標準看來,三大項目分別為研究、教學及服務,不難發現五成以上的系所,評估表上「研究」的比例是大大高於其他兩項,常介於50%~70%;而許多系所的導師制度,則是包含在服務10%的其中一細項,其他則像是:在學校行政單位擔任委員、接待國外學者等,都同樣可以列為評分之一。因此或許我們便不難想像,為何許多教授為了做研究而日夜戰戰兢兢努力不懈,要是在研究占60分的成績上落敗下來,就算教學和服務表現得再好,都有可能遭到解聘的下場。評分表背後的甘苦辛勞,豈是一般學生能以想像?然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做研究無疑都需付出大量的精神和時間,升等、評鑑的壓力常會排擠了老師與同學「喝下午茶」或是溫馨的「談心時間」。

第二點則是部分系所的空間問題,大體上理工學院如電機、資工,或生命科學院、社會科學院都有屬於自己的「系館」,這對不論是同學之間或師生關係都有加分的效果。畢竟系館提供了一個課餘共同交流的空間,就算沒有機會在課堂上碰面,還是可以用別的方式建立關係。然而,這樣的想望對於文學院各系,恐怕難以實現。因為文學院裡各系並沒有自己的系館,頂多只會在課堂上看見老師,當下了課學生老師都各有事情要忙時,學生想遇見老師的機會,想當然爾更是微乎其微了。

另外一點值得探討的是,許多大一生其實沒有修習自己導師的課,原本就對新環境的不熟悉,如果甚至連導師都只成為一個「只聽其名,但不見其人」的象徵意涵,那麼學生對於導師制度難有任何期待,也是情有可原。雖然以學校立場來說,導師制度是由各系所自行運作,但每個系所大相逕庭,是否能規畫出一個完善的、針對學生的需求而設計的導師制度,結果的成效好壞也無法透過適當的評估而加以讚揚或改善。

  除了上述的外部因素為導生制度的實施營造了一個不甚友善的環境,身在其中的導師/學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內部認知的曖昧不明

  《教師法》中明文規定教師擁有「擔任導師」之義務,反映了制度制定者對於教師有一股「人人都該做導師」的期許,能夠在學業、生活、心理等各方面主動照顧學生的需求。但這種強調情感的柔性義務,在實行上其實存在著許多曖昧不明的空間,身為一個導師,除本身對於「人師、經師」的自我期許外,許多執行層面的不支持常導致了導師的「被動性」,像是透過導生宴的大餐或是贈送書籍將導師費用「回饋」給學生,或是在學生出事的時候,為避免一無所知的窘境,而被迫掌握學生近況。

  同樣地,對學生來說,導生制度常被視為一條荒煙小徑,即使可能通向師生關係的美好未來,但制度並沒有幫助學生熟悉這個管道的接近辦法,以及忽略要培養學生與老師間最基本的信任感,才能有發展下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學生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門,而導生制度過度強調導師「一人」肩負起全部的責任,導師的能力有限,反而造成學生的失望。

  種種導生制度旁的內憂外患,使制度原本的善意面對孤掌難鳴的局勢。僅靠制度的修訂尚不能撼動這僵化的結構,但若能從反思出發,意識到導生制度的「重要性」,是否能一步步地向原初的理想靠近?

從台大到台大──導生制度如何成為一條新的路

◎施力麒(社會二)

當導生制度成為導生宴

當時序入秋天氣轉涼以後,許多人便開始期待和自己的導師「見面」,而分派導師的傳統在台大已經年運轉,系所間也早就演繹出了自己的編派邏輯,如散落校園的學院,各據一方。學生們把和導師「見面」的時間記在日誌本的某一格並寫上地點(通常是餐廳),一切期待於該日攀上高峰,而導師宴客的義務也隨之卸下,於此之後便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

無須避諱,導生制度在許多師長與學生心中只剩下/也只能是一場豐盛的宴會;在特定的時辰與地點,藉由食物的馨香彷彿儀式般地開啟交談,由師生協力維繫這場制度,在此情境以外,導生制度彷彿自彼此的日常生活裡長期缺席,而即便偶爾現身,也無法發揮它原本所背負的期待。

制度為何不死

然而,上述所描寫的情景絕非台大的全貌,因為仍有許多師生是真正在生活與智識上交心的,但這些美好的成果卻不是支持這項制度得以存續至今的主因。制度不死的原因在於它關乎一套存在於我們想法裡的價值。導生制度背後所背負的真正期許與文化根源應是在「授業」、「解惑」以外的「傳道」功能,亦即傳授人生處世之道。這或許是個稍嫌八股的論斷,但我們卻可從校方一系列行政行為的背後,發現可以支持上述斷言的證據。

如果學校的想法會表現在其行政事務上,那麼在2006年校方所頒贈的第一屆優良導師,以及為其編纂的採訪內容裡,看到貫徹其間的中心思想便是傳統的儒師精神。從封面的題字到目錄的標題,均在強調老師在專業知識以外,有其對於學生人格啟發及生活薰陶的重要性。

而傳統的「師道」精神應該如何培養?我們大可撇除西方的大學精神與相應的歷史,直接審視與師道二字相連的場景:那是一個存在於日常生活裡的場合,講堂與起居間是彼此交融的,由私人授受獨門心得,並讓學生親炙師長。因此,無論中西,師道的展現絕對不是塗寫在黑板上的,理應直接寫入生活,而這需要的是一筆寬裕的時間讓教師運用,無奈這卻與當今台大發展政策背道而馳。使教師縱有作育英才的理想,也只能在升等考核的同一套標準下犧牲掉與學生互動的機會。換言之,導生制度已經成了學校理一項表裡不合的制度,其內在所包含的精神在現今制度與政策下將難以取得伸展的舞台,教授被迫在經師與人師的選擇上做出讓步,而這道選擇的難題與矛盾又被學校透過「優良導師選拔與集結成書」這樣的舉措給轉移焦點,校方已成功地藉由強調少數成功的經驗來柔化在現今制度下,導生制度的執行瑕疵與名實不符。

消融僵化的治校圖形

本專題進行至此,我們已經指出導生制度即便早以名實不合但仍可以繼續存在的諸多原因。為了重新檢視、思考導生制度在校園裡扮演的角色,我們必須先指出過去治校時習以為常的圖形。過去,人們總說校園由三方組成:老師、學生與行政人員;這背後存在著一個三角圖形,由三方各自代表教、學、行政,並且認為是這三方各自鼎立從而撐起一所校園。然而,這便會讓我們以為只要使三方各自茁壯,校園便能獲得進步。於是教師研習、行政知能研習,學生的輔導等活動便各自展開,校園裡三個群體在空間與實際往來上依舊甚少接觸。然而就是這一套想法讓我們長久以來將校園發展分做三塊進行,於是逐漸導致當今校園裡瀰漫於行政機關的官僚主義,教師的教研失衡,以及學生的無所適從。而現在正是時候打破慣用的治校圖形,消融掉以為分出三足便能從此鼎立的僵化想像,將校園裡的每一個人與人群、團體視為彼此影響而相互交織的整體。

在了解到校園做為一個緊密交織的整體後,鏈結起教師與學生的機制便是導生制度,也因為將校園視為一個交織的整體是如此重要,因此做為其中鏈結關鍵的制度就必須被嚴肅地看待與改進,這便是我們最初探討的緣由以及最後的目的。

遺落的環節

校園裡有以上的僵化想像,循著這樣的脈絡來檢視實際運作導生制度的各系所,便會發現系所裡的系辦、教師、學生,也複製了上述圖式。學校裡負責導生制度的學務處在統合資訊後便將一切運作的權力教給各系系辦負責,因此如果要改善導生制度就必須回到系辦運做的實務面討論。首先是系辦理普遍要維繫既定的系務運作就以應接不暇,加上系辦人員有很多是以約聘方式任用,因此在總體上沒有多餘心力去發展更適合系所的導生制度,在人力分配上也很難一以貫之地交由同一人負責。而各系系學會多半沒能夠將系上學生對導生制度的想法匯整起來與系辦溝通,甚至系學會常被包納在整體系務運作的一環而喪失了平等對話與監督的機會。

如何成為一條新的路

導生制度已在台大運作多年,如果它真的已經成為大家所默認並心照不宣的形式主義,我們又該如何期許它做為鍊結師生的一條新路並帶領台大走向新的境地?首先必須先拾起上面提及的失落的環節,進入系辦的實務運作裡結合系學會的力量,彙整意見,結合有志一同的師長循序漸進,漸漸在系所之間做出成果,最後由下而上地去鬆動校最高層的發展政策,讓師道的傳承不再只是依靠個人的堅持,而是透過制度去保障以及鼓勵,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能有最具體的平台,於此便可蘊含各種可能。

異性戀,請站出來

◎林逼街 (讀者投書,社會五)

超過三百位台大人走上街頭

  十月31日,包含學生會、學代會、意識報在內一共二十二個台大系所、社團與學術單位,超過三百位的師生一起走上台北街頭齊呼口號。這天,是第七屆台灣同志大遊行。

  去年是我第一次參與台灣同志遊行,當時走在台大社研所的隊伍,對一個第一次和同志一起上街頭的異性戀而言,這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經驗。本學期我就任社科院學代,便與生農院學代黃怡安共同提案,建議學生會與學代會共同報名今年同志遊行,並邀請全校系所社團與師生共同串聯參與。此提案順利在學代會上以0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在競選之初提出多項性別友善政見的學生會傅會長當場也表示欣然見到學代會做出同樣的決定,而學生會原本就已計劃報名遊行。

「我是異性戀:我尊重同志,我挺同志,我愛同志」

  以往的同志遊行一向不乏台大學生參與,包含GC、浪達、女研等社團,以及城鄉所性別與空間研究室。去年我在遊行隊伍中發現,同志遊行的參與者不只是LGBT,許多異性戀也都會一起走上街頭(如女研社、性別與空間研究室本身就不是同志團體),異性戀參與遊行對同志及大眾都具有正面影響力,但是社會卻忽略了這些直同志(指對同志友善的異性戀)的存在,我們需要更多更大規模異性戀社群的動員,除了在遊行中表達異性戀對於性少數的尊重、友善,更同時讓社會大眾看到有許多和你們一樣的異性戀願意和同志站在一起。

  同志大遊行自2003年至今已是第七屆,參與人數從當初的千人到現在的二萬五千人,而同志遊行的訴求對象,也從來就不是只有國家政府的法令,更包含了廣大的社會大眾。七年來,我們並沒有看到這個社會有什麼具體的回應。而當身處異性戀體制中的台大學生會、各個系所社團,願意抛棄一切歧視與偏見,選擇與同志一共同走上街頭,就是最好的回應方式。

校園性別運動再掀浪潮

  十月,在台大潤滑液事件即將屆滿一週年之際,大學校園中的性別議題再度一一浮上檯面。Discovery與台大學生會合作,於活大舉辦同志運動紀錄片「彩虹大道」首映會;師大保險套事件、29日「性教獄」遊行;政大學生也質疑學生會長候選人對性別議題的缺乏關注、27日發起「西斯丼」遊行響應師大同時要求校方及同學正視宿舍情慾。兩間學校的學生會也在31日和台大學生會一起出現在遊行隊伍之中,何春蕤老師特別提到今年有更多的學生站出來參與遊行,我們彷彿看到在校園沉寂已久的性別運動重新冒出了一絲曙光。

  但近日PTT的sex板(西斯板)與gay板(甲板)之爭很快把我們拉回現實:現實就是異性戀霸權仍然無所不在,在校園裡、在媒體上、在網路空間中仍然對性少數相當不友善。宿舍管理以保護安全之名行人身限制之實,校園傳情活動及舞會的宣傳包裝強化異性戀主流、男主動女被動傳統性別二元思維,之夜戲劇表演嘲笑同性戀、醜化陰柔特質的男性等等…我們不只要期盼世界繼續朝著尊重多元性別文化的路途前進,更要問問自己:我們能做什麼?

拒絕性別暴力與霸權:異性戀,請站出來

  加拿大每年底的白絲帶運動,是由男性主動發起參與的「終止性別暴力」的社會運動,台灣曾在1999年由台大婦女研究室舉辦,透過四次座談活動,檢討台灣性別暴力的社會處境與因應對策,最後則提出掙脫傳統男性氣概枷鎖的可能性。「性別」並不單指男性對於女性、同時也是多數異性戀對於性少數,而「暴力」也不單指肢體上的暴行,歧視與限制人身的制度、言行舉止、文字符號、空間設計,同樣也都是扼殺基本人權的「暴力」。

  從異性戀組織參與同志遊行,到異性戀反對西斯板限制同性文或文章貼標籤處理,我們應該如此解讀:所謂「sex板與gay板之爭」、「西甲之爭」或「異性戀與同性戀之爭」,本質其實是「性別友善與性別歧視者的對抗」。異性戀可以拒絕性別盲,選擇做一位具有性別意識、尊重性少數的公民,進而影響週遭更多的異性戀。

  作為一個異性戀男性,我始終堅信男人可以是婦女運動的行動者、異性戀可以為同志平權運動盡一分心力。這是一個新的白絲帶運動:請為我們所相信的自由與平等價值而發聲,別再默許一切歧視與污名化以主流多數為藉口繼續張牙舞爪,別再讓弱勢者繼續在壓迫他們的體制中孤軍奮戰。異性戀們,請站出來!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意識報026刊目錄(10/26/2009)


封面繪圖:詹子琦

請直接點選本刊目錄所列的文章連結。(部落格文章)

意識社論
被五年五百億遺忘的台灣社會◎台大意識報社

意識校園

台大進百大!專訪研發長陳基旺◎李問(人類三)、張嘉芮(藥學三)
眼看高樓起──化學新系館的興建◎葉志成(化學一)、許月苓(社會二)
消失的第三活動中心?──從校規小組談起◎林柏亨(電機四)
回應與挑戰──專訪校園規劃工作坊負責人◎許月苓(社會二)

異式論壇

當我們談學者——專訪陳明通、陶儀芬、黃光國老師
◎李芃萱(政治二)陳聖為(社會三)李若雯(政治一)葉冠均(政治一)

義士廣場

黑夜後的黎明仍未來臨 ——再看台灣自由主義的困境◎林竣達(讀者投書,台大政研所政論組)
醫院評鑑不宜頭痛醫腳◎示正(讀者投書,醫學系學生)

飛越杜鵑窩
澎湖同學看博弈公投◎陳立安(哲學二)◎李問(人類三)

被五年五百億遺忘的台灣社會

◎台大意識報社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俗稱的五年五百億)實施第四年,台大沒有辜負教育部的期待,成功在英國泰晤士報2009年的世界大學排名拿下第95名,成功進百大。教 育部長吳清基對台大表示高度肯定,而李嗣涔校長更在10/24「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的成果展上說,只要不斷努力下去,台大還可以衝進前五十名、甚至前 十名。

  跨越「百大」的門檻固然很好聽,可是到頭來,一個學校實質的進步根本就不該用排名來衡量。就如研發長陳基旺向意識報所提到,泰晤士報的評比偏向「聲望調 查」,屬於國際上的印象分數。其他知名的大學評鑑或許有看似「客觀」的依據,可是背後所引發的問題,也早已被學界詬病多年(如重短期研究、重量不重質、忽 略本土討論等)。

  五年五百億在2003年計畫提出之初,就被譏為「速食」式的教育投資。五年的時限內給學校大量的資金,五年後發生什麼事情誰也不知道。台大近幾年來,利用 五年五百億的補助進行教學與學術上的「基礎建設」,包括成立研究中心、增加論文發表、聘請特聘講座、翻新教學大樓、增加教學助理等。大致的方向,是希望能 從基本面改善台大的教學與研究。然而最大的問題是,不論是ESI(質)或是SCI、SSCI(量),我們總是只能拿遠在倫敦、上海僵硬的評鑑指標,來「交 代」自己的成就。可是是向誰交代?教育部?立委諸公?所謂的國際社會?

  最弔詭的是,一個由台灣政府推動的教育政策,可以完全忽略台灣社會。教育部和立法院都希望大學「向社會交代」,可是他們所期待的成果,卻是和台灣社會最沒 有關係的國際論文排名。我們自己有什麼需求或想法不重要,國外的數字講話最大聲。然而當我們回顧台灣的學術發展,會發現不是這樣的。例如台大的工學院、農 學院,從日治時期以來就與產業相輔相成;電機系從六零年代末就與台灣的通訊科技和電腦發展一步步前進;中文系和歷史系繼承了國學研究深厚的根基;台大人類 學系,則一直是南島研究的重鎮……這些學科的地位與價值,並不是來自英文期刊上短暫的戰績,而是在於充分利用我們既有的區位特性與學術傳統,並且與台灣的 社會、文化能夠產生連結。

  一個國家要著重發展哪些領域,關係到每個時代的需求,需要學術人才的專業與遠見。八八水災過後,台灣學術界的反思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論是大氣、土木、 社工、醫學、社會學等科系,莫不重新思考,在台灣這樣天災頻繁的社會,自己的學術長才可以做出什麼貢獻。當學術從在地的問題意識、或是在地的學術傳統出 發,長期努力後發展出獨特的研究成果,到了國際上才會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日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第二期五年五百億將在民國一百年起跑,詳細的計畫內容尚未定案。教育部目前考慮在新計畫中補助「拔尖領域」,補助各大學中的頂 尖領域,例如說陽明的大腦認知學習領域、交大的光電領域、台大的農學領域。目前計畫內容都還是未知數,但要是能夠經過各領域內部充分的討論出發展目標(而 非用簡單的ESI既定的領域表現來評斷),那也未嘗不是一次進步與整合的契機。

  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度的世界大學排名,即將於十一月初揭曉。台大可以選擇繼續在名次上努力「超英趕美」向世界十大邁進。但我們也可以選擇回過頭來,看 看被五年五百億遺忘的台灣社會:以學術的力量幫忙解決社會所面對的議題,更同時發掘屬於自己的學術特色,開創全新的格局。

  這樣,才能真的「向社會交代」。

眼看高樓起──化學新系館的興建

葉志成(化學一)、許月苓(社會二)

  人潮依舊,小福樓面朝著擁擠的十字路口,看著學生經過被「OO周」的吆喝聲吸引,看著腳踏車走走停停。十字路原本唯一堵塞端最近開通了,那條夾在小福與原分所中間的路。經過一個綠地小公園,再走進隔開工地的便道,轉眼就到了醉月湖。這一切改變都得從約莫十年前定案的化學系系館遷址新建談起。

比對01年的校園規劃圖和09年的校園規劃圖,可明顯發現小福到化學系館、醉月湖等週遭的變化。


(接近完工的化學系新系館)

艱辛的籌備期  

化學系是台北帝大原有理農學部的元老學科之一。歷經時代變遷與研究高低潮經過遷移與擴大,十年前化學系擁有的館舍包括化學系館、同位素館以及化學中心館。由於館舍老舊且空間不敷使用,系上從很早開始便醞釀著一股籌建「化學新研究大樓」的氣氛。然而由於校方與教育部經費有限,加上各系之間競爭激烈,化學系一開始並未能脫穎而出。

  直到1996巴西創立「方大企業」的張勝凱校友,對化學系建館一事充滿熱誠,允諾捐贈五千萬元做為建館基金。當時化學系費用為四億元,預估由教育部補助一半,另一半自籌。這一筆舉足輕重的五千萬元於是成了關鍵性的推手,為化學系在爭取經費上增添了許多籌碼。化學系首開先河為興建系館自行募款,是台大各學系中的頭一例

  除了募得五千萬元基金,宣示有自籌兩億元的實力外,化學系另外提出了幾點原因試圖說服學校,包括:一、化學系系館老舊且空間不足,不符合標準。二、化學系不時有外賓參訪。多數外賓肯定化學系在學術上的表現,然而卻十分驚愕於目睹系館處在不堪使用的狀態。三、化學系新館若遷址,則舊館拆除之後,小福和椰林大道這兩個台大的精華地帶即可相通。為了建館,系上並發動教授投入無數時間與精力,先後說服校規小組、校發會以及教育部,並且四處奔波籌錢、舉辦募款餐會。

興建過程一波三折

  西元2000,教育部終於核准了建館一案,兩方開始協商經費補助問題。然而,經濟不景氣的威脅席捲而來,教育部又將自籌經費的比例提高至三分之二,財務危機一度讓計畫失去前進的動力。當時校長陳維昭同意動用台大的校務基金,補助建築經費的六分之一,這才暫緩了財務上的壓力。

(從化學系館望向醉月湖)

  第一期工程終於2003年動工。當時預計先建新研究大樓A棟、拆除舊館,再於第二期工程興建新研究大樓B棟。由於新館座落於醉月湖一旁土質鬆軟,校規小組因而限制其高度不得超過七層樓。校規小組另安排成立一個十人專案小組(包含化學系系上教授一名),負責大樓外觀規畫等事宜。此外,因為實驗室需要像排氣櫃等等專業設備,導致館內的管線配置甚為複雜,故由系上數名教授督導工程的進行。

  在第一期工程期間,一些系友又相繼慷慨捐贈上千萬做為建館基金。但在建館中途遇上全球原物石油價格上漲,因為北京奧運大興土木等原因,造成鋼筋等建材價格亦攀升到最高點,此時財務危機再度浮現。為避免經費短缺,進而影響第二期工程進行,在李遠哲系友與一些教授拜訪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同意由旗下台積電教育基金會捐贈一億兩千萬,B棟的興建才得以繼續推動。目前B棟已完工,預計在明年正式啟用。

回顧與檢討

  在化學系興建系館的過程中無論籌募基金,或是與校規小組及校發會進行說服溝通,系內教授與畢業系友一直扮演著推動的重要角色。倘若工程期間的經費短缺無法及時找到外界資金的挹注,能找到其他方案解決?而其他科系是否也能夠靠著自行募款來達到系所的需求?小福廣場和醉月湖相接,對校園景觀造成的影響是否有與其他人(教職員、學生等)協調呢? 缺乏整體配套規劃與推動,也不難想像校內各個系所在規畫中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情形

台大進百大!專訪研發長陳基旺

台大進百大!專訪研發長陳基旺

◎李問(人類三)張嘉芮(藥學三)


感謝陳老師與意識報的分享。這次採訪的時間為10/26星期一中午,在行政大樓研發長室進行。

10/8,台大在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中拿下第95名,成功加入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註一)」所期許的世界百大。台大意識報特別採訪了台大研究發展處的研發長陳基旺老師。研發處的目標包括加強研究的全面規劃、推動群體研究,並整合研究資源,期許台大成為教學和研究「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大學。這次,研發長和意識報說明他對這次「進百大」的看法,同時分享他對第二期五年五百億計畫的瞭解。


意識報:首先不能免俗的問,台大終於進百大了,老師有什麼感想呢?

研發長一開始當然覺得有點高興啦,不是因為我們把這件事情看得很重,而是因為社會一直在期待我們。很多同學誤認為我們的老師一直在追求百大,但百大的這個事情並不是台大所定出來的。只是當初政府在執行這個計畫的時候,特別是張忠謀在1999年擔任科技顧問會議時,他就希望台灣至少有一所大學能夠進入世界百大。

你們知道這個是泰晤士報的排名。泰晤士報所報導的指標實際上是……我其實並不重視它。泰晤士報比較評的是國際化的程度。所以我們台大對這樣的指標我們都會去注意,但我們心裡高興的是,我們終於對社會有個交代,那畢竟我們在裡面的幾個指標也是向前進步的,國際化也是五年五百億的幾個指標之

國際化方面,其實站在研發處或站在校長的立場,我們在意的是我們要參與國際學術社群、實際參與多少的合作計畫。尤其在我們研發處,我們在意的是我們有沒有參與國際重大研究計畫,這才是我們的使命所在。

進入百大,絕對不是台大的最終極目標,那只是台大在追求我們的願景的一個過程,那我們的願景是什麼呢我們的願景是五年五百億之前定的,恰好是校長剛接任時,所以他帶著我們一級主管討 論訂定我們的願景和使命、核心價值是什麼。接著我們研發處這邊就把五年五百億的願景、目標,分為短中長期,從基礎、中程,到遠程。那遠程就是,我們終極目 標就是希望台大能夠成為世界上或國際上學習與研究的重鎮,中期的目標是希望台大研究的質量倍增。初期的、基礎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建構優質的學習與研究校 園。這個基礎建設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你們可以看的到,你們或許來這邊都只有一段時間,你們沒有長期的看到學校的變化,所以你會覺得好像聽到的都是在追求SCISSCI的論文數,實際上校長有很大一部分的錢,是在建構這個優質的校園。所以比如說,你們的宿舍整個翻新,還有你們學習的時候,過去的助教是不幫助你們學習的,下課就走了。以我們藥學系來說,我現在是希望我們藥學系的助教,應該不是考試到了才有office hour,應該是要每週都有一次office hour,讓你們解決問題。

其實一開始規劃的時候,五年五百億是否能夠延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所以校長在畫 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說,有些經費是一做下去是永久的,有一些是有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就做,經費一停就絕對不可能做的。像研究計畫,我們補助老師做是的研究, 那是經費一沒有就不能做了。可是我們的宿舍,我們學生上課的教室不夠,這些都是永久的,所以一蓋下去,將來水電台大要有能力去負擔。而我們聘的人,將來如 果沒有五年五百億,也要能夠繼續聘用

所以校長一直非常緊張的是,在五年五百億的執行期間,教育部不讓我們漲學費。可是我們在五年五百億有很多的基礎建設進來,假如我們的學費沒有漲個0.5%或多少的話,將來五年五百億一停頓,我們的學費已經五年沒有調整,但是物價什麼都一直在波動,那將來台大如果真的沒有五年五百億,台大任何應付的能力都沒有。上禮拜記者問我,我說假如沒有五年五百億,台大進入百大,也可以說只是曇花一現。世界各國都在進步,比如我們的標竿學校墨爾本大學在上海交大的評鑑中也是從80幾名進70幾名。所以說真的,如果只有這五年,絕對壓力是很大的。

意識報:在實施五年五百億之前,台大不是就有拿過像102名嗎?

編按:台大在泰晤士報的排名從2004年起為102、114、108、102、124、95

研發長: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是非常喜歡泰晤士報因為他有50分是問卷,等於說是學術聲望。其實泰晤士報之前都是問歐洲地區,很少問到亞洲。今年他有問到我,他的問卷是說,選30所你認為最好的學校,那我就去勾勾勾嘛我敢保證,一個小時前一個小時後我勾的30個學校大概不會全部一樣。更何況有很多人是拒絕答覆的,因為其實沒有人有義務要做問卷。然後泰晤士的排名中,香港大學都在台大之前,可以進到五十名。可是你如果看上海交大的排名,他們都在台大之後。上海交大是完全看你的學術表現當然上海交大排名也有它的缺點,是比較偏理工方面的。這樣的評鑑標準對綜合型大學相對不利,因為台大有三分之一的老師是人文領域的,尤其我們又不是用英文發表的國家。所以我們有一年人文社會藝術領域的跑到150名,今年的排名好像又很前面,我也不曉得為什麼。

泰晤士報的變數太大了,所以我跟QS說,如果你們這樣用的話,我以後不會再相信你們的data,我只會說你們的data頂多只能做這個學校是否國際化的指標。因為越國際化的,像香港、新加坡,分數越高。像首爾大學在上海交大是160名,我們是164,可是它在QS裡的排名是50,結果才發現他們花了好多錢去跟QS做公關我們就定策,除非我們進到一百大以內,否則不要跟QS合辦活動,不然到時候進百大人家會以為是我們花錢。最近很多人來恭喜我們但是我們並沒有很大的慶祝,一來是我們並不是很滿意這個指標這樣的做法,二來是在今年95名如果明年又掉出了百大之外,不是很

意識報:那您對下一期的五年五百億「拔尖計劃」有什麼了解?

研發長:下一期的五年五百億要怎麼做,現在還沒有政策。像明年他經費就砍四分之一啦(編按:因為八八水災)。其實進百大我們不是很高興,但是外面很高興,尤其是教育部。那一天剛好有立委在質詢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執行成效如何。剛好我比人家早兩三天知道台大進泰晤士百大的訊息,馬上就告訴高教司的副署長。後來報紙都一面倒的說台大已經進百大了,但是研究經費被減為四分之一啦,就反過來同情我們。

所以……所以未來還不是很清楚,那我可以講一點我對於拔尖的看法,或者是學校行政立場的看法。我們是認為五年五百億應該使用在基礎建設,不應該是一個額外的經費給老師做研究,學校給老師一個很好的infrastructure,設備啦、環境啦我們可以提供給你,而老師應該對外去爭取研究經費才對,因為外面的資源就這麼多。

教育部未來的要求是怎麼樣,我們是不太確定啦。我可以跟各位報告一下為什麼訂這個拔尖計畫。剛剛提到校長的策略嘛,一開始是建構優質的學習和研究環境,再來 是論文質量倍增,然後最後是成為國際學術重鎮。那研究論文質量倍增的計畫當中,介於中程和長程之間,就是要有十到十五個領域要進到「世界一流」。進到世界 一流,那論文的質跟量都要出來。光有質沒有量,那個能見度不高;光有能見度質卻不好,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很嚴格去選,學校裡面到底有哪一些領域有機會。然 後校長的想法就是給他臨門一腳,就給他加強一下,那很快就會達到世界一流。

那 到底有沒有質量倍增呢?實際上,我們本來是訂五年的計畫,但研發處在這裡很欣慰的跟各位報告,我們確實達到了。兩個指標給各位看看。剛接這個計畫的時候, 我們全校的論文大概是2500到3000之間。到了2008年,一整年SCI加SSCI的論文數大概是5000,所以大概是接近兩倍。那質呢?我們是看 Highly Cited,就是高被引,是在ISI的22個領域中,只要一篇文章在一個領域中,是該年度發表的文章被引用率有達前百分之一(top one percent)。我們剛接計畫的時候是將近一百篇Highly Cited,到了去年年底的時候是202篇所以也是倍增。至於2009年,到六月底為止有208篇。208偏涵蓋了十七個領域。所以我昨天把數字統計出 來,我就跟校長說,以後有人問你有沒有十到十五個領域,你要告訴他已經十七個了。所以我要說,有五年五百億,造就了我們有一個指標進入百大。如果沒有五年 五百億,我們進去只是曇花一現,因為沒辦法跟人家競爭的。我們教授的薪水太低,我們的薪水是開發中學校最低的,學費也是最低的。所以像泰晤士有5分是在評 國際老師,我們就很低。

意識報:所以「拔尖領域」的選擇,是看哪些領域論文的質跟量已經表現不錯的?

研發長:對, 就是那個領域大概在世界上已經快達到世界一流,然後我們給他錢。其實第二期的計畫我們現在還不大曉得。像第一期就是要進入世界百大,然後他有一些 factor,我們就根據這些factor有一個設計。當然我們的設計也不會完全跟他一樣,我們跟其他學校不一樣的是我們很著重基礎建設。基礎建設軟體跟 硬體都會包括,比方說學生的宿舍、你們的教室、連廁所,校長都說要換新。你們現在看到的廁所都是有翻修過的耶。

校長是希望說,學生來我們這個校園,會願意留下來,而不是說我學生來是過客然後我跑到外面去。所以主要是希望學生來到這個校園,接受這個校園的薰陶,然後到 社會中可以做領導的菁英、知識經濟的人才。所以上禮拜六(10/24)張忠謀說要有菁英領導學程啊,然後標題天下雜誌下的嘛,說要「培養優質人才」。頂尖 大學基本上就是要培養優質人才,可是更要培養優質的社會領導菁英。其實我們台大已經在做了,他說要領導菁英、領導學程,台大已經在做了。他說要「誠信正 直」,其實這也是我們校訓的第一條「敦品」我們重新解釋,就是希望同學出來可以誠信正直。其實他講的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所以我們也很欣慰。所以我們在成果 展講出來的話跟別的學校也不大一樣,別的學校都在講他們做了什麼好多大不了的研究啊,我們就是講「從優秀人才,到領袖人才」。這就是我們教育的理念。

意識報:那最後要問一下,前幾天成果發表會上李嗣涔校長提到只要永續下去,台大還可以進五十大、十大。這是接下來的目標嗎(編按:10/24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成果發表會)?

研發長:從百大進步到五十大然後到十大......你在哪裡看到的?我都沒看到。

意識報:中央社,還有自由時報跟中時的網站有轉載。

研發長:五年五百億,最主要的目標還是要成為學習和研究的重鎮,這才是我們長期的目標。那所謂學習和研究的重鎮,我們有幾個指標在那邊,包括我們要有幾個諾貝爾獎得 主、我們要有多少個highly cited papers、我們文章要多少,所以其實是一個願景,就是華人頂尖、世界一流。所以我們現在到了五十名到一百名之間,那長期的話還是要到五十名之內。那這 樣最大的改變,是什麼?校長在最近校務會議未來四年的施政報告中有提到,就是說希望我們校園裡的學習、教學,能夠走向學術上思考、批判這種角度。有這樣的 環境,我們台大才能從各種理論的追隨者變成創造者。在這種情況之下,我想這都是水到渠成。他也提到永續經營,我們要去多關懷現在很多社會上的事情,比方說 要能源的問題,那還有氣候變遷跟經濟的影響。

那有一部分,像一些政治的問題,我們學校的立場是比較不希望去觸碰到政治的問題。但張忠謀提的我是滿贊同的,他說菁英學程裡面,應該要多討論兩岸將來的政治問題、兩岸將來的經濟問題,或是世界的經濟問題。其實我是覺得,這種事情就算不是領導學程的,你們也可以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去看這些問題。那老師只是辦一個引導的角色,讓大家知道一些狀況,讓學生去討論。像兩岸將來的政治發展跟經濟發展是不可能沒有關連的。那現 在就是說,不要落入現在一些藍綠意識型態的爭論中。而是說我們對這樣的議題如何去因應,然後大家來辯論。像氣候暖化的解決,也沒有標準答案。像政治問題也 沒有標準答案,但主要是要去蒐集資料,然後訓練去表達。或許像學生會或是社團可以做這樣的討論。張忠謀講的很多很有道理,領袖的氣質是什麼?他講很多傳統 的道德觀是沒辦法變的。像很多細部的會改啦,像是以前同性戀不能結婚、現在可以,但很多還是有一貫的傳統價值在,領袖的魅力、能力,那是沒辦法變的。所以 特別是台大,更應該要培養領袖氣質。所以台大應該是培養優質的領導菁英,而且是帶向成功的領導菁英,不是帶向失敗的領導菁英。你們可以回去看一下,領袖的 七個特質,真的值得一看。


註一: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從2006年以來每年補助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一百億元的經費。一共有12所大學參加,其中台大每年補助三十億元。計畫目標是希望讓台灣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實際的作法包括設置獎勵金增加論文發表、成立研究中心、鼓勵創新研究、鼓勵產學合作、聘請特聘講座、翻新教學大樓、成立「教學發展中心」、增加教學助理、增加圖書館資源、建立污水處理系統、增進國際研究計畫、增加國際學生、行政精簡化等……另外特別註明,五年五百億的經費不適用於學生宿舍或體育設施。

消失的第三活動中心?──從校規小組談起

林柏亨(電機四)

  前篇文章報導了關於化學系館的興建規劃及資金募集的過程而校園規劃這樣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在行政層級間又是如何被決定的呢翻閱今年剛由校園規劃小組發行的2009年校園規劃書並對照上一次在2001年發行的版本經過八年的時空變換當年規劃書上的計劃與今日校園的景觀又有何實質差異呢?


消失的長興街活動中心?


  首先2001年的版本中提到了許多校內新建建築規劃案包括新的行政大樓、為增加學生用餐空間在鹿鳴堂興建中央餐廳及在今日長興街BOT宿舍的地點興建活動中心等其中又以長興街活動中心的規劃案最引人注意雖然二活啟用至今僅十一年但社團及學生活動空間早已嚴重不足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年曾在校園規劃書出現的長興街活動中心為何又胎死腹中

  校規小組似乎是解答疑惑的第一人選目前任職於總務處但曾有校規小組工作經驗的蔡淑婷小姐提到長興活動中心未興建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當時二活才啟用不久二則是由於近年來學生人數快速成長學生對宿舍的需求大於活動中心的需求因此校方決定在長興街與基隆路的交口用BOT方式興建目前的長興BOT活大主任李毓璱小姐則在翻閱了一些歷史紀錄及詢問相關人員之後表示:「當年活動中心的規劃比較類似今天在長興街口像餐廳及7-11等學生生活需求相關的設施而非如活大及二活等可以讓社團使用的學生空間

  由此發現,長興街活動中心要不是是一般商店的方式提供學生消費空間,就是基於學校優先順序的考量而被排除了那麼究竟在當初的規劃中校規小組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而這份規劃書又有什麼樣的效力呢?


過於零碎分散的組織運作


  以活動中心為例校規小組主要是匯集各系所及行政單位的需求並由其內部委員(由台大一些相關科系專業的教授組成)召開校園規劃委員會統整這些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而編輯成規劃書最重要的一點是校規小組本身並沒有行政權力其最重要的職務是提供以校長為首的校發會專業的建議及諮詢而校園規劃書本身最終只是提供各界討論的一個基礎並非學校對未來校園全盤發展的規劃定案

  另外校園規劃裡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要素也就是經費亦不屬校規小組的管轄範圍以近年台大盛行的捐贈大樓案為例對口單位是直屬於財務副校長的財務處系所常必須自行募這種表面上看似專業分工的配合卻也造就了不少問題由於財務是許多系所或單位建新建物所面對的最大難題像上篇文章所提到新化學館的例子當初化學新館能在眾多建案中脫穎而出一大原因也是已先自籌了五千萬的經費才獲得了教育部補助的兩億元而得以興建這種以財務為出發點所做的校園規劃案雖是迫於現實的一種權宜之計但也容易造成大者恆大的局面可以自行籌措經費的系所不僅在校外的經費來源較多連在公務經費的補助上也取得有利的位置相對之下擁有專業背景的校規小組在這樣的規劃案中只能被動的審核系所的提案及參與系所規劃時的討論而無法對整個校園空間使用不均提出主動的改善方案

  除了上述提到的單位以外總務處還有另一單位叫做空間分配小組雖然名稱上像是負責對校園空間做出中長程的整體規劃但實際上這個單位只會在學校出現空的校舍之時參考當時各系所空間使用情形做出適當的分配提案並交由校發會做決議整體來說有關校園規劃的單位雖多但卻沒有一個對未來校園完整的想像組織結構的繁雜更是造成了專業、財務及行政三者分屬不同單位的狀況


學生人數知道少?缺乏對話的不協調關係


  有關校園規劃的問題還不僅止於此以今年完成的校本部東北區的規劃案為例此一規劃案是校規小組與校外的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合作完成的規劃案中包括了若干拆除計劃並將拆除後的空間規劃成綠地、生活餐飲設施、體育用地等但其中預定被拆除的農機二號館在規劃之時並未知會所屬的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也造成了生機系對農機二館拆除案不小的反彈此例也說明了學校行政單位在進行校園規劃時與系所的溝通仍有待加強

  另外隨著近年來台大招收人數年年增加與生活相關的基礎設施如餐廳、腳踏車位及宿舍等都沒有跟著等比例增加而負責招收新生的註冊組也與整個校園規劃沒有連結換句話說學校目前的狀況等於是個多頭馬車註冊組一方面增加新生人數另一方面校園規劃的各組織卻無法同跟上學生人數的成長進而提供足夠維持同等生活機能的設施宿舍方面 2001年的計劃書中提到當時的全校學生人數約為22000人床位為9835在2009年的報告書中學生人數已成長至32000人床位卻只成長至12348床其中還有3507床是長興及水源BOT所吸收姑且不去細究住宿生人數或候補床位等問題,落差是十分明顯的在學校拆除老舊宿舍以新的BOT宿舍來取代的政策下在法律系及數年後政治經濟系學生陸續遷回總區以後校總區的平價宿舍將一位難求這樣的情況已逐步反映在這幾年大一新生──越來越多人在剛入學抽到社科院的宿舍每天需花大量的時間通勤於宿舍及校總區之間對參與夜間校園活動增添了許多不便

  而餐廳的部分則可由下圖看出2001年計劃書中預定增加餐廳中僅尊賢館新體育館及管院教學館的規劃在2009年的今天有實現兩者的價位都偏高並非學生常消費的店導致每到中午用餐時間如活大小福等餐廳聚集地出現了交通阻塞且人潮擁擠的情形  


有了校園規劃書,下一步是…… 


  回到最初的長興街活動中心」,回歸一剛開始問題的癥結點──學生活動空間不足的呼喊被寫進記錄,但問題真正解決了嗎?正如09年校園規劃書所昭示的問題依舊懸宕,而我們依舊不見實質有效的解答校園空間規劃是項與學切身相關的議題我們推擠入教室且有時必須站著上課下課轉身與腳踏車貼近擦撞系所使用空間的不足或是公共生活機能的下降近年來日益嚴重但校方卻在增收新生的同時仍對校內空間缺乏整體性的長遠規劃在各專業及行政持續分立的情形下問題棘手因為影響層面又廣,是否我們需要一個統整學校整體規劃的權責單位?空間規劃又該如何與學習生活互動?而身為學生的我們到底又能從何處著手學習參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