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想像的國際化——量化評鑑與國際標準

◎許躍儒

「八十台大,前進百大」的旗幟,在椰林大道兩旁飄揚;「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在行政大樓中迴盪。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國際會議屢屢舉辦、大筆經費購買儀器,教授努力投稿國際知名期刊,整座校園因為五年五百億而振動了起來。但在這生氣勃勃、充滿野心的背後,我們可曾停下來思考,我們該前往何方?

攪動了高教死水

在還沒有五年五百億之前,台灣的大學就如同一匹匹衰老的大象,笨重而緩慢的行走著。沒有生產論文的壓力,也不需要急於申請國科會計畫,象群寧靜的隔絕於世俗之外。
然而在1995年高教擴張之後,台灣的大學在十年內擴張了四倍!高教資源被日益稀釋,政府給與每校的經費也日益緊縮。以台大為例,宿舍遲不整修、教室日益破舊,都只能兩手一攤說:「沒錢」!

在台灣的高教資源被稀釋時,鄰近的香港、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新加坡卻正投入了大筆經費到大學中:1998年大陸啟動「九八五工程」、2002日本展開「二十一世紀COE(Center of Excellence)核心研究據點計劃」、2004韓國提出「大學重建計劃」……。這一波高教改革的風潮中,他們的資金比台灣更龐大、更集中。在台灣還沒有五年五百億前,韓國首爾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早就擠進了「百大」!

教育部的官員也因此慌張了起來,趕忙打造了一個「頂尖大學計畫」,希望台灣的高教能夠搭上這波浪潮。政策的目標是:「短期內打造幾所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除此之外,還有「教學卓越計畫」「優勢領域拔尖計畫」「教師評鑑制度」等計畫,希望能給台灣的高教注入一源活水!

圈內人評鑑的學閥糾紛

這筆經費提出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也隨之產生:「要怎麼決定這筆錢花的是否值得?」解決方式之一,當然是學術自評。因為學術有其專業性,其他領域的人不容易瞭解。讓學術界的人決定怎樣才叫值得,似乎是個好方法。於是2005召開的頂尖大學諮詢小組,除了少數的外國校長與企業家之外,幾乎清一色的都是中研院的院士。之後的審查小組委員,也以學者專家居多。

問題在於,台灣的學術環境太小。以社會學為例,全台灣社會學家不過200多個,分散在幾十個小領域當中,每個小領域不過3、4個人。在美國,一個教授升等可以請到20幾個同領域專業人士評斷。但在台灣狹小的學術環境中,不容易藉由交互引用和討論分出彼此的優劣性。在缺乏「累積聲望」的條件下,讓學者們只能以累積「學術權利」為目標。

因此五年五百億的專業互評,常被詬病充滿「學閥壟斷」的色彩。譬如五年五百億審查委員多為台大出身,被清交成批評偏袒;社會科學建立的TSSCI資料庫,只以「專業」選擇少數期刊而失去了引用的價值。姑且不論他們是否刻意壟斷或因此偏袒,但是在狹小的學術環境下,自然給予了其他人詬病的理由。

強調量化指標

既然主觀的、專業的學術互評會被人詬病,那麼不妨就以「客觀的」「非人為介入」的量化指標作為評斷標準吧。於是近年來引發學術界風暴的SSCI、SCI,成為各大學競相追逐的目標。該指標起先被批評:「難道寫了一篇好論文抵不過5篇爛論文嗎?」於是又增加了引用數作為參考;也曾被批評:「SSCI沒有涵蓋一些重要期刊」,於是又增加了「國際期刊也可計點」這一條。但無論怎麼修改,國際期刊的發表數與引用數,仍是評鑑的焦點。

事實上,SSCI和SCI的重要性遠比我們想像的來的高,絕不是「評鑑項目之一」那麼簡單。台灣高教評鑑中心自創了一個世界大學排名指標,全部仰賴論文的引用數和發表數;台大寫的「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書」,對於SSCI和SCI排名大篇幅強調;教授進行學術升等時,有沒有發表SSCI或SCI文章是重要參考。所謂的前進百大計畫,其實就是一場瘋狂追逐SSCI和SCI的競賽!

學術環境的傷害

如今各校都祭出了各種獎勵與懲罰辦法,希望能增加SSCI或SCI的數量。台大制定了「學術研究成果獎勵辦法」,給予登上優秀國際期刊的文章給予1~6萬不等的獎金;3年內不發表相關論文將不通過教師評鑑。這些辦法還真的有用,這三年來,台大SSCI和SCI論文數成長了11%。被引用數也毫不遜色,遙遙領先內其他國內大學。

但是羅馬不可能一日造成,撰寫學術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在SSCI和SCI論文數大增背後,就是中文論文數的萎縮。這對於學術環境有相當大的衝擊。以社會學為例,發表越多SSCI的學者,其中文作品被引用的機率越低。而社會學在SSCI引用數前十名的領域,也無一與台灣有關。換言之,這些發表在SSCI、SCI的作者,其學術著作跟其他社會學者的對話,相當有限。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除了語言隔閡之外,也跟討論氛圍有關。這些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著作,大多討論西方學者有興趣的議題,台灣本地有關的議題,自然難以吸引評審的青睞。再加上閱讀、討論的社群變大,分工也更細了,能處理的問題也相對而言縮小了。

一個好的學術環境,應該是相互對話、相互引用,知識也才能夠因此累積。但是鼓勵SSCI、SCI的潛藏後果,就是我們讓學者們彼此對話的可能性降低,妨害學術積累。

另一方面,學生能閱讀的中文著作也因此降低。台灣的碩博士論文,引用中文著作的比例遠超過英文,更大量引用其他碩博士論文的著作。平心而論,這些碩士論文有許多是未成熟的學術著作,為何被大量引用。理由很簡單:快速閱讀英文仍是障礙,只能閱讀中文便宜行事。缺少優秀的中文著作,不僅碩博士的學術論文只能引用更次等的中文作品,學生教科書也更少中文作品可閱讀。

代結語:思考自己的方向


其實所謂的「前進百大」,就是一個以外國標準來衡量自身的作法。甚至我們可以說,這個外國就是以美國為主的學術霸權。這股評鑑的風潮不僅延燒到東亞的新興國家,歐洲的傳統的大學們也被迫面臨轉型。過去政府深深介入的歐洲大學,也開始強調評鑑、論文發表、甚至增收學費。

我並非要抵擋這樣的趨勢,但我們必須提醒的是:身為一個學術上半邊陲的國家,加上語言的隔閡,我們真的有必要不斷追求:「舉辦國際論文發表會」、「邀請外國學者短暫來訪」、「讓論文登上外國期刊嗎」?這些舉動對於台大的學術環境有多大的助益,我是相當懷疑的。譬如國際大師演講,能夠與之對話者有多少?或是國際論文發表會,邀請的學者又有多少重要性?當我們追求表面上的國際化,就是忽略甚至傷害了本土議題與學術環境的深耕!譬如翻譯更多外國的著作,以免英文著作的詮釋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或是鼓勵大家投中文期刊,都是可行的方向。

當我們表面上歡騰著台大80校慶,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將前往何方嗎?如何培養更熱絡、更友善的學術討論氛圍,是我們必須沉心思索的課題。


附錄:
各世界大學評鑑指標
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偏重論文排名,包括近11年來的論文數、當年論文數、近11年論文被引次數、近2年論文被引次數與近11年論文平均被引次數等
台大2007:185

上海交通大學高教研究中心
偏重諾貝爾等獎,包含校友諾貝爾和菲爾資獎數(10%)、職員諾貝爾和菲爾茲獎數(20%)、高引用論文數(20%)、Nature 或Science發表論文數(10%)、SSCI 和SCI發表論文數(10%)、職員數(10%)
台大2007:172

英國《泰晤士報》
偏重主觀評價,包含同儕評價、雇主評價、職員/學生比、獲獎/職員比、國際職員數、國際學生數
台大2007: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